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性撕脱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根性撕脱伤,MRI,神经损伤,系统评价
根性撕脱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R.G.Wade,Y.Takwoingi,J.C.R.Wormald,J.P.Ridgway,S.Tanner[1](2019)在《MRI检测创伤性成人臂丛神经损伤根性撕脱: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 1%的严重创伤病人会并发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MRI是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但其鉴别根性撕脱伤(需要紧急重建手术)与其他类型神经损伤的能力尚(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雨,王文晟,陈龙菊[2](2018)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微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rachial plexus roots avulsion injury, BPRAI)是上肢臂丛神经根从脊髓附着处部分或完全撕脱造成的损伤,可导致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伴随神经病理性疼痛。美国每1000位存活的新生儿中大约1.5人出现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1]),成人臂丛撕脱伤多由交通事故引起,常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一系列的研(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凌泽民,唐颖,李颖勤,袁群芳,程骁[3](2015)在《小动物PET-CT在大鼠臂丛根性撕脱脊髓损伤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使用小动物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诊断大鼠神经根撕脱导致的脊髓损伤的程度。方法对正常SD大鼠,通过尾静脉或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8F-FDG,筛选最优注射方式及剂量;随后,建立SD大鼠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模型(BPRA组)并以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对术后2周大鼠进行18F-FDG-micro-PET-CT成像检测,计算脊髓节段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注入量的百分比(%ID/g),比较BPRA和假手术组大鼠C5~T1脊髓组织18F-FDG摄取差异。结果尾静脉注射1μCi/g的示踪剂18F-FDG,40 min后进行micro-PET-CT扫描其效果最佳;假手术组大鼠下颈段脊髓节段18F-FDG摄取均匀,而右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2周,BPRA模型组颈段脊髓18F-FDG摄取高亮范围增大,脊髓C5~C8、T1节段18F-FDG摄取率(%ID/g)为0.69±0.04与假手术组(0.60±0.02)比显着增加(P<0.05)。结论尾静脉注射18F-FDG 1μCi/g联合micro-PET-CT成像技术能够监测臂丛撕脱伤后在体的脊髓组织的病理反应所引起的局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代谢变化,为该病的基础研究提供工具及临床病程诊断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杜彦涛,杨得勤,薛华[4](2013)在《距腓前韧带损伤致外踝隐匿性撕脱骨折观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多体位观察踝部扭伤患者,更好的显现外踝隐匿性撕脱骨折,减少漏诊率。方法透视下转位观察或改变投照角度发现疑似骨折病例。结果搜集16例踝关节扭伤病例,结合透视观察并摄片,外踝隐匿性撕脱骨折6例(37.5%),外踝骨折7例(43.75%),正常3例(18.75%)。结论认真观察X线片及透视下改变投照位置,可降低漏诊几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前沿》期刊2013年03期)
王翠萍,梁炳生,董美珍,田江华,郭锦丽[5](2012)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健侧C7椎体前移位术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修复的治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20世纪80年代末顾玉东[1]设计了健侧C7神经移位,为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动力神经源。健侧C7神经根移位需要取一段神经进行移植,以桥接健侧C7和患侧的受区神经。王树锋等[2]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患侧臂丛(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2年04期)
丛宝华[6](2009)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TGF-β、TNF-α、bFGF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测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脊髓中神经元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变化,探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细胞因子TGF-β、TNF-α、bFGF可能对神经修复及再生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大白鼠5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损伤术后1天、3天、7天、10天和14天共6组。损伤各组大鼠均经前路造成臂丛C5-T1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完成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模型的制备。按各组所定时间取出损伤相应节段脊髓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以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TGF-β、TNF-α及bFGF的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计数阳性细胞数目及计算阳性细胞比率,对组织切片中TGF-β、TNF-α及bFGF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比较。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相应受损节段内的TGF-β、TNF-α、bFGF叁种细胞因子表达均增高,前两者3天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14天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FGF 7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14天时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因子TGF-β、TNF-α、bFGF在相应损伤节段脊髓神经元表达升高,发挥了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陈国林,龙泰山,杨永勤[7](2008)在《钝性“撕脱式”解剖胆囊叁角区对胆囊切除术中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总结自1994年—2006年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C)956例,胆囊叁角区全部采用钝性“撕脱式”解剖,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无胆囊管残留综合征发生。有报道称医源性胆管损伤有94%来自与胆囊切除有关的手术[1],而胆总管损伤有25%—30%可能发生严(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药》期刊2008年02期)
刘佛林,王琳琳,周丽华,吴国珍,吴武田[8](2006)在《银杏叶提取物减轻臂丛根性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臂丛撕脱后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显微镜下撕脱大鼠臂丛 C_5~T_(?)神经根,术后实验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1)·d~(-1)EGb761,透射电镜观察损伤 C_7节段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神经根撕脱6~8周,运动神经元胞体体积缩小、胞核染色质裂解、浓缩异染色质增多;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减少、嵴肿胀;神经髓鞘不完整、呈空泡状变性。EGb761治疗后,胞体体积基本正常,偶见浓缩异染色质;粗面内质网减少不显着;游离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多;线粒体形态正常;髓鞘完整呈同心圆包绕在轴索周围。结论:EGb761能减轻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减少臂丛根性撕脱诱导的运动神经元凋亡。(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潘宝华[9](2002)在《血管牵拉性撕脱伤损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1 血管牵拉性撕脱损伤1877年俄国Eck创立了血管吻合术[1] ,成为血管修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血管吻合方法[2 ] 、手术器材的更新及其抗凝剂、血管扩张剂、抗生素的出现和应用 ,使血管吻合后的栓塞率大幅度下降[3,4] ,许多有严重损伤的病例也被救治(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2年01期)
顾玉东[10](1991)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臂丛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多发生于劳动生产第一线的年轻工人,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尤其是根性撕脱损伤,治疗效果差,预后悲观,往往造成病员终身残废。如何早期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创伤外科中的难题。 (一)臂丛损伤的诊断我院自1963年起对臂丛神经进行积极手术治疗,至今手术治疗已逾千例,根据我院1963年~1986年间1000余例臂丛损伤的手术发现,结合术前术后的功能检查,提出①单根神经损伤不出现临床症状的代偿现象。②相邻2神经根损伤产生(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通讯》期刊1991年06期)
根性撕脱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rachial plexus roots avulsion injury, BPRAI)是上肢臂丛神经根从脊髓附着处部分或完全撕脱造成的损伤,可导致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伴随神经病理性疼痛。美国每1000位存活的新生儿中大约1.5人出现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1]),成人臂丛撕脱伤多由交通事故引起,常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一系列的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性撕脱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R.G.Wade,Y.Takwoingi,J.C.R.Wormald,J.P.Ridgway,S.Tanner.MRI检测创伤性成人臂丛神经损伤根性撕脱: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2].王雨,王文晟,陈龙菊.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微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3].凌泽民,唐颖,李颖勤,袁群芳,程骁.小动物PET-CT在大鼠臂丛根性撕脱脊髓损伤的应用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5
[4].杜彦涛,杨得勤,薛华.距腓前韧带损伤致外踝隐匿性撕脱骨折观察方法[J].中国医疗前沿.2013
[5].王翠萍,梁炳生,董美珍,田江华,郭锦丽.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健侧C7椎体前移位术围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
[6].丛宝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TGF-β、TNF-α、bFGF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D].新疆医科大学.2009
[7].陈国林,龙泰山,杨永勤.钝性“撕脱式”解剖胆囊叁角区对胆囊切除术中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J].航空航天医药.2008
[8].刘佛林,王琳琳,周丽华,吴国珍,吴武田.银杏叶提取物减轻臂丛根性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J].解剖学杂志.2006
[9].潘宝华.血管牵拉性撕脱伤损伤机理[J].中国美容医学.2002
[10].顾玉东.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的诊治[J].医学研究通讯.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