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田青,杨庆红,邱俊,张湘,刘庆元

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田青,杨庆红,邱俊,张湘,刘庆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招飞体检,虹膜睫状体囊肿,超声生物显微镜,前房角镜

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文献综述

田青,杨庆红,邱俊,张湘,刘庆元[1](2015)在《裂隙灯联合房角镜检查对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招飞筛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适合招飞体检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primary iridociliary cysts,PIC)医学鉴定需要的检测方法。方法对空军某部招飞定选的7 813例(15 626眼)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部分大学生常规进行裂隙灯检查,对存在周边虹膜局限性隆起者,再进行房角镜检查,记录囊肿检出眼别、数量、部位及相应房角改变等。结果共计发现PIC 124例(142眼),占受检人数的1.59%;其中85.48%为单眼性,78.87%为单发性,74.86%位于颞侧和下方,54.19%伴有房角改变。结论裂隙灯联合房角镜检查能满足大规模招飞体检中PIC医学鉴定的基本需要。(本文来源于《空军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冉海军,周奇志[2](2015)在《伴有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囊肿组14人20眼,平均年龄25.3岁±5.7岁,平均球镜-9.79D±2.12D,平均柱镜-1.14D±0.66D,平均等效球镜(SE)-10.36D±2.16D,囊肿矢状面水平平均直径0.75mm±0.27mm,垂直平均直径0.65mm±0.28mm,平均面积0.53 mm2±0.38 mm2,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最大范围:4点~9点;无囊肿组13人20眼,平均年龄25.8岁±6.2岁,平均球镜-8.80D±2.55D,平均柱镜-1.20D±0.80D,平均SE-9.40D±2.51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及术后1天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应用spss22.0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UCVA及IOP变化,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变化。有囊肿组与无囊肿组比较:在UCVA方面,术后1天,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OP方面,术后1天,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有囊肿组IOP较无囊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拱高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前房容积与术前前房容积差值、术后前房角开放度与术前前房角开放度差值、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前房深度差值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时,行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仍然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朱冉,程蕾,王丹梅[3](2014)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眼压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眼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于2013年就诊于我院屈光矫正激光中心共60例患者,这些患者除了激光矫正近视常规检查外另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共119只眼,通过Pentacam角膜地形图系统矫正眼压公式Ehlers:IOP-修正=0.071×(545μm-测量角膜厚度),排除中央角膜厚度对眼压的影响,并通过UBM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其中高度近视62只眼,中低度近视57只眼;发现单发囊肿27只眼,多发囊肿20只眼,无囊肿72只眼;眼压正常72只眼,高眼压47只眼;其中高眼压患者排除青光眼可能;所得数据通过SPSS19.0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眼压之间相关系数为0.235,P=0.01<0.05。结论通过该相关研究发现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眼压高低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临床眼科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田青,邱俊,张湘,杨庆红[4](2013)在《招飞生源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医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招飞生源群体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特点,并提出相关医学鉴定结论。方法对2012年参加招飞定选的2 107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小瞳孔下进行裂隙灯检查,对存在周边虹膜局限性隆起者,常规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并记录囊肿眼别、数量、部位、房角改变及前房轴深。结果裂隙灯发现周边部虹膜局限性膨隆者16例16眼,约占被检人数的0.76%;经UBM确诊者11例22眼;前房轴深:右眼2.614~3.791 7 mm,平均3.193 4 mm;左眼2.554 6~3.781 8 mm,平均3.189 8 mm;继发房角改变者占36.36%(房角关闭占13.64%,房角狭窄占22.72%),以囊肿较大或2个以上囊肿并存者多见。结论招飞生源群体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发病特点与正常人群基本相同;多发性或较大虹膜睫状体囊肿,伴有明显前房变浅及房角改变者,医学鉴定不合格;单发性或较小虹膜睫状体囊肿,不伴有明显前房深度和房角改变者,建议综合评定。(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胡萌[5](2013)在《应用UBM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及正常人群中虹膜睫状体囊肿发生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原发性青光眼的关系,对囊肿位置、大小、数目等和原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原发性青光眼的影响大小。目前一般认为虹膜睫状体囊肿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机理是囊肿逐渐增大,机械性地推挤周边虹膜前移,使房角变窄,甚至虹膜接触角膜,在炎症反应下发生粘连闭合。另一方面,由于囊肿产生的大量色素及分泌的粘液沉积于房角、小梁网,导致房水排出障碍,亦可继发开角型青光眼。但是哪种囊肿易导致闭角型青光眼、哪种囊肿易导致开角型青光眼、哪种囊肿不会引起眼压升高、囊肿与眼压的关系及各类型青光眼中囊肿的发病率情况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进行UBM检查的无眼外伤、无内眼手术史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正常人的临床资料及UBM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最终诊断将其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组和正常眼压对照组。其中青光眼组患者需符合我国青光眼学组专家共识推荐的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标准,所有受检眼均不伴有除单纯性白内障以外的其他眼部疾病,无眼外伤及内眼手术史;所有患者均需无严重的全身疾病并配合检查。选用迈达MD300W型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进行检查。扫描频率为50MHz,扫描深度为5.5~11mm,显示范围为8.25/16.5mm×5.5/11mm,分辨率为≤40um,实验使用增益为82dB,保证每次超声检查过程中仪器设置保持一致。对患眼进行上方(Sup)、鼻上(NS)、鼻侧(Nose)、下方(Inf)、颞下(TI)、颞侧(Temp)、颞上(TS)八个象限的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查,扫查过程中始终保持探头与眼球表面垂直。全程由同一熟练超声医师完成。采集清晰图像存入计算机以备分析。如发现虹膜睫状体囊肿,记录其眼别、形态、数量、位置、内容物及囊壁回声,并测量其矢状切面的最大水平直径和垂直直径。依据UBM图像结果将叁组患者再分为:A.闭角型青光眼组:a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b不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B.开角型青光眼组:a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b不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C.正常对照组:a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b不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数量、位置及大小。所有数据分析前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数据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所有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492只受检眼中,44只眼发现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占受检眼的8.94%(44/492)。共发现囊肿74个,其中单发者为28只眼(63.64%),28个囊肿;多发者为16只眼(36.36%),46个囊肿。8.11%位于上方,鼻上未发现囊肿,5.41%位于鼻侧,8.11%位于鼻下,20.27%位于下方,21.62%位于颞下,32.43%位于颞侧,4.05%位于颞上。闭角型青光眼组囊肿检出率为6.61%(23/348),其中单发性囊肿20只眼,占86.96%;多发性囊肿3只眼,占13.04%;平均直径0.23mm~1.11mm(平均0.50±0.17mm);睫状沟囊肿11个,占32.35%;睫状冠囊肿23个,占67.65%。开角型青光眼组囊肿检出率为15.00%(6/40),其中单发性囊肿3只眼,占50%;多发性囊肿3只眼,占50%;平均直径0.24mm~0.80mm(平均0.48±0.14mm);囊肿均位于睫状冠。正常对照组囊肿检出率为14.42%(15/104),其中单发性囊肿4只眼,占26.67%;多发性囊肿11只眼,占73.33%;平均直径0.25mm~1.13mm(平均0.51±0.18mm);睫状沟囊肿2个,占7.14%;睫状冠囊肿26个,占92.86%。结论: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人群中较为常见,多数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左右眼发病率无差异,好发年龄为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发,单发性囊肿较多发性囊肿常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正常人群囊肿检出率低。囊肿好发于睫状冠和睫状沟,可见于虹膜睫状体的各个方位,以颞侧、颞下和下方最多见,鼻上最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位于睫状沟的囊肿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正常人群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囊肿发生率、囊肿大小与囊肿位置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位于睫状沟的囊肿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诱发因素,未造成机械挤压房角且囊壁完整的囊肿并非开角型青光眼的诱发因素。(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3-03-01)

龚茫来,巴日格其[6](2012)在《UBM检查与诊断虹膜睫状体囊肿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与诊断虹膜睫状体囊肿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不明原因眼痛、眼胀或眼部不适及高眼压患者行UBM进行横向及纵向扫描,对发现的类圆形无回声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89例(1178只眼)患者中有26例(43只眼)出现虹膜睫状体囊肿,检出率为3.65%.其中单发性囊肿17例(28只眼),在虹膜睫状体囊肿患者中占65.12%;多发性囊肿9例(15只眼),在虹膜睫状体囊肿患者中占34.88%.结论:UBM在虹膜睫状体囊肿检查与诊断中独具优势,可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安琳,刘伟,田甜,刘爱华,邢小丽[7](2012)在《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相关发病因素。方法收集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作为青光眼组,以囊肿合并单纯白内障患者59例作为白内障组,均行UBM及A超检查。结果 94位受检者共检出囊肿202个,青光眼组检出多发性囊肿比例高(61.9%),且多见于颞下象限的虹膜睫状沟和睫状冠。青光眼组囊肿平均大小为(0.5920±0.1151)mm,中央前房深度为(2.267±0.123)mm,平均眼轴长度(23.27±0.85)mm;白内障组分别为(0.4661±0.0946)mm、(2.560±0.214)mm、(24.34±0.42)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较大、多发的囊肿是公认的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因素,但是浅前房、小眼球等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发因素也参与了此类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发病。(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2年03期)

杨凯钿,吴绍雄[8](2011)在《仙方活命饮为主治疗虹膜睫状体肿物(黑瘤?囊肿?)一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虹膜睫状体肿物(黑瘤?囊肿?),中医当为痈疮肿毒范畴,仙方活命饮前人称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1年21期)

任艳竹,穆红梅,张冬妹,张婉婷[9](2011)在《闭角型青光眼中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中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情况,虹膜睫状体囊肿与前房轴深、房角的关系。方法: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40例1057眼进行眼前节检查。结果:闭角型青光眼740例1057眼中检出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者42例60眼,占被检眼数的5.68%。60眼虹膜睫状体囊肿中虹膜睫状沟囊肿56眼(93.33%),睫状冠囊肿4眼(6.67%);其中单发囊肿33眼(55.00%),多发囊肿27眼(45.00%)。不伴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患者前房轴深1.16~2.37(平均1.843)mm;合并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患者前房轴深1.67~2.78(平均2.297)mm。伴有及不伴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粘连>2个象限的比率分别为66.67%和44.59%。结论:虹膜睫状体囊肿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发病率较高,多为虹膜睫状沟囊肿,对前房轴深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房角粘连范围,引起闭角型青光眼。(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王溪[10](2011)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以下简称囊肿)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及分布状况。方法 200例(400只眼)受检者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进行眼前段检查,记录囊肿数量、眼别、部位、象限分布,探讨囊肿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状况及年龄分布。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400只眼)中,发现有囊肿的患者82例(128只眼),占被检例数的41%;其中48例(58.54%)为双眼发生,32例(39.02%)为单眼发生。20~30岁之间囊肿发生率最高,其中30岁以内发生率为64.58%,随年龄增长囊肿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回归分析,r=-0.683,P<0.05);共检出囊肿468个,其中42.7%位于睫状沟,57.3%位于睫状冠,6.14%位于鼻上象限,23.42%位于鼻下象限,26.86%在颞上象限,43.58%在颞下象限。56.8%为男性,44.2%为女性,囊肿发生没有性别差异(χ2=2.87,P>0.05)。结论正常人群中囊肿的发生率较高,随年龄增长囊肿的发生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临床眼科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囊肿组14人20眼,平均年龄25.3岁±5.7岁,平均球镜-9.79D±2.12D,平均柱镜-1.14D±0.66D,平均等效球镜(SE)-10.36D±2.16D,囊肿矢状面水平平均直径0.75mm±0.27mm,垂直平均直径0.65mm±0.28mm,平均面积0.53 mm2±0.38 mm2,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最大范围:4点~9点;无囊肿组13人20眼,平均年龄25.8岁±6.2岁,平均球镜-8.80D±2.55D,平均柱镜-1.20D±0.80D,平均SE-9.40D±2.51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及术后1天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应用spss22.0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UCVA及IOP变化,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变化。有囊肿组与无囊肿组比较:在UCVA方面,术后1天,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OP方面,术后1天,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有囊肿组IOP较无囊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拱高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前房容积与术前前房容积差值、术后前房角开放度与术前前房角开放度差值、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前房深度差值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时,行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仍然安全、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参考文献

[1].田青,杨庆红,邱俊,张湘,刘庆元.裂隙灯联合房角镜检查对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招飞筛查[J].空军医学杂志.2015

[2].冉海军,周奇志.伴有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J].激光杂志.2015

[3].朱冉,程蕾,王丹梅.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眼压相关性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4

[4].田青,邱俊,张湘,杨庆红.招飞生源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医学鉴定[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

[5].胡萌.应用UBM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及正常人群中虹膜睫状体囊肿发生率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6].龚茫来,巴日格其.UBM检查与诊断虹膜睫状体囊肿临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安琳,刘伟,田甜,刘爱华,邢小丽.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因素探讨[J].眼科新进展.2012

[8].杨凯钿,吴绍雄.仙方活命饮为主治疗虹膜睫状体肿物(黑瘤?囊肿?)一例报告[J].中医临床研究.2011

[9].任艳竹,穆红梅,张冬妹,张婉婷.闭角型青光眼中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情况[J].国际眼科杂志.2011

[10].王溪.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状况[J].临床眼科杂志.2011

标签:;  ;  ;  ;  

虹膜睫状体囊肿论文-田青,杨庆红,邱俊,张湘,刘庆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