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孝感市规范地名(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红[1](2020)在《湖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和开放性是其显着特征,它对于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弊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后,综合性学习又被正式列入语文教材,成为与阅读、写作、古诗词、口语交际等相并列的板块,越来越多的省市还将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纳入语文中考的范畴,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在20年之后的今天,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教学和考试层面的表现和效果如何?本文将以湖北省语文中考的试题研究为切入口进行全方位剖析。第一章立足于综合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的涵义,从多角度观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理论层面的价值,在《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编排情况,以及在中考语文测试中的意义。第二章分析湖北中考语文近五年综合性学习的试题。一是分析试题的形式特征,包括分值比重、文本类型、测试题型、材料来源;二是分析试题的测试目标,根据安德森的目标分类学理论,分别剖析了《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湖北语文试题中综合性学习的知识类型和认知维度,再两相对比其契合度。第三章反思湖北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命题。从命题的总体风格特征、考查目标内容、问题情境设置中,发掘命题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据此预测命题趋势、对命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第四章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根据前文对试题的分析来反哺教学,进一步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比如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引导学生多元阅读,开发身边课程资源训练语文综合能力,总结常考题型点拨答题技巧等等。
张雨晴[2](2020)在《全地区样本的综合档案馆网上公共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法》文中指出在国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背景下,本文着眼于如何提升档案网站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地对我国大陆地级市及以上综合档案馆官方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网站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建议。本文根据公共服务供给理论、档案利用理论、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以及有关政策文件,运用德尔菲法和BP神经网络法构建了包含需求识别、资源开放和服务保障三个维度的评价模型,并对229个样本档案网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陆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建设普及率较低,在所调研的438个对象中,网站总体建设比例为55.83%,其中省级档案网站建设比例为100%,市级档案网站建设比例为48.16%。根据本文模型,我国中央级综合档案馆的网站总评分数平均为58.88分(满分为100分),省级综合档案馆的网站总评分数平均为58.05分(满分为100分),市级综合档案馆的网站总评分数平均为47.42分(满分为100分),说明已建成的网站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供给情况不好,市级网站与省级网站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网站的公共需求回应能力较差,在移动端建设、政策法规多形式解读、在线留言答复和网上调查等方面表现欠佳;资源开放程度很低,公开数据量需要进一步扩大,省级网站开放目录平均比例为5.62%,市级网站仅为1.35%,在原文、音频和视频档案资源中,几乎全部网站未开放音频档案资源;服务保障仍存在不足,在线查档、网上预约查档和异地查档功能满足情况较差。另外,市级网站公共服务能力存在区域、省份差异。对此,本文提出的建议有:加强网站整体建设规划,对部分网站进行整合;提升网站需求识别能力,丰富公众交互渠道;加大资源开放力度,强化网站档案资源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网站基础功能。
王京[3](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杨殷妮[4](2019)在《孝感董永传说的活态传承研究》文中认为董永传说讲述了董永孝感动天的故事:卖身葬父感动天帝,得天女下凡为妻,助其还债赎身,内容融“孝道”、“爱情”于一体。学界基本认为董永传说产生于西汉时期,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承,虽然情节几经嬗变,但其核心要素——孝没有发生变化,至今仍以孝为主题广为流传,其中董永传说在湖北孝感的活态传承就是典型的一例。为了深入了解董永传说在孝感的活态传承状况,笔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经过整理分析调查所得材料,得出下述三方面的结论:一、孝感董永传说的口头传承呈现活态状况。具体表现为,口头讲述具有传承性,民众对董永传说故事的发展脉络、核心故事情节,以及对孝感地名的由来,讲述内容基本趋于一致,表现出极强的传承性与稳定性;口头讲述具有变异性,部分故事情节存在丰富的口头异文,不同民众的讲述内容有所不同;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对董永传说的发展演变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赖于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才使得传说具有完整性、稳定性以及口头传承良好性的特征。同时,在不断加工变异中,具有生动鲜活、富于创造性、易于传诵的特征。二、孝感董永传说的景观传承呈现活态状况。景观传承具有自身独立的立体话语系统,其表述方式不同于口头传承的自然口头讲述与仪式传承的动态行为活动。景观传承强调从静态层面展示传说本身与孝文化的传承情况,以及观者、游客对传说与孝文化的体验感。董永公园作为集中表现董永传说的景观传承之地,通过对传说的景观演述、景观呈现、研究成果的陈列以及“佐证”,传承和传播董永传说;并在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旗帜下,积极利用零散独立的文化景观以及名称命名的形式,表现传说主题,唤醒传说记忆,诱发民众口头讲述,使得传说传承链条自然良好运转。三、孝感董永传说的仪式传承呈现活态状况。仪式传承提取了董永传说中最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核心内容:孝道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每年进行大量有影响力的仪式化活动,以孝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导向,进行孝文化熏染的日常孝亲实践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传播孝文化因子;新创节日助力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进一步在仪式化活动中发散出孝廉文化、孝亲文化、孝德文化、孝诚文化以及孝勇文化,实现了孝文化时代新风向、新内容的转换与融合。在挖掘孝感董永传说活态传承状况的基础之上,笔者深入探索了其活态传承的积极意义,包括倡导纯朴自然的健康爱情观,弘扬孝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孝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董永传说传递出的思想价值观念促使民众重新审视爱情婚姻观,影响着民众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伦理思想与秩序规范,以及整座城市文化素养的形成与提升,致使当地日渐形成孝老爱亲的和谐家庭氛围与良好社会风尚。针对口头传承、景观传承、仪式传承三种活态传承方式总的来说,在自然的口头讲述中,景观传承与仪式传承丰富了口头讲述;口头传承与景观传承形成了互为参照、互相补充的格局;仪式传承则是对口头传承与景观传承所承载的孝文化观念经典化与日常化,三者在孝感董永传说活态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动态地相辅相成的局面,它们形成合力使孝感董永传说实现了活态传承,并最终使董永传说与孝感这座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当地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水乳交融。
林承园[5](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指出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李思琪[6](2019)在《湖北方志方言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语料可分为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两类,文献方言资料大量保存在地方志中。论文以湖北方志方言词为研究对象,其中湖北新志方言词51633个,旧志方言词299个,利用全新语料展开描写与分析。论文从新旧方言词与旧志方言词两方面展开,其中新志方言词研究角度为构词分析、比较分析,旧志方言词研究包括义类分析、音节结构分析与历史考察。论文第三章从句法构词、形态构词、修辞构词与语义构词四个方面总结湖北方志方言词的构词法,归纳出“AA神”、“A里AB”式重叠构词,前缀“幺”、中缀“里”、后缀“神”式附加构词等。论文第四章主要对湖北省新志方言词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释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汉语方言大词典》失收的通行区域,对方言类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有所裨益。第五章为湖北省旧志方言词研究,分析了旧志方言词的义类、音节结构,并对单音节动词做了历时考察,从古代辞书的释义及古文献用例中总结出湖北旧志方言词的意义及意义变化。
刘潇[7](2019)在《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研究》文中认为巡检司制度,最早出现于五代,发展到清代,历经近千年,直至最后消亡,承担着重要的基层社会管理功能。清代湖北省存在的巡检司,大部分延续自明代,在两百多年的发展中,屡经调整,分布区位与职责功能,都趋于合理,扮演着政府加强基层控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部分影响持续至今。通过对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研究,可以了解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管理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对今天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五代至清代的巡检司设置情况,进行简要梳理,纵向检讨历代巡检司的发展规律,为进行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研究做基础。按照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从属不同,对巡检司进行分类,结合史料对巡检司选缺考语以及巡检司官员的选任、巡检司的职属及薪俸、巡检司的驻地与衙署等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清代湖北省的巡检司制度。并以湖北省各府为单位,梳理考证了湖北省巡检司的历史沿革。主要以《清史.地理志》《清实录》,光绪《湖北通志》《读史方舆纪要》及各府州县地方志为依据,对湖北省巡检司的设置时间、缘由,设置地点以及变迁、地理区位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巡检司设置时间和地理分布规律展开研究。发现湖北省巡检司大量设置起于明代,调整则集中在雍正和乾隆年间,空间上多集中于今鄂东,即清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德安府等地,分布也更为密集,这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环境呈正相关,东部地势较为平坦,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多。通过分析《清实录》记载中巡检司执行社会职能的案例,巡检司除传统巡缉捕盗之外,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具体职能,还包括分辖政区、民政司法、水利堤防、治安巡防、兼管驿务等五个方面,巡检司在加强基层社会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陆晗昱[8](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付寿康[9](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王越[10](2018)在《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级各类地名浩如烟海。这些地名记录了祖国大地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关于地名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个别省市、乡镇地名用字的研究上,多为共时、静态的定性描写,缺乏历时、动态的定量分析,全国地名的系统性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历时对比、归纳统计、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建国以来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的情况进行了穷尽性地分析,同时以各时期语言文字规范为参照,梳理其对地名用字产生的影响。本文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言。介绍地名用字研究的意义及目前学界研究的现状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概念界定。对本文涉及的“地名”、“地名用字”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2017年地名用字统计的基础上对地名用字进行了分类和描写。第三章:地名用字字种、字次测查的基本情况。使用字种、字次测查软件统计1954、1965、1976、1990、2017年等几个时间段地名用字的字种、字次,观察其与各时期语言文字规范的对应情况。第四章:建国后地名用字变化情况。根据第三章的字种、字次测查结果,对建国后地名用字整体变化态势和具体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地名用字改变的影响。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六章:地名用字规范的建议。基于上文对建国以来地名用字字种字次变化的情况、导致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分析,我们梳理了地名用字的五个特性,并对地名规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二、湖北孝感市规范地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孝感市规范地名(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面面观 |
第一节 初中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
一、知识观的转换 |
二、课程观的转换 |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
四、丰富了课程资源 |
第二节 《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 |
第三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 |
第四节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测试的意义 |
一、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
二、提高地位,引起重视 |
三、优化测试,完善体系 |
四、激励反馈,指导教学 |
第二章 湖北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分析 |
第一节 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形式特征 |
一、分值比重 |
二、文本类型 |
三、测试题型 |
四、材料来源 |
第二节 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测试目标的知识类型 |
一、《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知识类型 |
二、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不同知识类型测试目标的分值分布 |
第三节 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测试目标的认知维度 |
一、《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认知维度 |
二、湖北中考综合性学习不同认知维度测试目标的分值分布 |
第三章 湖北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命题审视 |
第一节 试题的多元开放 |
第二节 试题的考查内容 |
第三节 试题的活动情境 |
第四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
第一节 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多元阅读 |
第二节 开发课程资源,加强综合性学习训练 |
第三节 点拨答题要领,重视中考语文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全地区样本的综合档案馆网上公共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2 研究重点、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调查法 |
1.5.2 网站调查法 |
1.5.3 德尔菲法 |
1.5.4 BP神经网络法 |
1.5.5 统计分析法 |
1.5.6 案例分析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初步构建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2.1.2 档案开放利用理论 |
2.1.3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及我国档案网站发展历程概述 |
2.2.1 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 |
2.2.2 档案利用与档案馆公共服务 |
2.2.3 我国档案网站建设及发展 |
2.3 档案网站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初步构建 |
2.3.1 构建原则 |
2.3.2 构建依据 |
2.3.3 档案网站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基本维度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德尔菲法的评价模型优化 |
3.1 评价模型初步描述 |
3.2 基于德尔菲法的评价模型优化 |
3.2.1 德尔菲法原理 |
3.2.2 问卷设计 |
3.2.3 数据处理和指标筛选分析 |
3.2.4 问卷结果分析 |
3.3 档案网站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描述 |
3.4 模型科学性分析 |
3.4.1 专家组成情况分析 |
3.4.2 专家权威程度分析 |
3.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标准档案网站模型构建 |
4.1 BP神经网络原理 |
4.2 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模型 |
4.2.1 标准档案网站模型构建流程 |
4.2.2 训练样本网站选取 |
4.2.3 数据获取及评分细则 |
4.2.4 模型训练 |
4.3 模型分析与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全地区样本的综合档案馆网上公共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梳理与情况说明 |
5.1.1 研究对象梳理 |
5.1.2 情况说明 |
5.2 数据采集与过程说明 |
5.3 数据分析结果 |
5.3.1 我国档案网站总评分数分析 |
5.3.2 我国档案网站需求识别情况统计分析 |
5.3.3 我国档案网站资源开放情况统计分析 |
5.3.4 我国档案网站服务保障情况统计分析 |
5.3.5 我国档案网站公共服务能力基本结论 |
5.4 案例分析 |
5.4.1 山东省档案信息网 |
5.4.2 浙江省宁波市档案馆网站 |
5.5 本章小结 |
6 结及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我国档案网站建设对策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评价模型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研究对象统计表 |
附录三 各综合档案馆网站指标数据表 |
(3)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孝感董永传说的活态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对董永传说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对董永传说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五、概念的界定 |
(一)口头传承 |
(二)景观传承 |
(三)仪式传承 |
第一章 口头传承 |
一、口头讲述中的传承性 |
二、口头讲述中的变异性 |
三、口头传承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
第二章 景观传承 |
一、董永传说与董永公园 |
(一)传说的景观呈现:景点还原、生发景点 |
(二)传说的景观演述:董永祠 |
(三)传说研究成果与实践成果的陈列:孝文化陈列馆 |
(四)传说的景观“佐证”:董永墓、董永村、董永故里碑 |
二、董永传说与其他文化景观 |
(一)零散独立的传说映射景观 |
(二)诸多名称中的传说映射 |
第三章 仪式传承 |
一、日常生活仪式 |
二、传统节日仪式 |
三、新创节日仪式 |
第四章 活态传承的意义 |
一、倡导纯朴自然的健康爱情观 |
二、弘扬孝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利用孝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
一、时空转化原理 |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
第五节 小结 |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
三、规划法的出台 |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湖北方志方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1 湖北省建制沿革 |
1.1.2 湖北省地方志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湖北省地方志研究 |
1.2.2 湖北方言研究 |
1.2.3 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1.3.1 为汉语方言史研究提供佐证 |
1.3.2 拓展了汉语方言研究的新领域 |
1.3.3 对湖北省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1.4.1 穷尽式调查和系统描写相结合 |
1.4.2 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结合法 |
1.4.3 数理统计法 |
第二章 湖北方志方言词资料概况 |
第一节 湖北新志方言资料概况 |
2.1.1 新志方言资料总说 |
2.1.2 新志方言资料特点 |
第二节 湖北方言分区 |
2.2.1 方言分区概况及差异 |
2.2.2 方言志中的方言分区 |
第三章 湖北新志方言词的构词法 |
第一节 方言构词法及研究 |
3.1.1 汉语方言构词法研究的成果 |
3.1.2 汉语方言构词法研究的趋势和特点 |
第二节 方言词句法结构构词分析 |
3.2.1 并列式 |
3.2.2 偏正式 |
3.2.3 动宾式 |
3.2.4 主谓式 |
第三节 湖北新志方言词形态构词分析 |
3.3.1 重叠 |
3.3.2 附加式 |
3.3.3 重叠附加式 |
第四节 湖北新志方言词修辞手段构词分析 |
3.4.1 比喻构词法 |
3.4.2 借代构词法 |
3.4.3 婉曲构词法 |
第五节 湖北新志方言词语义构词分析 |
3.5.1 “事物—性状”语义框架 |
3.5.2 “事件—关系/动作—处所”语义框架 |
3.5.3 “事件—关系—事物”语义框架 |
3.5.4 “事件 1—关系—事件 2”语义框架 |
第四章 湖北方志方言词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湖北方志方言词与普通话的比较 |
4.1.1 词形比较 |
4.1.2 语义比较 |
第二节 湖北方志方言词与《汉语方言大词典》词语的比较 |
(一)增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已有方言区的通行地区 |
(二)增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的缺失的方言区和通行地区 |
第五章 湖北旧志方言词研究 |
第一节 旧志方言资料概况 |
5.1.1 旧志方言资料总说 |
5.1.2 旧志方言资料的特点 |
第二节 旧志方言词的义类 |
第三节 旧志方言词的音节结构 |
第四节 旧志方言词的历时考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湖北方志文献版本信息表 |
附录2 湖北旧志方言词统计 |
附录3 《湖北省志·方言》方言词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史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历代巡检司的建置概况 |
第一节 明代以前巡检司的建置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巡检司的建置 |
第二章 清代湖北省的巡检司制度 |
第一节 巡检司的分类 |
第二节 巡检司的驻地与衙署 |
一、巡检司的驻地 |
二、巡检司的衙署 |
第三节 巡检司的官缺与任免 |
一、巡检司的选缺等级 |
二、巡检的选任 |
第四节 巡检司的职属及薪俸 |
一、巡检的薪俸 |
二、巡检属员及其薪俸 |
第三章 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建置 |
第一节 湖广行省湖北地区巡检司的建置 |
一、武昌府 |
二、汉阳府 |
三、黄州府 |
四、安陆府 |
五、德安府 |
六、荆州府 |
七、襄阳府 |
八、郧阳府 |
第二节 康熙三年后湖北省巡检司的建置变化 |
一、新置巡检司 |
二、改置巡检司 |
第三节 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存废情况 |
第四章 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分布 |
第一节 武汉黄德道的巡检司分布 |
第二节 安襄郧荆道的巡检司分布 |
第三节 荆宜道的巡检司分布 |
第四节 施鹤道的巡检司分布 |
第五章 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的职能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分辖政区 |
第二节 民政司法 |
第三节 治安巡防 |
第四节 水利堤防 |
第五节 兼理驿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10)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地名用字情况的研究 |
1.2.2 关于地名用字规范的研究 |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方向 |
1.3.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2.1 地名的定义及特点 |
2.2 地名用字的定义和分类 |
2.2.1 地名用字的定义 |
2.2.2 地名用字的分类 |
第三章 地名用字字种字次测查的基本情况 |
3.1 1954年地名用字字种字次情况 |
3.2 1965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
3.3 1976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
3.4 1990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
3.5 2017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
第四章 地名用字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
4.1 地名用字变化的基本情况 |
4.1.1 字次字种的变革情况 |
4.1.2 具体地名改变情况 |
4.2 地名用字变化原因的探讨 |
4.2.1 语言文字规范的影响 |
4.2.2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方面的影响 |
4.2.3 地名社会服务属性的影响 |
4.2.4 社会心理的影响 |
第五章 地名用字变化的影响 |
5.1 消极影响 |
5.1.1 不再表示地理环境 |
5.1.2 割裂历史 |
5.1.3 破坏了系统性 |
5.2 积极影响 |
第六章 地名用字规范的建议 |
6.1 地名用字的理据性 |
6.2 地名用字的历史连续性 |
6.3 地名用字的系统性 |
6.4 地名用字的社会服务性 |
6.5 地名用字应符合国家汉字规范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湖北孝感市规范地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李永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全地区样本的综合档案馆网上公共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法[D]. 张雨晴. 浙江大学, 2020(01)
- [3]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孝感董永传说的活态传承研究[D]. 杨殷妮.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湖北方志方言词研究[D]. 李思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清代湖北省巡检司研究[D]. 刘潇.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