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周边汉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族,文化孤岛,服饰,交融
周边汉族论文文献综述
吴建勤[1](2017)在《西南民族地区汉族与周边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服饰是文化变迁的重要指针。本文通过对云南宣威可渡、昆明团结、贵州安顺九溪、四川盐源长柏、木里项脚五个"孤岛汉族"服饰与周围民族服饰的融合进行比较,探析汉族服饰融合的特点。"孤岛汉族"与周围民族的交往既有融合又有冲突,不仅没有被同化相反在交流中彰显汉文化特征,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孤岛文化的形成以及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坚守、吸取和变异,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孤岛文化,以及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7年04期)
王晓勋,李瑞明,陈敏,贺娇,尹霞[2](2015)在《鄂西北及周边地区汉族人群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多态性分析与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集鄂西北及周边地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血样,进行STR等位基因座D2S1338和D19S433多态性分析。方法应用chelex提取DNA,AmpFISTR Identifiler试剂盒扩增,毛细管电泳分型。结果在被检测的387位无关个体中等位基因座D2S1338和D19S433分别检出14和17个等位基因型以及两个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得到一些适合本地区应用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为以后司法物证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王晓勋,李瑞明,陈敏,贺娇,尹霞[3](2014)在《鄂西北周边汉族人群CODIS数据库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调查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收集鄂西北周边汉族人群做亲权鉴定人的标本,确认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作为该地区随机抽样人群,检测其CODIS数据库中所有13个等位基因座中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Chelex提取DNA,Amp FISTR Identifiler试剂盒扩增,毛细管电泳分型。对每个等位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进行统计计算,检测每个等位基因座哈德温伯格平衡(Hard-Wenborger平衡)。结果:在被检测的387位无关个体中13个CODIS等位基因座共检出148个等位基因型以及13个等位基因座中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论:为本地区等位基因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第一手的等位基因频率和相关统计学资料。应用适合本地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可以提高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中累积父权指数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丽艳[4](2011)在《蓝——民族记忆的色彩——昆明周边传统汉族服色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喜爱和选择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内涵,对于华夏汉民族而言,悠远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必然造就了独特的审美倾向。然而,对于几个世纪前迁徙至滇的老汉族这一特殊的族群而言,这种对传统服饰色彩选择的固守和坚持却包涵了诸多不可名状的因素。(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1年05期)
顾连云,赵萍[5](2011)在《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汉族人群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在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汉族人群中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取81名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CYP2C19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在81名检测标本中,CYP2C19纯合子强代谢型、杂合子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8.3%、45.7%和16.0%。结论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汉族人群存在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其弱代谢型的发生率与中国汉族人总体发生率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曹传伟,李跃文,唐国传[6](2009)在《广西中老年京族和周边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广西中老年京族人及其周围汉族人群HBV的感染状况。方法在广西东兴市京族的聚居地随机抽样健康的中老年京族384人,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5项指标,并与附近村落健康中老年汉族421人进行比较,所有受检者均无乙肝疫苗注射史。结果广西东兴京族人群HBV的感染率为5.2%,明显低于当地汉族人群(13.1%)(P<0.05);京、汉两个民族HBsAb检出率分别为39.8%和52.7%,即近半数以上的受检者正在感染或曾经感染过HBV。结论广西东兴市自然人群中汉族人HBV感染率较京族人高,需要加强免疫接种,以降低HBV感染率和肝癌风险。(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09年07期)
胡傲容[7](2009)在《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哈萨克族和汉族IL-6、hsCRP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哈萨克族和汉族人群MS的流行现状,探讨IL-6、hsCRP与哈萨克族和汉族MS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石河子市及周边地区20岁及以上居民哈萨克族1444人和汉族2206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随机抽取MS患者哈萨克族195例和汉族213例作为病例组,并在同一人群中选择无代谢异常者哈萨克族120例和汉族20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IL-6、hsCRP、FINS水平。IL-6测定用ELISA法,hsCRP测定用免疫比浊法,FINS测定用放射免疫法。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结果1.MS患病率:根据IDF的诊断标准,哈萨克族患病率32.5%(男性29.0%、女性34.9%),汉族25.3%(男性23.0%、女性26.9%),标化后哈萨克族患病率21.11%(男性19.11%、女性23.4%),汉族20.65%(男性19.37%、女性22.75%)。2.MS各个组分患病情况:哈萨克族腹型肥胖率为54.5%,汉族为43.4% (P<0.05);哈萨克族血压异常率为51.0%,汉族为50.6% (P<0.05);哈萨克族空腹血糖异常率为33.5%,汉族为25.0% (P<0.05);哈萨克族高TG率为19.6%,汉族为34.5% (P<0.05);哈萨克族低HDL-C率为38.1%,汉族为30.8% (P<0.05);哈萨克族血脂异常率为60.6%,汉族为62.1% (P<0.05)。3.血清IL-6水平:哈萨克族和汉族M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8±0.52,1.71±0.61, P哈<0.05);(1.50±0.45,1.30±0.52,P汉<0.05)]。哈萨克族血清IL-6水平高于汉族。4.血清hsCRP水平:哈萨克族和汉族M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46±0.34,0.19±0.27,P哈<0.05) ; (0.27±0.26,0.08±0.22,P汉<0.05)]。哈萨克族血清hsCRP水平高于汉族。5.随着代谢组分异常数目增加,哈萨克族和汉族人群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逐渐升高。6.相关分析显示:在MS组中,哈萨克族和汉族hsCRP与IL-6成正相关。哈萨克族血清IL-6和hsCRP水平与年龄、体重、BMI、WC、WHR、SBP、DBP、TG、FPG、LDL-C、TC、FINS和HMOA-IR水平成正相关,与身高和HDL-C水平成负相关;汉族血清IL-6和hsCRP水平与体重、BMI、WC、WHR、SBP、DBP、TG、FPG、LDL-C、TC、FINS和HMOA-IR水平成正相关,与HDL-C水平成负相关,汉族血清IL-6水平还与年龄成正相关。结论1.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MS患病率均较高,哈萨克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哈萨克族女性MS患病率最高。2.哈萨克族和汉族MS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存在低度慢性炎症,且哈萨克族血清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汉族。3.哈萨克族和汉族血清IL-6、hsCRP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相关。4.哈萨克族血清IL-6、hsCRP水平对MS的影响较汉族密切。(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09-04-01)
周家瑜,李发荣[8](2008)在《简论勐简大寨佤族和周边傣族、汉族的语言接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勐简大寨佤族和周边傣族、汉族的语言接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语言兼用现象,分析其语言接触的特点,为民族语言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研究个案。(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郭恒,郭淑霞,张景玉,徐上知,牛强[9](2008)在《石河子及周边地区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异常的患病现状和血脂水平,为人群中血脂代谢紊乱的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石河子及周边西戈壁镇、牛圈子和博斯腾湖乡的汉族和哈萨克族常住居民共2504人进行现况调查,检测甘油叁酯、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数据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哈萨克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患病率依次为13.8%、11.0%、26.8%均分别高于汉族的9.4%、4.9%、9.2%(P<0.05),汉族甘油叁酯异常患病率为31.7%高于哈萨克族的17.4%(P<0.05)。2)汉族甘油叁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60±1.08mmol/L、1.68±0.72mmol/L分别高于哈萨克族1.21±0.77mmol/L、1.15±0.46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哈萨克族2.40±0.95mmol/L高于汉族2.00±0.9 5mmol/L(P<0.05);总胆固醇水平汉族4.42±1.32mmol/L与哈萨克族4.35±1.63mmol/L无差异。这显示哈萨克族是血脂异常患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哈萨克族LDL-C和HDL-C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的,可能与该地区哈萨克族高血压高发有关。(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周可可,刘艳红,张海石,钟逾,刘宏亮[10](2007)在《中国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汉族人群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汉族人群中脑胶质瘤患者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3,XRCC3)Thr241Me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探讨其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技术检测我国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江苏、浙江、安徽等)汉族人群中771例脑胶质瘤患者(病例组)和752例非肿瘤对照受试者(对照组)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应用统计学方法对TaqMan技术成功检测分型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468例受试者(病例组760例,对照组708例)应用Taq- Man技术成功进行了目标基因检测及分型。基因分型成功率为96.4%。统计学分析发现:对照组C和T等位基因频率以及TC、TT基因型频率与病例组无显着差异。经年龄和性别因素校正,TC基因型(P=0.909;OR=0.981;95%CI=0.701~1.371)或TT基因型(P=0.642;OR=0.7;95%CI=0.156~3.146)与CC基因型相比并不增加脑胶质瘤的发生风险。结论:我国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汉族人群XRCC3基因Thr241Met的变异基因型TC和TT可能不是脑胶质瘤的遗传高危因素。(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周边汉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集鄂西北及周边地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血样,进行STR等位基因座D2S1338和D19S433多态性分析。方法应用chelex提取DNA,AmpFISTR Identifiler试剂盒扩增,毛细管电泳分型。结果在被检测的387位无关个体中等位基因座D2S1338和D19S433分别检出14和17个等位基因型以及两个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得到一些适合本地区应用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为以后司法物证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边汉族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建勤.西南民族地区汉族与周边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及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17
[2].王晓勋,李瑞明,陈敏,贺娇,尹霞.鄂西北及周边地区汉族人群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多态性分析与调查[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
[3].王晓勋,李瑞明,陈敏,贺娇,尹霞.鄂西北周边汉族人群CODIS数据库基因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调查和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4
[4].王丽艳.蓝——民族记忆的色彩——昆明周边传统汉族服色小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
[5].顾连云,赵萍.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汉族人群的调查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
[6].曹传伟,李跃文,唐国传.广西中老年京族和周边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调查[J].广西医学.2009
[7].胡傲容.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哈萨克族和汉族IL-6、hsCRP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
[8].周家瑜,李发荣.简论勐简大寨佤族和周边傣族、汉族的语言接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
[9].郭恒,郭淑霞,张景玉,徐上知,牛强.石河子及周边地区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调查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周可可,刘艳红,张海石,钟逾,刘宏亮.中国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汉族人群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