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吴贵龙朋立超蒋克泉(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200240)
【摘要】目的比较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妊高症病人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拟剖宫产的妊高症患者,按RCT原则均分为对照组(硬膜外)和实验组(腰硬联合),比较两组麻醉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等。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麻醉平面、术中肌松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某些患者的首选麻醉方式。
【关键词】妊高症剖宫产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42-02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的统称,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是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剖宫产术是终止妊高症患者末期妊娠比较有效的措施,手术过程中,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是保证孕产妇和围生儿平安的关键。我们选取100例妊高症剖宫产患者,按照RCT原则平均分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组,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平面、肌松效果、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评价,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07月~2012年07月间,我院妇产科诊断明确的妊高症,且拟行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100例,所有患者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均无除妊高症以外的疾病,无麻醉药物过敏史,无麻醉禁忌症。年龄20~43岁,平均32.7±1.7岁;产次1~3次,平均1.3±0.2次;孕周34~42周,平均36±0.8周;体重52~91kg,平均68±9kg。按照RCT原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照组两例效果不佳改气管插管全麻,两组年龄、产次、孕周、体重、病情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5mg[2]。常规吸氧,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取左侧卧位,以L2-3间隙为穿刺点。对照组穿刺成功后,推注2%利多卡因5ml,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表现后,间断推注2%利多卡因以满足术中需要。实验组穿刺见脑脊液后注入0.5%布比卡因7.5ml,注药时间10~15s。麻醉后改平卧位。两组产妇平卧后手术床均左倾15度,每两分钟测麻醉平面一次,若10min后麻醉平面仍低于胸8(T8)节段则通过硬膜外导管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3-5ml/次,直到麻醉平面到达T8-T6开始手术。
1.3观察方法
①心率、血压、SPO2等血流动力学状况;
②麻醉平面;
③术中肌松效果;
④新生儿评分;
⑤产妇术中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小于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指标情况见附表。实验组患者在麻醉平面的控制、肌松效果上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值小于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
附表:两种麻醉方式的数据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值小于0.05
对照组头晕1人,恶心1人,呕吐2人,实验组头晕0人,恶心2人,呕吐3人,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
3.讨论
妊高症是产科常见病,处理不及时可对母婴造成重大影响。硬膜外麻醉失败率较高,特别是剖宫产患者可达25%以上[3]。腰硬联合麻醉优点突出,不仅具备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同时兼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优点,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明显、肌肉松弛度符合手术需要[4];该种麻醉方法不会对血液循环带来急剧的变化,对心率、血压的影响也较小[5]。
本次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相同。实验组腰硬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麻醉平面的控制、肌松效果方面优于硬膜外麻醉组。
此外,麻醉师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情况,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密切关注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便改善患者的愈后,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4-82.
[2]任军.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21):4312.
[3]廖建文.腰麻在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08,34(4):427.
[4]陈志斌,王敏燕,金孝梁,等.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后硬膜外单剂吗啡镇痛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85.
[5]谢蓬.26例妊高症病人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及管理[J].医学信息,2011,24(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