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有源之水

让课堂成为有源之水

——活用文本有效转化学困生的语文能力

◇吕敏

(叙永县赤水中心小学叙永646400)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活用教材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提出来的全新的理念,为教师灵活运用新教材,拓展教学空间提供了理性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脱离文本的任意发挥,使得课堂走进无源之水,成了干涸的河流;而走进文本,活用教材,才能让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涓涓细流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怎样才能活用文本,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语文能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商榷: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以文本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小组合作集体讨论,拓宽教材。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探究的问题更深入,效果自然会更好。例如我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走近文本:通过初读课文,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篇能够引人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我先让学困生找到故事中的四个角色:小鹿、鹿弟弟、黄莺、微风。再通过读:“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从“他常常去松土、浇水”中的“常常”,引导学困生体会到小鹿很爱玫瑰,他种玫瑰很用心,很辛苦。接着从他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我们知道小鹿十分渴望见到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因意外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看到玫瑰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结尾的这句话,由浅入深地引发学生许多思考。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凸现出趣味性。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揭示人生的真谛。

(二)走进文本:再解读教材时,我就觉得“鹿弟弟”这个角色的选择并没有起到衬托的作用。小鹿没看到玫瑰花开是因为跌伤了脚,那鹿弟弟呢?更多的孩子一定会怀疑鹿弟弟是不是太自私了,从文中的“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和“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可以体会小鹿和鹿弟弟都很爱玫瑰,渴望见到玫瑰开花。既然如此,我就设置了这个问题“鹿弟弟又没有跌伤脚,他为什么不告诉哥哥玫瑰开花的消息,或者想办法让哥哥见见玫瑰花,让哥哥高兴呢?”这时,思维的碰撞激起了火花。有的孩子就说:“鹿弟弟一直陪伴在小鹿哥哥的身边,没有走出家门,没有看到花开。”有的说:“告诉了他,就怕他心急,吵着要去看玫瑰,又伤到脚”。教材的人文性就这样配挖掘出来了。虽然这样,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样的说法很难自圆其说。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第三自然段可不可以改一改,小鹿的脚跌伤后没有看到玫瑰是理所当然的呢?经过讨论,他们就把第三自然段改成了这样:“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住进了医院,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在鹿弟弟的悉心照料下,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鹿弟弟扶着他一瘸一拐地往家走去。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二、跳出文本,延伸教材,在探究发展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能力

新教材注重课文知识的延伸,倡导应用联系的理念。教师不能再拘泥于文本上的固有知识,而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拓展文本的空间,跳出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运用自己的语言谈生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所得,缩短时空的距离。这才是真正地为社会生活服务,奠定学生的学习与运用的基础,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真正实现文本的价值。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第9课《日月潭》课后提示“我知道台湾还有美丽的阿里山”、“我知道台湾还有……”,这样引领学生广开文路,放眼世界的旅游,开阔视听的导语,所以我就组织了一次“台湾我爱你”的说话比赛;第10课《葡萄沟》文中提示:“我从地图找到吐鲁番了!”这是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查看中国地图的好契机,于是我结合语文园地三的“宽带网”,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墙上去找我国的直辖市、省、自治区的位置,并用“我爱你XX地方”说一段话;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课后提示:“彝族的火把节也很热闹,我讲给你们听。”这是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节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好题材,利用星期三的素质教育课时间让学生交流、展示。同过这一组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我根据我们四川叙永赤水镇盛产水果这一镇情,安排了“走近家乡、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等几个主题的跨课堂内外的口语教学预设。让学生走进生活,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多向互动的,体验情境交际的快乐。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在活用文本时,既要走进文本,探究创新,又要跳出文本,高瞻远瞩。从孩子的眼睛出发,多考虑孩子的观点,引领孩子们用心去思考,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动手去实践,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语文能力。

标签:;  ;  ;  

让课堂成为有源之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