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装论文-李小雅,吴衍发

新唐装论文-李小雅,吴衍发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唐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服饰,包装设计,茶文化,新唐装

新唐装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雅,吴衍发[1](2019)在《传统服饰元素在茶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以新唐装的应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尤其在服饰方面更为明显。传统服饰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唐装"是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创新,构成元素中很多可以转化为其他领域的借鉴内容,茶产品包装就是典型案例。以新唐装所具有的传统服饰元素为基础,探讨其在茶产品包装中的运用,并提出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姬益波[2](2017)在《浅谈“新唐装”的东方美学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服装创意设计行业发展中,服装元素、设计风格、地域特色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传统服饰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带有民族元素的服饰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通常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传统民风民俗,形成具有浓浓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对此问题的研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唐装东方美学精神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来分析民族文化对服装设计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2期)

Faye[3](2015)在《“买新唐装”将成为去古城西安游客的时尚之旅——2015首届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华东国际服装节成功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安是时尚品牌拓展西北市场的首选城市,已成为数千家服饰品牌的集散地,在西部时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5首届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华东国际服装节在西安成功举办,预示着未来去西安旅行"看中华历史"、"吃西安美食"、还要"买新唐装"才不虚此行。4月26日,2015首届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华东国际服装节在西安拉开帷幕。此届服装节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市新城区人(本文来源于《中国制衣》期刊2015年06期)

周星[4](2014)在《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21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还是较为关注的,但是,对于汉族的"民族服装",进而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服装"问题,却似乎是采取了熟视无睹的态度。然而,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短短几年间,中国社会里围绕着"民族服装"所展开的多种社会与文化实践,已经先后出现了"唐装"的流行、"汉服"的讨论以及"汉服运动"的方兴未艾等很多引人注目的动向。本文基于实证性的观察,拟对当前有关中国人"民族服装"问题的上述社会与文化动向予以初步的梳理,进而对于服装之与中国人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也予以必要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服装历史文化技艺与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11-23)

游峰[5](2010)在《作品《秀绣》摘金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石排镇“我爱新唐装”服饰设计大赛决赛本月14日晚上演。经过激烈的角逐,参赛者胡婷婷的作品《秀绣》,得到评委一致好评,荣获本次设计大赛金奖,获奖1万元。    本次服饰设计大赛由市文广新局、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石排镇委镇政府主办,东莞报业文化传播(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0-10-18)

游峰[6](2010)在《《秀绣》获新唐装设计金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游峰) 石排镇“我爱新唐装”服饰设计大赛决赛昨晚上演。经过激烈的角逐,胡婷婷设计的作品《秀绣》,得到评委一致好评,荣获本次设计大赛金奖,获奖1万元。 本次服饰设计大赛由市文广新局、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石排镇委镇政府主办,东(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0-10-15)

徐德昭[7](2009)在《顺城巷:古城穿上新唐装》一文中研究指出要在短短300米的顺城巷叁学街内搜到“神工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临街店铺全都改造成了仿古外观,镏金招牌,专营笔墨纸砚。    吴庆旺,“神工阁”主人,靠一手做毛笔的绝活扎根叁学街48号长达12年,由神工阁向南50米就是现存最完整的西安古城墙。$(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09-11-08)

蒋兆枝[8](2009)在《新唐装的伦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服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各民族富有代表性的服装式样与设计风格能体现出该民族的文化特质与思想内蕴。通过对民族服装的认同,往往能获得民族身份的认同。服装在中国社会里不仅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它往往还是一种政治符号、一种伦理规范,其中蕴含着很多的象征意味和思想信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虽然国内外从民族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对服饰演变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讨,但是真正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待服饰的演变,从一个服装现象入手来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的文章却很少。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翻阅相关的论文,结合一些新闻事件,还有对相关领域的调研,本人大胆地从服装的角度揭示其背后的人伦思想,从新唐装在新世纪突然风行宇内的现象入手展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探讨。让人们在了解什么是新唐装的同时,列举了中国时髦文化热潮下的新唐装现象。接着站在历史的角度寻找新唐装风行的原因。通过简述中国民族服装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揭示服装文化的演变所折射的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变迁,并将这种演变从礼制和中国人对“和”的独特理解进行归纳。从伦理学学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新唐装从而得新唐装的出现和风行正是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体现。也引发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现代服装怎样才能更好的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等问题的思考。最终提出要利用服装这一媒介保存和发扬民族的优良文化。呼吁复兴和发扬中国传统服装。(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周星[9](2008)在《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集中论述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先后涌现出的有关"民族服装"的多种文化动态,其中包括以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为契机而广为流行的"新唐装"、2004年以来逐渐升温的"汉服"热潮等。在揭示了"民族服装"之具有场景性或情景性的同时,作者对"新唐装"和"汉服"相继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实证性的观察,对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的"汉服运动"的内涵、特征及其活动模式也进行了初步的梳理,进而对"民族服装"与中国人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也作了必要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08年03期)

祁金华[10](2006)在《迈克菲——Mcafee的新“唐装”》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中文名称不一定就能很好地本地化,但是要本地化就需要有中文名称,迈克菲正试图穿上一件地道的“唐装”。(本文来源于《软件世界》期刊2006年15期)

新唐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服装创意设计行业发展中,服装元素、设计风格、地域特色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传统服饰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服装的设计中。带有民族元素的服饰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通常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传统民风民俗,形成具有浓浓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对此问题的研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唐装东方美学精神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来分析民族文化对服装设计的深刻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唐装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雅,吴衍发.传统服饰元素在茶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以新唐装的应用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9

[2].姬益波.浅谈“新唐装”的东方美学精神[J].中国民族博览.2017

[3].Faye.“买新唐装”将成为去古城西安游客的时尚之旅——2015首届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华东国际服装节成功举办[J].中国制衣.2015

[4].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21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C].服装历史文化技艺与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服装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5].游峰.作品《秀绣》摘金奖[N].东莞日报.2010

[6].游峰.《秀绣》获新唐装设计金奖[N].东莞日报.2010

[7].徐德昭.顺城巷:古城穿上新唐装[N].东莞日报.2009

[8].蒋兆枝.新唐装的伦理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9

[9].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

[10].祁金华.迈克菲——Mcafee的新“唐装”[J].软件世界.2006

标签:;  ;  ;  ;  

新唐装论文-李小雅,吴衍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