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选择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理性选择理论
农民选择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方治远[1](2019)在《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8年的59.58%,城镇人口总量超过农村人口,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家庭进城购房已成为一种需要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农民家庭进城购房在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理性表现,以及影响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问题的背景、意义及目的进行阐述,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由于本文是对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进行的探讨,因此在本章会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河南省Y县X村的简单介绍,对X村进城购房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的购房情况进行描述,反映出X村农民家庭进城购房群体的一些基本特点。第叁部分主要是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分别从农民家庭对自身情况的认识方面、进城购房目的方面、家庭资源控制方面和社会价值规范取向方面分析了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理性表现,论证了进城购房是农民家庭的理性选择。第四部分是从家庭层面、社区层面和国家层面来分析影响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相关因素,通过探析影响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提出相关建议,有序推动农民家庭进城购房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主要是提出促进农民家庭进城购房的建议,从帮助农民家庭建立关于购房的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配置、提高农民家庭的购房支付能力、积极引导农民家庭在家庭所在城镇购房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合理有序地推动农民家庭进城购房。(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岩,赵尚梅,赵翠霞[2](2019)在《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分析——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着;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滨,叶咏梅,康小兰,吴春雅[3](2019)在《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户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样本,分析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方向和程度。结合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创业行为等方面选取9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与亲友的信任程度对农民电商合作创业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文化程度、从事的电商领域、社交能力等因素次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付志虎[4](2019)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惯性与农民市民化行为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了十几个百分点。制度惯性使相关的制度供给不足,造成了需要市民化的农民在做与市民化相关的行为选择时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表现出有限性、被动性等特征。本文运用行为选择方程对不同类型的市民化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约束条件,最后针对约束条件给出破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惯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01期)
苟茜,罗必良,王宣喻[5](2018)在《专用性投资、交易成本与农民入社行为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威廉姆森资产专用性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对农业合作社的效率标准和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的效率标准进行规范性分析,其结果发现:其一,在不考虑合作社经营状况的条件下,合作社的效率性不仅需要合作社针对各种签约类型的农户进行专用性投资,而且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签约农户同样做出专用性投资,合作双方必须形成"双向锁定(hold-up each other)"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总交易成本;其二,并非所有农户加入合作社都是有效率的选择,在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交易量不能超越"有效交易量"临界点的情况下,加入合作社是成本不经济的行为;其叁,在农户与合作社之间交易量既定的前提下,选择内生化程度比较高的合约并进行更高水平的专用性投资,总是能更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8年12期)
刘志鑫[6](2018)在《相对剥夺感:影响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心理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引发的征地拆迁矛盾日益增多,被动拆迁群体的不满除了征地补偿所引发的直接利益损失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对剥夺感和公平的缺失,相对剥夺感不同于绝对剥夺,它以参照群体为变量动态影响着个体心理和征地拆迁的进程。本文以被拆迁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这一心理动因为切入点,探讨征地拆迁矛盾当中被拆迁群体的心理动因及其作用机制,为和谐征地拆迁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8年21期)
李飞龙[7](2018)在《合作化时期的农民经济(1954-1956)——基于各阶层社会心理和行为选择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化时期,农民经济仍以一个缓慢的速度在增长,这种增长得益于国家外力在农具、资金、技术上的投入与支持。不过,农村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和农民较低的生活水平,致使农民在面对自然灾荒等风险时缺乏足够的应对手段。具体到农村内部,出于思维习惯、情感动员和理性选择的考虑,各阶层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很大差别,其中"贫下中农"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上中农怕"冒尖",往往安于现状;地主和富农则因不可抗拒的外力,生活异常贫困。(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刘赓[8](2018)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农民行为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我国的农业整体上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农业的生产方式开始由传统小农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迈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开始由传统分散农户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然而,小农户依旧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现有的小农户分散化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单个的小农户既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也是限制现代农业发展的桎梏所在。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链接,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业合作社在广大农村蓬勃发展,这为实现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的对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十九大报告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式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链接。”本文选取了一个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链接的农村案例一青岛市北宅街道“有我一块田”活动,当地农民通过自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不仅妥善解决了个体农民蔬菜销售的难题,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激发了农民的主体性意识,推进广大分散农民参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本文运用实地研究等定性研究的方法,在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以个体农民的行为选择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民参与案例活动的叁个阶段即从个体生产走向集体合作、积极参与走向综合合作以及多元主体参与导致利益纠纷中,个体农民行为选择所遵循的行为逻辑和影响因素,以此来研究农民如何由个体行为选择参与到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中。研究发现,由于参与农业合作社的农民之间存在利益目标、资源禀赋以及社会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异质性,农民所做的行为选择遵循着不同的行为逻辑。个体农民的行为选择是由一个主导的理性需求所决定,农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趋同程度影响个体村民对于集体行动的参与程度,差异化的个体利益诉求制约着“有我一块田”活动的规模和进一步发展。农民整体的理性需求呈现出层次性的变迁趋势,即从生存理性到经济理性再到社会理性,目前,经济理性依旧是农民行为选择的主导因素。通过对农民行为选择的研究,从实际效果来看,“有我一块田”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链接,其成功的经验也为进一步引导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提供叁点启示:一是发挥乡村精英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民理性转变;二是保障农民的相关利益,尊重农民的个体理性;叁是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凝聚农民的集体理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8)
杨智玲,鞠荣华,杨汭华[9](2018)在《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自律行为与监管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资金互助社是缓解正规信贷配给约束、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的重要渠道,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时常发生偏离合作本质,甚至非法集资的问题。为探讨其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本文基于租值消散理论和演化博弈论方法分别研究了有、无政府监管时农民资金互助社自律行为的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论证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利用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府监管的动力机制和提高政府监管动力的途径。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最后提出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监管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8年01期)
董贝贝[10](2018)在《转型期农民宗教信仰选择行为动机研究——以驻马店A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转型期为社会背景,以农民的宗教信仰选择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宗教信仰选择的主要动机是获得情感支持、规避风险、满足娱乐文化需求,并呈现出认知模糊、意志脆弱等特点。透过农民宗教信仰的现状,进一步探究选择行为的动机,厘清农民选择信仰宗教的心历路程,提出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进农民继续教育形式、文化知识普及、重构集体生活、提高社会支持等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8年01期)
农民选择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着;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选择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方治远.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李岩,赵尚梅,赵翠霞.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分析——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3].刘滨,叶咏梅,康小兰,吴春雅.农民电商创业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50个农民电商创业户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4].付志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惯性与农民市民化行为选择[J].农村经济.2019
[5].苟茜,罗必良,王宣喻.专用性投资、交易成本与农民入社行为选择[J].农村经济.2018
[6].刘志鑫.相对剥夺感:影响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心理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8
[7].李飞龙.合作化时期的农民经济(1954-1956)——基于各阶层社会心理和行为选择的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8
[8].刘赓.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农民行为选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9].杨智玲,鞠荣华,杨汭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自律行为与监管选择[J].农村经济.2018
[10].董贝贝.转型期农民宗教信仰选择行为动机研究——以驻马店A村为例[J].学理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