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分析常巽平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分析常巽平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桦甸检修分公司吉林省132400)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上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攀升,这对于我们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同时对于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前要保障供电安全,如应用双电源环网模式,建立故障自动隔离、自动恢复供电功能等;优化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如建立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系统,完善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系统等方式。通过这些举措切实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故障定位、反应能力,提高系统的供电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流程

一、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简介

配电自动化建设是智能配电的三大关键技术领域之一,一般而言,根据智能配电工程的配电量和规模方面来看,我们可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系统分为大型、中型及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而配电自动化主要是对配电有关的设备、安全控制及配电中故障的提示和检修自动化等内容,其在建设过程中选择的标准并不以建设系统的体量来划分[1]。各种类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建设规范,这就需要其在建设时,结合自身配电需求,以及兼顾配电安全性、运行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内容。正是因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这些特点,因而我们不需要一次性的建设大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只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需要,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一些中小型的系统,并且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如果现有的系统规模无法满足配电需求,那么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系统设施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将其升级为大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即可,简单并且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就能满足现在的配电需求,因而其对系统的配电影响较小。同时,该系统还具有自动化程度稳定的特点,该系统可以在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下,稳定的运行下去,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以往我们在建设智能电网工程时,过于重视输电线网的扩张上,而对配电自动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导致我们现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跟不上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并且导致我国现行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不够稳定、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流程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前要保障供电安全

1.应用双电源环网模式。我们在实施供电过程中,要应用双电源环网模式,亦即对于组建环网的两条线路,我们分别在每个线路上采用单独的电源进行供电,然后采取有效的手段将这两条线路进行连接,达到每个电网既能单独的运行,又能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双电源的供电,这样可提高原有电网的供电安全性,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供电能力。

2.对整个线路的开关进行优化。采用自动化的开关以及检测电压的设备,并且配合应用自动配电分离器,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保护作用。这样在供电线路出现供电故障时,这些设备就可以在先进的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对于故障线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来快速的定位故障部位,及时的进行开关闭合操作,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电安全性。因而,在实施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针对系统供电安全性的自动化设备的建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故障定位、反应能力,提高系统的供电安全性。

3.完善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系统。完善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SCADA系统(数据采集系统)、95598坐席支持与抢修车系统等配电自动化系统,提高故障隔离及电力抢修能力。其中配电SCADA系统,可以采集实时数据、设备控制、参数调节、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即"四遥"功能,其与GIS系统进行交互,将实时数据传输给GIS系统,GIS系统接收到后生成SVG图形和CIM模型,并且显示馈电供电能力、出口开关电流信息以及计算当前线路电流负荷率。如果系统出现故障,SCADA与GIS再结合95598坐席系统等,快速定位故障用户以及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供电故障。

(二)优化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结构

1.建立完备可靠地配电自动化系统。我们要优先建立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系统。只有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才能够实现我们对整个线路的远程控制。结合当前技术成熟的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功能,建立基于IEC61970/IEC61968标准的资源中心[2],及时的采集整个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故障信息等,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实施信息的远程采集、发出指令等操作。

2.安装低压无功自动填补设备。目前应用的低压无功自动填补设备主要是JKWB型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一些技术和电子元器件及新型的机电一体化的SLFK型智能复合开关元件,可以同时进行电网监测与无功补偿等功能,该功能能够及时的调整过高及补偿低功率现象,减少配电线路的不必要的电量损耗,达到优化配电系统的配电合理性、提高系统电力输送的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运行数据,可完成对整个低压配电线路的监测、分析处理、报表输出等综合管理,为低压配电线路的科学管理提供第一手可靠数据[3]。

3.大力推广普及负荷管控系统的应用。通过建设互联网网络系统,构建自动化配电系统的通信平台,实现对整个配电系统的的远程控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升用电客户的用电体验,而且还可以监控不法用电现象,有助于维系良好的用电秩序,做好对供电质量的控制;

4.建立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立和完善以配电SCADA系统、馈线自动化系统、网络拓扑功能以及配电方针系统等为主的配电系统网络[4]。其中SCADA系统负责监测配电网,为供电故障提供故障定位等支持,跟踪检测“三遥”功能的开关开合状态;馈线自动化通过网络动态拓扑着色功能,根据故障部位等数据信息,对故障原因进行推断,自动给出合理的故障解决方案,提高事故处理效率,据统计,通过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这项功能,可将故障的处理时间由35分钟缩短至5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利用网络拓扑着色功能,对于不同的运行区域以及不同的配电网元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可以提高对故障部位进行定位的效率;配电仿真系统,可以对各种故障的处理方案进行模拟,以此来对故障检修人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故障排查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人员应对配电网故障的处理能力。

三、结语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可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效率,符合我国当下对能源用量的需求,以及对供电质量方面的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双电源环网模式、建立故障自动隔离、自动恢复供电功能等措施保障供电安全,同时采取措施优化其系统结构,保障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运行效率,使得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推广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赵江河,陈新,林涛,等.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8):33-36.

[2]陈宇.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1256.

[3]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规定[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11.

[4]闫雪松.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164.

标签:;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分析常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