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胡铭杰,孙立,吴子晔,余威,黎厚斌

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胡铭杰,孙立,吴子晔,余威,黎厚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渗透汽化,丁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甲酯

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胡铭杰,孙立,吴子晔,余威,黎厚斌[1](2019)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甲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的渗透汽化性能,采用一锅法制备PDMS-PMA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semi-IPN)渗透汽化膜,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究其溶胀性能和渗透汽化性能。结果表明,IPN结构的形成明显提高了PDMS膜的渗透汽化性能;在原料液温度为70℃、PMA含量为10%时,semi-IPN渗透汽化膜的分离因子为42.0、总通量为923 g·m~(-2)·h~(-1)。(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董延茂,王诚,袁妍,赵丹[2](2019)在《水发泡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阻燃保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可膨胀石墨(EG)/聚磷酸铵(APP)/氢氧化镁(MH)协同阻燃水发泡硬泡聚氨酯(RPUF),将环氧树脂(EP)与RPUF共混提高综合性能,用热重分析、氧指数(LOI)、红外等对RPUF进行了表征。EG/APP/MH阻燃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显着提升了RPUF的阻燃性能,降低了阻燃剂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当EG∶APP∶MH配比为6∶2∶2,用量为20%时,LOI达到了34%,RPUF的力学性能、泡孔结构、热稳定性最优。环氧树脂提高了RPUF的力学性能、阻燃成炭性能,但增加了RPUF的密度。(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02期)

衣彦林,梁秋菊,李令东,刘剑刚,韩艳春[3](2019)在《小分子优先结晶构筑聚合物/非富勒烯共混体系互穿网络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SMAs)有序聚集决定聚合物/非富勒烯共混体系光伏电池的双分子复合几率。然而,由于非对称相分离聚合物趋于优先形成网络,抑制小分子受体分子结晶。在聚[(2,6-(4,8-二(5-(2-乙基己基噻吩-2-基)苯并[1,2-b:4,5-b']二噻吩))-alt-(5,5-(1',3'-二-2-噻吩基-5',7'-二(2-乙基己基)苯并[1',2'-c:4',5'-c']二噻吩-4,8-二酮))](PBDB-T)/9-二(2-亚甲基(3-(1,1-二氰基亚甲基)-6,7-二氟-茚酮))-5,5,11,11-四(4-己基苯基)-二噻吩并[2,3-d:2',3'-d']-s-引达省[1,2-b:5,6-b']二噻吩(IT-4F)共混体系,四氢呋喃蒸汽处理可提高IT-4F结晶性,150℃热退火可提高PBDB-T的结晶性。因此,依次利用蒸汽退火和热退火处理薄膜,诱导小分子先结晶、聚合物后结晶,从而降低PBDB-T对小分子扩散的限制,构建高结晶互穿网络结构。形貌优化后降低了双分子复合,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从5. 95%提高至7. 18%。(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希雯[4](2019)在《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研究了超级电容器碳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系统地研究了碳材料的孔结构与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基本但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只有定性分析或解释,没有实验验证,这归因于系统的复杂性和碳结构的不可控制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互穿聚合物网络直接炭化制备孔径可控的多孔碳材料的新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聚合物聚合可控-碳材料结构可控-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碳电极材料为主线,即以互穿聚合物为前驱体,制备孔径可控的多孔碳材料,该制备方法实现了对大孔、介孔和微孔的控制,并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控制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形态结构进行控制。并且进一步测试其电容性能,详细的探讨了多孔碳材料结构与电化学储能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孔径和比表面积可控的分级多孔碳是根据一个简单的炭化方法,即采用互穿聚合物直接炭化法炭化由顺序互穿法合成得到的互穿聚合物网络(PF/PAAS-IPNs)。在不同质量比下,PF/PAAS-IPNs所制备的分级多孔碳材料具有可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其相连的孔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高性能电化学电容器中。相对于HPC-0.5、HPC-1.5和HPC-2,HPC-1碳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7 64 m2 g-1)和孔体积(1.111 cm3 g-1)。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中,HPC-1具有最大的比容量值:在6 M KOH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为0.5 A g-1条件下,比容量的值高达201 F g-1。并且HPC-1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6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 0000次,其容量并无明显的衰减。将HPC-1组装成HPC-1//HPC-1对称型电化学电容器,在以1 M Na2SO4为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0.5 A g-1的条件下,其比容量的值为77.8 F g-1。(2)将互穿聚合物(PF/PAAS-IPNs)作为前驱体,系统的研究表面硝酸活化对碳材料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活化之后的碳表面由于成功的引入了如-NO2和-OH等含氮含氧官能团,其表面润湿性增强,使得电解液离子与电极材料充分的接触,增加了碳材料表面的利用率。另外,经过硝酸活化处理之后的碳的电容性能明显提升,这是因为亲水性含氧官能团的引入贡献了很大部分的赝电容。最后,硝酸的活化增加了一定的比表面积,形成了大量的微孔与超微孔的孔结构,改善了电容器的稳定性。通过改变硝酸活化时的浓度、时间和温度,成功的制备了高性能的氮掺杂分级多孔碳AHPC8-80-5。所制备的碳材料具有高达2068 m2 g-1的比表面积以及1.510 cm3 g-1的孔体积和合适的氮含量(0.25 wt%)。AHPC8-80-5具有较高的比容量(305 F g-1)、较好的倍率性能(67%的容量保持率)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95%的容量保持率)。(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4)

庄建煌[5](2019)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耐蚀阻尼涂料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尼材料能有效改善机械设备振动噪声问题,而海洋设备要求有很好的耐蚀性。为实现高分子阻尼材料在海洋设备中的应用,将具有较高模量、高附着力、低收缩率、耐腐蚀性好等优点的环氧树脂与聚氨酯合成透明互穿网络聚合物(IPN)膜。通过羟值确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拉拔法(测试附着力)、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测试研究了聚氨酯/环氧树脂对IPN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获得的IPN膜可以显着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热力学性能、机械强度以及粘结强度。通过不同体系树脂的筛选发现,当聚氨酯/环氧树脂质量比为7∶3时,材料的阻尼性能和耐蚀性能最好,损耗因子tanδ可达0.96,人造海水中浸泡600 h表面无变化。(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1期)

王勃翔,刘丽,路艳华,李金华,张松[6](2018)在《互穿聚合物网络温敏凝胶对棉织物液态水分传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高分子凝胶在纺织品改性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方法,制备了一种IPN壳聚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凝胶;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IPN凝胶为改性剂,采用二浸二轧法获得改性棉织物,以提高棉织物的液态水分传递能力。研究了不同质量增加率对改性棉织物的透湿性以及液态水分传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IPN凝胶牢固附着在棉纤维表面,且改性棉织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为34.45℃;温度高于低临界溶解温度时,高质量增加率的改性棉织物透湿性显着提高;改性棉织物对液态水分具有较强的单向传递能力,高质量增加率的改性棉织物液态水分传递能力较好;IPN凝胶可显着改善棉织物的透湿和液态水分传递能力。(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飞飞,王彤彤,李青松,高鹏,胡建臣[7](2018)在《光交联PEGDA/丝素蛋白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丝素蛋白水凝胶力学能力差的问题,利用紫外光固化的方法制备具有叁维结构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dipropionate,PEGDA)和丝素蛋白复合水凝胶。结果表明PEGDA和丝素蛋白在互穿网络结构中独立交联,二者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通过对复合水凝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溶胀、压缩等一系列表征,研究丝素蛋白含量对复合水凝胶性能的影响。此外,在紫外光照下利用掩膜版将水凝胶进行图案化,将前成骨细胞(MC3T3-E1)封装在此水凝胶内并且存活数天。实验结果表明光固化形成的互穿网状水凝胶表现出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在组织工程和药物传递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程欢,苏丽丽,石雅琳[8](2018)在《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聚氨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合成工艺、性能及其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19次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7-30)

阳红军,王锋,胡剑青,涂伟萍[9](2018)在《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的阻尼性能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形态、阻尼原理、合成过程和类别,讨论了其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对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与阻尼性能的关系,在其合成过程中,其阻尼性能受到交联剂含量、网络配比、加料顺序、加料方式和填料的影响,其在阻尼涂料、皮革涂饰剂和涂料印花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关于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遇到的瓶颈,未来的研究应从新的聚合工艺、新的表征方法和组成多样性寻求突破。(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刘丽君,张含,张雪莹,蔡荔葵,范光碧[10](2018)在《聚丙烯酸类互穿聚合物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将改性聚乙烯醇引入聚合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型吸水性树脂.重点研究了n(AM)∶n(AA)、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以及聚乙烯醇含量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水树脂粒径与吸水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n(AM)∶n(AA)=1∶2、丙烯酸中和度为60%,、改性聚乙烯醇用量为AM质量的10%,、交联剂和引发剂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0.04%,和2.5%,时,树脂的吸水率和耐盐性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产物粒径为120目时,前30,s内吸水速率最快;但是粒径为100目时,吸水树脂最先达到吸水饱和.(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可膨胀石墨(EG)/聚磷酸铵(APP)/氢氧化镁(MH)协同阻燃水发泡硬泡聚氨酯(RPUF),将环氧树脂(EP)与RPUF共混提高综合性能,用热重分析、氧指数(LOI)、红外等对RPUF进行了表征。EG/APP/MH阻燃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显着提升了RPUF的阻燃性能,降低了阻燃剂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当EG∶APP∶MH配比为6∶2∶2,用量为20%时,LOI达到了34%,RPUF的力学性能、泡孔结构、热稳定性最优。环氧树脂提高了RPUF的力学性能、阻燃成炭性能,但增加了RPUF的密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胡铭杰,孙立,吴子晔,余威,黎厚斌.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甲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性能[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2].董延茂,王诚,袁妍,赵丹.水发泡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阻燃保温性能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9

[3].衣彦林,梁秋菊,李令东,刘剑刚,韩艳春.小分子优先结晶构筑聚合物/非富勒烯共混体系互穿网络结构[J].应用化学.2019

[4].陈希雯.互穿聚合物网络炭化法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5].庄建煌.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耐蚀阻尼涂料的制备与表征[J].材料保护.2019

[6].王勃翔,刘丽,路艳华,李金华,张松.互穿聚合物网络温敏凝胶对棉织物液态水分传递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8

[7].张飞飞,王彤彤,李青松,高鹏,胡建臣.光交联PEGDA/丝素蛋白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J].轻工科技.2018

[8].程欢,苏丽丽,石雅琳.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及应用[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19次年会论文集.2018

[9].阳红军,王锋,胡剑青,涂伟萍.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的阻尼性能研究与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8

[10].刘丽君,张含,张雪莹,蔡荔葵,范光碧.聚丙烯酸类互穿聚合物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  

互穿网络聚合物论文-胡铭杰,孙立,吴子晔,余威,黎厚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