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气候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夏基金,ESG,资产管理机构,信息披露,基金公司,资本市场,气候变化,中国金融学会,披露水平,社会责任报告
全球气候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1](2019)在《华夏基金领跑中国ESG投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在东京举办TCFD(又称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峰会。华夏基金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与多家全球顶级资产所有者及资产管理公司一起出席会议,并与日本政府和企业代表一道探讨了投资环节中气候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9-11-01)
吴乐珺[2](2018)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当有一本经济账》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正值进行时,为12月将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做准备。这次大会事关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对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好似与此相呼应,国际社会共同领略到一个“前奏”——20(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11-22)
刘立涛,刘晓洁,伦飞,吴良,鲁春霞[3](2018)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基于粮食系统视角,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适应性策略出发,揭示粮食安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系统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系统不确定性增加,且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剧;2)粮食需求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粮食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3)多尺度有机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需在微观上"藏粮于技"实现提质增效,在中观上"藏粮于地"注重生态建设,在宏观上坚持市场为主导完善粮食政策体系。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研究呈现从单一学科、单一维度、单一手段向依靠多学科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保障粮食安全转变,从高碳粮食系统向低碳高效粮食系统转变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桂贤涛[4](2018)在《试论中美全球气候问题合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暖逐步恶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它的影响是动态复杂的、高度不确定性的,需要各国的一致共同应对。中美气候问题合作历史较久,合作领域广泛,但总体实质性不强。双方分歧仍较大,稳中求进,求同存异是两国的共同利益诉求。在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困境时,中美加强双边气候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对推动全球气候合作是十分关键的。气候恶化的现实紧迫性和全球共识、各国区域合作的趋向以及中美气候合作的互补性与相似的能源挑战,从全球、多边以及双边等不同层面为中美气候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促进两国继续开展合作。同时,中美气候合作仍存在众多的障碍挑战。首先,是中美两国发展战略的差异。美国奉行单极霸权和“美国优先”战略,掌控国际话语权,霸权思维充斥着国内外政策,“战略竞争对手”仍是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坚持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原则,在国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积极承担国际上气候治理的责任,担任务实的气候治理倡导者角色。其次,两国国家利益的分歧。从宏观上美国更注重相对利益的获取,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中美两国关系角色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转换,维护自身的经济发展利益;中方注重共同发展,同时也坚定维护自身合理正当利益,坚决反对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再者,中美战略信任的缺失。两国文化观念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导致指责中国“搭便车”。美国个人主义奢侈性消费高,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不合主流的较多,中国低碳观念广为传播,集体意识强,对气候变暖主流认知较一致;中国仍处于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化阶段,环境压力大,发达国家纷纷指责中国在气候治理上的“搭便车”行为,丑化中国不作为的形象。最后,两国国内因素也影响着气候合作。美国国内分权制衡体制、利益集团以及政府换届等因素,影响气候政策和法律的运行;中国自身科技水平和地方政府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气候治理的能力。总体而言,中美两国气候合作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但双方合作前景广阔。中美气候合作要以务实双赢核心,以新能源为重点,扩大技术合作,增强双方的战略信任,破除隔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自身气候治理的能力,扩大在气候领域的话语权,为两国合作奠定基础。两国气候合作互利双赢必将带来国际社会的共赢。(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李飞[5](2018)在《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自从人类关注气候问题以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已经从单纯的科学问题转变为涉及各国经济、能源、外交以及安全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伴随着对气候问题认知的深入,全球气候治理也开始兴起。从气候变化的科学探讨,到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政治共识的初步形成,再到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选择,气候治理成为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气候变化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的话题。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气候变迁过程。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近130年以来,全球气温升高了0.85℃。并且,从2003年到2012,十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这五十年的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气温增长速度加快。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与极端气候的频发,这种变化不仅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负面的。为了控制住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全球气温的增长速度稳定下来,同时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气候治理行动兴起。目前国际上已经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间组织,定期举办国际大会,并且签订了多个致力于各国合作解决相关气候问题的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其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了五次气候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成为了决策者以及相关专家的参考书,也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政治共识的初步形成,其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为以后的气候治理实践奠定了基础。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所确立的原则制定了可行的实践渠道。而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也在不断调整,其中“巴厘岛路线图”和《巴黎协定》所作出的调整是转折性的,针对不同的时代提出了相适应的计划,推动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向前。可以说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气候治理所取得的成就还远远不够,全球气候治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多个方面。对于国家主体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立场以及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与技术的援助方面存在矛盾,欧美国家之间因为减排政策的差异也摩擦不断。在气候变化的科学方面,仍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方面,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技术与资金方面,气候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友好技术存在技术瓶颈使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不够显着。此外,民众缺乏环保意识和国家内部忽视气候立法也延缓了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法。针对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既要完善现有的磋商机制,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也要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明确各方责任;既要矛盾双方努力达成共识,也要外部力量推动矛盾双方和解。面对部分科学家对气候科学的质疑,既要进一步的开展科学研究,也要推动IPCC的机构改革,以保证气候评估报告的准确性。面对环境友好技术存在技术瓶颈的现状,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继续进行科研工作,也需要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共同突破技术难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5)
余姣[6](2018)在《太平洋岛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及气候灾难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治理也成为重要国际议程之一。太平洋岛国存在严重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是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其生存权和发展权。长期以来,太平洋岛国在提出系列全球治理主张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未来仍需多措并举,在多边合作机制下积极探索全球治理新路径。(本文来源于《战略决策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刘航,温宗国[7](2018)在《全球气候治理新趋势、新问题及国家低碳战略新部署》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黎协定》确定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框架,其正式生效集中体现了近年全球气候治理认可度显着提升、渐趋理性务实、参与主体更为广泛、基本治理格局正在转变等。本文结合《巴黎协定》生效的大背景,在分析全球气候治理新特征、新趋势的基础上,就目前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共同而有区别"原则需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技术支持并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文本内容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面向国际、面向国内两方面提出了新趋势下中国低碳战略的新部署。(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期刊2018年02期)
王玥[8](2017)在《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看大国担当》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6月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作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退出严重削弱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努力,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与之相比,中国不仅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更将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采取有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为构建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作出贡献,彰显我大国担当。(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31期)
尹庆霄,林惠花[9](2017)在《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培养地理发散思维——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地理发散思维,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一种即矛盾式问题情境加以分析,并以地理教材中具体的实例来阐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化解矛盾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发散思维。教师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设计,将此情境具体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发散思维,进而为地理综合思维的养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7年08期)
孟朝妮,郭华[10](2016)在《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基于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气候关系问题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改"的六个主要目标之一,即"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叁第六章涉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概念过于抽象,书本表述过于简单,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其与社会、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6年04期)
全球气候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正值进行时,为12月将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做准备。这次大会事关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对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好似与此相呼应,国际社会共同领略到一个“前奏”——2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气候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李涛.华夏基金领跑中国ESG投资[N].中华工商时报.2019
[2].吴乐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当有一本经济账[N].人民日报.2018
[3].刘立涛,刘晓洁,伦飞,吴良,鲁春霞.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8
[4].桂贤涛.试论中美全球气候问题合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8
[5].李飞.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6].余姣.太平洋岛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探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8
[7].刘航,温宗国.全球气候治理新趋势、新问题及国家低碳战略新部署[J].环境保护.2018
[8].王玥.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看大国担当[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9].尹庆霄,林惠花.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培养地理发散思维——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10].孟朝妮,郭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基于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气候关系问题的解析[J].新课程(下).2016
标签:华夏基金; ESG; 资产管理机构; 信息披露; 基金公司; 资本市场; 气候变化; 中国金融学会; 披露水平; 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