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疲劳寿命论文-张杰毅,陈果,谢阶栋,贺志远,滕春禹

接触疲劳寿命论文-张杰毅,陈果,谢阶栋,贺志远,滕春禹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疲劳寿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寿命预测,球轴承,损伤力学,轴承应力计算

接触疲劳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毅,陈果,谢阶栋,贺志远,滕春禹[1](2019)在《球轴承接触疲劳寿命预估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线弹性力学及连续损伤力学为基础,构建球轴承接触疲劳的损伤演化方程。利用轴承钢GCr15扭转疲劳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损伤演化方程中的材质参数。通过该方程预估轴承钢GCr15的扭转疲劳寿命,其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得到6206球轴承的接触应力分布并分析了6206球轴承最大接触应力区。根据6206球轴承的载荷及应力应变状态将最大接触应力区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预估了6206球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设计并进行了6206球轴承疲劳强化试验。轴承接触疲劳剥落都萌生于内圈,与应力仿真分析结果相契合。叁个试验轴承的试验与预估接触疲劳寿命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9.52%、3.03%和51.16%,验证了接触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采用损伤力学预估球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是工程中可行且实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黄龙文,李正美,安琦[2](2018)在《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列车车辆轮轨滚动接触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滚动过程中其接触点位置具有随机性,可以用正态分布规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LM型踏面车轮与CHN60钢轨发生接触的接触点位置和接触应力计算方法,构建了能够对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车轮表面接触点位置、接触次数和接触应力进行计算的方法。应用疲劳损伤积累假说和疲劳曲线方程,构建出能够对实际线路上的车轮表面各点疲劳寿命损伤进行计算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针对具体的铁路线路进行了算例计算和研究,得出了车轮的理论疲劳寿命,并对直道和弯道行驶过程中,不同接触位置所形成的疲劳损伤程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费晓瑜,李国禄,王海斗[3](2018)在《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等离子喷涂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Weibull分布是最常用的处理和分析疲劳寿命的统计方法之一,但在对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在未做多元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Weibull分布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准确性。本工作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NiCrBSi合金涂层,使用球盘式接触疲劳试验机,对涂层进行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抗接触疲劳实验,得到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通过范-蒙特福特检验法验证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寿命数据符合Weibull分布;建立的Weibull概率分布图可在实验数据较少的情况下,精确表征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建立的接触疲劳特征寿命及其对数与载荷之间的指数回归模型以及接触疲劳特征寿命的对数与载荷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可在一定范围内精确表征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闻聪聪,杨强,张一鸣,孙志礼[4](2018)在《军用航空电连接器接触疲劳寿命的仿真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军用航空电连接器是武器装备中广泛应用的基础性元器件,其主要失效模式是接触疲劳失效,对之仿真计算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为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首先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某型军用航空电连接器38999系列22#通用接触件的参数化模型,然后利用ABAQUS仿真分析了接触件单次插拔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应变和插拔力变化。最后以单次插拔中接触性能为边界条件,利用FE-SAFE软件仿真计算了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疲劳寿命。论文提出的仿真计算方法对开展电连接器接触寿命验证试验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S1期)

田超,刘剑辉,董瀚[5](2018)在《高洁净轴承钢夹杂物评价与滚动接触疲劳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低氧高洁净轴承钢的夹杂物评判标准,对相同工艺下生产的T.[O]≤5μg/g的高洁净轴承钢,使用夹杂物评级和统计极值法进行了评价。并对试验钢的滚动接触疲劳(RCF)寿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组试验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存在明显差异,使用统计极值法可以对高洁净轴承钢进行有效区分,两组试验钢在30 000 mm~2参考区域内最大夹杂物尺寸预测值分别为41和27μm;当最大接触应力为4.5 GPa时,两组试验钢所对应的RCF寿命(L_(10))分别为6.58×10~6和7.41×10~6r。当氧含量很低时,硫含量较高所导致的硫化物增多将使夹杂物的预测尺寸偏大。(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8年04期)

李添翼,武志斐,王铁[6](2017)在《叁参数威布尔分布的齿轮接触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参数威布尔分布在齿轮设计初期对于齿轮接触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分析有重要应用。基于Locati法与常规成组法对18CrNiMo合金材料的齿轮在机械封闭流齿轮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接触疲劳试验。利用叁参数威布尔分布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处理,获得该种材料齿轮的R-S-N曲线,为该材料齿轮的寿命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叁参数威布尔分布对数据拟合效果较好,利用叁组试验数据即可获得材料的R-S-N曲线,大幅节省试验时间,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7年09期)

张瑞亮,颜天晓,王铁,刘亚琼[7](2017)在《基于多重分形谱和灰色模型GM(1,1)的齿轮接触疲劳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齿轮接触疲劳寿命预测对齿轮传动系统维护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渐开线直齿轮接触疲劳台架运转试验采集的振动信号,应用多重分形去趋势分析对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多重分形谱,并构建了多重分形谱宽度指标用来表征齿轮接触疲劳退化;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GM(1,1),建立了齿轮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对寿命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寿命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作为齿轮寿命估计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7年07期)

李旭东,张仕朝,刘祎[8](2017)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失效过程是裂纹在亚表面起始然后扩展到表面最终引起剥落,接着分两类介绍了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模型的研究和讨论:一类是基于概率的工程模型,这类模型的代表是Lund是-berg-Palmgren方程、Ioannides-Harris方程、Zaretsky方程等,这些方程均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轴承工业中已取得很好的应用;一类是研究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接触体材料完整的应力-应变行为的信息,并结合材料的失效模型,用于解释接触疲劳失效过程中的机理。(本文来源于《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姚猛,张明,任家骏,秦晓峰[9](2017)在《表面形貌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将滚子与滚道等效为点接触模型,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表面形貌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Zeretsky寿命模型,分析了表面均方根值、峰度及偏度、纹理特性对次表面应力分布和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方根值增加,次表面高应力区将靠近表面,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降低;峰度增加将导致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降低;纹理可使滚动疲劳寿命降低。(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10期)

杜霈轩[10](2017)在《齿轮构件接触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键结构零部件在服役状态下,失效形式主要为疲劳断裂。在齿轮疲劳失效中,接触疲劳造成的以表面剥落及麻点等失效形式占据很大的比例。齿轮接触状态及接触疲劳裂纹的仿真方法研究,对齿轮类关键结构零部件的可靠性及接触疲劳寿命给出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疲劳分析方法、断裂力学理论及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对齿轮动态接触状态及接触疲劳寿命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具体内容如下:1.运用ANSYS建立变位圆柱直齿轮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齿轮副动态接触过程;通过材料的S-N曲线,结合名义应力法预测齿轮副疲劳寿命,讨论不同从动轮负载和不同摩擦因数对齿轮副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2.采用Smith-Watson-Topper关系准则(即SWT)预测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运用叁维断裂分析软件Franc3D,对预置裂纹后的接触疲劳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裂纹前端应力强度因子,并通过裂纹前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曲线预测不同载荷下裂纹扩展寿命,结合计算和模拟方法得到接触疲劳寿命。讨论了不同裂纹形状比及不同初始裂纹角度对接触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3.基于圆柱直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方法,计算圆柱直齿轮在主动轮转速1440r/min、从动轮扭矩239.3N m的服役条件下接触疲劳可靠度为85.76%。对调质处理的42CrMo钢进行接触疲劳试验,分析接触疲劳失效形貌,通过对比模拟和试验过程中裂纹寿命及裂纹路径,验证Franc3D模拟裂纹扩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接触疲劳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列车车辆轮轨滚动接触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滚动过程中其接触点位置具有随机性,可以用正态分布规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LM型踏面车轮与CHN60钢轨发生接触的接触点位置和接触应力计算方法,构建了能够对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车轮表面接触点位置、接触次数和接触应力进行计算的方法。应用疲劳损伤积累假说和疲劳曲线方程,构建出能够对实际线路上的车轮表面各点疲劳寿命损伤进行计算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针对具体的铁路线路进行了算例计算和研究,得出了车轮的理论疲劳寿命,并对直道和弯道行驶过程中,不同接触位置所形成的疲劳损伤程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疲劳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杰毅,陈果,谢阶栋,贺志远,滕春禹.球轴承接触疲劳寿命预估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9

[2].黄龙文,李正美,安琦.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费晓瑜,李国禄,王海斗.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等离子喷涂涂层接触疲劳寿命预测[J].航空材料学报.2018

[4].闻聪聪,杨强,张一鸣,孙志礼.军用航空电连接器接触疲劳寿命的仿真计算模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5].田超,刘剑辉,董瀚.高洁净轴承钢夹杂物评价与滚动接触疲劳寿命[J].上海金属.2018

[6].李添翼,武志斐,王铁.叁参数威布尔分布的齿轮接触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

[7].张瑞亮,颜天晓,王铁,刘亚琼.基于多重分形谱和灰色模型GM(1,1)的齿轮接触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传动.2017

[8].李旭东,张仕朝,刘祎.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综述[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7

[9].姚猛,张明,任家骏,秦晓峰.表面形貌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7

[10].杜霈轩.齿轮构件接触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可靠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7

标签:;  ;  ;  ;  

接触疲劳寿命论文-张杰毅,陈果,谢阶栋,贺志远,滕春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