全耦合论文-张志红,韩林,田改垒

全耦合论文-张志红,韩林,田改垒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水-力-化耦合,黏土垫层,溶质运移,热渗透

全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红,韩林,田改垒[1](2019)在《饱和土体热-水-力-化全耦合一维溶质运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孔隙流体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溶质质量守恒,综合考虑力学固结、热固结与化学渗透固结对土体结构的影响,并结合黏土颗粒对溶质吸附、半透膜效应作用及耦合流、耦合扩散效应,建立了单一溶质在饱和土体中运移的热-水-力-化全耦合分析模型,采用COMSOL软件重点模拟了渗滤液环境温度对溶质运移行为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温度会显着影响溶质浓度随时空的分布,热扩散作用加速溶质运移进程,热渗透与热固结机制对溶质运移具有阻滞作用,模拟时间为50年时黏土垫层上下边界温差70 K比无温差工况溶质运移深度减缓87.6%.所建全耦合模型能够为填埋场防渗隔污屏障优化设计及服役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乐李,王烨,王巍巍,王良璧[2](2019)在《壳管束相变蓄热器蓄热性能全耦合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壳管束相变蓄热器的蓄热性能.首先建立叁维非稳态相变蓄热器的数值模型,然后采用块结构化网格实现网格的划分和生成,最后对相变材料的相变传热和传热流体的对流传热进行耦合分析.数值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热流体的入口流速,蓄热管束的总蓄热量受传热流体入口温度的影响更大,且潜热蓄热量仅取决于相变材料的体积.在蓄热过程中,蓄热管束的时均能效比和时均蓄热率均出现了一个峰值.随着传热流体入口流速的增加,蓄热管束的总能效比减小,总蓄热率增大;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蓄热管束的总能效比和总蓄热率均增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志栋,黄晓明[3](2019)在《载重子午胎与沥青混凝土桥面全耦合瞬态接触响应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轮胎与路面接触响应的关系,帮助桥面沥青铺装系结构设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传统11R22.5及新型425/65R22.5宽基胎与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层在制动、自由滚动、驱动、侧偏、侧压等工况下的全耦合瞬态接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轮胎制动或驱动加速时,接触区横向中部变形均滞后于胎缘两侧,而侧滑时纵向中部变形却滞后于前后边缘;同时,侧压工况下竖向应力、横向切应力则呈振荡曲线分布,随着远离侧压端呈振荡式衰减。(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6期)

张振南,王毓杰,牟建业,赵兵,刘志远[4](2019)在《基于单元劈裂法的全耦合水力压裂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元劈裂法(element partition method, EPM)是一种裂纹模拟方法,它利用叁角单元的几何性质推导了劈裂单元的刚度矩阵.当有裂纹穿过时,叁角单元转化为劈裂单元,可自动地将裂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反映到计算模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背景网格中嵌入任意条裂纹而不需要引入额外自由度,避免了节理单元的设置及网格重构.这使得EPM在大规模节理计算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为了更有效地模拟水力压裂,建立了劈裂单元的全耦合水-力方程,可同时考虑劈裂单元内水压对结点力的作用以及结点速度场对渗流场的作用. KGD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多裂纹水力扩展及汇合过程,为复杂地层压裂模拟提供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徐成华,谈金忠,骆祖江,李兆[5](2019)在《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叁维流固全耦合数值模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地下水影响下盾构施工引发的地面沉降,用比奥(Biot)固结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推广到黏弹塑性,引入土体参数随着有效应力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叁维流固全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对数学方程进行离散,运用FORTRAN95语言研发有限元程序.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玉双路站至双林路站盾构区间段为例,通过对比实测地面沉降量和计算沉降量验证模型可靠性,并模拟预测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同时模拟土体参数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测地面沉降量与计算值吻合较好,模型可靠,盾构隧道施工引发的地面沉降在左右线盾构隧道轴线之间较大,远离左右线盾构隧道轴线,地面沉降量减小,且随着盾构施工的进行,在开挖面处孔隙水压力降至最低,随着管片支护完成,孔隙水压力逐渐恢复.(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曹可[6](2019)在《基于全耦合理论研究应变路径对金属板材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合金板材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普遍存在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导致高强合金板料在制备零配件时存在较大的工艺难题,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因此,准确的掌握和描述合金板料的力学变形特征,进而在材料塑性成形工艺中提供合理化的工艺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科学和工业应用价值。众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材料的成形极限并非定值,不同应变路径和应变状态下的损伤演化规律不同。有限元法作为目前普遍应用的重要仿真手段,可以准确、高效的模拟分析材料在任意时刻和位置的变形行为。然而仿真结果的准确与否严重取决于仿真时所选用的材料本构模型。全耦合的损伤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能够较为准确描述材料损伤行为的一种材料失效模型,强调材料损伤变量与其他状态变量的全耦合关系。同时,为预测不同应变状态下材料的塑性力学行为和损伤行为,应力叁轴度和Lode系数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状态参数。本文将通过实验和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过应力叁轴度和Lode系数表征的应变路径,及其对高强合金板料塑性力学行为和损伤演化的影响,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结合全耦合理论,建立考虑Lode系数影响的本构模型。模型中涉及弹塑性、同向硬化、随动硬化以及损伤,各类变量与损伤之间相互耦合,以达到能够真实反映高强合金板料的变形力学状态。引入微裂纹和Lode系数修正损伤的演化规律,进而影响材料的最终断裂行为。该本构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在有限元软件Abaqus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中实现;(2)选择高强合金铝合金AL7055双相钢DP900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应变路径状态下的实验,包括单向拉伸实验、缺口板材拉伸实验、蝶形试样拉剪复合加载实验、Nakazima胀形实验。通过以上基础力学实验研究材料的弹塑性特征并获取材料基本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应变状态其对材料力学行为和损伤的影响;(3)基于实验-仿真获得的数据结果,利用逆向参数识别法,以实验数据为目标,结合Matlab优化工具箱平台,采用多种的不同的优化算法,对多个损伤参数进行参数识别,并验证其准确性,;(4)采用有限元分析手段,构建几何模型,赋值优化的材料模型参数,开展多路径的仿真模拟分析。获得不同实验路径下的力/位移曲线,对比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断裂应变。同时,在应力叁轴度和Lode系数空间下,分析对比模拟与实验极限应变,讨论模型在不同应变路径下的损伤预测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8)

任龙,苏玉亮,周德胜,詹世远,景成[7](2019)在《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流固全耦合流动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致密油储层水平井体积改造存在复杂缝网、开发过程存在应力敏感的特征,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及改造区多重孔隙介质流体流动特征,建立考虑基质、天然裂缝和网络裂缝系统特征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进行应力场–渗流场全耦合有限元数值求解;并与现有软件对比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分析未耦合与全耦合情况下体积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差异,揭示了致密油流动特征及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水平井初期产量较高但递减较快,存在经济最优的储层压裂改造参数,采用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的"井工厂"开发模式对提高采收率较为有利。研究结果可为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及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丘文桢,冒羽,宋兴宇,张新曙[8](2019)在《基于全耦合时域计算的半潜平台气隙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半潜式平台具有甲板面积大和平台支柱相对细长的结构特点,当波浪直接砰击甲板时会对平台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需要对平台各处上浪危险点进行局部加强,因此准确对平台的气隙进行预报,对平台设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半潜型生产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平台系泊耦合系统在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气隙预报。该文通过建立半潜平台模型,计算频域下平台的运动响应特性,再建立系泊系统模型,计算不同浪向下平台的运动响应,以及不同浪向下气隙响应时域结果,并与频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两种方法对于气隙预报的差异,分析了影响气隙预报结果的因素。研究表明,时域预报相对波面升高和气隙值的计算结果和频域预报结果走势基本保持一致。频域分析方法相比时域方法的优点在于计算时间短且计算过程简便,可用于平台初步气隙预报。然而,时域结果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在实际海况中平台的气隙响应变化,时域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相对波面升高数值总体较频域结果更大,并且后立柱附近的气隙值总是小于前立柱附近气隙值。(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9年02期)

胡杰,陈丽华,罗博,施瑞,麦瑞坤[9](2019)在《基于全耦合电容模型的双发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基于电场耦合式的电容能量传输(CPT)系统只含单个逆变电源与单个发射端,由于CPT系统逆变器的容量有限,所以较难满足轨道交通大功率非接触供电应用的需求。为了提高CPT系统的传输功率,提出一种双发射单接收CPT系统,通过两个逆变器并联的方式来提升系统输入功率总容量,实现CPT系统大功率输出。将六极板结构全耦合电容模型简化为叁端口等效电路,采用Maxwell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耦合电容值,针对两个发射机构间相互耦合的影响,给出系统谐振电路参数配置方法。最后,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搭建了系统工作频率为500kHz的原理样机,在输出功率为1.47kW的情况下,直流到直流的效率为90.6%。在传递相同功率的前提下,双发射CPT系统流过开关器件的电流为单发射系统的一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可行。(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罗坤洪,黄维平,常爽,柳振海[10](2019)在《深水顶张式立管全耦合动力响应及参数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双套管与油管的全耦合运动控制方程,使用Newmark-β法,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时域动力耦合响应分析,分析在一定波浪环境,不同扶正器布置间距下,立管各层相同节点处耦合动力响应,研究各层管之间发生碰撞和摩擦的最大扶正器布置间距;分析相同扶正器布置间距下,不同顶张力系数对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波浪作用下,全耦合动力响应分析比等效管更能展现各层管的实际动力响应;扶正器布置间距与顶张力系数的取值不同,会影响各层立管的耦合响应与相对位移,取值不当时,立管会发生碰撞。(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全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壳管束相变蓄热器的蓄热性能.首先建立叁维非稳态相变蓄热器的数值模型,然后采用块结构化网格实现网格的划分和生成,最后对相变材料的相变传热和传热流体的对流传热进行耦合分析.数值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热流体的入口流速,蓄热管束的总蓄热量受传热流体入口温度的影响更大,且潜热蓄热量仅取决于相变材料的体积.在蓄热过程中,蓄热管束的时均能效比和时均蓄热率均出现了一个峰值.随着传热流体入口流速的增加,蓄热管束的总能效比减小,总蓄热率增大;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蓄热管束的总能效比和总蓄热率均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志红,韩林,田改垒.饱和土体热-水-力-化全耦合一维溶质运移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乐李,王烨,王巍巍,王良璧.壳管束相变蓄热器蓄热性能全耦合数值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3].李志栋,黄晓明.载重子午胎与沥青混凝土桥面全耦合瞬态接触响应的数值模拟[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4].张振南,王毓杰,牟建业,赵兵,刘志远.基于单元劈裂法的全耦合水力压裂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5].徐成华,谈金忠,骆祖江,李兆.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叁维流固全耦合数值模拟预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6].曹可.基于全耦合理论研究应变路径对金属板材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D].山东大学.2019

[7].任龙,苏玉亮,周德胜,詹世远,景成.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流固全耦合流动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8].丘文桢,冒羽,宋兴宇,张新曙.基于全耦合时域计算的半潜平台气隙预报[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9

[9].胡杰,陈丽华,罗博,施瑞,麦瑞坤.基于全耦合电容模型的双发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9

[10].罗坤洪,黄维平,常爽,柳振海.深水顶张式立管全耦合动力响应及参数敏感性分析[J].海洋工程.2019

标签:;  ;  ;  ;  

全耦合论文-张志红,韩林,田改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