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米氏云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米氏云山,米芾,墨戏,游历
米氏云山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1](2019)在《“米氏云山”图式形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芾、米友仁的云山图开创了北宋山水画新风,他们超越再现,以符号化图式表现出潇湘洞庭等地域山水意涵和文化象征。"米氏云山"形成因素诸多。第一,"自我作故"和信笔"墨戏"是标新立异的观念基础;第二,诗书修养是"米氏云山"形象空简但笔墨丰富的技术基础;第叁,广足游历所见的江南奇观物象是"米氏云山"的自然基础;第四,米芾推崇的江南董源、巨然可见云山图像审美渊源;第五,"云山"也是其他画家喜爱的题材形式,但米氏父子凝练图式并阐释内涵,借助其文化传播力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06期)
吴湘[2](2019)在《“米氏云山”辨析——从“大小米”到“二米”》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米独创"云山"绘画,历来对米芾与米友仁绘画的研究,都以"米氏云山"为统称。然而,米芾绘画和米友仁着述的不存,却是如今"米氏云山"研究面临的真实困境。基于此,在"云山"的意义下统称大小米为"米氏"或"二米"已成约定俗成的做法,即以米友仁绘画作为米芾绘画的可靠参考,以米芾本人着述为文献依据的方式,将大小米共同构成"米氏"以互为参证。在图像与文献各有缺陷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但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诸如,"米氏云山"究竟指何种绘画方式,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又如"二米"并称在何种意义上是可能的?二米在思想与绘画上又是怎样的相互关系。本文在认可"米氏云山"独特价值的前提下,试图澄清这些问题,以期明晰"米氏云山"的内涵。(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贾艳丽[3](2019)在《以《潇湘奇观图》为例——探析米氏云山中“烟树”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在创作和绘画方法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方法和技巧,具备相对独立稳固的系统和审美趣味。米氏父子独具一格,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烟雾回绕,墨气滋润空灵的"米氏云山"。米芾传世的作品少,但米友仁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潇湘奇观图》是后世研讨米家山水很重要的一件作品。本文以此为例,通过来意过于形的造型表现、浑然天成的笔墨手法、朦胧幽静的江南意境叁个方面来阐述米氏云山中"烟树"的表现。(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08期)
郑文[4](2019)在《米氏云山格法承传疏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画的学习和发展之途是基于对前人绘画研究成果的甄别、梳理、提取,通过"伐毛洗髓"的过程,以求最终达到"集其大成,自出机柕"。通过对米氏云山画格的梳理,以及对由元至清米氏云山格法承传的探赜,以此来探究中国山水画传承和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4期)
陶义美[5](2019)在《浅析高克恭山水画对“米氏云山”的继承与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克恭是元代着名山水画家,其山水画在继承宋代"米氏云山"烟云迷蒙的画面特征及内在蕴含的同时,又吸收了董源、巨然、李成等人的笔墨特点,综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进而呈现出平和敛约的审美意趣。一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元代着名山水画家。官至刑部尚书。关于其生平的资料记载较少,据元代邓文原《故太中大夫刑部尚书高公行状》记载,高克恭"其(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浩男[6](2018)在《浅谈“米氏云山”皴法的传承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创作出新的山水画样式,称之为“米氏云山”,它的出现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很大,为了进一步的能够认识“米氏云山”在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地位,有必要对“米氏云山”的产生及其传承与演变加以深入探索与研究,“米氏云山”是一种新的山水画皴法,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智慧,历代名家的传承与发展,当代的多元化时代,“米氏云山”的审美理念是可以发扬和借鉴的。论文主要分为叁章:第一章论述了“米氏云山”产生的时代背景,介绍了其皴法的独特性,通过分析其主要的代表作品《潇湘奇观图》来解读。第二章主要对于“米氏云山”传承与演变进行分析,以高克恭的绘画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以及体现其传承的过程,从而说明米氏父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第叁章主要结合自己的绘画作品浅谈“米氏云山”对自己创作的启示及表达,通过读研期间我对“米氏云山”研究使得自己的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打开了我的创作思路研究生期间我的创作受其影响,借鉴其画法,但是他的创新精神更是感染了我,使我在创作中有了自己的探索方向。从古至今,“米氏云山”被更多的学者研究,其艺术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米氏父子山水画皴法的创新在当时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人们去学习。(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30)
周航[7](2018)在《米氏云山及其画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米氏云山及其画法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叁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是米氏云山的探源,通过对董北苑的江南山水画意此点出发,米芾《画史》中对董北苑画的欣赏作为线索,加之米氏父子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其自身性格的特点来更好的探米氏云山的源头,第二章是对其技法上的研究,从云山泼墨的画法,到米点皴的画法的介绍,特别是水墨的渲染,打点作皴的技法以及墨戏云山和点子皴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米友仁的几幅代表作更好的去分析,第叁章是对米氏云山的传承方面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部分来论述,从元代的代表画家高克恭,谓房山始备;明代的董其昌,其《画禅室随笔》中的观点,以及清代的査士标,其疏散淹润之笔的特点来具体的例举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5-01)
潘飏[8](2018)在《“点滴烟云,草草而成”——“米氏云山”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士人画"的思想的提出为北宋画坛掀起了文人写意思潮的同时米芾和米友仁独创的"米氏云山"以备受瞩目与推崇的高姿态给完备而稳固的画院体制带来了极大冲击与挑战。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和艺术根源两个方面追其源头,通过分析"米氏云山"出现在北宋时有着怎样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宋代早期水墨画派的王洽泼墨与米芾最为推崇的"平淡天真"的董巨一派分别在"米氏云山"的形成过程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展开对"米氏云山"的渊源探究。(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03期)
潘飏[9](2018)在《“米氏云山”形成渊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米氏云山”作为北宋末期文人画实践的尝试中罕有的硕果之一,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米氏这带着江南韵味的一笔,有着其偶然性,更有着必然性与特殊性,海内外的许多中国绘画史研究者们对“米氏云山”及其创始人“米芾”和继承与发展者“米友仁”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基本围绕“米氏云山”的图示语言、笔墨技法、继承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与启发等方面。本文首先对“米氏云山”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简洁但全面的介绍,引出影响“米氏云山”形成的内在原因,即米氏父子的个性色彩与艺术实践,并通过对“文人画”等“尚意”观念的分析来探究“米氏云山”形成的观念因素;再通过对学术界认为对“米氏云山”形成的技法与造境等方面的借鉴意义较大的两个源流,即王洽和董巨的分析来探究“米氏云山”在笔墨运用与审美追求等方面“师古人”之处,以及实践与创新;最后补充说明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地域与家庭环境等其他外在条件对“米氏云山”形成的影响,以求为以后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1-01)
肖宗华[10](2017)在《米氏云山创作感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水墨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有它独特的艺术韵味,它讲究神似,所画的物体介于像和不像之间,笔墨神韵,用笔松动,不呆板,其绘画技法有多种,对用笔用墨都有讲究,米氏云山是米芾开创的,我学习借鉴了他的这一画派的作画技巧,并把它运用到了我自己的创作中。(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7年16期)
米氏云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米独创"云山"绘画,历来对米芾与米友仁绘画的研究,都以"米氏云山"为统称。然而,米芾绘画和米友仁着述的不存,却是如今"米氏云山"研究面临的真实困境。基于此,在"云山"的意义下统称大小米为"米氏"或"二米"已成约定俗成的做法,即以米友仁绘画作为米芾绘画的可靠参考,以米芾本人着述为文献依据的方式,将大小米共同构成"米氏"以互为参证。在图像与文献各有缺陷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但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诸如,"米氏云山"究竟指何种绘画方式,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又如"二米"并称在何种意义上是可能的?二米在思想与绘画上又是怎样的相互关系。本文在认可"米氏云山"独特价值的前提下,试图澄清这些问题,以期明晰"米氏云山"的内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米氏云山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米氏云山”图式形成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9
[2].吴湘.“米氏云山”辨析——从“大小米”到“二米”[J].美术学报.2019
[3].贾艳丽.以《潇湘奇观图》为例——探析米氏云山中“烟树”的表现[J].艺术评鉴.2019
[4].郑文.米氏云山格法承传疏抉[J].美术大观.2019
[5].陶义美.浅析高克恭山水画对“米氏云山”的继承与突破[J].美术.2019
[6].王浩男.浅谈“米氏云山”皴法的传承与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8
[7].周航.米氏云山及其画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
[8].潘飏.“点滴烟云,草草而成”——“米氏云山”溯源[J].艺术品鉴.2018
[9].潘飏.“米氏云山”形成渊源探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8
[10].肖宗华.米氏云山创作感想[J].学苑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