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论文-闵佳丽

道林格雷论文-闵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林格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艺术

道林格雷论文文献综述

闵佳丽[1](2019)在《《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艺术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追求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也是其唯一一部小说,一定程度上具有自言书的性质,是其学术追求和人生价值观的最直接展现。本文通过解读小说中作者关于艺术、美和自我实现的表达,来挖掘《道林·格雷的画像》及王尔德个人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樊晓婵[2](2019)在《他人即地狱——浅析道林·格雷的他毁》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林·格雷是文学史上最具代表的唯美主义形象,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道林从不谙世事走向堕落与毁灭,根本原因在于他与亨利勋爵、画家巴兹尔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集中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他人即地狱。(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6期)

陈佳欣[3](2019)在《浅谈《道林格雷的画像》所反映的感情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感情观,是指人们对感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感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道林格雷的画像》作为英国18世纪着名作家王尔德的代表作,向我们展示了不同角色的感情观,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来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主要人物的感情观,以此给现代社会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4期)

李易霖[4](2019)在《对自我的重新发现——从弗洛伊德视角看《道林·格雷的画像》》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类模仿来自自身外部的偶像,而非探究自身的内部结构。20世纪,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动力学,分析人类的精神模型,使人类重新发现自我。王尔德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诗人,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吸取了19世纪德国和奥地利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诸多成果,表现了其本人的文学创作无意识,而书中的几个人物也分别表现了艺术家的"白日梦"模型,死亡本能以及自恋情结。试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书中的人物心理和形象。(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张露[5](2019)在《识解理论视阈下《道林·格雷的画像》环境描写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用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传达出特殊的美学特点。他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于1891年首次出版,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现状,彰显出对青春貌美的看法,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更是淋漓尽致。由于作者独特的思想,小说在一开始受到了强烈的抨击,但西方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国内对《道林·格雷的画像》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该小说的汉译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已有诸多学者对《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文学特点和翻译现象进行研究,但是从识解理论的角度对该部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进行探讨的文章较为薄弱。识解理论由兰盖克提出,指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客观情景进行刻画,关注认知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体验。认知是识解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翻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认知活动,离不开理解和表达,优秀的译文离不开译者的认知努力。本文选取《道林·格雷的画像》不同时期的两个译本作为研究文本,即1984年荣如德先生译本和2017年孙宜学先生译本,从兰盖克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以及详略度,对这两个汉译本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二位译者在这些维度上进行了怎样的识解,出现了怎样的差异,认知主体的识解方式对翻译策略或方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外,本文还考察了译者的识解重构对译文表达所施加的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的识解方式存在着差异,不同译者对同一客观情景的识解方式也多种多样,体现在四个维度的识解运作上,在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上表现为:归化、直译、直译加注、省译和增译等。可见,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译者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转换。总之,翻译既要注重意义的传达又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和上下文的语境。本文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刘雨桐[6](2019)在《《道林·格雷的画像》在中国:时代话语诗学观下的选择性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艺术观和价值观。但这部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始终是一个选择性接受的过程,有时表现为对时代主流话语的契合,有时以个人性、文学性的话语表现出与主流话语的疏离。在这一过程中,译介者使用多种翻译策略,以完成对《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表述。透过《道林·格雷的画像》译介的个案研究可发现,在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每一时期有不同的时代话语占据主流位置,占据主流的时代话语形塑了20世纪中国的主流文学观,翻译文学与占主流时代话语的文学观之间有着复杂且微妙的关系。《道林·格雷的画像》在中国的选择性接受,体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系统在接受外国文学时的功利化倾向,既体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选择和接受的普遍性特点,也使翻译文学参与到中国文学系统中,共同构成了多元而复杂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王慧[7](2019)在《明暗双声 异曲同歌——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双重线索解读唯美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运动的引领者及先锋作家,他所崇尚的唯美主题——"艺术至上"散落其各个作品中,而其唯一一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在表达其唯美思想上则别具一格,尤其是在线索设计上更是独唱一歌。王尔德通过两个艺术家,展开两条线索,一条是明显的,确认了的;一条却是潜藏的,理念中的。两位艺术家同时对同一艺术原型进行不同角度的打造,而最终却通过两件艺术成品的不同结局,向读者传递同一思想即"艺术至上"这一唯美永恒的主题。这一明一暗的双声调美妙地演唱唯美这支曼妙的歌。(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建国[8](2019)在《《道林格雷的画像》所揭示的人性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文从儒家和基督教的善恶论以及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重点探讨了主人公道林格雷的人生轨迹,揭示了人性的软弱和败坏,说明了人性的善化不足和恶化有余,证明了人一旦离开真理和信仰,必然道德奔溃,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3期)

闫紫晴[9](2018)在《以“美”为镜——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审美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他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反道德、颓废派思想以及他的个人生活饱受争议。创作于1890年的《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结晶。本文将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出现的多重镜像关系并结合王尔德的个人生活,从而对王尔德的审美追求和自我认识进行更全面地探究。(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6期)

田羽[10](2018)在《试从《道林·格雷的画像》来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运动盛行,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思潮的灵魂人物,推动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发展。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阐述了王尔德及其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的相关内容,之后从艺术的独立性、无目的性、超越道德性和艺术的至上性这四方面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进行分析,希望为研究唯美主义文学的人士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34期)

道林格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林·格雷是文学史上最具代表的唯美主义形象,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道林从不谙世事走向堕落与毁灭,根本原因在于他与亨利勋爵、画家巴兹尔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集中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他人即地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林格雷论文参考文献

[1].闵佳丽.《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艺术魅力[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樊晓婵.他人即地狱——浅析道林·格雷的他毁[J].北方文学.2019

[3].陈佳欣.浅谈《道林格雷的画像》所反映的感情观[J].明日风尚.2019

[4].李易霖.对自我的重新发现——从弗洛伊德视角看《道林·格雷的画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5].张露.识解理论视阈下《道林·格雷的画像》环境描写汉译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6].刘雨桐.《道林·格雷的画像》在中国:时代话语诗学观下的选择性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7].王慧.明暗双声异曲同歌——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双重线索解读唯美主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8].刘建国.《道林格雷的画像》所揭示的人性真理[J].青年文学家.2019

[9].闫紫晴.以“美”为镜——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审美追求[J].文教资料.2018

[10].田羽.试从《道林·格雷的画像》来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J].传播力研究.2018

标签:;  ;  ;  ;  ;  

道林格雷论文-闵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