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论文-明海英

长江中游地区论文-明海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江中游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史前考古学,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学文化,史前文化,考古工作,文化类型,彭头山遗址,大溪,屈家岭遗址,史前时期

长江中游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明海英[1](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任重道远》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史前时期,尤其是距今10000—4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格局就已经形成。可以说,在秦汉王朝建立以前,长江中游地区的传统文化基本上独树一帜。因此,在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长江中游地区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06)

李静芝,闫雪,李景保[2](2019)在《长江中游荆南叁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长江中游荆南叁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从自然生态条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与发展3个方面,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2001—2014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14年来荆南叁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处于亚病态—一般健康状态,整体波动向好发展,脆弱的自然生态条件是关键性制约因素;受区域降水和长江来水双重影响,地区水文水资源情势复杂,自然生态健康水平长期在0.6上下波动,健康状态在亚病态和一般健康之间交替变化,提升水资源稳定性至关重要;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健康水平显着提升,由2001年的0.290提高到2014年的0.742,健康状态由病态发展到一般健康状态,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长期处于40%以上的较高的水平,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集约利用有待加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健康水平由2001年的0.362稳步提升到2014年的0.819,健康状态由病态发展到亚健康状态,但城市化水平稍低,城乡收入差距偏大,仍需对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娄诚[3](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耕地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空间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耕地非农化、面源污染加重、耕地质量变差、农业碳排放剧增以及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等现象愈演愈烈,导致我国耕地利用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区域。因此,科学展开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效率,是保障长江中游地区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28个典型地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考虑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前提下,选取耕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构建效率评价体系;然后,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剖析2005—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时序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其次,运用β收敛模型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各地市间的耕地利用效率收敛性;最后,运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根据回归系数及其显着性来确定各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并实证分析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整体耕地利用效率不高,2005—2016年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效率值从0.3627上升到0.6845,增长率高达88.95%,年均增长率为6.56%。(2)从空间维度来看,2005—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地市间耕地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空间连结性逐渐增强,呈现由两侧向中间扩张趋势。其中,低效率地市数量逐步减少,效率较高地市空间位置不断变动,地市数量呈现增加后减少趋势,高效率地市数量逐渐增多。(3)从收敛性分析来看,2005—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整体耕地利用效率持续稳定增长,两侧地市耕地利用效率增长速度快于中部地市,各地市间耕地利用效率差异逐步缩小,且最终呈收敛态势。(4)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劳均播种面积、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复种指数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正影响显着,且效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劳均播种面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耕地复种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强度对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负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珍[4](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湖泊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具有生物蓄积性、环境持久性、长距离迁移以及潜在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长江中游地区重要湖泊包裹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它们在洪水调控、渔业、旅游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当地农业和工业的供水源。目前对于此地区的PFASs的含量水平和污染特征只有零星研究,但是,大流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该水体的生态系统,由于上游存在有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可能是PFASs的潜在排放源,因此对此区域的PFASs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建立了两种PFASs的分析方法,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MS)法。并以长江中游地区水体包括洞庭湖、洪湖、鄱阳湖、长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最终采用固相萃取(SPE)与HPLC-MS/MS的分析方法分别对水体中的两大类11种全氟化合物(PFBA、PFPeA、PFHxA、PFHpA、PFOA、PFNA、PFDA、PFUdA、PFDoA、PFBS、PFOS)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了不同区域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和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最后对6种典型全氟化合物(PFBA、PFPeA、PFHxA、PFOA、PFBS、PFO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GC)检测9种(C4-C12)全氟化烷基化合物(PFCAs)的方法。首先,本研究评估了酯化和酰胺化两种衍生化方式,确定酰胺化为最佳衍生方式。然后通过对固相萃取、衍生化以及仪器分析的条件和参数进行了系统性的选择和优化组合,得到了一种快速可靠且低成本痕量PFASs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14-6.32 ng ml~(-1)能够同时定量9种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特别是实现了对短链PFASs如PFBA以及PFPA的定量检测。使用该方法可以为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4-C12 PFCAs提供有前景和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法。(2)本研究建立了分析全氟化合物在水环境中的前处理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MS)的分析方法。水样用WA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富集浓缩,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分析。对于该仪器分析方法的优化包括雾化温度,雾化器压力,辅助气流量,毛细血管压、质谱条件等参数。对比了两种流动相洗脱方式,建立了完整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2>0.99),检出限为0.005-0.023 ng l~(-1)。(3)对长江中游地区不同水体各采样点中PFASs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不同水体普遍存在PFASs污染,11种PFASs目标污染物在长江中段23个江水样品中均有检出,总含量范围在12.43-77.44 ngl~(-1)之间,平均值为22.53 ngl~(-1),其中,武汉段浓度最高,这显示武汉的氟化工行业对PFASs排放贡献较大:洞庭湖中PFASs浓度范围为18.07-29.95 ngl~(-1)(平均浓度为22.67 ng l~(-1));鄱阳湖地表水中PFASs总浓度在17.00-67.66ngl~(-1)之间,平均浓度为32 ngl~(-1);洪湖中PFASs总浓度在25.46-63.4 ngl~(-1),平均值为35.89ngl~(-1)高于其它研究区域。(4)长江中游地区水体中PFASs均以短链同系物为主,这一特征与以往报道的自然水体以PFOA和PFOS为主的PFASs污染特征明显不同,说明短链替代效应已在中国全氟工业中逐渐显现。不同区域PFASs的含量不同,洪湖的PFASs污染程度最高,依次是鄱阳湖、洞庭湖、长江中游。总体来说长江中游水体PFASs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5)人类活动、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产业密度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PFAS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6)利用熵值法和风险迭加模型对水体中的几种典型PFAS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本研究区域潜在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洪湖(0.0523)>鄱阳湖(0.0392)>长江中游段(0.0228)>洞庭湖(0.0208),均在低风险区域。对RQsum的贡献率最高的化合物均为PFHxA,其贡献率分别为52%、46%、72%、47%,说明PFHxA为本研究区域主要的潜在风险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9-06-01)

陈军[5](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中游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地质过程复杂多样、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灾害频发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是特提斯与太平洋迭加的大地构造域,在地球科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该区域是研究江汉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的盆山耦合和动力学演化过程、华北华南板块的碰撞模式及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区域。前人在长江流域及其邻区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其构造演化过程及机制等问题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与此同时针对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模糊之处。本文利用布设在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以及流动地震观测台阵142个台站记录的叁分量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技术结合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获取研究区瑞雷/勒夫面波群速度/相速度结构以及瑞雷面波H/V。采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联合反演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频散曲线与瑞雷面波H/V,构建了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以及40公里深度以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旨在为该区演化动力学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区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结构及瑞雷面波H/V结构。基于叁分量地震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结合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及瑞雷面波H/V测量方法,本文获取了研究区8~30秒的瑞雷/勒夫面波群速度、8~80秒的瑞雷/勒夫面波的相速度结构及8~30秒的瑞雷面波H/V结构。(2)研究区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联合反演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频散曲线以及瑞雷面波H/V,本文构建了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以及40公里深度以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在上地壳(~10km),江汉盆地主要呈现低速异常及正径向各向异性。大巴山西北部、武陵隆起附近区域以及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呈现高速和弱负各向异性特征。在中地壳(15-25km),大巴山的西北和东南两翼高速特征与大巴山横波速度差异逐渐减小,推断东西两个坚硬块体是引起大巴山隆起、阻隔青藏高原向东扩展与西太平洋向西伸展的重要因素;在下地壳及上地幔(25-50km),横波速度结构显示扬子板块呈现地壳厚度“V”型减薄。在岩石圈地幔中(50-80km),横波速度则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暗示东部岩石圈厚度为70-80公里左右。(3)江汉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江汉盆地东西向剖面和南北向剖面的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了不同的盆山协同演化过程。在东西方向上,受控于印度-欧亚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引起的弧后扩张;在南北方向上,地处于扬子板块中段的江汉盆地,则被江南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段夹持,自中生代中期以来经历了与江南造山带盆山耦合的海陆交互相-陆相迭合盆地-扬子与板块南北拼合的复杂动力学过程,加之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迭加作用,导致了Moho面深度从江南造山带逐渐向江汉盆地抬升,而在商丹缝合线下方Moho面发生错断则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俯冲的古缝合线相对应。(4)叁峡及周边区域地壳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与江汉盆地具有明显区别。在叁峡地区的巴东-秭归-宜昌一带则呈现两支弱负径向各向异性,一支从四川盆地边缘的下地壳延伸至巴东-秭归上地壳,另一支则从江汉盆地下地壳正各向异性转化成弱负各向异性并延伸至巴东-秭归上地壳。而江汉盆地中地壳(深度为10-20公里)显示为负各向异性,下地壳则显示为正各向异性。叁峡地区和江汉盆地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差异可能与岩浆底侵作用构造热事件或幔源岩浆上涌等因素有关。(5)大巴山与周边区域的构造演化。相对于汉南-米仓山隆起与黄陵背斜,大巴山在中下地壳呈现低速特征,中下地壳横波速度分布特征暗示,坚硬的汉南-米仓山隆起、黄陵背斜以及秦岭造山带是在中生代晚期以来陆内造山运动中形成大巴山系的重要原因,也是新生代以来阻挡青藏高原向东北和向东扩展的重要区域。汉南-米仓山-大巴山与黄陵背斜-江汉盆地出现两个抬升的区域,暗示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受到了汉南-米仓山的强硬阻挡,而大巴山的Moho面深度和地幔的横波速度扰动与汉南-米仓山并不一致,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前锋并没有完全穿越大巴山,而岩石圈块体挤出变形与地壳增厚可能相互协调进行。(6)沉积层厚度和Moho面深呈“V”字型减薄的模式。综合分析研究区沉积层深度变化和Moho面深度变化,本文发现沉积层厚度和Moho面深呈“V”字型减薄的模式,但Moho面深度减薄的位置与沉积层厚度变薄的位置并不一致。这种差异可能是太平洋俯冲板块后撤以及青藏高原东向扩展作用,使研究区岩石圈地幔和中上地壳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构造应力迭加作用引起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9-05-01)

胡昕利,易扬,康宏樟,王彬,史明昌[6](2019)在《近25年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与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中游地区(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位于长江经济带中心,是我国"中叁角城市群"所在地,也是国家"两屏叁带"生态安全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土地利用变化受地理环境制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与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根据1990、2000、2010和201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梯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揭示近2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1)研究区耕地与林地为主体景观,分别占30%、50%,建设用地占比<3%,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木、水体、草地、果园)占比达67%。(2)沿中心城区-边缘区梯度,各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占比显着减小,破碎化程度增加,而林地呈整体化趋势。(3)近25年来,该区耕地、林地分别减少1.06%、0.49%,建设用地增加1.08%,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景观多样性升高;除林地外,其它地类变化均与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GDP、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叁大产业产值)显着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与沿海地区相比,近25年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还有着较好的基于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基础;但生态保护任务仍然艰巨,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优质耕地,控制城市扩展规模,加强生态廊道、节点的建设,增强区域景观生态功能,以便满足未来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栩,陈斌,孟倩,申屠行钟[7](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化对降水的可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1964—2013年我国中部地区112个气象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化对降水的可能影响。文中选定长江中部地区为背景区域,长江中叁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中部地区和长江中叁角年降水变化趋势,发现:1)两个区域的年降水量都呈上升趋势,并且长江中叁角降水量的增幅较背景地区大得多。2)两个地区季节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是春秋季降水减少,夏冬的降水增多。其中,春季长江中叁角降水量减少的速度比较快,而在秋季则是背景区域降水量减少的要快。夏季长江中叁角降水强度增加的速度较背景区域要更快。3)两个区域只有暴雨的年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是增加的,而且长江中叁角暴雨强度增加速度明显比背景区域快,因此暴雨降水强度增加是导致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这可能和城市化进程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陈万旭,李江风,朱丽君[8](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及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退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问题。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构建中国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活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干扰程度,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采用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贡献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方法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地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过程,山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平原地区、城市群地区、大城市周边县区以及主要交通道路沿线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变化呈现"两纵叁横"的空间分布格局;(2)1995-2015年间退耕还林、还水、还湿是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改善的主要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及建设用地对林地和耕地的占用是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3)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土壤保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五种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敏感性有所增加,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敏感性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子功能的持续供给提供科学指导。(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定[9](2019)在《地域形象的仪式化传播——以长江中游地区“火”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部省份发展迅速,对于地域形象构建的力度也有所加强。而仪式化传播由于在构建"象征事物"和"共同价值"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成为在室传地域形象时被普遍采用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手法。传统上,长江中游省份都属于楚地,而"火"文化是楚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火"文化为切入点,对地域形象的仪式化传播进行初步分析。(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9年02期)

刘娅红,张芸,段晓红,刘辉,杨振京[10](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构造活动对河流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主要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对该地区的河流地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中游地区在全新世的构造活动较为简单,主要有挤压作用产生的隆起、褶皱以及掀斜作用,还有下沉作用等。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该地区的地貌形态:平原,盆地、丘陵等。其中洞庭平原、江汉平原,距离水源较近,土壤肥沃,地貌在全新世较为稳定,适宜人类居住,存在许多古人类遗址的遗存,随着构造运动的发展以及河流地貌的变迁,古人类遗址也发生着迁移,构造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先民生存地点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长江中游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长江中游荆南叁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从自然生态条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与发展3个方面,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2001—2014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14年来荆南叁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处于亚病态—一般健康状态,整体波动向好发展,脆弱的自然生态条件是关键性制约因素;受区域降水和长江来水双重影响,地区水文水资源情势复杂,自然生态健康水平长期在0.6上下波动,健康状态在亚病态和一般健康之间交替变化,提升水资源稳定性至关重要;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健康水平显着提升,由2001年的0.290提高到2014年的0.742,健康状态由病态发展到一般健康状态,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长期处于40%以上的较高的水平,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集约利用有待加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健康水平由2001年的0.362稳步提升到2014年的0.819,健康状态由病态发展到亚健康状态,但城市化水平稍低,城乡收入差距偏大,仍需对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江中游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明海英.长江中游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任重道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李静芝,闫雪,李景保.长江中游荆南叁口河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娄诚.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李珍.长江中游地区湖泊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9

[5].陈军.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6].胡昕利,易扬,康宏樟,王彬,史明昌.近25年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与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19

[7].杨栩,陈斌,孟倩,申屠行钟.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化对降水的可能影响[J].浙江气象.2019

[8].陈万旭,李江风,朱丽君.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及敏感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

[9].张定.地域形象的仪式化传播——以长江中游地区“火”文化为例[J].新闻前哨.2019

[10].刘娅红,张芸,段晓红,刘辉,杨振京.长江中游地区构造活动对河流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  ;  ;  ;  ;  ;  ;  

长江中游地区论文-明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