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旅游文化产业化发展

西方旅游文化产业化发展

一、西部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任波[1](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森格里[2](2021)在《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大国小农”的现实国情下,如何引导小农户有效参与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户增收,而且关系到“农村三产融合”、“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大多数从宏观层面对农村三产融合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农户微观层面研究的文献也不少,但是大多数成果集中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的收入效应、学习效应等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方面。农户参与产业链主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如何量化测度?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参与产业链融合程度,农户异质性是否对参与产业链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等问题还未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新疆昭苏县为例,对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具体的影响因素以及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调查样本统计发现:(1)农牧民已经较高程度地参与了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融合发展;(2)农牧民的参与意愿较高,说明农牧民对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政策认可度高,大部分农牧民愿意参与马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二)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法量化测度发现: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程度在[0,0.40)区间范围内,总体融合度偏低,农牧民参与合作社融合程度(0.32)最高,其次为旅游景区(0.16),最后是企业(0.13),这表明合作社在农牧民参与产业链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1)农牧民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的意愿显着的正向影响融合程度;(2)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中,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的中信息获取能力中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风险应对能力对参与企业和旅游景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资源经营能力对参与企业有显着正向影响;环境支撑能力中,政府组织培训在参与合作社中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参与旅游景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在参与合作社、企业中显着正向影响;(3)农牧民在生产要素投入对参与旅游景区融合程度有显着正向影响,个人技能投入对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和企业都有显着正向影响,养殖规模投入在参与合作社、企业有显着正向影响。(四)从农牧民的异质性与参与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进行分析:(1)不同年龄中:低龄段、高龄段农牧民参与合作社、旅游文化节目显着的正向影响;自主发展能力中了解信息类型、获取信息渠道能力、养殖规模扩大想法中低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组织培训中高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高龄段更显着的负向影响;在投入行为中:生产要素投入和个人技能投入低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2)不同教育程度中:参与合作社、旅游文化节目意愿中低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信息获取渠道、增加饲料能力低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对高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3)不同收入中:与合作社意愿中高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旅游景区销售意愿低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能力、生产要素投入、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低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规模扩大想法、主动了解政策高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4)不同养马规模中:参与合作社意愿规模小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参与企业意愿、养殖规模扩大想法和政府组织培训、主动了解政策、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大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在规模大和规模小农牧民均显着的正向影响;合作风险在规模小农牧民显着的负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在规模小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5)不同模式对融合程度影响因素比较中发现:参与合作社中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户+合作社模式下旅游景区销售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在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在农户+合作社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均正向显着;获取信息渠道在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组织培训在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显着的正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在农户+企业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个人技能投入在农户+合作社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均正向显着影响;养殖规模投入在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充分发挥马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经营体系;(3)提升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投入行为,增强马产业链融合发展;(4)完善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补贴优惠政策;(5)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苏日娜[4](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孙振杰[5](2020)在《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具有广泛关联、综合性强的特点,不仅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功能正在逐步显现。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功能不断多元化,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目标;面向新时代,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十八大及以后提出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共生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之间物质能量交流关系,为认识旅游业与相关各方面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的旅游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旅游产业和企业共生、旅游资源和产品共生等方面,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对旅游发展与“五位一体”各方面共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旅游业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面向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强旅游发展与各方面的协调共生,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遵循“协调共生、协同共赢”理念,将旅游发展的定位提高到社会经济整体的高度,把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各方面对接,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的理论框架,并以京津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实现“大旅游”管理。全文共分为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包括八章内容,具体如下: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缘起,论述了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过程及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共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含义,回顾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旅游共生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然后概括介绍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其他基础理论。理论构建部分包括第三、四章,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及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首先界定了旅游共生、旅游共生单元、旅游共生体系统、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等概念,在研究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和基础动因、旅游共生关系的主要类型、旅游共生体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然后通过分析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演化的不同特征,提出运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判定两个维度上旅游共生关系演化状态的方法,阐释其演化机制,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是对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及评价的研究。首先解释了京津冀旅游共生的基础,研究了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和旅游市场共生体的时空演化情况,从京津冀旅游协同过程及进展和构建旅游发展指数角度,整体上认识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然后把京津冀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各方面分别视为单个共生单元,从共生关系、共生体的时空演化等角度分别对京津冀旅游-经济、旅游-政治、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和旅游-生态共生体展开研究;最后,对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状态和关联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旅游共生体系统演化中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促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即第八章。该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共生理论把各种旅游关联现象抽象为旅游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能够整合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既包括旅游内部的共生体系统,也包括对接“五位一体”各方面形成的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2)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都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任何共生关系都是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组合。(3)旅游共生体演化是共生单元通过相互适应走向协调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旅游共生关系在两个维度上的协调演化,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指标的正负值、大小比较等标准可以判定旅游共生体协调演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4)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演化过程顺利,旅游行业共生体形成了一体化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旅游市场共生体正在向高水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演化。(5)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整体处于明显的进化过程,表现为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和旅游-社会共生体进化良好,旅游-政治共生体和旅游-文化共生体进化较好,旅游-生态共生体进化一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笪玲[6](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崔先红[7](2020)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国家特色小镇、“一带一路”沿线文化旅游项目推广、乡村文化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大力助推下,文化遗产和观光旅游日益兴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逐渐被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所重视,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也日益成为新的热点。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史传嫘祖是先祖黄帝的元妃,是“中华人文女祖”,代表着中华母亲文化;嫘祖带领先民种桑育蚕,发明了抽丝技巧和编绢制衣技能,被奉为“蚕神”,是中华农耕文化之蚕桑文化的根源。本文主要研究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从嫘祖故里盐亭县的实地考证及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可知,嫘祖文化已经形成了包含母亲文化、丝绸文化两大核心传统文化价值。目前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开发以传承嫘祖母亲文化为核心,以弘扬丝绸文化为战略引领,打造“嫘祖故里”旅游文化品牌。盐亭县政府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管理、逐步加快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全民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实现嫘祖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开发经济价值。同时,目前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模,还未真正产生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内外对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停留在文化内涵和嫘祖故里考证研究等领域,尚缺乏对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前瞻性和系统理论研究。地方各级政府对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欠缺资金实力和全局观,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缺乏与关联景区和盐亭县周边景区的合作联动等的问题。通过盐亭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的研究,对于深入挖掘盐亭嫘祖文化遗产的文化可利用价值、经济可利用价值与社会可利用价值,推动其它地区的文化遗产的统筹开发,制定与推广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其主要研究的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我国嫘祖文化、上古神话人物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盐亭县关于嫘祖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等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文献考证的方法,研究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的历史考证、嫘祖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嫘祖文化与黄帝文化的关系等,说明盐亭县嫘祖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查阅地方数据等方法,对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开发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资源的等级四个方面的进行系统分析,说明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具备的基础条件。第四部分主要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SWOT等分析方法,对当前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从规划现状的现状、旅游项目开发的现状、基础设施的现状、客源以及旅游市场的现状、旅游项目推广的现状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说明了盐亭县的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与价值,出现的问题和存在问题原因;并对当前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有效的SWOT对比分析。第五部分在前面四个部分的基础上,对盐亭县嫘祖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持续性发展制定了具体的开发策略,大胆地提出了嫘祖文化旅游持续性发展的思路与开发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了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持续性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旅游产品开发、开发空间布局和旅游开发资源平台的整合方案。

冯斐[8](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沈一品[9](2020)在《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久居城市的人民在工作之余急亟需一个安静、休闲、舒适的城所来愉悦心情和休养生息。因而乡村旅游的应运而生和迅猛发展,使其逐渐成为都市居民的新宠,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旅游诉求,乡村旅游已成为都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在文化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为乡村旅游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的适应乡村旅游新发展。河南安阳作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拥有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良好背景。因此笔者选取七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作为研究重点。运用调查问卷、AHP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安阳乡村旅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提取适合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的积极因子,创新安阳乡村文旅产品的开发。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做出说明,同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得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解析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同时找到支撑研究的理论依据,其中包含旅游动机理论与市场学、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体验性旅游产品理论、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理论。第三章是针对安阳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条件的基础分析。分析安阳的基本概况,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的梳理及市场需求的分析。第四章是市场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隐喻提取法,确定梳理影响安阳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因素,为定量研究提供依据。第五章是定量分析。根据所确定的相关指标建立安阳乡村旅游文化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指标权重,最终通过定量方法得到安阳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主要包含对该课题的总结,找出论文的创新点,提出研究的局限之处,并写出对研究的展望。

耿方蕊[10](2020)在《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自此文化和旅游统筹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既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有利于发挥旅游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政府也一直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走向进一步融合。我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可能。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西部地区间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发挥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首先讨论了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以及政策作用机制,然后以西部地区12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2008-2017年十年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12省区的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地文旅融合差异,明确文旅融合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薄弱环节。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相关,融合协调水平程度逐年提高,但区域内差距较明显,且制约因素不尽相同。政府在文旅融合统筹规划、文化艺术科研、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消费引导、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宣传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完善文旅融合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推动科研创新发展、建立文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路径来优化调整政府职能以促进新时代西部各省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二、西部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二元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选取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7.2 实证分析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7.4 讨论与启示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1.1 指标选取
        8.1.2 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8.2 实证分析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8.4 讨论与启示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农业产业链相关概念
        1.2.2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必要性研究
        1.2.3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模式研究
        1.2.4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影响因素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牧民
        2.1.2 现代马产业
        2.1.3 马产业链
        2.1.4 农户参与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产业链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昭苏县马产业链发展情况
    3.1 昭苏县马产业发展情况
        3.1.1 昭苏县畜牧业发展情况
        3.1.2 昭苏县马产业链发展情况
    3.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现状调查
    3.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现状分析
        3.3.1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收入情况
        3.3.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参与意愿
        3.3.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自主发展能力
        3.3.4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投入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
    4.1 测算方法
    4.2 样本的选择
        4.2.1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收入情况
        4.2.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企业收入情况
        4.2.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旅游景区收入情况
    4.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模型阐述
    5.3 农牧民参与合作社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定义与描述
        5.3.2 模型结果分析
    5.4 农牧民参与企业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变量定义与描述
        5.4.2 模型结果分析
    5.5 农牧民参与旅游景区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变量定义与描述
        5.5.2 模型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6.1 农牧民异质性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6.1.1 农牧民不同年龄段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6.1.2 农牧民不同教育程度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6.1.3 农牧民不同收入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6.1.4 农牧民不同养马规模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6.2 不同模式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农牧民普遍参与马产业链融合且参与意愿较高
        7.1.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程度总体偏低
        7.1.3 农牧民能力和要素投入对其马产业链融合程度有显着性正影响
        7.1.4 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
    7.2 政策建议
        7.2.1 充分发挥马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
        7.2.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经营体系
        7.2.3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参与意识
        7.2.4 提升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投入行为,增强马产业链融合发展
        7.2.5 完善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补贴优惠政策
        7.2.6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养马农牧民的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4)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结论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一、旅游业的功能不断多元化
        二、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四、京津冀旅游协同持续推进
    第二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思考过程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的意义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相关说明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共生理论的内涵
        一、共生理论的提出——生物学内涵
        二、共生理论的发展——生态学内涵
        三、共生理论的发扬——社会科学内涵
        四、共生理论的前景
    第二节 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研究中的综述
        一、概述
        二、微观经济领域
        三、城市与区域协调
        四、区域产业经济
        五、管理学领域
        六、共生哲学
    第三节 旅游共生研究综述
        一、旅游共生研究的总体进展
        二、旅游共生理论的探索
        三、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研究
        四、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共生研究
        五、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研究
        六、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共生研究
        七、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共生研究
    第四节 其他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协同论
        三、产业生态学理论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博弈论
第三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构建
    第一节 旅游共生的基础解释
        一、旅游共生
        二、旅游共生单元
        三、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
        四、旅游共生的基础动因
    第二节 旅游共生关系分析
        一、旅游共生关系及其类型
        二、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
        三、旅游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
        四、旅游共生成本与共生效益
    第三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一、旅游共生体形成的条件
        二、旅游共生体与旅游共生体系统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结构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第四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第一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述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含义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实质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 组织形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二、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三、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第三节 行为方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二、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三、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第四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机制
        一、旅游共生对象选择的机制
        二、内生动力机制
        三、外生动力机制
第五章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一、京津冀地区概况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条件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行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一、旅游行业间的共生关系
        二、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三、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过程
        四、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国内旅游市场共生关系的研究
        一、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
        二、主质参量的选择
        三、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四、旅游市场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规律与建议
    第四节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新阶段
        三、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的形成与表现
        一、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概述
        二、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关系
        三、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关系
        四、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关系
        五、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关系
        六、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关系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质参量
        一、各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二、各共生单元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三、各共生单元主质参量的计算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二、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三、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四、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五、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第七章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与对策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况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特征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风险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
        一、形成旅游共生观念
        二、完善旅游共生界面
        三、优化旅游共生环境
        四、推进全域旅游共生
        五、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理论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第二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一、整合形成统一的旅游共生研究框架
        二、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三、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及评价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仍需完善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指标和方法还要充实
        三、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有待深入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对策措施的针对性还应强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嫘祖文化遗产的研究
        (二)上古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三)上古神话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
        (四)关于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
第二章 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概述
    一、嫘祖简介
    二、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历史考证
        (一)盐亭县作为嫘祖故里的历史考证
        (二)嫘祖祭祀文化的历史考证
    三、嫘祖文化与黄帝文化的关系
    四、嫘祖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嫘祖文化之母亲文化精神
        (二)嫘祖文化之丝绸文化精神
第三章 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基础
    一、盐亭县自然条件基础
        (一)地理位置
        (二)环境气候
    二、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础
        (一)盐亭县旅游资源类型
        (二)盐亭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三)盐亭县旅游资源等级分布
    三、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基础
        (一)政策推动与旅游产业的兴起为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经济持续发展为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经济基础
第四章 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规划现状
    二、嫘祖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开发现状
        (一)旅游景区开发
        (二)人文活动项目开发
        (三)旅游商品开发
    三、盐亭县旅游设施基础现状
        (一)旅游交通
        (二)旅游饭店
        (三)文化娱乐和各种体育、疗养设施
    四、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市场现状
        (一)游客客源市场
        (二)游客群体特征
        (三)市场满意度
        (四)市场竞争与合作特征
    五、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宣传推广现状
    六、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取得的成就及价值
        (一)文化成就及文化价值
        (二)经济成就及经济价值
        (三)社会成就及社会价值
    七、嫘祖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八、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缺乏系统成熟的旅游服务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明显不足
        (二)品牌影响力低,客源渠道狭窄
        (三)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吸引力不够
第五章 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探究
    一、盐亭县推进嫘祖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战略目标策略
        (一)品牌目标定位—嫘祖故里、丝绸之源
        (二)市场目标定位—成为华夏祭祖文化旅游新地标、成渝地区旅游目的地组成部分
    二、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开发路径策略
        (一)文化战略以嫘祖文化为主旨和灵魂,结合巴蜀文化、盐亭文化协调发展
        (二)市场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搭建全面旅游大平台
        (四)区域协作战略以内修外拓、共建共享,探索开发合作新模式
    三、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发展产品开发策略
        (一)嫘祖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二)嫘祖遗产文化旅游辅助旅游产品开发
        (三)嫘祖遗产文化旅游配套旅游产品开发
    四、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分布策略
        (一)游客集散中心
        (二)游客接待中心
        (三)嫘祖文化旅游区
        (四)山水生态旅游区
    五、盐亭县嫘祖文化旅游开发资源整合策略
        (一)优化投融资市场环境,拓宽项目开发资金配置资源
        (二)连横纵合,拓展游客资源
        (三)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创造区域旅游合作治理新平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9)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1.1.2 国家政策的支持
        1.1.3 文旅产品发展的情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
        1.3.2 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
        1.3.3 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
        1.3.4 国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探究
        1.3.5 国内外乡村对比研究
        1.3.6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合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AHP层次分析法
        1.4.4 数理统计法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
        2.1.2 乡村旅游
        2.1.3 乡村文化
        2.1.4 乡村文旅产品
        2.1.5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辩证关系
    2.2 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动机理论与旅游市场学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4 体验型旅游产品理论
        2.2.5 旅游产品核心竞争理论
        2.2.6 理论述评
第三章 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的背景
    3.1 安阳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自然地理概况
        3.1.3 人文环境概况
        3.1.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5 人居条件概况
    3.2 安阳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3.2.1 产业发展现状
        3.2.2 产业发展优势
    3.3 安阳文化资源概况
        3.3.1 文化资源概况及分类
        3.3.2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3.4 安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3.4.1 种类丰富
        3.4.2 品牌突出
        3.4.3 人文深厚
        3.4.4 分布分散
第四章 安阳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调查与评价
    4.1 问卷调查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过程
        4.1.3 客群特征分析
    4.2 隐喻提取法
        4.2.1 过程设计
        4.2.2 引导式访谈
        4.2.3 访谈过程展示
    4.3 补充资料的收集
第五章 基于AHP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旅游核心文化因素提取
    5.1 AHP层次分析法
        5.1.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1.2 判断矩阵的创建
        5.1.3 单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5.1.4 组合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5.2 安阳乡村旅游文化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5.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AHP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5.3.1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5.3.2 判断矩阵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5.4 结果显示
第六章 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策略
    6.1 开发原则
        6.1.1 市场导向
        6.1.2 体验为先
        6.1.3 特色彰显
        6.1.4 经营产业化
        6.1.5 保护性开发
    6.2 开发途径
        6.2.1 文化挖掘
        6.2.2 核心突出
        6.2.3 分清主次
    6.3 开发策略
        6.3.1 品牌打造
        6.3.2 举办活动
        6.3.3 文化植入
        6.3.4 类型多元
    6.4 安阳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6.4.1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6.4.2 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6.4.3 红色旅游产品
        6.4.4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第七章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文旅融合相关研究
        1.2.2 文旅融合中的政府职能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文旅融合
        2.1.2 耦合协调度
        2.1.3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系统耦合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第三章 文旅融合与政府职能的学理关系
    3.1 文化旅游的互动基础与价值
        3.1.1 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基础和关系
        3.1.2 文旅融合的价值
    3.2 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3.2.1 政府规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3.2.2 文旅融合利于实现政府治理目标
    3.3 文旅融合中的政策作用机制
        3.3.1 产业激励机制
        3.3.2 消费引导机制
        3.3.3 技术创新机制
    3.4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3.4.1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3.4.2 西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发挥现状
第四章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4.1 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产业综合评价函数建立
        4.2.1 数据来源
        4.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4.2.3 综合评价函数建立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3.1 耦合度模型
        4.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4.4 变异系数模型
第五章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评价结果分析
    5.1 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5.1.1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5.1.2 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5.2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5.2.1 耦合度分析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5.2.3 耦合协调度变动程度分析
    5.3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中的政府职能优化路径
    6.1 完善文旅融合规划布局和顶层制度设计
        6.1.1 强化组织领导
        6.1.2 统筹规划文旅产业布局
        6.1.3 完善文旅产业配套政策
    6.2 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
        6.2.1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6.2.2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6.3 推动科研创新发展
        6.3.1 支持文化艺术科研工作
        6.3.2 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6.3.3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6.4 建立文旅人才培养机制
    6.5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6.5.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6.5.2 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6.5.3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
        6.5.4 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部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D]. 森格里.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D]. 孙振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7]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嫘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崔先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研究[D]. 沈一品.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耿方蕊.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西方旅游文化产业化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