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娟[1](2019)在《以美学价值为视角的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 ——以北京怀柔露天采矿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矿山被闲置、废弃成为城市景观的伤疤,矿山废弃地的景观再生设计逐渐受到关注。对于矿山废弃地的既有研究侧重于其生态修复、功能重建、再生设计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注重从功能实用性方面更新矿山废弃地景观,但缺乏对于矿山废弃地自然、文化历史和艺术美学价值方面的综合考虑,矿山废弃地场地特有的地貌特征和历史文脉遭到破坏。美学价值为矿山废弃地再生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矿山废弃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形式,蕴含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充分发掘、利用或重新赋予矿山废弃地自然美学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历史学美价值和艺术学美价值,有利于技术手段获得美学价值理论支撑;有利于人文之美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美学与景观艺术思想融入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的各个阶段。本文在梳理以美学为视角的矿山废弃地再生设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美学、美学价值的本质及废弃地美学的相关理论,对矿山废弃地美学价值进行初步研究,对其审美主体的内在机制和审美客体的典型景观类型和美学价值进行探讨,由此对矿山废弃地的再生策略提出以美学价值为视角的原则、再生设计模式包括自然美学价值为主的生态修复模式、文化和历史美学价值为主的文脉传承模式、艺术美学价值为主的休闲游憩模式,以及提出针对矿山废弃地典型景观类型包括露天采矿场、地下采矿场、采矿塌陷地、废弃物堆场、工业建筑及设施各自景观特征的再生设计手法,将再生设计模式和再生设计手法相结合作用于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最后以北京怀柔露天采矿场作为实践对象,根据对其现状美学价值的分析,提出休闲游憩模式为主,生态修复模式为辅的设计模式,在设计模式引导下利用景观再生设计手法对露天采矿场采矿坑和高差进行处理。通过将“再生设计模式—再生设计手法”设想运用于实际案例,对以美学价值为理论基础的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和验证。本文研究表明,在美学视角下矿山废弃地再生设计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客体特征和审美主体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挖掘场地美学价值,尊重和利用每一类型矿山废弃地景观特征,将废弃场地的特色自然肌理,文化历史精髓和艺术形态之美融于新景观中。保护和弘扬矿山废弃地的美学价值,重塑当地的景观形态,重建人类与土地之间被割裂的联系,同时也使该区域在经济、生态、社会方面取得较大的效益;承担更适宜的城市职能。
马超[2](2017)在《岔角滩井田二采区采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山区地表条件下开采容易引起地表坡体移动变形及应力重分布,诱发滑坡、崩塌、地表不均匀沉降等一系列不良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甚至威胁着矿区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采动地表滑坡具有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涉及具体采矿条件及地质地形条件综合分析、坡体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覆岩移动变形及应力应变关系、坡体稳定性预测、防灾减灾措施科学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井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矿井生产技术条件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了边坡安全系数,并提出了科学安全、经济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分析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地表下的FLAC3D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分析了C25和C19煤层开采结束后,地表移动变形破坏情况,结果表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2.15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0.9m,覆岩裂缝带发育高度约为120m,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住宅损害均达到IV级破坏程度;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1号、2号坡体开采前后边坡稳定性,开采后坡体由稳定状态演变为非稳定状态,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比开采前后坡体稳定性参数变化,给出了采动影响下理论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构建了适用于采动影响下的边坡稳定理论计算模型;应用构建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和FLAC3D数值模拟并结合经济分析,对比二采区全部开采和1号边坡集中居住区留设安全保护煤柱开采两种开采方法,确定了局部留煤柱保护开采方法,同时结合地面防护提出地表灾害防治对策。
刘宾[3](2017)在《黄土沟壑区浅埋近距煤层群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黄土沟壑区下进行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将随黄土沟壑区坡体稳定性的变化而改变,地表甚至产生一系列的地质灾害,若进行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则显得更为复杂。因此,开展黄土沟壑区下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实现黄土沟壑区浅埋煤层矿井安全生产、地面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陕北榆神府矿区为背景,以柠条塔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柠条塔煤矿N1114和N1206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同时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浅埋条件下的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及沟壑坡体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⑴给出了柠条塔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各个角量值,并结合该煤矿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了影响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因素;⑵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单一煤层、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及顺坡和逆坡开采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浅埋条件下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及黄土沟壑区坡体稳定性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⑶应用概率积分预计理论,结合计算机反演模拟,对下沉系数等概率积分预计参数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一种黄土沟壑区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表下沉系数的确定方法;结合黄土沟壑区坡体的稳定性分析,给出了黄土沟壑区下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为该采矿地质条件下的煤炭绿色开采、地面灾害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陈大阳[4](2016)在《观文煤矿采动滑坡危险性研究》文中认为古叙煤田位于西南山区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表切割较深;斜坡松散体堆积厚度大、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基岩裸露、裂隙发育、风化严重;大气降雨充沛,雨季集中,一次降雨量较大。随着地下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因此,深入研究该区域采动滑坡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开采引起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四川省古叙煤田观文煤矿特殊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矿井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开采条件的基础上,对采动滑坡灾害现状进行分析,确定采动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貌、坡体松散堆积体、地下开采和降雨等。运用数值模拟计算对地下开采坡体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地下开采引发覆岩向下沉盆地中心移动,坡体受拉伸和挤压变形产生塑性破坏;在开采扰动作用下破坏的松散堆积体成为滑体,滑体推移抗滑体使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分析给出了观文煤矿地质采矿条件下,采动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坡度、松散堆积体的物理性质、开采面积、坡体移动变形、覆岩岩性及降雨,且将其分为地质、采矿和环境三大类。针对观文煤矿采动滑坡条件,构建了相应的危险性评价模型。同时,依据各影响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应用评价模型对观文煤矿采动滑坡危险性进行计算得出,采动滑坡危险度D=3.2,判定该采动滑坡危险性大。在分析一采区11905、11103工作面开切眼位置和保护建筑物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11905、11103工作面开切眼位置距离山顶最高点的平距分别为:194m、122m和130m、70m两种方案,应用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1905、11103工作面开切眼位置距离山顶最高点的平距为:130m、70m时,滑坡危险度D=2.8,滑坡可能性相对较小。运用相似材料模拟对上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了开采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李源辉[5](2016)在《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文中认为边坡变形破坏,极易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很大程度地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边坡变形破坏通常由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及地下开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断层控制下的采动边坡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有无断层情况下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断层造成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同时结合风峁顶不稳定斜坡工程实例,综合分析断层对采动边坡变形破坏造成的影响。由本次模型分析可得如下结果:(1)煤层开采引起边坡内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边坡出现变形破坏,从而降低边坡体的稳定性。断层的存在,加快了坡体的变形破坏,造成边坡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2)采空区位于断层下盘时对边坡变形破坏影响较大。计算模型中,断层面倾角(30°、45°、60°及75°)越大,边坡稳定性越低。采空区边缘与断面之间水平距离(20m、40m、60m及80m)越大,断层对采空区上覆岩体变形的影响效果越弱,模型中二者距离增加至80m时,影响效果基本消失。(3)通过对所建采动边坡地质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可得受断层上盘影响,坡顶产生负向垂直位移,坡脚岩体受断层下盘挤压,出现朝临空面的位移。与风峁顶实际调查的山顶地表下陷,山脚公路旁两侧压性地裂缝及地面隆起变形现象基本吻合,说明本次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刘辉[6](2014)在《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发育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东部矿区资源的日渐衰竭,煤炭西进战略已成现实,西部矿区地下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裂缝灾害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西部矿区具有埋藏浅、基岩薄、厚松散层覆盖、地形起伏大等特点,地裂缝受到地质采矿环境及地形地貌条件的双重胁迫作用,发育规律复杂。本文针对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灾害,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辅以土力学实验、岩石力学实验、数值模拟等实验手段,基于开采沉陷理论、覆岩破坏理论、坡体滑移理论,提出了采动地裂缝的分类方法,研究了采动地裂缝的发育规律,揭示了采动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采动地裂缝的预测模型,提出了适合西部矿区采动地裂缝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神东矿区典型黄土沟壑区为研究基地,在现场工程钻探、土力学实验、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沟壑区松散层及覆岩物理力学性质;在大柳塔矿12208、22201、52304三个工作面建立了地表移动与地裂缝发育综合监测网络,分别研究了1-2、2-2、5-2三个不同埋深煤层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以及地裂缝发育规律。(2)在对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灾害统计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地裂缝的分类方法。根据发育时段,分为采动过程中的临时性地裂缝和地表稳沉后的永久性地裂缝;根据形成机理,将采动地裂缝分为拉伸型、挤压型、塌陷型、滑动型4种类型,分析了各种裂缝的特征。(3)结合开采沉陷、覆岩破坏及坡体滑移理论,揭示了不同类型采动地裂缝的力学机理,建立了预测模型。拉伸型地裂缝是由于地表的水平变形超过表土的极限拉伸应变而形成,一般在工作面边界处的地表拉伸区发育;挤压型地裂缝是由于表土受到压缩变形隆起而形成的,一般随着工作面推进在地表的动态压缩区发育;塌陷型地裂缝是由于覆岩整体破断直至地表塌陷而形成的,一般在工作面正上方,随着基本顶的破断动态发育;滑动型地裂缝是由于采动影响与坡体的滑移共同叠加形成的,仅当在沟谷下开采时发育。(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沟谷地形条件下采动地裂缝的发育规律。针对沟谷地形下开采形成的滑动型地裂缝,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表沟谷不同坡度、沟谷与工作面不同相对位置下的采动地裂缝动、静态发育规律。(5)研究了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影响因素。采用现场实测及实验数据,分析了地裂缝发育与开采速度、基岩采厚比、地表变形、地形地貌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西部黄土沟壑矿区采动地裂缝经验预测模型。(6)针对采动过程中的临时性裂缝和地表稳沉后的永久性裂缝,研究了采动地裂缝差异化治理技术,提出了“深部充填-浅层覆土-植被建设”的采动地裂缝综合治理三步法,研制了超高水材料地裂缝充填系统;以晋陕蒙接壤区煤炭基地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示范工程为试验基地,进行了地裂缝充填治理工程试验,为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灾害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计宏,余学义[7](2012)在《蒲白矿区王家尧头村庄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文中指出蒲白矿务局白水矿王家尧头村庄下煤层开采属于厚黄土覆盖层下厚煤层开采类型。针对其地质、开采条件,应用关键层及煤柱强度理论,结合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数值计算分析、影响函数预计进行分析,确定了控制开采损害的开采法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运用倾斜条带开采方案可以保证关键层不受破坏,能够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从而控制地表坡体滑坡的发生,保证了地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及矿区的安全生产,取得了显着的技术经济效果。
邱有鑫[8](2012)在《沟壑切割浅埋区开采塌陷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陕、晋、蒙三省大部分矿区分布在黄土残塬沟壑区,三省的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黄土沟壑区地形条件复杂,沟谷纵横切割,工程地质条件极差,在这种特殊地形、地质及采矿条件下的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坑、台阶裂缝、坍塌、崩塌,滑坡泥石流,沟道洪水淹井,顶板大面积来压灾变等灾害日趋严重,不但造成严重的地表沉陷、地质灾害及环境破坏,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这种特殊条件下开采塌陷灾害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对于矿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基于分析黄土沟壑区的研究现状,以冯家塔煤矿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塌陷破坏现状为背景,在分析影响塌陷灾害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沟坡坡度、开采方向和水对塌陷灾害的影响。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得出了坡度及开采方向对边坡稳定性及破坏形式的影响。应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开采位置与边坡发生崩塌、滑移、沟道塌陷等灾害的关系及其灾害演化过程与特征,应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破坏过程,揭示了边坡从出现裂缝、裂缝不断扩大直至发生崩塌破坏的整个演化过程。最后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及UDEC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给出了沟壑切割浅埋区开采塌陷灾害形成机理,为沟壑切割浅埋区塌陷灾害的控制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王鹏[9](2012)在《韩家湾煤矿大采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家湾煤矿位于神府矿区石圪台井田范围内,是典型的浅埋煤层,煤层平均开采厚度为4.1m。浅埋条件下大采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具有其特殊性,主要以地表的裂缝破坏为特征,这种地表沉陷灾害对地表建筑物设施及生态环境危害极大,而目前对于这种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得还很不够。因此研究韩家湾煤矿采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韩家湾煤矿2304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2304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观测,结合开采地质采矿条件进行观测数据分析,得出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的相关岩移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井下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成果,应用岩梁断裂理论和UDEC离散元计算模拟,分析了大采高开采老顶及其覆岩移动变形破坏的运移过程,揭示了地表裂缝分布形态与覆岩断裂结构演化的内在关系,给出影响采空区地表裂缝形式的主要因素以及形成这种特殊裂缝分布形态的机理,最后分析得出韩家湾煤矿大采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其地表沉陷灾害特征。研究结果为韩家湾煤矿今后的“三下”开采和地表沉陷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对矿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地表建筑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保证矿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尹志明[10](2010)在《马桑湾采动滑坡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具有滑坡地形地质条件的山体下采矿而诱发的采动滑坡,是山区地表采动损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地下采矿诱发滑坡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涉及多方面影响因素,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预防采动滑坡的研究涉及到采动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表移动变形、覆岩的移动变化及应力应变关系、采动滑坡的形成机理、坡体稳定性预测、坡体的长期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四川金刚煤矿马桑湾顺层滑坡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金刚煤矿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矿井生产技术条件、马桑湾滑坡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采动滑坡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理论分析了逆坡开采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室内相似模拟试验研究逆坡开采过程覆岩及坡体的变形破坏规律;运用FLAC-2D软件对马桑湾采动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采动后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最后对马桑湾采动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得出影响马桑湾滑坡的影响机理。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从理论上分析了逆坡开采对顺层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采不断推进滑体稳定性系数不断的减小,当滑体下缘开始达到充分采动下沉,滑体的稳定性系数最小,之后不再变化,此时坡体是最危险的。(2)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开采覆岩的水平移动值较水平煤层开采要大,在开采沉陷的影响下,岩体不断下沉并向煤层倾角方向移动,从而产生下坡方向的剪应力及水平拉应力,坡顶拉应力较大而形成地表裂缝,坡脚有轻微破坏。(3)马桑湾滑坡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层的开采,坡体的应力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在坡顶形成拉应力区,坡顶局部拉应力屈服。坡脚压应力及剪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并局部发生压剪屈服。(4)由开采强度的计算可知,煤层开采为轻微采动,地下采动对坡体的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根据马桑湾地表移动变形资料可知,马桑湾滑坡区采矿影响程度等级为中等强烈。(5)马桑湾采动坡体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采动影响下坡体稳定性系数不断降低,当内连煤层开采完后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降雨的作用下稳定性系数进一步下降,导致了滑坡。
二、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以美学价值为视角的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 ——以北京怀柔露天采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综合调研 |
1.3.2 文献研究 |
1.3.3 实践验证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景观相关概念 |
2.1.1 景观 |
2.1.2 景观的美学特点 |
2.1.3 景观破碎化 |
2.2 废弃地相关概念 |
2.2.1 棕地 |
2.2.2 工业废弃地 |
2.2.3 矿山废弃地 |
2.2.4 景观再生设计 |
2.3 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发展研究 |
2.3.1 二十世纪之前——美学价值“遮蔽期” |
2.3.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价值“停滞期” |
2.3.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学价值“萌芽期” |
2.3.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学价值“颠覆期” |
2.3.5 二十一世纪至今——美学价值“发展期” |
2.3.6 小结 |
2.4 认识论美学与价值论美学 |
2.4.1 认识论美学——关于美本质的探讨 |
2.4.2 价值论美学——关于美意义的探讨 |
2.5 废弃地相关的美学 |
2.5.1 工业美学 |
2.5.2 生态美学 |
2.5.3 环境美学 |
2.5.4 艺术 |
2.5.5 文脉主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山废弃地美学价值研究 |
3.1 矿山废弃地特征 |
3.1.1 .生态特征 |
3.1.2 景观特征 |
3.2 典型景观类型 |
3.2.1 露天采矿场 |
3.2.2 地下采矿场 |
3.2.3 采矿塌陷地 |
3.2.4 废弃物堆场 |
3.2.5 工业建筑及设施 |
3.3 矿山废弃地美学作用 |
3.3.1 审美主体的情感感知 |
3.3.2 审美客体的美学价值 |
3.4 我国矿山废弃地再生设计的美学误区 |
3.4.1 未从自然美学价值实际出发 |
3.4.2 多元化审美价值的丧失 |
第4章 基于美学价值的矿山再生设计模式 |
4.1 基于美学价值的再生设计原则 |
4.1.1 总体设计策略清晰明了 |
4.1.2 尊重场地自然美学价值 |
4.1.3 延续地域人文美学价值 |
4.1.4 融入艺术美学价值于设计 |
4.2 生态修复模式 |
4.2.1 矿山废弃地美学价值 |
4.2.2 审美主体情感感知 |
4.2.3 设计手段 |
4.2.4 案例实地调研—上海辰山植物园 |
4.3 文脉传承模式 |
4.3.1 矿山废弃地美学价值 |
4.3.2 审美主体情感感知 |
4.3.3 设计手段 |
4.3.4 案例实地调研—南京六合地质公园 |
4.4 休闲游憩模式 |
4.4.1 矿山废弃地美学价值 |
4.4.2 审美主体情感感知 |
4.4.3 设计手段 |
4.4.4 案例实地调研—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 |
4.5 小结 |
第5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手法 |
5.1 露天采矿场 |
5.1.1 形态特征 |
5.1.2 露天矿坑设计手法 |
5.1.3 矿坑高差设计手法 |
5.2 采矿塌陷地 |
5.2.1 形态特征 |
5.2.2 塌陷地设计手法 |
5.3 地下采矿场 |
5.3.1 形态特征 |
5.3.2 地下采矿场设计手法 |
5.4 废弃物堆积场 |
5.4.1 形态特征 |
5.4.2 废弃物堆场设计手法 |
5.5 工业建筑及设施 |
5.5.1 形态特征 |
5.5.2 建筑物及构筑物设计手法 |
5.5.3 机械设备设计手法 |
5.6 小结 |
第6章 实践项目—北京怀柔露天采矿场 |
6.1 项目背景 |
6.1.1 项目区域现状 |
6.1.2 怀柔露天采矿场现状 |
6.2 矿区美学价值分析 |
6.2.1 场地自然美学价值 |
6.2.2 场地艺术美学价值 |
6.2.4 场地文化和历史美学价值 |
6.3 美学价值指导下的再生设计模式 |
6.3.1 休闲游憩模式占主导地位 |
6.3.2 以生态修复模式为辅助 |
6.4 美学价值指导下的再生设计手法 |
6.4.1 开采面处理 |
6.4.2 高差处理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岔角滩井田二采区采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采动边坡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采动边坡稳定性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采动边坡稳定性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地质采矿条件及采动滑坡灾害特征分析 |
2.1 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现状 |
2.3.1 煤层赋存特征 |
2.3.2 井田开采现状 |
2.4 采动影响区灾害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边坡稳定性理论分析 |
3.1 边坡分类 |
3.2 边坡破坏的常见形式 |
3.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3.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3.4.1 常见极限平衡分析法满足条件 |
3.4.2 几种常用的极限平衡分析法 |
3.4.3 研究区域自然坡体稳定性分析 |
3.4.4 开采对坡体稳定性影响的特殊性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动地表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
4.1 数值模拟 |
4.1.1 数值模拟试验的目的 |
4.1.2 模拟试验方法 |
4.1.3 数值模拟分析 |
4.2 采动边坡稳定性理论模型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5 地面灾害防治对策 |
5.1 局部留煤柱保护 |
5.1.1 传递系数法 |
5.1.2 数值模拟法 |
5.1.3 经济技术比较 |
5.2 工作面协调开采 |
5.3 地面安全防护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黄土沟壑区浅埋近距煤层群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
1.2.2 浅埋煤层群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及成果分析 |
2.1 矿井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观测区域地形地貌 |
2.2 地质采矿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煤层赋存条件 |
2.2.4 煤层顶底板情况 |
2.2.5 水文地质情况 |
2.2.6 观测区工作面的开采顺序及开采方法 |
2.3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 |
2.4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 |
2.4.1 全面观测 |
2.4.2 日常观测 |
2.5 观测成果角量分析 |
2.5.1 观测成果角量分析 |
2.5.2 地表移动稳定后的角值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3 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质因素 |
3.1.2 采矿因素 |
3.2 数值模拟研究 |
3.2.1 建立几何模型过程 |
3.2.2 煤层群重复采动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3.2.3 顺坡开采及逆坡开采的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黄土沟壑区地表概率积分参数的确定 |
4.1 概率积分参数的确定 |
4.1.1 下沉系数η |
4.1.2 主要影响角正切值tanβ |
4.1.3 拐点偏移距d |
4.1.4 水平移动系数b |
4.2 计算机反演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
5.1 地表裂缝发育特征及原因分析 |
5.1.1 地表裂缝特征 |
5.1.2 黄土沟壑区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5.2 采动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分析 |
5.2.1 叠置区地表点的下沉速度及下沉曲线 |
5.2.2 地表点的下沉特征分析 |
5.3 工程实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观文煤矿采动滑坡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采动滑坡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2 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矿井地质、开采条件及滑坡灾害分析 |
2.1 矿井地质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地震 |
2.1.6 水文地质条件 |
2.2 开采条件 |
2.3 一采区采动滑坡现状及影响因素 |
2.3.1 采动滑坡现状 |
2.3.2 采动滑坡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采动滑坡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概况 |
3.1.1 FLAC3D简介 |
3.1.2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选取 |
3.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3.2.1 模型建立 |
3.2.2 岩土体参数选取 |
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3.1 开采后地表位移特征分析 |
3.3.2 开采后覆岩塑性破坏特征分析 |
3.4 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 |
4.1 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理论 |
4.1.1 概述 |
4.1.2 基本原则 |
4.1.3 基本方法概述 |
4.2 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方法 |
4.3.1 概述 |
4.3.2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4 评价模型构建 |
4.4.1 影响因子层次结构 |
4.4.2 数学模型 |
4.4.3 因素间的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 |
4.5 一采区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及综合分析 |
4.5.1 一采区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 |
4.5.2 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开采方案的合理性确定 |
5.1 工程概况 |
5.2 采动滑坡危险性评价计算 |
5.3 材料相似模拟 |
5.3.1 相似原理 |
5.3.2 模型设计 |
5.3.3 模型实验 |
5.3.4 实验结果分析 |
5.4 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边坡研究现状 |
1.2.2 断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断层影响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 |
2.1 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
2.1.1 内部因素 |
2.1.2 外部因素 |
2.2 断层对采动边坡变形破坏影响 |
2.2.1 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2.2.2 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失稳过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
3.1 MIDAS/GTS软件简介 |
3.2 地质模型及力学参数 |
3.3 断层存在与否对采动边坡变形破坏影响 |
3.3.1 有无断层时采动边坡变形破坏对比分析 |
3.3.2 采空区位于断层上下盘边坡变形破坏分析 |
3.4 断面倾角对采动边坡变形破坏影响 |
3.5 断面位置对采动边坡变形破坏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 |
4.1 边坡变形发育特征 |
4.2 边坡地质条件 |
4.3 边坡数值模拟 |
4.3.1 模型计算方法 |
4.3.2 物理力学参数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发育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神东典型黄土沟壑区地形地貌及地质采矿条件分析 |
2.1 神东矿区地貌特征 |
2.2 神东矿区地质采矿条件 |
2.3 黄土特性研究 |
2.4 覆岩物理力学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3 西部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及地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
3.1 1-2煤开采地裂缝发育规律 |
3.2 2-2煤开采地表移动及地裂缝发育规律 |
3.3 5-2煤开采地表移动及地裂缝发育规律 |
3.4 黄土沟壑区地表移动及地裂缝发育一般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动地裂缝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 |
4.1 采动地裂缝分类及其特点 |
4.2 拉伸型、挤压型裂缝形成机理 |
4.3 塌陷型裂缝形成机理 |
4.4 滑动型裂缝形成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及方案设计 |
5.2 地裂缝动态发育规律模拟与分析 |
5.3 不同沟谷坡度的采动地裂缝模拟与分析 |
5.4 沟谷位于工作面不同位置的地裂缝模拟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采动地裂缝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
6.1 采动地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
6.2 地裂缝与开采速度的关系 |
6.3 地裂缝与基岩采厚比的关系 |
6.4 地裂缝与地表移动变形的关系 |
6.5 地裂缝与沟谷的关系 |
6.6 地裂缝与地表坡度的关系 |
6.7 采动地裂缝预测模型 |
6.8 本章小结 |
7 采动地裂缝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
7.1 地裂缝治理原则 |
7.2 地裂缝差异化治理技术 |
7.3 超高水材料地裂缝充填治理技术研究 |
7.4 工程实践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蒲白矿区王家尧头村庄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区域地质、采矿条件及保护建筑物概况 |
2 开采方案 |
2.1 不考虑关键层时采、留宽比的设计[3] |
2.2 考虑到关键层稳定性时的采、留宽比优化设计[3] |
2.3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2.3.1 煤柱应力分析及稳定性判断 |
2.3.2 地表沉陷分析 |
2.4 影响函数仿真模拟研究 |
2.5 数值计算分析 |
3 结语 |
(8)沟壑切割浅埋区开采塌陷灾害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采沉陷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山区地形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的研究现状 |
1.2.3 黄土沟壑区的研究现状 |
1.2.4 我国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基本手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沟壑切割浅埋区开采塌陷灾害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 1201 工作面概述 |
2.1.1 地层组成 |
2.1.2 地质构造 |
2.1.3 地形地貌 |
2.1.4 1201 工作面概述 |
2.2 采动地表塌陷破坏现状 |
2.3 地表塌陷灾害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开采塌陷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坡度对塌陷灾害的影响分析 |
3.1.1 计算条件 |
3.1.2 计算过程 |
3.1.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 开采方向对塌陷灾害的影响分析 |
3.3 水对塌陷灾害的影响分析 |
3.3.1 地下水对塌陷灾害的影响分析 |
3.3.2 大气降水对塌陷灾害的影响分析 |
3.3.3 地表水对塌陷灾害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塌陷灾害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模拟研究 |
4.1 开采沟道塌陷灾害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物理相似材料模拟 |
4.1.1 实验对象及工程地质情况 |
4.1.2 实验目的与方法 |
4.1.3 实验模型采用的相似条件 |
4.1.4 实验数据分析 |
4.1.5 实验结论 |
4.2 上覆岩层破坏形态 UDEC 数值模拟 |
4.2.1 模型与参数 |
4.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开采塌陷灾害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分析 |
4.4 灾害防治 |
4.4.1 开采塌陷灾害特征分析 |
4.4.2 灾害防治的目的和意义 |
4.4.3 灾害防治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韩家湾煤矿大采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移动观测理论与方法概述 |
1.2.2 开采沉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3 厚松散层薄基岩地表沉陷破坏规律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采动地表沉陷影响因素分析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矿区概况及观测区地形地貌 |
2.1.2 观测区地质采矿条件 |
2.1.3 开采煤层覆岩岩性 |
2.2 采动地表沉陷破坏类型 |
2.2.1 地表裂缝破坏特征 |
2.2.2 地面塌陷灾害特征 |
2.3 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地质采矿因素 |
2.3.1 岩石力学性质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2.3.2 松散层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研究 |
3.1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 |
3.1.1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 |
3.1.2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 |
3.2 观测成果分析 |
3.2.1 起动距 |
3.2.2 超前影响角 |
3.2.3 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 |
3.2.4 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和充分采动角 |
3.3 动态地表移动变形分析 |
3.3.1 地表点下沉速度 |
3.3.2 地表点下沉特征分析 |
3.4 实测地表移动与变形最大值 |
3.5 概率积分参数分析 |
3.5.1 基本原理 |
3.5.2 地表移动参数的计算确定 |
3.5.3 概率积分理论拟合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地表沉陷裂缝破坏机理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1.1 模拟的目的 |
4.1.2 UDEC 程序的功能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
5.1 地表裂缝发育特征 |
5.2 采动裂缝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5.2.1 裂缝对下沉的影响 |
5.2.2 裂缝对水平移动的影响 |
5.3 地表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
5.3.1 覆岩断裂导水裂缝带高度理论计算分析 |
5.3.2 综采一次采全高煤层开采裂缝带高度预计 |
5.3.3 综合确定裂缝带高度 |
5.3.4 地表裂缝成因分析 |
5.4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马桑湾采动滑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顺层滑坡研究现状 |
1.2.3 采动滑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马桑湾地区矿山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 |
2.1 矿井地质条件 |
2.1.1 地层岩性 |
2.1.2 地质构造 |
2.2 生产技术条件 |
2.3 马桑湾滑坡基本情况 |
2.4 岩石力学参数的实验室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3 采动顺层滑坡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
3.1 采动顺层滑坡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逆坡开采对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3.3 逆坡开采条件下覆岩及坡体变形破坏规律 |
3.3.1 相似理论 |
3.3.2 模型设计 |
3.3.3 模型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 |
3.3.4 试验观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马桑湾滑坡采动应力数值分析 |
4.1 FLAC 简介 |
4.2 模型建立 |
4.2.1 材料本构模型破坏准则 |
4.2.2 模型建立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马桑湾滑坡稳定性分析 |
5.1 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 |
5.2 采动坡体稳定性预测模型 |
5.2.1 采动坡体的附加应力估算 |
5.2.2 采动坡体稳定性预测模型 |
5.3 马桑湾滑坡稳定性计算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美学价值为视角的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 ——以北京怀柔露天采矿场为例[D]. 李欣娟.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2]岔角滩井田二采区采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D]. 马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3]黄土沟壑区浅埋近距煤层群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 刘宾.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4]观文煤矿采动滑坡危险性研究[D]. 陈大阳.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4)
- [5]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D]. 李源辉.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6]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发育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D]. 刘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7]蒲白矿区王家尧头村庄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J]. 计宏,余学义. 煤炭技术, 2012(08)
- [8]沟壑切割浅埋区开采塌陷灾害形成机理研究[D]. 邱有鑫.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9]韩家湾煤矿大采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 王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10]马桑湾采动滑坡稳定性分析[D]. 尹志明. 重庆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