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治组织论文-孙江涛

社区自治组织论文-孙江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区自治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型社区自组织,社会治理,社区自治

社区自治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孙江涛[1](2019)在《社区自治视角下新型社区自组织的建构研究——以北京市3个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社区自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区自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北京市3个新型社区自组织的研究发现,新型社区自组织的建构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并以成员的能力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化建设为支撑,由社区居委会对其职能进行差异化管理。研究建议,通过身份"合法化"、政府适当放权、社区居委会充分授权、加强组织自身资源筹措能力等举措,进一步为新型社区自组织赋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有效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本文来源于《学习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胡静宜[2](2019)在《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自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的实践过程进行研究,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的实践路径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培育、运作的方法,总结介入的成效与不足。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并分析了现有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对B小区筹建业主委员会的需求评估;第叁部分,完整展示实务介入过程,B小区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第四部分分析了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过程的长处与不足;第五部分对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的筹建进行探索性尝试,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的现实状况作出分析,并期望这种分析能够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的筹建提供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意义。笔者认为社区工作对社区自治组织的培育有重大的意义,通过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的筹建,能够保证组织筹建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成立后运行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实现自治组织长效有序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社工优势,提高居民参与度,注重引导,鼓励组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激励措施,保证组织长效有活力,注重社区自组织制度建设,以制度来保障组织可持续运作,加强社工人才的培养和招募力度,组建专业的社工队伍等几个方面来完善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期刊2019-05-01)

徐文彬[3](2019)在《区域比较视野下近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以福州救火会与苏州市民公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州救火会与苏州市民公社均为近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地域社会中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的代表性。(1)若结合彼此区域环境,将两者加以比较,分析其异同,探究其产生根源,不仅能从新的角度考察苏州市民公社,彰显福州救火会的独特价值,为今天基层社区管理提供有益的启迪,而且还能揭示近代苏、榕两地的区域特性,探讨社会变迁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学术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黄伶俐[4](2018)在《新加坡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其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一直广受推崇和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新加坡承担社区治理功能的社会组织,简称社区社会组织,并探讨这些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新加坡社区社会组织的特色是政府主导和社区自治相结合。在李光耀时代(1965-1990),政府主导的特色尤其突出,体现在政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同时社区社会组织承担非常多的政府功能。近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政》期刊2018年24期)

陈雨丽[5](2018)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安社区自治组织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生活环境也要求越来越精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根据目前中国发展局势,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主张,这为新时期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成都市龙泉驿区周边县城的部分农民逐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与城市居民一起生活居住,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新市民集中居住区,龙安社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城乡居民社区。在生态移民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治理研究还较为薄弱,龙泉驿区龙安社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为一体的特殊社区,居住人员构成复杂,社区治理难度更大,在新的国情社情条件下发展与当前社区情况相符的治理方式,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安社区自治为例,分析总结了龙安社区的典型做法,围绕龙安社区自治组织的主线,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了龙安社区自治组织的机构分析、自治组织的职能分析、自治组织运行机制分析叁个视角,对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安社区的自治实践案例进行研究。论文运用多元社会治理理论与社区发展模式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有关理论,深入分析了龙泉驿区龙安社区在社区自治上的具体举措,如推进“叁社互动”、推行“四叁”治理模式、强化“五叁”党组织功能等。在此基础上得出多元社区自治的启示与建议,论文通过以上分析,总结了龙安社区自治的良好做法,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9-14)

门倩[6](2018)在《村落社区自治组织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引擎》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村落社区自治组织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村落社区自治组织是中坚力量也是物质保障,其自治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乡一体化能否顺利推进。村落社区自治组织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推手,当每个村落社区自治组织都成为创新主体时,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有了坚定且广袤的物质基础,城乡二元结构将不攻自破。村落社区自治组织的创新一方面依赖组织中的人才力量,一方面依赖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向欢[7](2018)在《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自治建设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巩固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其中,社区居民自治已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要求和希望所在。当前我国社区居民自治仍存在不少问题,而非营利组织具有区别于政府组织、经济组织的独特优势,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社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在分析当前社区自治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自治建设的作用及对策。(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正州,田伟[8](2017)在《政社整合: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再造尝试——基于XL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改革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具体举措。目前政府本位的网格化管理无法持久,包括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内的多种主体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的强烈意愿,社区治理也无法脱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而独自存在;而且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政府与社会的角色分工如何体现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政治要求。XL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改革实践尝试在同一个社区网格之内重新定义"网格员"角色,力图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与社工整合进同一个网格员队伍,以政社整合的方式再造社区自治组织,实现社区治理体制创新,从而在以上两个层面对社区治理做出回应。(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蔡荣,何深静[9](2017)在《社区自治何以可能?——对广州和香港业主组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广州和香港的业主组织在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发现两地业主组织制度化程度的不同是导致其治理绩效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香港的业主组织呈现出高度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特征,然而广州业主组织仍旧面临着运作规范缺位、身份认同模糊和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香港的实践经验为广州,乃至中国其他城市提供了社区治理的一种可行模式,即较大程度地将社区管理职能交回给私有业主们,通过建立一系列法规制度、行为规范和社会认同,为社区自治搭建相对稳定的制度基础。(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7年04期)

张萍,张青[10](2017)在《论社区自治式学习组织及其在社区教育模式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自治式学习组织是一个长线学习机制,是在社区自行成立、以某项学习为目标的组织。组织内设有主事机构,负责这个组织开展学习的日常秩序,对讲授者和学习者进行管理,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督。这种自治式学习组织既能满足区域居民某项学习的需求,又能很好地挖掘社区自身资源并充分利用,福及社区居民。实现社区教育类型的多元化,是对国内社区教育现有的四种教育模式的很好补充。(本文来源于《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社区自治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自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的实践过程进行研究,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的实践路径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培育、运作的方法,总结介入的成效与不足。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并分析了现有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对B小区筹建业主委员会的需求评估;第叁部分,完整展示实务介入过程,B小区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第四部分分析了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过程的长处与不足;第五部分对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的筹建进行探索性尝试,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的现实状况作出分析,并期望这种分析能够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的筹建提供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意义。笔者认为社区工作对社区自治组织的培育有重大的意义,通过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的筹建,能够保证组织筹建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成立后运行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实现自治组织长效有序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社工优势,提高居民参与度,注重引导,鼓励组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激励措施,保证组织长效有活力,注重社区自组织制度建设,以制度来保障组织可持续运作,加强社工人才的培养和招募力度,组建专业的社工队伍等几个方面来完善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区自治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孙江涛.社区自治视角下新型社区自组织的建构研究——以北京市3个社区为例[J].学习论坛.2019

[2].胡静宜.社区工作介入社区自治组织筹建研究[D].井冈山大学.2019

[3].徐文彬.区域比较视野下近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以福州救火会与苏州市民公社为例[J].学术评论.2019

[4].黄伶俐.新加坡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J].中国民政.2018

[5].陈雨丽.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安社区自治组织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6].门倩.村落社区自治组织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引擎[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向欢.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自治建设的问题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8].张正州,田伟.政社整合: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再造尝试——基于XL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改革实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

[9].蔡荣,何深静.社区自治何以可能?——对广州和香港业主组织的比较研究[J].住区.2017

[10].张萍,张青.论社区自治式学习组织及其在社区教育模式中的意义[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

标签:;  ;  ;  

社区自治组织论文-孙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