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肝清颗粒论文-潘洋,王炎杰,张晓忠

酒肝清颗粒论文-潘洋,王炎杰,张晓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酒肝清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酒肝清颗粒,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

酒肝清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潘洋,王炎杰,张晓忠[1](2010)在《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酒肝清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葛迎利[2](2009)在《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酒精性脂肪肝(AFL)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受损,肝细胞内脂质过度堆积的病变过程,属于酒精性肝病(ALD)的一种。随着饮酒人数及人均酒精消费量的增多,酒精对人体肝脏的损害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酒精性脂肪肝是最早、最常见的慢性肝损害之一,因其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而危害极大。目前,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国内外亦无防治的理想药物,因此,探讨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防治AFL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课题通过对酒肝清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其新的药理效应,扩大其临床用途,增加其适应症,寻找治疗AFL的新的中药复方制剂。实验研究表明:酒肝清颗粒对长期饮酒引起的大鼠体重、肝组织中的SOD的降低有对抗作用;对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中的MDA、TG、TC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明,酒肝清颗粒高、中、低叁个剂量组损伤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故认为酒肝清颗粒具有一定防止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酒肝清颗粒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的MDA、TG、TC含量,增加其SOD活力,清除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及机体内组织器官的作用。表明酒肝清颗粒有一定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期刊2009-05-01)

潘洋,葛迎利,战晶玉[3](2009)在《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酒肝清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2°白酒灌胃8周,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给药酒肝清颗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测定肝细胞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酒肝清颗粒能抑制病鼠血清AST、ALT活性(P<0.05或0.01);降低肝匀浆TG、TC和MDA含量(P<0.05或0.01),增强SOD活性(P<0.01)以及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酒肝清颗粒治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着,其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2009年01期)

潘洋,葛迎利[4](2008)在《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酒肝清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2°玉泉方瓶牌白酒灌胃8周,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给药酒肝清颗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含量,测定肝细胞甘油叁酯(TG)、胆固醇(TC)、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酒肝清颗粒能抑制病鼠血清AST、ALT活性(P<0.05或0.01)和降低TG、TC含量(P<0.05或0.01):降低肝匀浆TG、TC和MDA含量(P<0.05或0.01),增强SOD活性(P<0.01)以及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酒肝清颗粒阻止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其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本文来源于《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08-11-01)

酒肝清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受损,肝细胞内脂质过度堆积的病变过程,属于酒精性肝病(ALD)的一种。随着饮酒人数及人均酒精消费量的增多,酒精对人体肝脏的损害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酒精性脂肪肝是最早、最常见的慢性肝损害之一,因其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而危害极大。目前,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国内外亦无防治的理想药物,因此,探讨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防治AFL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课题通过对酒肝清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其新的药理效应,扩大其临床用途,增加其适应症,寻找治疗AFL的新的中药复方制剂。实验研究表明:酒肝清颗粒对长期饮酒引起的大鼠体重、肝组织中的SOD的降低有对抗作用;对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中的MDA、TG、TC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明,酒肝清颗粒高、中、低叁个剂量组损伤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故认为酒肝清颗粒具有一定防止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酒肝清颗粒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的MDA、TG、TC含量,增加其SOD活力,清除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及机体内组织器官的作用。表明酒肝清颗粒有一定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酒肝清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潘洋,王炎杰,张晓忠.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2].葛迎利.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09

[3].潘洋,葛迎利,战晶玉.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9

[4].潘洋,葛迎利.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C].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8

标签:;  ;  ;  

酒肝清颗粒论文-潘洋,王炎杰,张晓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