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药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伯未,方剂,中药,中医方药学
方药学论文文献综述
胡蓉,孙增坤,陈丽云[1](2017)在《秦伯未对中医方药学贡献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秦伯未从民国时期就开始重视中药和方剂的整理与研究,一方面表现在报刊媒体的呼吁和倡议,另一方面表现在编写多部方药学专着,各有其特点。其中《验方类编》是方剂普及读物之代表,《药物学讲义》重视中药临床实用性。同时倡导方剂学习掌握君药为先,药物研究强调性味特点。这些内容对当时方药学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文献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夏洽思[2](2016)在《马王堆医书方药学传承脉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先秦两汉时期马王堆医书的方药学内容丰富,通过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其方药学的渊源与传承,以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深入认识,充实古代中国医药学史的内容。方法:通过历史学的方法梳理先秦两汉时期方药学的发展概况;运用分析归纳法对马王堆医书的方药学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文献对比的方法研究马王堆医书方药学的源和流。内容:(一)以历史演进的角度阐述先秦两汉时期方药学的传承脉络,探讨方药的起源、临床的实践运用以及组方用药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总结先秦两汉时期方药学的发展特点。通过对马王堆医书方剂学和药物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探讨其反映的方药学水平和成就,为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方药的渊源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二)通过对《山海经》《万物》《里耶秦简》与马王堆医书中方药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马王堆医书方药学的渊源。(叁)通过马王堆医书与《黄帝内经》《武威汉代医简》《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方药学内容的异同点,探讨马王堆医书方药学的传承脉络。结论:先秦时期是方药学的萌芽阶段,两汉时期是方药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程,中医方药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简到繁的成长壮大过程,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马王堆医书的方药学内容在先秦两汉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链接作用,其方药学渊源可以推溯到更远的先秦时代。(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梁宁,韦松基[3](2015)在《《壮医方药学》野外见习特色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壮医方药学》野外见习是壮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壮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壮医方药学》课程野外见习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改善野外见习方式、注重实习带教教师队伍培养、改革野外见习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以提高野外实习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肖永芝,何慧玲[4](2015)在《《覆载万安方》药学渊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覆载万安方》是日本镰仓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汉方医籍之一,被日本医学界推崇为"本邦方书之大典",由日本镰仓时代有名的僧医梶原性全大量辑录、引用中国元以前的医学及非医学文献编纂而成。《覆载万安方》全书62卷,最后4卷为药学内容。尽管部分药物未标明文献出处,但经对照研究发现,这部分内容以《证类本草》为蓝本,融合了宋及以前的众多本草、方书及非医书对药物的论述;该书对药物的编辑侧重于药物的辨别,将中国医学文献对药物的描述与日本本土所产药物相结合,总体体现了简明提要、方便易用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5-11-13)
李双利,鹿竞文[5](2015)在《方药互融教学法在《方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方药互融教学法在方药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的371名本科生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方药互融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方药学的考试成绩和及格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方药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方药互融教学法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5年17期)
张晟[6](2015)在《易水学派方药学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术发展在我国金元时期是最为鼎盛的,出现了补土派、滋阴派、寒凉派、攻邪派、易水学派。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作为其中重要学派之一的易水学派。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李东垣与王好古共同受业于张元素,因王好古较李东垣年龄小,张元素逝世后,王好古又师从于李东垣,尽得其传。罗天益拜师于李东垣门下,苦学不辍十余年,终成易水学派又一名家。四人前后师承授受,一脉相承,他们临证疗效卓着,实践经验丰富,在继承原有理论基础上有许多创新与发挥,对后世医家具有深远影响,共同形成了易水学派。然而查阅国内外近二十余年文献资料和各类权威刊物发现并没有从方药学角度进行研究易水学派理论的,因此本论文决定从药学与方剂学两方面系统梳理易水学派理论,使之脉络清晰,旨在提高人们对于易水学派方药学理论的重视并期望能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1易水学派对药学理论研究第一,丰富并发展了药物归经理论。在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剂》中首次出现“归经”这一名词,其将“归经”一词作为专门一项列于“主治”项后说明药性,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但归经理论的先声早在《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广泛论述了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伤寒论》六经辨治,将药物分经应用成为归经理论形成的基础。《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本草衍义》则阐述了部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并且逐渐配属了相应的脏腑经络。至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才正式将归经作为药性加以论述,并且认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趋向应用药物,临床上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有77味药物以“入某经”、归“某脏”为专项加以说明其归经。至此,系统的归经理论正式确立。第二,创立引经报使理论。张元素首创引经报使理论,称引经药称为“的药”,认为十二经各有引经药。太阳经:羌活、黄柏;少阳经:柴胡、青皮;阳明经:升麻、白芷、石膏;太阴经:白芍;少阴经:知母;厥阴经:青皮、柴胡。其后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均继承了这一理论。李东垣则对引经药专门总结了歌诀,王好古则在其《汤液本草》中以脏腑表里关系的形式阐述引经药,使人们能够一目了然。第叁,首次阐明了气味厚薄理论,《医学启源·卷之下·用药备旨》:“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阳。味厚则泄,味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并以此理论作为药物分类方法,将药物分为五类,分别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躁降收、寒沉藏。王好古根据气味厚薄理论结合五脏六腑阐述补泻之法,如: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第四,首次阐明五脏苦欲理论,不仅将五味分别配属于五脏苦欲,还于每一脏苦欲后列出了具体药物。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王好古则不仅继承了五脏苦欲理论,并发展为于每脏虚实之后加列出用药原则和所主之方,如: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虚则熟地、黄柏补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肺乃肾之母,五味子补肺。第五,张元素阐明了根升梢降理论。现在我们所认为的根和梢一个是地下部分,一个是地上部分。以树木为例,树木的地下部分称之为根,树木的地上枝干的末端部分称之为梢。通过阅读原文可知,张元素所论之“根”与“梢”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概念。而是专指以根入药的根的本体,即根之上部称之为根,根之中部称之为身,根之下部称之为梢。故其认为病在中焦用身,在上焦用根,在下焦用梢。2易水学派对方剂学理论研究第一,易水学派对方剂学组方与用方是有所创新的。金元时期,中国北方连年战火,人们流离失所,饥寒、劳役之苦,使得民不聊生,然而当时大多医生受宋代局方的影响,拘泥于古方、成方治病,疗效较差。张元素看到如此现实状况,很是叹息,遂潜心医学,提出了“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论点,主张在临床实践中要辨别病情及药性应用方剂,不能一味的套用古方,并发展了以脏腑为中心的辨证理论体系,成为易水学派开山。王好古对《伤寒论》颇有研究,首先其最大的创新就是认为汗吐下叁法为用药大禁,应列为六经之首。其次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没有必要完全分开,伤寒之剂改治杂病,杂病之方改治伤寒,要融会贯通,相互为用。如将治疗虚劳的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大补十全散归于太阳经等,经其发挥,使内伤和外感疾病都可以归于六经辨证论治范畴,对后世影响巨大。第二,创立了许多有效的名方,为后世医学家广泛运用,如张元素的枳术丸,成为后世治疗脾胃病的代表方剂,九味羌活汤,为四时发散通用剂,生脉散主治热伤元气,阴液亏虚的气阴两虚之证,应用非常广泛等;李东垣活用枳术丸并化裁加减成几十余种方剂,极大丰富发展了枳术丸的治疗范围,更重要的是其学以致用、师古不泥古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补中益气汤开创了甘温除热大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祛湿,化痰熄风成为治疗风痰头晕代表方剂等;罗天益的秦艽鳖甲散治疗温热病后期阴虚者、反复低热属于阴虚者疗效显着,人参蛤蚧散治疗病程绵长反复发作虚中夹实之咳嗽等。这些方剂都是经过几百年的实践检验过的,行之有效,无一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确应当深入研究,不仅研究组方之意,还要研究组方之法,以期能过发挥更大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王海颖,杨柏灿,潘颖宜,何世民,袁颖[7](2014)在《《方药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探析及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药学》是由《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既独立又密切相关的课程整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主要面向各中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包括康复、营养、护理、卫生管理、运动医学等)的学生。我们在课程开设的3年时间内,遇到了方剂学与中药学教学时间安排,两门课程课时分配,如何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讲授,怎样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课外学习等诸多问题,经过教学探索,教学方式上我们强调方药结合,以中药为主线,同类别的方剂为辅线,采用综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课外学习,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4年05期)
温海成,秦华珍,庞宇舟,林辰[8](2013)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壮医方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几个方面解释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民族特色医学专业壮医方药学教学中的优势,认为以客观、规范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为保障,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在壮医方药学教学中应用和实践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积极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3年10期)
杨柏灿[9](2013)在《方药学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药结合、方药联动既是方药学教材的编写特色,又是其教学特色,同时也是其教学难点所在,其中方药顺序的安排是最大的难点。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方药学教学大纲是进行方药学教学的基本保证;根据教学进程,按不同的阶段灵活应用重点强调法、提示回顾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法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体现方药联动的特色;实物识别、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能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方药学考评体系能确保方药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来源于《中医教育》期刊2013年04期)
莫清莲,钟鸣,梁海涛,彭君梅[10](2012)在《“波乜”(公母)观对壮医方药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及其先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医药体系,壮语称为"依托"。"依"即"医药","托"即"本地"、"土着"之意,译为土医土药。在壮医理论的形成、壮医对疾病认识和诊疗深化的过程中,壮族的哲学思想:宇宙(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方药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先秦两汉时期马王堆医书的方药学内容丰富,通过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其方药学的渊源与传承,以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深入认识,充实古代中国医药学史的内容。方法:通过历史学的方法梳理先秦两汉时期方药学的发展概况;运用分析归纳法对马王堆医书的方药学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文献对比的方法研究马王堆医书方药学的源和流。内容:(一)以历史演进的角度阐述先秦两汉时期方药学的传承脉络,探讨方药的起源、临床的实践运用以及组方用药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总结先秦两汉时期方药学的发展特点。通过对马王堆医书方剂学和药物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探讨其反映的方药学水平和成就,为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方药的渊源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二)通过对《山海经》《万物》《里耶秦简》与马王堆医书中方药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马王堆医书方药学的渊源。(叁)通过马王堆医书与《黄帝内经》《武威汉代医简》《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方药学内容的异同点,探讨马王堆医书方药学的传承脉络。结论:先秦时期是方药学的萌芽阶段,两汉时期是方药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程,中医方药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简到繁的成长壮大过程,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马王堆医书的方药学内容在先秦两汉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链接作用,其方药学渊源可以推溯到更远的先秦时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1].胡蓉,孙增坤,陈丽云.秦伯未对中医方药学贡献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2017
[2].夏洽思.马王堆医书方药学传承脉络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
[3].梁宁,韦松基.《壮医方药学》野外见习特色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
[4].肖永芝,何慧玲.《覆载万安方》药学渊源初探[C].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2015
[5].李双利,鹿竞文.方药互融教学法在《方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
[6].张晟.易水学派方药学理论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
[7].王海颖,杨柏灿,潘颖宜,何世民,袁颖.《方药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探析及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8].温海成,秦华珍,庞宇舟,林辰.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壮医方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3
[9].杨柏灿.方药学的教学策略[J].中医教育.2013
[10].莫清莲,钟鸣,梁海涛,彭君梅.“波乜”(公母)观对壮医方药学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