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张宇迪,贾晓明,杨玉婷,修代明,Andreas,Maercker

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张宇迪,贾晓明,杨玉婷,修代明,Andreas,Maercker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传体记忆,失独者,中国文化,质性研究

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迪,贾晓明,杨玉婷,修代明,Andreas,Maercker[1](2019)在《失独者自传体记忆的内容:中国文化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失独者自传体记忆的内容及中国文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传体记忆测量法(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 AMT)对17位失独者进行研究,即依次向研究参与者呈现10个预先准备好的线索词,引发研究参与者的自传体记忆,并根据所得资料分析其自传体记忆内容的主题。结果:与丧子相关的哀伤事件直接反映出哀伤的特点,是显性哀伤;其他几类自传体记忆,包括威胁生命安全事件、其他人际关系事件、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成就事件、娱乐事件和未分类事件,均间接反映出哀伤的特点,是隐性哀伤。不管是显性哀伤还是隐性哀伤所呈现的自传体记忆内容,都明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家族主义文化中传宗接代、不孝有叁无后为大等思想的影响。结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在对失独者的服务中,需要兼具显性哀伤和隐性哀伤的视角,也需要理解失独者的哀伤如何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胡志军,张万里[2](2010)在《自传体记忆的本土文化心理学取向研究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传体记忆是人类"活"的记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于自身发展目标以及个体同周围环境关系的期望,反映不同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性格特征、自我表征及文化认同。自传体记忆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对心理学本土化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考虑,通过对自传体记忆进行区域跨文化和时代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从而促进心理学的本土化,促进国民心理和谐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张智丰,高隽,钱铭怡,王爱民,张黎黎[3](2009)在《羞耻性自传体记忆:基于自我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arkus和Kitayama的自我文化理论,考察羞耻情绪在中美两国文化下的差异。69名中国大学生和65名美国大学生作为被试,每个被试被要求回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羞耻性事件。之后根据羞耻自传体记忆的特点及理论假设,制定了编码规则。根据编码规则,对每个记忆进行编码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被试羞耻性自传体记忆的具体程度高于美国被试;2)中国被试的羞耻记忆出现更多人际关系的内容;3)中国被试更多报告羞耻事件发生在童年和青春期,更多涉及学校和老师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张镇,张建新[4](2008)在《自我、文化与记忆:自传体记忆的跨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传体记忆不仅是对过去自我经验的加工和提取,还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近年来,自传体记忆跨文化研究表明,东西方被试在最早记忆年龄、记忆容量和具体性、内部语言的使用、记忆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文章从自我概念、亲子回忆和叙事方式、社会变迁和文化多元化等角度,探讨了文化自我观对于自传体记忆的核心意义。Nelson和Fivush的社会文化发展观则从发展的角度动态考察了内外因素对自传体记忆产生文化和个体差异的机制。文章还回顾了自传体记忆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文章探讨了自传体记忆跨文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2期)

张梦,侯玉波[5](2006)在《从文化角度分析自我概念与自传体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尝试从横向比较的方法探索自我发展过程中文化影响的痕迹,比较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差异,探讨自我概念发展的可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启动条件下自我概念的差异,并探索不同年龄段被试的启动效应的差异;进一步探索自传体记忆的发展与自我概念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1-01)

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传体记忆是人类"活"的记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于自身发展目标以及个体同周围环境关系的期望,反映不同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性格特征、自我表征及文化认同。自传体记忆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对心理学本土化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考虑,通过对自传体记忆进行区域跨文化和时代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从而促进心理学的本土化,促进国民心理和谐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迪,贾晓明,杨玉婷,修代明,Andreas,Maercker.失独者自传体记忆的内容:中国文化的影响(英文)[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2].胡志军,张万里.自传体记忆的本土文化心理学取向研究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张智丰,高隽,钱铭怡,王爱民,张黎黎.羞耻性自传体记忆:基于自我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张镇,张建新.自我、文化与记忆:自传体记忆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

[5].张梦,侯玉波.从文化角度分析自我概念与自传体记忆[C].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

标签:;  ;  ;  ;  

文化自传体记忆论文-张宇迪,贾晓明,杨玉婷,修代明,Andreas,Maercker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