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式脱硫除尘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除尘器,布袋除尘,湿式脱硫除尘器
湿式脱硫除尘塔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青[1](2018)在《布袋除尘与湿式脱硫除尘结合在锅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一些新鲜事物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国家对环境的保护程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面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提高、国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人们对除尘技术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布袋除尘器、湿式脱硫除尘器的结合在锅炉中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效果,对布袋除尘器和湿式脱硫除尘器结合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以及在锅炉中对污染烟尘处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以逐渐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锅炉尾气除尘系统中。(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8年06期)
刘斌[2](2017)在《蒙西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机组属于较早运行的循环流化床类型,按照建设时的环保要求,使用的炉内喷钙脱硫技术,该技术设备简单、投资较少,但是对于二氧化硫的控制很不稳定,数值波动大,调节难度大。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相关部门关于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也在提高,现有的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环保要求。本文对现有的蒙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湿式脱硫除尘技术进行了一体化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新建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塔,并在脱硫塔顶部加装管束立式湿式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在我国钢铁厂、煤化工企业等一些污染物处理量很小的小锅炉上有一定的应用,此次应用于标况下百万风量的烟气处理作为一种尝试和实验。经过对改造前后性能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脱硫除尘一体化的改造可以对烟气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烟气携带石膏的状况发生。对于日益提高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脱硫后加装除尘器对于杜绝烟气携带石膏、控制烟尘排放是非常有效及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7-12-01)
赵海鸣,廖小乐,谢信,蒋彬彬[3](2017)在《复合型湿式除尘器脱硫除尘优化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复合型湿式除尘器脱硫除尘性能,探究其脱硫除尘机理,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多组分化学反应模型(species transport)和离散相模型(DPM)对复合型湿式除尘器风机内部脱硫除尘过程进行模拟。混合烟气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喷淋Ca(OH)_2液滴采用离散相模型,并使用Coupled算法对传质和流动过程进行压力-速度耦合的稳态计算。分析了风机内部的气相、离散相的浓度、速度、压力等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风机电机转速的提高、喷淋液气比的增大以及入口烟气中SO_2质量分数浓度的降低,脱硫效率上升。仿真结果对于复合型湿式除尘器叁相流场分析和脱硫过程的最优化运行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7年06期)
刘琼琼[4](2016)在《催化裂化烟气湿式脱硫除尘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催化裂化的烟气特点,介绍主流的催化裂化烟气湿式脱硫除尘技术的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技术特点,并对各技术的技术特征、SO_2、SO_3和粉尘脱除率、设备压降、气液分离特点、含盐污水氧化方式和投资等进行对比分析,为炼厂选择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脱硫除尘技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白杰[5](2016)在《单塔双区+湿式电除高效脱硫除尘技术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新建和在役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或接近燃气轮机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0、35、10mg/Nm3)。(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6年12期)
高传成,马传波,王付印[6](2014)在《湿式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在TMP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恒源石化在0.3 Mt/a的TMP催化裂化装置采用钠镁法湿式烟气脱硫技术,新建1套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工业运行结果表明,钠镁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弹性,运行经济可靠。净化后烟气中的SO2浓度最低能达到3 mg/m3,SO2脱除率达到99.9%,净化烟气平均粉尘含量16.3 mg/m3,优于设计值。实现了高效连续运行,可控外排废气中的各项指标满足排放要求。(本文来源于《齐鲁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4期)
李霖,季毕军,耿捷[7](2013)在《湿式脱硫除尘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采油厂9台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改造为背景,对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改造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充分优化技术方案和现场运行方案。采用STC湿式脱硫除尘器,实践证明其脱硫除尘效率较高,9台锅炉每年氮氧化物要少排放7.24 t/a,二氧化硫少排放85.68 t/a,烟尘少排放51.2 t/a,实施效果十分明显。(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期刊2013年05期)
李亚丽,赵军胜,缪庆玉,杨国银,季毕军[8](2013)在《新型高效湿式脱硫除尘装置应用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高效湿式脱硫除尘装置——螺旋式雾化脱硫除尘装置代替传统水沐式脱硫除尘装置,解决了某油田燃煤锅炉尾气中烟尘及SO2含量难以满足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问题。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摸索改进,引入钙-钠双碱法替代钠碱法,提出用锅炉废水替代清水加碱法方式,以废治废,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污水排放。(本文来源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期刊2013年08期)
李先元[9](2013)在《布袋除尘与湿式脱硫除尘结合在锅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布袋除尘器和湿式脱硫除尘器结合在煤粉锅炉烟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探讨了其工作原理、工艺设计及流程,经验证,该脱硫除尘设备可有效解决煤粉炉烟尘污染问题,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3年15期)
包安锋[10](2012)在《湿式烟气脱硫除尘现状情况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硫是燃煤锅炉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因。湿式烟气除尘是一种高效、结构简单的除尘脱硫装置,本文就湿式烟气脱硫除尘现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意见。(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10期)
湿式脱硫除尘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机组属于较早运行的循环流化床类型,按照建设时的环保要求,使用的炉内喷钙脱硫技术,该技术设备简单、投资较少,但是对于二氧化硫的控制很不稳定,数值波动大,调节难度大。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相关部门关于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也在提高,现有的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环保要求。本文对现有的蒙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湿式脱硫除尘技术进行了一体化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新建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塔,并在脱硫塔顶部加装管束立式湿式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在我国钢铁厂、煤化工企业等一些污染物处理量很小的小锅炉上有一定的应用,此次应用于标况下百万风量的烟气处理作为一种尝试和实验。经过对改造前后性能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脱硫除尘一体化的改造可以对烟气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烟气携带石膏的状况发生。对于日益提高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脱硫后加装除尘器对于杜绝烟气携带石膏、控制烟尘排放是非常有效及必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式脱硫除尘塔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雅青.布袋除尘与湿式脱硫除尘结合在锅炉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
[2].刘斌.蒙西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改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3].赵海鸣,廖小乐,谢信,蒋彬彬.复合型湿式除尘器脱硫除尘优化数值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7
[4].刘琼琼.催化裂化烟气湿式脱硫除尘技术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6
[5].白杰.单塔双区+湿式电除高效脱硫除尘技术及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6
[6].高传成,马传波,王付印.湿式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在TMP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J].齐鲁石油化工.2014
[7].李霖,季毕军,耿捷.湿式脱硫除尘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3
[8].李亚丽,赵军胜,缪庆玉,杨国银,季毕军.新型高效湿式脱硫除尘装置应用与改进[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
[9].李先元.布袋除尘与湿式脱硫除尘结合在锅炉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
[10].包安锋.湿式烟气脱硫除尘现状情况浅析[J].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