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信号任务论文-赵文瑞

停止信号任务论文-赵文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停止信号任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失眠,失眠时长,抑制控制,静息态脑电

停止信号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瑞[1](2017)在《失眠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受损》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健康困扰。失眠患者往往存在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症状,并伴随着日间认知功能的受损。抑制控制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功能,能够使个体压抑与任务无关的注意、行为或想法,从而灵活地适应当前目标。大多数精神疾病都伴随着抑制控制功能的受损,但部分研究并未发现失眠患者抑制控制的受损,这和失眠患者存在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神经成像结果不符。额叶是执行抑制控制任务的关键脑区,其受损必然会导致失眠患者抑制控制能力的降低。因此,我们假设失眠患者存在抑制控制功能的受损,并通过两个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实验一,我们采用经典的听觉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和多导睡眠监测来探讨失眠患者是否存在抑制运动控制的受损。研究发现,失眠患者Go试次的平均反应时和控制组差异不显着,Stop试次中停止信号反应时间(stop signal reaction time,SSRT)显着大于控制组。这表明,长期的失眠不会降低失眠患者的运动反应能力,但其抑制控制能力会显着受损。此外,我们发现被试的停止信号反应时间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得分呈正相关,和慢波睡眠时间反相关,因此,失眠患者抑制控制的受损可能源于其较差的睡眠质量和慢波睡眠的减少。从实验一中我们得出失眠患者存在抑制控制的受损,但其受损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θ和α节律被认为和认知控制、抑制控制有关,内侧前额叶皮层也是额中线θ节律的产生源。失眠患者抑制控制的受损和额叶皮层的萎缩,都提示失眠患者可能也存在静息态θ和α节律的异常。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验二的研究。被试被分为叁组:失眠时长在3年以上的A3组(Above 3 years),失眠时长在3年以下的B3组(Below 3 years),以及健康睡眠组(Healthy Good Sleepers,HGS)。对所有被试进行了5 min的静息态脑电记录,并采用静息态皮层节律工具包(REsting-state COrtex rhythms,RECOR)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HGS,只有A3组表现为θ和高频α节律能量的显著降低,B3和A3、B3和HGS之间差异不显着。这表明失眠时长是影响θ和高频α能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也是其抑制控制受损在静息态脑电上的反映。θ节律能量的降低主要集中在背侧注意网络、额顶网络,深部结构网络,高频α节律能量的降低主要集中在背侧注意网络、额顶网络、边缘网络、深部结构网络。θ频段的额顶网络、深部脑区的能量和失眠时长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随着失眠的持续,受损最为严重的应该是额顶区域和大脑深部结构区域。综上所述,我们从行为和静息态脑电两个方面证明,失眠患者存在抑制控制功能的受损。本研究解决了前人关于失眠患者是否存在抑制控制受损的争议,在严格筛选被试和实验范式的基础上,通过停止信号任务,证明失眠患者的确存在抑制控制功能受损。我们发现,失眠时长是影响失眠患者θ和α节律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失眠时长在3年以上的患者,这种节律异常尤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和失眠的临床治疗中,要尤其关注失眠时长的影响,及时进行失眠的治疗,从而避免长期失眠对抑制控制功能和静息态脑电节律产生更大损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息晓龙[2](2017)在《毒品成瘾者的冲动性维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毒品成瘾被定义为因反复使用某种依赖性或成瘾性药物而引起的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症状,它常常伴有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在种种精神类障碍当中,人格的冲动性在越来愈多的研究中被认为与毒品初次体验、新型毒品滥用、毒品连续使用与复吸紧密相关。Dawe和Loxton等研究者将毒品相关的冲动性主要可分为两个维度:“奖赏驱动型”和“行为鲁莽型”。根据Gar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的观点来看,奖赏驱动是指当个体获得或接近喜好刺激时,会表现出的敏感性的差异,而行为鲁莽型是指不能在做出反应之前及时、良好地评价刺激性质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作出恰当反应的行为倾向。过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毒品种类的单一冲动性维度的相关及因果关系的探索,而对于不同成瘾类型所造成的冲动性维度的差异的相关研究鲜见。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和女子戒毒所的参与戒治人员为被试,通过采用延迟折扣任务和停止信号任务两项经典范式来分别探索非成瘾者及不同成瘾类型成瘾者的奖赏驱动型和行为鲁莽型冲动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冲动性两维度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成瘾者人格特质当中;(2)毒品成瘾被试的冲动性两维度均高于非成瘾被试;海洛因成瘾者行为鲁莽型冲动性强于冰毒成瘾者;新型毒品成瘾者在行为鲁莽型冲动上受到毒品损害弱于传统毒品成瘾者;多药物滥用者在两维度冲动性上均强于单一毒品成瘾者;(3)成瘾者在行为鲁莽型冲动性上随成瘾时长的增长而增强,但在奖赏驱动型冲动性上表现不明显。(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刘军,胡建[3](2016)在《停止信号任务在酒依赖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频繁的使用酒精或成瘾药物所导致的负面效果已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在2012年,全球约有330万人因使用酒精而导致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9%。过度使用酒精对个人、家庭及社会产生大量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因酒精使用而(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潘玲,杨丽珠,崔凯[4](2015)在《基于停止信号任务的初中生自我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涉及人格、行为、神经系统多个层面,其发展受到大脑发育、遗传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作为人格建构中核心概念的自我控制,对初中生个性、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儿童青少年自我控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采用停止信号范式对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脑机制进行研究,为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培养和教育提供理论指导。研究1利用停止信号范式的特点测量初中生利用既定规则控制行为的能力,考察初中生对已形成的"按键反应倾向"进行抑制的能力,探讨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发展规律。结果显示,自我控制在初中阶段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初叁年级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着小于初一年级;初二和初叁年级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初一年级。说明,自我控制能力在初中阶段有所发展,初二和初叁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好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研究1的基础上,研究2采用杨丽珠等人(2011)编制的《初中生人格问卷》将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同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揭示与初中生自我控制人格特质相关的脑机制,说明ERP实验结果可能的社会性特征意义。行为数据显示,自我控制得分高的被试反应抑制能力要好于自我自控低的被试。高自控个体识别停止信号和加工消耗的时间少,占用的心理资源较多。ERP结果表明,在停止信号出现后的200—310ms左右诱发了认知控制的N2成分,低分组的波幅显着大于高分组;高自控组P3潜伏期短于低分组,P3波幅大于低分组。这与行为数据结果相一致,即在停止信号任务上,为了完成抑制控制,低分组需要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Chien-Heng,Chu,Brandon,L.Alderman,Gao-Xia,Wei,Yu-Kai,Chang[5](2015)在《急性有氧运动对运动反应抑制的作用:一项运用停止信号任务的ERP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方法确定急性运动对运动反应抑制的作用。方法:让21名大学生进行30 min中等强度运动,对照组进行30 min阅读,然后进行停止信号任务测试,记录P3和N1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成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运动组停止信号反应时间(stop signal response time,SSRT)较短,但响应时间(go response time,Go RT)未改变。在ERP数据测量中,急性运动可加大P3的振幅并延长其潜伏期,但对N1成分没有影响。结论:急性运动对认知功能的促进作用具有选择性,会影响执行功能的运动反应抑制。此外,急性运动主要影响运动反应抑制信息处理阶段后期,这有可能增加注意力资源分配,从而能成功产生停止响应以实现运动反应抑制的能力。(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期刊2015年01期)

方菁,朱叶,赵伟,张蓓,王湘[6](2013)在《停止信号任务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是用于研究个体反应抑制能力的常用实验范式,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精神疾病等研究领域。2008年,停止信号任务被正式确定为"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认知神经科学治疗研究"(Cognitive Neuroscience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 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CNTRICS)[1]候选任务之一,可见停止信号任务的经典与成熟。(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方菁,朱叶,赵伟,张蓓,王湘[7](2013)在《停止信号任务及其相关反应抑制理论模型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是研究反应抑制的常用实验范式之一,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病理学等研究领域。本文详细介绍了经典停止信号任务的实验过程、评价指标,重点阐述了与此任务相关的反应抑制理论模型——独立竞争模型,并提出该范式存在的问题,为停止信号任务范式的完善与推广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朱湘茹,李永鑫,李莉[8](2012)在《6-12岁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来自停止信号任务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停止信号任务考察了202名一至六年级小学生抑制能力的发展趋势。被试完成一个视觉上的图形判断任务,在25%的试次中,呈现一个声音信号要求被试抑制反应。以无停止信号下的反应时来衡量反应执行能力,用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来衡量反应抑制能力。结果发现,反应抑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五六年级儿童的抑制能力优于叁四年级和一二年级学生的抑制能力。对于反应执行能力,叁四年级与一二年级没有差异,而五六年级的成绩显着优于其他年级。结果表明,五六年级儿童的反应执行能力和反应抑制能力都有显着发展。(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王东[9](2012)在《基于信号停止任务的OCD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常常可以根据环境需要随意停止某种行为,这种对即将发生动作的成功控制依赖于反应抑制功能,可区分为认知抑制和反应抑制两个方面。反应抑制对人们基于环境变化做出灵活的和目标指向的行为至关重要。反应抑制障碍可导致很多神经、精神疾病,如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症、帕金森综合征等。强迫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且最难以治愈的精神障碍之一,以强迫性观念和强迫性行为为主要症状,前者可能是由于不能抑制某些思维刺激所致,后者则可能由于不能抑制某些优势反应所致;反应抑制缺陷可能是OCD患者执行功能的核心损伤,但并未得到一致结论。虽然部分研究提示OCD损伤的脑区与反应抑制机制相关,但也有研究认为存在选择性地抑制缺陷,甚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缺陷。这可能与各类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以及方法技术的差异和限制有关。目前常用的反应抑制实验范式分别是Go/NoGo任务和信号停止任务(stop signal task)。有研究者认为前者对NoGo刺激的反应可能不是被抑制而是被选择性忽略。后者是一种用于研究反应抑制能力的经典实验范式,它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要求被试在实验中快速而准确地执行或停止一个行动。其本质是抑制一个已经激活的反应过程,其提供的停止信号反应时间(stop-signal reaction time, SSRT)是目前唯一一个反映抑制控制能力的客观指标,能够更全面的展示反应抑制的执行过程。因此,后者可能是反应抑制功能更为纯净的检测方法。我们基于停止信号任务考察OCD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试图深入认识OCD疾病的心理和神经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改善OCD患者抑制能力的途径打下基础。目的:研究强迫症(OCD)对病人反应抑制能力的影响,揭示其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可能存在的区别;用停止信号任务范式的原理及神经、心理机制,探讨导致OCD病人强迫症状发生的神经、心理机制;验证停止信号范式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实验组为强迫症患者,共30例,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强迫症诊断标准:②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无严重躯体疾病史;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③初诊未服药或停药时间长于4周;④Y-BOCS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得分为轻、中度;⑤均为右利手;⑥知情同意及合作。健康对照组共30例。为本单位工作人员及学生。均为右利手,健康无精神病及脑器质性疾病史,无精神科用药史,无家族精神病史。两组被试均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HAMA得分小于7分,HAMD得分小于8分,方可入组,以排除焦虑、抑郁倾向等共病因素对OCD反应抑制能力的干扰。运用停止信号任务检测30例OCD病人的停止信号反应时间(SSRT)、信号反应时(NSRT)等来衡量其反应及反应抑制能力,并与年龄匹配的健康队长组的结果相比较。为保证数据有效性,剔除p(r/s)>80%和<20%的被试数据(不纳入分析),选择P接近50%的被试测试数据,这是两组间进一步比较SSRT的基础。OCD组剩余21例,对照组剩余23例。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均采用双侧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以正常信号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 on no-signal trials, NSRT)为协变量,SSRT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ANCOVA),以检验在排除了反应能力减退对反应抑制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后,两组的反应抑制能力是否还有差别。对两组SSRT被试的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量表分数作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SRRT与NSRT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两组SSRT与其组内其他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nter法)。以a=0.05为检验标准。结果:两组P(r/s)之间无差异,t=—1.384,P=0.174,均接近50%,这是进一步比较两组数据的基础。OCD组SSRT(376.20±71.92ms)较健康对照(304.13±76.73ms)显着延长:t=-3206,P=0.003;OCD组NSRT(80433±107.82ms)较对照组(714.98+97.01ms)亦显着延长:t=2.894,P=0.006。OCD组SSD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t(42)=0.469,P=0.642);OCD组SRRT显着大于对照组(t=2.548,P=0.015);OCD组NS-HIT小于对照组(t-2.795,P=0.008),MISS显着大于对照组(t=-2258,P=0.029)。在去除NSRT的影响后,两组间SSRT差异仍然显着:F=22.518,P=0.000。OCD组的SRRT显着慢于NSRT(t=-13.355,P=0.000);对照组SRRT显着慢于NSRT(t=-14.073,P=0.000)。对OCD组SSRT与年龄、教育年限等因素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SRT与年龄(r=-0.170,P=0.460)、教育年限(r=-0.293,P=0.197)以及Y—BOCS得分(r=0.348,P=0.122)之间无显着相关。对照组SSRT与年龄、教育年限等因素作相关分析,显示SSRT与年龄(r=-0.065,P=0.769)、教育年限(r=-0.152,P=0.490)之间无显着相关。SSRT与组内其余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对方程检验,OCD组R2修正值=0.911,F=41.978,p=0.000。对照组R2修正值=1.000,F=20730.71,p=0.000。对各自变量单独检验,对照组自变量SSD(t=-225.063,p=0.000),NSRT(t=75.129,p=0.000),SRRT(t=2.255,p=0.038)对SSRT影响显着,SSRT与NS-HIT之间影响不显着(t=0.694,P=0.497),SSRT与MISS之间影响不显着(t=0.590,P=0.563)。OCD组自变量SSD(t=-8.500,p=0.000),NSRT(t=6.115,p=0.000)对SSRT影响显着,SSRT与SRRT之间影响不显着(t=-1.580,P=0.135),SSRT与NS-HIT之间影响不显着(t=-0.023,P=0.982),SSRT与MISS之间影响不显着(t=-0.224,P=0.811)。结论:1.OCD患者存在反应抑制缺陷。2.OCD患者的反应抑制缺陷在其发病中占重要地位。3.停止信号刺激对被试反应时有干扰效应。4.对于反应抑制能力的研究最科学的实验范式是停止信号任务范式。(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3-19)

陆洁茹,王苏弘,董选[10](2011)在《跨通道停止信号任务中反应抑制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反应抑制的独立和交互竞赛模型,在E-Prime2.0软件平台上完成停止信号任务,提出一种新的跨通道停止信号任务用于检测被试者反应抑制的监测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将设计好的程序对一组小学生被试者和一组大学生被试者进行实测,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反应被试者抑制能力的停止信号反应时间逐渐缩短,体现了抑制能力在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期逐步增强的发展规律。研究证明了设计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可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1年14期)

停止信号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毒品成瘾被定义为因反复使用某种依赖性或成瘾性药物而引起的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症状,它常常伴有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在种种精神类障碍当中,人格的冲动性在越来愈多的研究中被认为与毒品初次体验、新型毒品滥用、毒品连续使用与复吸紧密相关。Dawe和Loxton等研究者将毒品相关的冲动性主要可分为两个维度:“奖赏驱动型”和“行为鲁莽型”。根据Gar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的观点来看,奖赏驱动是指当个体获得或接近喜好刺激时,会表现出的敏感性的差异,而行为鲁莽型是指不能在做出反应之前及时、良好地评价刺激性质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作出恰当反应的行为倾向。过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毒品种类的单一冲动性维度的相关及因果关系的探索,而对于不同成瘾类型所造成的冲动性维度的差异的相关研究鲜见。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和女子戒毒所的参与戒治人员为被试,通过采用延迟折扣任务和停止信号任务两项经典范式来分别探索非成瘾者及不同成瘾类型成瘾者的奖赏驱动型和行为鲁莽型冲动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冲动性两维度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成瘾者人格特质当中;(2)毒品成瘾被试的冲动性两维度均高于非成瘾被试;海洛因成瘾者行为鲁莽型冲动性强于冰毒成瘾者;新型毒品成瘾者在行为鲁莽型冲动上受到毒品损害弱于传统毒品成瘾者;多药物滥用者在两维度冲动性上均强于单一毒品成瘾者;(3)成瘾者在行为鲁莽型冲动性上随成瘾时长的增长而增强,但在奖赏驱动型冲动性上表现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停止信号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1].赵文瑞.失眠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受损[D].西南大学.2017

[2].息晓龙.毒品成瘾者的冲动性维度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刘军,胡建.停止信号任务在酒依赖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6

[4].潘玲,杨丽珠,崔凯.基于停止信号任务的初中生自我控制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5].Chien-Heng,Chu,Brandon,L.Alderman,Gao-Xia,Wei,Yu-Kai,Chang.急性有氧运动对运动反应抑制的作用:一项运用停止信号任务的ERP研究(英文)[J].JournalofSportandHealthScience.2015

[6].方菁,朱叶,赵伟,张蓓,王湘.停止信号任务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

[7].方菁,朱叶,赵伟,张蓓,王湘.停止信号任务及其相关反应抑制理论模型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

[8].朱湘茹,李永鑫,李莉.6-12岁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来自停止信号任务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

[9].王东.基于信号停止任务的OCD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10].陆洁茹,王苏弘,董选.跨通道停止信号任务中反应抑制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

标签:;  ;  ;  ;  

停止信号任务论文-赵文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