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经历论文-梁一鸣,周月月,刘正奎

流动经历论文-梁一鸣,周月月,刘正奎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经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创伤经历,潜在类别分析,流动儿童,焦虑

流动经历论文文献综述

梁一鸣,周月月,刘正奎[1](2019)在《中国流动儿童创伤经历的潜在类别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儿童、青少年处于多种创伤事件高发的时期。流动儿童相比于当地儿童更容易暴露于创伤事件并且存在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报告了北京市流动儿童有创伤史的比例为47.06%,而该群体中存在怎样的创伤经历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中国流动儿童创伤经历的模式,并探究可能预测创伤经历模式的人口学变量及各模式中的焦虑水平。方法:一项针对4至9年级流动儿童的大规模(N=15,890)横断调查在北京开展。创伤史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量表的第一部分测量,包括属于叁大类别(意外和伤害、人际暴力及与社交网络相关的替代性创伤)的11种创伤经历。焦虑由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状态焦虑部分测量。结果:潜在类别分析表明该群体中存在4种潜在的创伤经历模式,即低创伤暴露(60.4%)、替代性创伤暴露(23.9%)、家庭暴力(10.5%)、多重创伤暴露(5.3%)。性别、年龄、父母婚姻状况、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支持与同伴支持可以预测创伤经历的类别。低创伤暴露组的焦虑程度显着低于其他叁组,替代性创伤暴露组和多重创伤暴露组的焦虑程度均显着高于家庭暴力组。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国内流动儿童的创伤经历的潜在类别。总体而言,年龄较大、男性儿童是创伤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因素;低教育水平的父亲更可能对儿童造成家庭暴力,儿童父母是原配的婚姻状态是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创伤史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儿童具有更高水平的焦虑症状。本研究结果对了解国内流动儿童中的创伤模式及甄别多创伤儿童群体有重要意义,为儿童保护和心理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周婵,吴胜涛,林崇德,黄四林[2](2019)在《流动经历与父母教养对流动幼儿好奇心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好奇心能够促进学习和创新,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适应价值。在环境复杂性和儿童中心的教养方式影响下,城市环境可能会为儿童提供更多探索机会从而促进好奇心发展,而父母教养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微环境很可能是城市环境影响幼儿好奇心的重要中介机制。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造就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流动家庭在进城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短暂而迅速的城市化,流动经历对其形成更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观念、价值观和人格可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可能既体现在父母的教养行为中、也体现在幼儿的行为表现上。本研究邀请就读于同一城市两所幼儿园的113名流动幼儿父母与175名城市幼儿父母填写儿童好奇心量表和儿童抚养实践量表(包含回应性教养和控制性教养两个维度),并请幼儿园教师对其中一部分幼儿的好奇心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不管是在父母评价还是教师评价中幼儿园教育时间(不同年级)对城市幼儿与农村幼儿好奇心差异具有调节作用,低年段流动幼儿好奇心均低于城市幼儿,而在大班年段则没有显着差异;城市父母回应性教养显着高于流动幼儿父母,而控制性教养显着低于流动幼儿父母;回应性教养(而不是控制性教养)在城市/流动家庭与幼儿好奇心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父母平均城市生活时间越长,则其评价的幼儿好奇心水平越高且其回应性教养越高,回应性教养(而不是控制性教养)在父母平均城市生活时间与幼儿好奇心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了流动经历对流动幼儿好奇心和父母教养的积极影响,流动经历通过父母回应性教养来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影响机制,以及良好幼儿园教育对流动家庭不利环境可能存在的弥补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姚烨琳[3](2019)在《流动经历与社会融入:在沪外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籍流动人口能否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取决于其能否在大城市长时间居留。分析外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大城市制定吸引外籍人才的相关政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利用上海外籍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流动经历和社会融入对外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经历对外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具有显着影响,来自欠发达国家的外籍流动人口比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流动人口有着更强的居留意愿,居留时间与外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呈"U型"关系,在中国其他城市的居住经历能显着提升外籍流动人口在上海的居留意愿。在经济融入方面,自雇外籍流动人口更不愿意长期居留在上海,而房屋所有权对外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没有显着影响。在社会文化融入方面,本地社会网络是影响外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在心理融入方面,外籍流动人口对城市和社区的满意度越高,对上海的适应程度越好,其长期居留在上海的可能性就越大。(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李晓芳[4](2019)在《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家庭暴力状况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相比夫妻双方均没有流动经历群体,具备流动经历和留守经历的农村已婚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更高。究其原因,对于留守女性来说,夫妻两地分离的生活模式导致夫妻之间的价值观念和再社会化水平差距逐步扩大,增加了家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在夫妻共同流动的模式下,夫妻之间的性别文化规范冲突以及流入地的生活场域和情境是促发家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经济因素和家庭权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来源于《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梁宏[5](2019)在《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老一代流动人口的逐步回乡和新增劳动力的持续流出,1980年以后出生(下文简称"80后")的新生代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已逐渐成为产业工人的中坚和新市民的主体。作为中国第二、叁产业的重要劳动力,新生代流动人口弱势的从业地位并未得到改善:其就业实现渠道(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5期)

李月,孔小华,陈晓茹[6](2019)在《置业选择、流动经历与农业人口城市迁移意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置业选择和流动经历对农业人口城市迁移意愿的影响。将农村人口根据是否打算城镇置业与是否有流动经历两两组合划分为4组,其中既不打算在城镇置业也没有流动经历的样本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打算在城镇置业且有流动经历的农业人口和打算在城镇置业但没有流动经历的农业人口,其城市迁移意愿明显强于既不打算在城镇置业也没有流动经历的农业人口,城镇置业和流动经历的共同力量对农业人口的城市迁移意愿有很强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不打算城镇置业有流动经历的农业人口城市迁移意愿不显着,回归结果显示个体、家庭、就业与社会环境、宏观经济因素对农业人口的城市迁移意愿均会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梁宏[7](2019)在《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新生代流动人口数据,基于家庭资源代际积累与传承的理论视角,分析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从业状态具有重要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中,父母双方的外出务工经历可通过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流动经历改变他们在业的可能性,改善他们因流动生活时间或经历积累不足而产生的就业劣势;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能直接、有效地促进他们实现非受雇的从业身份;同时,在相同的个人、家庭及流动特征与相同的从业特征、社会保障条件下,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直接提高他们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韦荣贵[8](2019)在《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经历与社会网络变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劳动自主权,使得出现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对于农民工的流动,在空间表现城乡地理位置之间的流动,在职业上表现为农业职业到非农职业的转换。而在城乡流动和职业流动的过程都离不开其社会网络的支持,本文选取柳州市Y村进行实地调查,并针对性选择25位有流动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流动经历与社会网络变迁的关系,并将其社会网络分为先赋性社会网络和自致性社会。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二者表现为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它们具有互构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会对其社会网络产生影响,表现为对流出地的先赋性社会网络进行重新建构和流入地社会网络的建构。(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对其流动具有支持的作用。一方面,先赋性社会网络对其城乡流动起着导向作用和增加其职业水平流动的选择。另一方面,自致性社会网络对其城乡流动起到稳定的作用和拓展其职业垂直流动的渠道。在当前我国新经济常态的产业转型背景下,本研究就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经历与其社会网络变迁的关系进行探讨,来回应当前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的流动迁徙变化以及新特点。(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28)

胡沈明,罗祎文[9](2019)在《转型期新闻评论员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流动状态——基于121位评论员经历的计量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从业人员行业流动分布状态一直是个探讨较多的话题,但其中关于新闻评论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121位新闻媒体评论员为例,通过对其个人信息尤其是行业经历进行量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行业背景多为采写新闻的出身,其次多来自国企和公务员单位。一直有新闻评论领域背景且专职从事评论工作,还没有自媒体转向的纯粹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只占所有评论员的叁分之一,他们始终坚守着新闻评论领域。此外,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确存在显着相关性,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主任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董丹,王道阳[10](2018)在《在校青少年人格、流动经历、主观健康与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在校青少年人格、流动经历、主观健康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1—2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安徽省芜湖市、六安市以及马鞍山市的749名14~25岁大学生(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及研究生)和高中生(高一至高叁),其中男生367人,女生392人。采用TI PI-C人格量表、主观健康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调查其人格、主观身体健康、流动经历以及抑郁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1)在校青少年抑郁与其外倾性(r=-0. 13,P <0. 01)、宜人性(r=-0. 15,P <0. 01)、责任心(r=-0. 25,P <0. 01)、开放性(r=-0. 12,P <0. 01)以及主观健康(r=-0. 14,P <0. 01)呈显着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显着正相关(r=0. 23,P <0. 01)。(2)主观健康在外倾性(间接效应-0. 05,95%CI-0. 14~-0. 02)、责任心(间接效应-0. 05,95%CI-0. 14~-0. 01)以及神经质(间接效应0. 05,95%CI 0. 01~0. 12)与抑郁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3)在外倾性(β=-0. 17,t=-3. 41,P <0. 001;β=-0. 26,t=-4. 57,P <0. 001)和责任心(β=0. 13,t=2. 65,P <0. 01;β=-0. 20,t=-3. 60,P <0. 001)维度上,流动经历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后两条路径;在神经质维度上,流动经历调节了中介过程的直接路径(β=0. 79,t=12. 68,P <0. 001)与后半路径(β=-0. 15,t=-2. 85,P <0. 001)。结论在校青少年的流动经历减弱了外倾性对主观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增强了责任心对主观健康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神经质对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流动经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好奇心能够促进学习和创新,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适应价值。在环境复杂性和儿童中心的教养方式影响下,城市环境可能会为儿童提供更多探索机会从而促进好奇心发展,而父母教养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微环境很可能是城市环境影响幼儿好奇心的重要中介机制。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造就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流动家庭在进城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短暂而迅速的城市化,流动经历对其形成更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观念、价值观和人格可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可能既体现在父母的教养行为中、也体现在幼儿的行为表现上。本研究邀请就读于同一城市两所幼儿园的113名流动幼儿父母与175名城市幼儿父母填写儿童好奇心量表和儿童抚养实践量表(包含回应性教养和控制性教养两个维度),并请幼儿园教师对其中一部分幼儿的好奇心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不管是在父母评价还是教师评价中幼儿园教育时间(不同年级)对城市幼儿与农村幼儿好奇心差异具有调节作用,低年段流动幼儿好奇心均低于城市幼儿,而在大班年段则没有显着差异;城市父母回应性教养显着高于流动幼儿父母,而控制性教养显着低于流动幼儿父母;回应性教养(而不是控制性教养)在城市/流动家庭与幼儿好奇心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父母平均城市生活时间越长,则其评价的幼儿好奇心水平越高且其回应性教养越高,回应性教养(而不是控制性教养)在父母平均城市生活时间与幼儿好奇心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了流动经历对流动幼儿好奇心和父母教养的积极影响,流动经历通过父母回应性教养来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影响机制,以及良好幼儿园教育对流动家庭不利环境可能存在的弥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经历论文参考文献

[1].梁一鸣,周月月,刘正奎.中国流动儿童创伤经历的潜在类别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周婵,吴胜涛,林崇德,黄四林.流动经历与父母教养对流动幼儿好奇心的影响机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姚烨琳.流动经历与社会融入:在沪外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李晓芳.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家庭暴力状况比较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

[5].梁宏.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J].社会科学文摘.2019

[6].李月,孔小华,陈晓茹.置业选择、流动经历与农业人口城市迁移意愿[J].统计与管理.2019

[7].梁宏.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J].人口研究.2019

[8].韦荣贵.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经历与社会网络变迁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9

[9].胡沈明,罗祎文.转型期新闻评论员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流动状态——基于121位评论员经历的计量统计分析[J].西部学刊.2019

[10].董丹,王道阳.在校青少年人格、流动经历、主观健康与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卫生研究.2018

标签:;  ;  ;  ;  

流动经历论文-梁一鸣,周月月,刘正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