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酶论文-袁林,黄朝,曾静,郭建军,张婷

融合酶论文-袁林,黄朝,曾静,郭建军,张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融合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酸酶YiAPPA,生淀粉结合域,融合酶,热稳定性

融合酶论文文献综述

袁林,黄朝,曾静,郭建军,张婷[1](2018)在《植酸酶YiAPPA与生淀粉结合域SBD融合酶的构建及酶学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获得酶学性质改良的植酸酶YiAPPA与生淀粉结合域SBD的融合酶。通过在植酸酶YiAPPA的C末端融合嗜热酸性α-淀粉酶GTamy的生淀粉结合域SBD,获得融合酶YiAPPA-SBD。酶学性质分析表明,YiAPPA-SBD的高温活性和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并获得了对生玉米淀粉的结合能力。其中YiAPPA-SBD于55-90℃范围内的相对酶活均高于YiAPPA的相对酶活;于80℃的半衰期提高约2倍;在生玉米淀粉浓度大于8%的条件下,YiAPPA-SBD对其结合率达到80%以上。并且YiAPPA-SBD保留有YiAPPA的其它优良酶学性质,最适反应pH为4.5,37℃的绝对酶活高达3 900 U/mg,具有优良的pH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赵伟欣,刘松,刘立明,陈坚,堵国成[2](2017)在《自组装双亲短肽氨基酸组成及连接肽对其融合酶表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组装双亲短肽(self-assembling amphipathic peptides,SAPs)是一类亲疏水氨基酸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自聚合效应的氨基酸短肽,融合在酶蛋白N端时,具有促进表达和稳定化的功能。以自组装双亲短肽S1(AEAEAKAKAEAEAKAK)为出发序列,与来源于Bacillus sp.WSHB04-02的碱性果胶酶(alkaline polygalacturonate lyase,PGL)组成的融合酶为模式蛋白,考察SAPs的氨基酸组成及SAPs融合蛋白内部连接肽(linker peptide)对PGL-SAP融合酶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较弱疏水性的甘氨酸和丙氨酸残基的PGL-S1突变体可使融合酶正常表达,其中,含有组氨酸的PGL-S1v1具有相对最高的胞外酶活,较野生型提高了9倍,较PGL-S1提高了1.5倍。连接肽方面,与刚性连接肽相比,含有柔性连接肽的融合酶具有更高的胞外酶活,含有(GGGGS)3的PGL-F-S1融合酶胞外酶活是野生型的14倍。上述结果表明,SAPs的氨基酸组成及融合蛋白之间的连接肽对PGL融合酶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7年12期)

薛乐平[3](2017)在《产MTSase、MTHase融合酶菌株的构建及其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通过α,α-1,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对生物体具有良好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生产海藻糖多为提取法,但产率低,远不能满足现市场要求。本论文以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为研究对象,通过插入不同的连接肽以及不同的融合顺序,构建产MTSase,MTHase的融合酶菌株,并进行表达分析。氧化节杆菌(Arthrobacter oxydans)经过发酵验证后,证明其菌株中含有海藻糖合成相关酶MTSase和MTHase。根据同源比对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分别得到了mtsase基因序列全长2328 bp,编码775个氨基酸,mthase基因序列全长1770 bp,编码589个氨基酸。经NCBI数据分析显示,与Arthrobacter phenanthrenivorans Sphe3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为87%。设计无缝克隆引物,通过PCR得到目的基因mtsase和mthase,分别与双酶切后的表达载体pET-22b进行连接,实现了MTSase和MTHase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重组MTSase和重组MTHase的酶活力分别为17.85 U/mL和15.16 U/mL。在40℃,pH 7.0的条件下,以4%的直链淀粉为底物,两种酶联合作用反应24 h,海藻糖的转化率为45.87%。本研究选择了(GGGGS)_2和(EAAAK)_3作为连接肽,并设计了mtsase-mthase以及mthase-mtsase两种连接顺序,成功构建了4种产MTSase和MTHase融合酶的菌株。重组融合酶菌株经过诱导表达,SDS-PAGE均检测到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160 KDa。在催化直链淀粉反应中,4种融合酶都表现出了双酶的功能,其中,融合酶SP_2H具有较高的酶活力为11.53 U/mL。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单因素条件的优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得到了适合该重组融合酶的发酵培养基M9-ZJ-LM-L。融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50℃,最适pH 6.5,最适反应时间20 h,在最适反应条件下,重组融合酶SP_2H催化4%的直链淀粉过程中,融合酶的酶活力最高达到24.13 U/mL,转化率为43.43%。与LB培养基条件下相比提高了2倍,与原始菌种相比提高了5倍,与双酶体系相比反应时间缩短了4 h。(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2)

郑海杰[4](2017)在《β-淀粉酶-海藻糖合酶双功能融合酶表达、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新型非还原性二糖,具有优良的保护特性。可在高热环境下保护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稳定其中含有的蛋白的结构不变性,因此,使得海藻糖的商品化前景潜力巨大。海藻糖的生产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过高,阻碍了海藻糖的应用。本研究以融合了β-淀粉酶基因和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双功能融合酶蛋白为基础,通过分离纯化手段去除杂蛋白,分析融合酶的酶学特性,通过优化刚性连接肽长度获得比较稳定、高效的双功能融合酶。本研究首先在M9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法优化培养基,并命名为M9-MZ,并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融合酶BT3在pH 7.0、45℃下以6%的直链淀粉为底物催化反应6 h后,海藻糖的浓度最高为18.52 g/L,海藻糖转化率为30.87%,粗酶液的酶活力为13.6 U/mL。与M9-ZJ-LM培养基得到的结果相比,融合酶酶活力提高了28.5%。本研究根据融合酶的6×His-tag标签,首先采用Ni-NTA亲和层析进一步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纯融合酶,最终的纯化倍数为12.97,酶活力回收率为25.37%。经过测定酶学性质: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8.0,向碱性方向偏移了0.5个单位;热稳定性比单酶高,耐碱能力也高于单酶;3 mmol/L金属离子Ba~(2+)、Co~(2+)、Cu~(2+)存在下叁种酶的活力明显受到抑制,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经过HPLC测定,融合酶BT3的酶活力为92.4 U。催化6%直链淀粉溶液,纯化后的融合酶BT3转化海藻糖浓度为33.72g/L,产率为56.2%,比纯化前(18.52g/L,30.9%)提高了26.7%,融合酶BT3的海藻糖产率与混合酶系相比提高了6%。本研究通过替换不同长度的刚性连接肽(EAAAK)n,n=2-4,重新得到了叁种融合酶BT3-A,BT3-B,BT3-C。通过比较纯化后叁种融合酶催化6%直链淀粉溶液,海藻糖浓度分别为:30.36 g/L、32.29 g/L和37.99 g/L。其中,BT3-C催化得到的海藻糖浓度高,海藻糖产率达到63.32%。与连接肽替换前的融合酶BT3(33.72g/L,56.2%)相比海藻糖产率高7.12%,这初步说明连接肽长度对两端的单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长度,可以适当提高融合酶的酶活力。(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2)

王锐丽,刘敏杰,薛业敏[5](2016)在《多功能融合酶基因Linker的优化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融合酶阿拉伯/木糖苷酶-木聚糖酶(Xar-xynA)之间插入不同组成和长度的多肽Linker,避免催化结构域相互之间的干扰,改善融合酶的催化效率。5个含不同长度及Ala/Gly比例连接肽Linker的融合突变体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纯化,并对融合酶的酶学性质、动力学参数和酶解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融合酶Xar-L1/L2/L3-xynA和融合酶Xar-xynA有着相似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其中融合酶Xar-L1-xynA在65~80℃和pH值6.6~8.2有更强的阿拉伯/木糖苷酶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将融合酶Xar-L1-xynA在65℃保温60 min其阿拉伯/木糖苷酶活性有着明显的激活现象。并获得连接Xar和XynA的最优Linker:L1和L4,麦麸和玉米芯木聚糖产物酶解试验的结果表明,融合酶Xar-L1-xynA和Xar-L4-xynA比其他的融合酶有着更高的催化效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赵善成,王振,程咏梅,陈敬华[6](2016)在《一种SUMO-Heparinase Ⅰ融合酶的可溶性表达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自肝素黄杆菌(Flavobacteriumheparinum)的肝素酶Ⅰ(Heparinase Ⅰ,EC4.2.2.7)广泛应用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制备研究。然而,该酶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易形成包涵体,限制了其大量应用。将可溶性配体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小泛素类似修饰蛋白质)与C端带有6×His标签的肝素酶基因片段N-端融合表达,菌体总蛋白质和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电泳表明,N端融合SUMO的肝素酶Ⅰ可溶性表达比率显着提高;通过镍-亲和柱层析得到均一纯化的融合肝素酶Ⅰ,融合酶酶学性质表明该融合酶可直接应用于肝素降解而无需切除SUMO标签,为肝素酶Ⅰ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猛[7](2015)在《β-淀粉酶—海藻糖合酶双功能融合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高效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作为一种不具有还原性的双糖,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够在干燥条件下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它还可以在高温条件下稳定酶蛋白、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维持细胞的生存,保护蛋白质在干燥和冷冻时不发生变性,由于特殊的性质,使它的商品化前景很可观。由于得到海藻糖的方法复杂,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它的应用。为了能够得到更为简单、低成本生产海藻糖的工程菌以及方法,本研究以Bacillus cere us的p-淀粉酶和Pseudomonas putida 06的海藻糖合酶为出发点,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种基因进行拼接,得到了同时具有β-淀粉酶基因和海藻糖合酶基因的融合酶蛋白基因,并在E.coli BL21中得到了双功能融合蛋白。本研究首先通过PCR技术,分别以Bacillus cereus基因组DNA和Pseudomonas putida 06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克隆,得到了β-淀粉酶基因和海藻糖合酶基因,并成功构建了β-淀粉酶和海藻糖合酶重组质粒pET-28a-ba和pET-28a-ts,在E. coliBL21得到了重组酶蛋白。重组β-淀粉酶在pH6.47、45℃条件下,催化2%的直链淀粉12h后得到15.71g/L的麦芽糖,酶活力为12.11U/ml,麦芽糖产率78.5%。重组海藻糖合酶在pH7.4、45℃下,催化15%的麦芽糖溶液12h得到57.38g/L的海藻糖,酶活力为42.13U/ml,海藻糖产率38.9%。本研究采用了p-淀粉酶-海藻糖合酶和海藻糖合酶-p-淀粉酶两种连接顺序,以及LGSRSAEL、(GGGGS)2和(EAAAK)3作为连接肽,通过酶连法构建了6种融合酶,并且均在E.coli BL21中得到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120kDa,在LB培养基条件下进行,尽管SDS-PAGE显示6种融合蛋白都有表达,但重组融合酶中只有BAP3TS、TSP2BA和TSP3BA叁种融合蛋白表现出了β-淀粉酶和海藻糖合酶双功能特性。本研究通过比较LB培养基与M9-ZJ培养基对融合酶重组菌的影响,认为M9-ZJ培养基更利于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在M9-ZJ培养基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单因素选择,经优化后培养基培养的6种融合酶重组菌所表达的融合酶蛋白均具有p-淀粉酶与海藻糖合酶双功能特性。其中融合酶BAP3TS对淀粉的催化效率最高,在pH7.0、45℃下催化6%的淀粉溶液最高可得到25.36g/L的海藻糖,酶活力为37.24U/ml,海藻糖产率42.27%。与LB培养基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相比,海藻糖产量提高了大约11倍,与混合酶体系相比,海藻糖产量提高了2.5倍。(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訾连子[8](2015)在《混合办公废纸的木聚糖/纤维素融合酶脱墨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中我们以纤维素酶(EGI)以及木聚糖酶(Xyn)基因为融合对象,重点研究混合办公废纸(MOW)的木聚糖/纤维素融合酶脱墨工艺技术,同时与MOW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混合酶的脱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纤维素酶在酶用量为1.2IU/g,p H7.0,酶处理时间45min,脱墨温度45℃时脱墨效果最好。纤维素酶用于MOW脱墨时,脱墨浆的白度最高可达93.6%ISO,最低残余油墨量为178739(Number/m2)。木聚糖酶在酶用量为1.2 IU/g,p H 7.0,酶处理时间60min,脱墨温度45℃时脱墨效果最好。木聚糖酶对MOW脱墨时,脱墨浆的白度最高可达92.87%ISO,最低残余油墨量为212601(Number/m2)。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混合酶最佳处理条件为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比例为2:3(体积比),p H7.0,酶处理时间6 0 mi n,脱墨温度5 5℃。混合酶用于M OW脱墨时,脱墨浆的白度可达93.33%ISO,最低残余油墨量为188376(Number/m2)。而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通过基因融合得到的融合酶,其脱墨的最佳处理条件为酶用量0.6IU/g,p H7.0,酶处理时间60min,脱墨温度55℃。融合酶用于MOW脱墨时,脱墨浆的白度最高可达94.14%ISO,最低残余油墨量为160058(Number/m2)。而对单一酶、混合酶和融合酶的脱墨效果比较发现,融合酶脱墨效果最好,纤维素酶和混合酶脱墨效果差别不大,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混合酶的脱墨效果不一定好于单一纤维素酶,单一纤维素酶用于MOW就能取得好的脱墨效果,其中木聚糖酶脱墨效果最差。研究发现中性条件下比较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发生,而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相对酶活力,一般控制p H在6.5~7.5为宜,一般最佳脱墨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由于办公废纸较难脱墨,要尽可能延长脱墨时间,一般脱墨时间控制在45~60min为宜。(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鄢凯舟,陆兵,梁钰婷,张云开,陈桂光[9](2014)在《融合酶构建技术在酶的改性以及多功能酶的构建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合酶技术是酶的改造技术之一。应用融合酶技术还可以创造出多功能的新酶,这些新酶有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目前研究表明,融合酶在低聚糖制备,生物燃料,生物材料,氨基酸发酵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融合酶的构建技术有理性设计和非理性设计,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整理了近年融合酶在以上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对融合酶的工业应用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4年07期)

范远鑫[10](2014)在《来自于Melanocarpus albomyces内切型葡聚糖酶/漆酶融合酶的构建及酶学性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废纸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虽然废纸回收利用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在废纸回收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生物酶法脱墨在造纸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对旧报纸进行脱墨的研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探索其他可用于废纸脱墨的酶对酶法脱墨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双功能的酶相比于分别培养两种单酶能节省原料及投入,所以应用于废纸脱墨上可能更加经济有效。本研究中的内切型葡聚糖酶基因Maeg及漆酶基因Malac都是来源于高温真菌Melanocarpus albomyces。这两种酶性质相近是构建新型双功能酶的理想材料。来自于Melanocarpus albomyces的内切型葡聚糖酶基因Maeg和漆酶基因Malac由公司合成。编码235个氨基酸的Maeg和编码623个氨基酸的Malac在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H中成功异源表达。再使用表达质粒pPICZαA和柔性连接肽(GGGGS)3将Maeg和Malac融合成pPICZαA-Maeg-(GS4)3-Malac,酵母发酵上清液能检测到两种酶的酶活,但是SDS-PAGE电泳检测酵母发酵上清液显示为两条带,且与两个单酶的蛋白大小一致。由于表达质粒上α-factor信号肽只与N-端Maeg相连,所以初步分析为融合蛋白能够正确表达,但是在分泌到胞外后发生降解,降解的位置很有可能在连接肽处。为了解决融合蛋白的降解问题,用不同类型连接肽重新构建了MaEG-(GS4)2-MaLac,MaEG-CJ-MaLac,MaEG-TR-MaLac等融合蛋白,所用表达质粒均为pPICZαA。但是融合蛋白仍然降解。Native-PAGE检测显示融合蛋白降解后漆酶的活性带与单酶大小一致。通过前后蛋白互换位置以降低蛋白降解的方法构建了pPICZαA-Malac-(GS4)3-Maeg,用离子交换柱和Ni-NTAAgarose亲和纯化得到了纯酶,得率为8.28%。MaLac-(GS4)3-MaEG的比酶活较两个单酶分别有所降低。以2%CMC为底物时融合酶中的内切型葡聚糖酶比酶活为2214.8±48.95IU/μmol,较亲本酶MaEG比酶活2966.6±50.42IU/μmol降低了25.4%;以ABTS为介体时,融合酶中的漆酶比酶活为1048.28IU/μmol较亲本酶MaLac比酶活1254.95±36.28IU/μmol降低了16.4%。在温度和pH性质方面,融合酶与单酶相比总体变化不大。MaLac-(GS4)3-MaEG融合酶中MaEG在C-端相比于MaLac在C-端时降解情况明显减少。可见两种酶融和时,融合酶相对单酶酶学性质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变化。本实验构建的KM71H-Malac通过摇瓶培养后表达量比之前文献报道的要高出几十倍,并且也未见文献报道Malac基因由毕赤酵母表达。基于此,将重组单酶KM71H-Malac进行高密度发酵。5L发酵罐培养,诱导表达第7天以ABTS为底物,酶活能达到39.15IU/mL,相对于摇瓶培养达到最高酶活的发酵周期缩短了一半,且第7天酶活提高了5倍。最后,还将融合酶MaLac-(GS4)3-MaEG进一步做了废纸浆脱墨实验。比较发现,在相同分子数的条件下,融合酶MaLac-(GS4)3-MaEG脱墨的效果较MaLac、MaEG两种亲本酶有较明显提高。可见融合酶用于废纸脱墨上更经济有效。(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7-01)

融合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组装双亲短肽(self-assembling amphipathic peptides,SAPs)是一类亲疏水氨基酸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自聚合效应的氨基酸短肽,融合在酶蛋白N端时,具有促进表达和稳定化的功能。以自组装双亲短肽S1(AEAEAKAKAEAEAKAK)为出发序列,与来源于Bacillus sp.WSHB04-02的碱性果胶酶(alkaline polygalacturonate lyase,PGL)组成的融合酶为模式蛋白,考察SAPs的氨基酸组成及SAPs融合蛋白内部连接肽(linker peptide)对PGL-SAP融合酶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较弱疏水性的甘氨酸和丙氨酸残基的PGL-S1突变体可使融合酶正常表达,其中,含有组氨酸的PGL-S1v1具有相对最高的胞外酶活,较野生型提高了9倍,较PGL-S1提高了1.5倍。连接肽方面,与刚性连接肽相比,含有柔性连接肽的融合酶具有更高的胞外酶活,含有(GGGGS)3的PGL-F-S1融合酶胞外酶活是野生型的14倍。上述结果表明,SAPs的氨基酸组成及融合蛋白之间的连接肽对PGL融合酶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融合酶论文参考文献

[1].袁林,黄朝,曾静,郭建军,张婷.植酸酶YiAPPA与生淀粉结合域SBD融合酶的构建及酶学性质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8

[2].赵伟欣,刘松,刘立明,陈坚,堵国成.自组装双亲短肽氨基酸组成及连接肽对其融合酶表达量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

[3].薛乐平.产MTSase、MTHase融合酶菌株的构建及其表达[D].齐鲁工业大学.2017

[4].郑海杰.β-淀粉酶-海藻糖合酶双功能融合酶表达、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

[5].王锐丽,刘敏杰,薛业敏.多功能融合酶基因Linker的优化及表达[J].江苏农业科学.2016

[6].赵善成,王振,程咏梅,陈敬华.一种SUMO-HeparinaseⅠ融合酶的可溶性表达与纯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

[7].李猛.β-淀粉酶—海藻糖合酶双功能融合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高效表达[D].齐鲁工业大学.2015

[8].訾连子.混合办公废纸的木聚糖/纤维素融合酶脱墨工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

[9].鄢凯舟,陆兵,梁钰婷,张云开,陈桂光.融合酶构建技术在酶的改性以及多功能酶的构建方面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

[10].范远鑫.来自于Melanocarpusalbomyces内切型葡聚糖酶/漆酶融合酶的构建及酶学性质的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4

标签:;  ;  ;  ;  

融合酶论文-袁林,黄朝,曾静,郭建军,张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