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离断层论文-倪金龙,刘俊来,孙煜杰,史晓晓,李盛

拆离断层论文-倪金龙,刘俊来,孙煜杰,史晓晓,李盛

导读:本文包含了拆离断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莲,应变强度,运动学涡度,糜棱岩

拆离断层论文文献综述

倪金龙,刘俊来,孙煜杰,史晓晓,李盛[1](2019)在《五莲拆离断层带的结构、应变及运动学涡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五莲拆离断层带发育于胶东半岛,作为五莲变质核杂岩的重要构造单元,分隔了作为下盘的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与上盘的早白垩世诸城盆地与盆地基底.断层带走向由南向北总体由NNE转为NE向,倾向W或WNW,平面上具有"波瓦状"延伸特征,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糜棱岩组成,向下过渡为糜棱岩化片麻岩.拆离断层带总体具有上盘向W或WNW向伸展运动.调和平均值法计算获得断层带中弗林指数K取值范围0.98~2.0,平均值约为1.35.极摩尔圆法、伸展褶劈理法、Rs/θ法、石英光轴法等多种方法获得糜棱岩、初糜棱岩的平均运动学涡度值分别为0.64~0.97、0.76~0.93、0.6~0.92、0.63~0.98,均值分别为0.83、0.80、0.78和0.86;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的结果共同说明五莲拆离断层带是在伸展拉伸条件下形成的一般型韧性剪切带.运动学轨迹显示,从NW向SE方向运动学涡度值总体存在递减的趋势,在剪切带的中上部,简单剪切作用更为明显,表现为较高的涡度值(涡度值>0.75,最大可达0.98)、低的减薄率和较低的K值;向下盘方向,纯剪切应变的成份明显增加,表现为较低的涡度值(涡度值<0.70,最小可达0.64)、相对高的减薄率和较高的K值.结合大地构造背景,五莲拆离断层带的形成与演化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在其东部边缘的一种反映.五莲断层带可以被厘定为形成于地壳伸展环境的减薄型一般剪切带,是地壳伸展引起断层带简单剪切、下盘快速抬升及岩浆上涌引起垂向施加在断层带的纯剪切联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兵,李传顺,石学法[2](2019)在《南大西洋中脊拆离断层型热液系统的调查与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慢速扩张(扩张速率<55mm/yr)的大西洋中脊上广泛发育低角度拆离断层构造,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揭示北大西洋底拆离断层与一部分热液活动有关(e.g. Mccaig et al.,2007;deMartin et al.,2007;McCaig et al.,2010)。由于各拆离断层往往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因此与其相关的热液系统的热源、结构、规模、产物等具有相应的差异。McCaig(2007)研究认(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周鹏,韩喜球,王叶剑,李洪林,刘吉强[3](2019)在《拆离断层对海底热液硫化物形成的制约:来自岩石学和近底观测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休热液区(卡尔斯伯格脊,3°N)位于距离扩张中心西南部约5km的一处OCC穹隆上,是一个直接发育在拆离断层终端的热液系统。自1978年人类在东太平洋海隆发现第一处洋中脊热液区以来,前人已经报道过很多与拆离断层及OCC有关的热液区,而直接发育在拆离断层终端的热液区却很少。我们应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调查、地质采样和多波束测深等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郑媛媛,张若愚,甘浩男,李弘珂,蒋浩[4](2019)在《中下部地壳拆离断层带演化中的褶皱作用:以辽南变质核杂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拆离断层带内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与其寄主岩石一样记录了中下地壳拆离作用过程。选取辽南变质核杂岩金州拆离断层带内褶皱构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叶理与褶皱构造关系分析,划分了褶皱期次与阶段性;通过形态组构分析、结晶学组构分析及石英古温度计等技术方法的应用,初步分析了拆离断层内褶皱的形成机制,为辽南地区拆离作用过程提供约束。根据褶皱形成与拆离作用的时间关系,将拆离带内褶皱分为拆离前褶皱、拆离同期褶皱和拆离后褶皱;拆离作用同期的褶皱按时间早晚分为早期(a1)阶段、中期(a2)阶段、晚期(a3)阶段。不同阶段褶皱的野外形态、叶理与褶皱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态组构与结晶学组构的特征,为判断和恢复褶皱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佐证,揭示出拆离断层带褶皱是在纵弯-压扁和顺层流变的共同作用下递进剪切变形的产物。在拆离作用过程中,a1阶段和a2阶段褶皱以纵弯、压扁褶皱作用为主,a3阶段褶皱以弯滑作用为主。褶皱作用记录了拆离断层一定温度范围内(主要集中在380~500℃)的变形特征,拆离作用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化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应变状态下。对金州拆离断层带而言,在区域NW-SE向伸展过程中,还伴随着NE-SW向微弱的收缩。(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2期)

孙煜杰,倪金龙,史晓晓,郭颖[5](2019)在《五莲拆离断层带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分形特征及流变参数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五莲拆离断层带中石英韧性变形明显,在野外主要表现为条带状、拔丝状,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多晶石英条带,发育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膨凸重结晶,剪切带经历了中低温条件下的变形,变形温度为300~450℃。利用分形方法对石英颗粒边界的研究表明,发生动态重结晶的石英颗粒边界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和明显的分形特征,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石英颗粒分维数介于1. 260~1. 319之间,均值1. 276;膨凸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分维数为1. 217~1. 297,均值为1. 256;根据石英粒径估算出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膨凸重结晶作用变形阶段的古差异应力,分别为7. 84~21. 58MPa和18. 51~56. 65 MPa;基于分维值计算的应变速率计算公式,获得亚颗粒旋转与膨凸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应变速率分别为10-8. 4~10-7. 7s-1、10-10. 5~10-9. 7s-1;基于石英流变率计算,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的石英应变速率介于10-12. 88~10-11. 73s-1之间,膨凸重结晶的为10-13. 72~10-12. 46s-1。本地区韧性变形的应变速率大于一般性韧性剪切带应变速率,可能与拆离断层带的快速拆离伸展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秦旭平,李德威,刘建雄,毛晨[6](2018)在《粤东南燕山期热隆伸展及其古水热系统——以恩平—新丰拆离断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粤东南地区广泛发育燕山期NE-SW走向的拆离断层系统。文章对恩平-新丰拆离断层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拆离断层之下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和拆离断层上盘与高角度脆性正断层伴生的硅化岩。初步认为,研究区热隆伸展构造于燕山早期开始形成,糜棱岩的变形温度在350℃左右,硅化岩内石英中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155℃~326℃,盐度在2.74%~21.61%NaCleqv,平均盐度为11.17%NaCleqv,古热液流体沸腾时的温度在235℃~241℃,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含硅热液的成分为富含Si、CO_2的NaCl-H_2O溶液。硅化岩流体包裹体的H-O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古水热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作用的产物。沿着正断层分布的硅化岩可能是燕山期古水热型地热能的重要标志。燕山期热隆伸展构造系统及其深层与浅层相结合的古水热系统对认识现代地热能的类型、成因及其分布规律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范庆凯,李江海,刘持恒,潘相茹[7](2018)在《洋中脊拆离断层与洋底核杂岩的发育对扩张中心迁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洋中脊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OCC)发育于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中央裂谷边界,常伴随不对称的洋底扩张方式,其形成与演化起源于洋中脊中央裂谷间歇性的岩浆作用循环。拆离断层的规模和位置会随其自身演化而变化,并影响到洋中脊扩张中心的位置变化。依据洋中脊扩张中心位置的离轴迁移规律,本文将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的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参照洋中脊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演化阶段的划分,将全球27处拆离断层进行分类。现今全球洋中脊拆离断层多属于非活动性拆离断层,位于阶段VI(如Logachev Massif拆离断层和Kane Megamullion拆离断层);但部分拆离断层仍在活动,即属于发展期和成熟期(阶段III/IV,如MAR,13°19′N拆离断层和Mt.Dent拆离断层),以及衰亡期(阶段V,如MAR,13°30′N拆离断层和Atlantis Massif拆离断层)。在洋中脊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形成-演化-衰亡-再次形成的循环过程中,中央裂谷的岩浆作用发生周期性循环,洋中脊扩张中心亦发生新生火山岩区中线-拆离断层终止线-重新活动的新生火山岩区中线的位置变化,并先后产生离轴和向轴的位移。(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杨林龙[8](2018)在《南海北部陆缘大型拆离断层系的发育演化机制及其对深水盆地群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大量新采集的高品质二维和叁维地震资料,特别是跨区域、深反射的长电缆地震剖面以及钻井资料的系统解释、处理、制图和分析,深入开展南海北部陆缘地壳伸展过程和深水-超深水盆地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划分陆缘地壳的构造单元,建立深水-超深水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阐明深水-超深水盆地的演化过程及其与深部地壳岩石圈结构的关系,揭示陆缘深水-超深水盆地的成盆机制。南海北部陆缘是我国现实的深水油气勘探区,蕴含了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本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取得的研究新进展和新认识如下:1、从岩石圈伸展变形的角度,以重磁地球物理场特征、地壳厚度变化特征和沉积盆地的构造样式为依据,划分了南海北部陆缘的结构构造单元。长期以来,南海北部陆缘的单元划分方案不同,前人通过以海底地形为主的陆架、陆坡、海底台地等术语或者地壳速度结构反映的洋陆边界、洋陆转换带等概念来描述由陆缘由陆向洋的变化。本文通过整理了最近些年来现今被动大陆边缘的地震解释、ODP钻探以及造山带内古老伸展陆缘的露头资料,以地震剖面解释为基础,结合重、磁数据,深入开展了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单元的识别和划分,由陆向洋识别出近端带、细颈化带、远端带、外缘隆起+OCT和洋壳等结构构造单元,编制完成了南海北部陆缘的结构构造单元图。近端带对应地壳伸展较弱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高角度断层控制的地堑半地堑。细颈化带区域地壳发生快速减薄、Moho面抬升并开始出现大型拆离断层。远端带位于减薄地壳之上,主要发育一系列的向海倾斜拆离断层。外缘隆起带+OCT是减薄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区域,在地震剖面上基底内部可以出现下地壳高速体、成分莫霍面和地震莫霍面的复杂反射结构,地壳表层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基底隆起,根据重磁反演和反射地震解释的地壳结构推测该区域在极薄的地壳下伏可能存在蛇纹石化的地幔。2、揭示了南海北部深水盆地结构型式,识别出深水盆地发育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的构造响应界面SD、PD。明确了在深水区沉积盆地断坳转换面(PD)和岩石圈裂解界面(T70)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在细颈化带和远端带内详细的地震剖面解释发现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普遍为形成于低角度正断层系统之上的拆离盆地,这类盆地边界断层倾角较低(15°-25°),具有较高的滑移速率和大的伸展量(50%-200%),且盆地以近水平产出的拆离断层面打底,上盘常常发育大型伸展断弯褶皱(滚动背斜)、向下会聚到深部拆离面的分支断层系及其所控制的大幅度旋转的基底断块,显示出与传统裂谷系迥异的构造-沉积和地层结构特征。以鹤山凹陷、白云凹陷、兴宁-靖海凹陷为主的详细地震剖面解释和分析确定出记录拆离断层开始活动的响应界面SD和停止活动的PD界面,据此揭示出深水区发生的、以中始新世拆离盆地为代表的第二幕裂陷作用。明确了T70界面是上超在最老洋壳(32Ma)之上的第一个界面,代表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开始裂解的界面。该界面的发育时间要晚于记录局部盆地区构造活动停止的断坳转换面,指示南海北部陆缘的伸展变形过程具有向海迁移的规律3、建立了南海陆缘不同构造单元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基于构造活动性和沉降史定量分析,以岩石圈的拉伸破裂理论为指导,重建了陆缘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通过陆缘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盆地充填序列中识别出Tg、SD、PD、T70等重要的、不同级次构造的响应界面,确定出南海北部陆缘发生了叁幕裂陷作用及其时空分布,认识到伸展陆缘的近端带中,其同裂陷阶段经历了第一、叁两幕裂陷作用,形成了同裂陷阶段两幕高角度断层控制的同构造断陷层,上覆陆架浅海沉积层为主要结构特征的近端带构造地层格架;伸展陆缘的细颈化带-远端带中,其同裂陷阶段经历了第一、二两幕断陷和断拗转换幕,形成了断陷层-拆离层-断坳层构成的断陷层,上覆深海-半深海坳陷层为基本结构特征的细颈化带-远端带构造地层格架;伸展陆缘的OCT中,其同裂陷阶段可能只经历了第叁幕裂陷作用,形成了极薄的同裂陷层或断坳层,上覆深海远洋沉积的构造地层格架。对一些典型剖面开展了断裂活动性和盆地沉降史的定量计算和分析,提出第一幕裂陷作用形成于岩石圈整体伸展、均匀纯剪切变形过程,形成弥散式断陷盆地系;第二幕裂陷作用形成于岩石圈显着薄化的背景,应变集中,简单剪切变形导致了细颈化带和远端带内拆离盆地的发育;第叁幕裂陷作用表现为近端带内的弱断陷,但主要集中发生在远端向洋边缘,导致了地幔剥露及其之后的切割地幔的高角度断陷。由此,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重建了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岳涛,付恒一,宁婧雯,庞丽丽,李琼[9](2017)在《豫西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化富集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豫西地区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位于秦岭山脉叁大支脉的外方山脉北麓;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化富集规律:(1)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酸性火山熔岩—流纹岩的层间拆离断层带内充填的石英脉中;(2)矿体倾斜但平缓,倾角8°~35°,超薄脉状,厚度0.5~2.5m,平均2.14m,矿体空间展布状态与熊耳群流纹岩岩层、拆离断层和石英脉一致;(3)矿化不均匀,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上部内边缘时,脉体完整矿化较弱;(4)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下部内边缘时因脉体与拆离断层接触带岩石破碎程度高,钼矿化富集较强;(5)层间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石英脉下盘因围岩发生层间滑动幅度大,产生大量的层间裂隙,常形成条带状构造的富矿层;(6)钼矿化与拆离断层带围岩蚀变的强弱正相关,特别是钾化、硅化蚀变厚度越大,强度越高矿石越富;(7)矿石呈条带状,星点浸染状和复脉状矿石者,矿石较富;(8)矿体倾角由陡变缓、由缓变陡部位,走向转弯部位,矿化富集较强。(本文来源于《有色矿冶》期刊2017年05期)

纪沫,杨海长,曾清波,赵钊,王龙颖[10](2017)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伸展拆离断层系及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白云凹陷是南海北部深水区已证实的地质条件最优越的富生烃凹陷,但前人对白云凹陷的研究在构造、沉积和成因机制上存在争议。近年来采集的高品质地震资料有效提高了白云凹陷地震反射界面识别、结构特征、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研究的可靠性。选取白云凹陷为研究对象,将均匀岩石圈塑性变形的伸展拆离作用应用于白云凹陷的构造解析,在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以拆离断层的厘定、理论模型与动力学分析为主要工作思路,进而阐明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白云凹陷11条控洼断层可厘定为拆离断层系,剖面上表现为多期正断层呈铲状,向下合并为一条大规模低角度正断层,晚期被差异抬升作用改造的特征;平面上具有波瓦状构造特征。拆离作用控制了白云凹陷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白云凹陷经历拆离断陷期、断拗复合期和区域沉降期3个阶段构造演化;拆离作用及其之后的持续性区域沉降作用,使白云凹陷成为南海北部深水区面积最大、沉积最厚的凹陷;同时也控制了文昌组和恩平组主要烃源岩的分布和演化。(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拆离断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慢速扩张(扩张速率<55mm/yr)的大西洋中脊上广泛发育低角度拆离断层构造,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揭示北大西洋底拆离断层与一部分热液活动有关(e.g. Mccaig et al.,2007;deMartin et al.,2007;McCaig et al.,2010)。由于各拆离断层往往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因此与其相关的热液系统的热源、结构、规模、产物等具有相应的差异。McCaig(2007)研究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拆离断层论文参考文献

[1].倪金龙,刘俊来,孙煜杰,史晓晓,李盛.五莲拆离断层带的结构、应变及运动学涡度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2].李兵,李传顺,石学法.南大西洋中脊拆离断层型热液系统的调查与发现[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周鹏,韩喜球,王叶剑,李洪林,刘吉强.拆离断层对海底热液硫化物形成的制约:来自岩石学和近底观测的证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郑媛媛,张若愚,甘浩男,李弘珂,蒋浩.中下部地壳拆离断层带演化中的褶皱作用:以辽南变质核杂岩为例[J].地学前缘.2019

[5].孙煜杰,倪金龙,史晓晓,郭颖.五莲拆离断层带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分形特征及流变参数估算[J].现代地质.2019

[6].秦旭平,李德威,刘建雄,毛晨.粤东南燕山期热隆伸展及其古水热系统——以恩平—新丰拆离断层为例[J].中国地质.2018

[7].范庆凯,李江海,刘持恒,潘相茹.洋中脊拆离断层与洋底核杂岩的发育对扩张中心迁移的影响研究[J].地质学报.2018

[8].杨林龙.南海北部陆缘大型拆离断层系的发育演化机制及其对深水盆地群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8

[9].岳涛,付恒一,宁婧雯,庞丽丽,李琼.豫西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化富集规律[J].有色矿冶.2017

[10].纪沫,杨海长,曾清波,赵钊,王龙颖.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伸展拆离断层系及构造演化[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

标签:;  ;  ;  ;  

拆离断层论文-倪金龙,刘俊来,孙煜杰,史晓晓,李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