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苏艳霞,冯冬霞,徐冠君,唐晶晶,李阁

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苏艳霞,冯冬霞,徐冠君,唐晶晶,李阁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氨排放,农田生态系统,空间自相关,减排建议

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文献综述

苏艳霞,冯冬霞,徐冠君,唐晶晶,李阁[1](2019)在《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以开封市某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氨(NH_3)作为大气中唯一的碱性气体,在细颗粒物(PM_(2.5))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收集2017年开封市某区农田生态系统活动水平,如氮肥的施用量,并结合排放系数,建立了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源清单,对该区氨排放量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结果表明:2017年该区氨排放总量为11 376.51 t,排放强度为4.58 kg/亩,排放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中部及北部地区;该区氨排放来源包括表面撒施和覆土深施以及土壤自身排放,其中表面撒施氮肥造成的氨排放占排放总量的58.33%,覆土深施氮肥造成的氨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9.01%,土壤本身造成的氨排放占排放总量的2.62%;在全局空间区域上,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局部空间区域上有3个乡镇呈现"高-高"(H-H)类型区,有1个乡镇呈现"低-低"(L-L)类型区,同时,开封市该区各乡镇氨排放出现"低-高"(L-H)类型区,表现出相反的空间自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胡静懿,刘朵,邓志欣,王灏,闫豪杰[2](2019)在《开封市某县农田生态系统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开封市某县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农药使用和农用机械情况,并结合《2017年开封市统计年鉴》,利用排放因子法核算出各乡镇农田生态系统VOCs排放量,建立了开封市某县农田生态系统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7年该县农田生态系统VOCs总排放量为7 255. 81 t。其中VOCs排放量最高的是农药使用源,达到7 114. 20 t;农用机械柴油源VOCs排放量为141. 61 t。根据VOCs排放量及各乡镇地理坐标信息,利用Arc GIS对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可视化处理,建立了该县VOCs排放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图,发现各乡镇的VOCs排放强度差异较大,大部分乡镇的排放强度处于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大VOCs监管力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用机械柴油使用量等减排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Abdul-Rauf,Malimanga,Alhassan[3](2019)在《保护性耕作对西北半干旱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质量,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降雨不足、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导致农作物生产能力低下;该地区大多数农户普遍采用传统耕作方法,保护性耕作并未得到普及。保护性耕作已被证明是有利于环境的,并且可以带来更高的作物产量。然而,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产力、土壤和环境的影响差异,均是基于不同气候条件、耕作类型、耕作时间、土壤类型以及作物类型的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减排能力的影响。该研究采用3参数(3p)Logistic,Gompertz,Richards和Weibull模型,利用以下处理方法评估秸秆和无秸秆处理下的生物量积累[早播春耕小麦(E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ESW-TS)早播春小麦;春耕小麦正常播种(N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正常播种春小麦(NSW-TS);春播小麦播种(LSW-T)和播种春播小麦播种和秸秆覆盖(LSW-TS)]。为了对该地区春小麦可持续生产提出全面建议,本研究于2016-2019年间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寒冷气候下,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性质、春小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室气体通量对耕作方式引起的环境变量变化的响应。研究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的四种处理方法[常规耕作(CT),常规耕作与秸秆覆盖(CTS),免耕(N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进行了秸秆覆盖和免耕对土壤性质、小麦籽粒、生物量产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研究和评估。所有处理重复叁次。该研究也采用3参数(3p)Logistic,Gompertz,Richards和Weibull模型,利用以下处理方法评估秸秆和无秸秆处理下的生物量积累[早播春耕小麦(E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ESW-TS)早播春小麦;春耕小麦正常播种(N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正常播种春小麦(NSW-TS);春播小麦播种(LSW-T)和播种春播小麦播种和秸秆覆盖(LSW-TS)]。主要结论如下:(1)所有秸秆改良地块的根系和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无秸秆处理。与无秸秆处理相比,秸秆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在早播,正播和晚播时分别增加了7.53%,0.78%和45.18%,而地上生物量产量也分别增加了37.41,48.09和28.97%。3参数逻辑模型是基于Akaike信息准则(AIC)和R~2值的最佳模型。在所有治疗中,3参数Logistic的AIC变化最小。在R~2值的基础上,3参数Logistic模型对于几乎所有处理都具有最高值,而Gompertz模型接下来在6个处理中的4个中高于其他2个模型。使用根均方误差(RMSE),3p Logistic模型优于Gompertz模型,但Richards和Weibull模型不是更好。作为在候选模型中选择最佳模型的标准的AIC表明,Logistic模型是基于我们的数据的最佳模型,其次是Gompertz模型。根据他们的表现,模型可以安排如下:Logistic>Gompertz>Weibull>Richards。ESW-TS从模拟结果中获得了最高的生物量产量,表明早播和秸秆改良可以提高干旱地区的小麦产量。(2)土壤性质受耕作和秸秆覆盖的影响很大。两年内NTS处理的土壤含水量(SWC)显着改善(P<0.05)。2018年播种时,NTS处理在0-10㎝的SWC增加了49.07%,2017年收获时,CTS处理在20-40㎝的土壤容重(BD)下降(p<0.05),而到2018年收获时,NTS处理0-10、10-20㎝呈现出最低的土壤容重。在2018年收获时,CTS和NTS处理0-10cm的土壤含水孔隙率显着增加。土壤的一般物理性质在保护性耕作下得到改善,特别是NTS和CTS处理。保护性耕作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SOC),但每种处理的土壤有机碳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017年,NTS处理在0-10㎝的SOC比CT增加了14.93%,而CTS和NT的SOC分别比CT增加了7.87和5.89%。在所有深度,CTS,NT和NTS的总氮(TN)均高于CT。在2018年,CTS、NT和NTS在0-10、10-20cm的SOC显着高于CT;而在相同深度,CTS、NT和NTS的TN均高于CT的。在2年实验结束时,0-10cm处的SOC大小顺序如下:NTS>CTS>NT>CT,TN大小顺序如下:NTS>NT>CTS>CT。(3)耕作和秸秆覆盖对粮食产量有影响。在2017年和2018年NT和CTS的粮食产量最高。2年内各处理产量平均值表明,NTS处理最高,顺序依次为:NTS>CTS>NT>CT。NTS和CTS中的SOC高于CT,有助于提高产量。2017年,NTS的地上生物量最高,比CT高23.44%,而2018年,NTS的根系和地上生物量最高。较少的土壤干扰和秸秆覆盖导致较低的碳损失和较高的碳输入,从而提高了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作物产量。2017年籽粒产量与SOC(p<0.01),TN(p<0.01),WFPS(p<0.05)和蓄水量(p<0.05)呈正相关。(4)耕作和秸秆覆盖也显着影响温室气体通量。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显着影响生态系统呼吸(Reco),并表现出强烈的季节变化。累积生态系统呼吸率依次为:CTS>CT>NT>NTS。与CT相比,NT和NTS的累积生态系统呼吸率分别下降了28.25和32.94%。生长季的累积生态系统呼吸率显着高于非生长季。非生长季节的排放量分别占CT,CTS,NT和NTS的生态系统呼吸率总量的10.71、15.56、15.06和16.90%。碳汇量大小依次为:NTS>CTS>NT>CT。所有耕作处理均导致CH_4的净吸收,但速率不同。NTS吸收的CH_4明显高于CT。在这项研究中,N_2O的通量很小,但保护性耕作改变其排放通量。在所有处理中,非生长期的CH_4和N_2O通量均较生长期低。由于相对较高的作物生产力导致碳输入较高,NTS显示出最小的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温室气体强度。(5)粮食产量与SWC、土壤贮水量、WFPS、SOC、TN呈显着正相关,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温度(ST)和SWC呈显着正相关,CH_4通量与ST呈显着负相关,与SWC无显着相关。指数函数最好地描述了生态系统呼吸和ST之间的关系,而幂函数最好地描述了生态系统呼吸和SWC之间的关系。除CH_4-ST关系外,线性函数还表征了ST和SWC与CH_4和N_2O的关系。在黄土高原采用秸秆覆盖和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来提高作物产量。此外,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覆盖的结合可以提高作物生产力,并确保半干旱黄土高原的环境可持续性。由于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覆盖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壤碳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性耕作可用作减少温室气体和提高作物生产力的战略。因此,在黄土高原西部等水资源限制地区,需要通过养分管理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的作物综合管理,来进一步提高保护性耕作的效益。(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9-06-24)

刘欣铭,孙丽,王康,刘启龙,周嘉[4](2019)在《中国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公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全球变暖的情况愈演愈烈气候变化成为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利用2003—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数据,分析了碳排放总量、省域碳排放强度、人均、地均碳排放量的时空变化,从生态承载力系数、经济贡献系数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省域间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3—2016年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碳排放量大的地区已经由中南、西南、华北地区逐步蔓延到了西北、东北地区。②从碳排放强度角度分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GDP增加速度大于碳排放量的增加速度,说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引起农田生态系统CO2的大量排放;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由2003年的1.63 t/人增加到2016年的2.21 t/人,其中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增长量最大的新疆,增长了99.34 kg/人,上海市出现了减少现象,人均碳排放减少了11.17 kg/人;从地均碳排放来看,由2003年的1.95 kg/m2增加到2016年的2.43 kg/m2,呈现下降趋势的只有北京、上海两市,研究区内其他29个省(市、区)的农田生态统地均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量最大的广东省,增加了45.55 g/m2;③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生态承载系数相对其它地区较高,研究区的经济贡献系数在0.230~16.752之间,基于2016年生态承载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之间存在差异,将我国31个省(市、区)可以分为3种类型:北京等4市5省1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吉林等4省1区属于"低—高"型地区;河北等13个省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肖乾颖,黄有胜,胡廷旭,朱波[5](2018)在《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紫色土施肥方式与养分循环长期试验平台(200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排放的野外原位观测试验。长期施肥方式包括单施氮肥(N)、传统猪厩肥(OM)、常规氮磷钾肥(NPK)、猪厩肥配施氮磷钾肥(OMNPK)和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肥(RSDNPK)等5种,氮肥用量相同[小麦季130 kg(N)×hm~(-2),玉米季150 kg(N)×hm~(-2)],不施肥对照(CK)用于计算排放系数,对比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N_2O和NO排放的影响,以期探寻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协同减排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式下紫色土N_2O和NO排放速率波动幅度大,且均在施肥初期出现峰值;强降雨激发N_2O排放,但对NO排放无明显影响。在整个小麦-玉米轮作周期,N、OM、NPK、OMNPK和RSDNPK处理的N_2O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40 kg(N)×hm~(-2)、4.60 kg(N)×hm~(-2)、0.95 kg(N)×hm~(-2)、2.16kg(N)×hm~(-2)和1.41 kg(N)×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41%、1.56%、0.25%、0.69%、0.42%;N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57 kg(N)×hm~(-2)、0.40 kg(N)×hm~(-2)、0.39 kg(N)×hm~(-2)、0.46 kg(N)×hm~(-2)和0.17 kg(N)×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21%、0.15%、0.15%、0.17%、0.07%。施肥方式对紫色土N_2O和NO累积排放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与NPK处理比较,OM和OMNPK处理的N_2O排放分别增加384%和127%,同时NO排放分别增加3%和18%;RSDNPK处理的NO排放减少56%。表明长期施用猪厩肥显着增加N_2O和NO排放,而秸秆还田有效减少NO排放。研究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均显着影响小麦季N_2O和NO排放(P<0.01),对玉米季N_2O和NO排放没有显着影响(P>0.05),土壤无机氮含量则是在小麦-玉米轮作期N_2O和NO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P<0.01)。全量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是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协同减排的优化施肥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郑志侠,翁建宇,汪水兵,胡淑恒,汪家权[6](2016)在《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分人为源和自然源2种,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氮肥施用、土壤本底、固氮植物和秸秆堆肥为统计单元,利用排放系数模型算了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现状。2014年全省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量为50974.0 t,其中,氮肥施用氨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80.4%。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气氨污染防治措施,旨在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氨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为科学施肥、合理综合利用秸秆等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翟洋洋,程云湘,常生华,侯扶江[7](2015)在《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CO2、CH4和N2O是目前几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中,农业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对其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般而言,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和N2O的排放源,黄土高原等旱地是CH4的吸收汇。CO2排放主要包括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呼吸作用;CH4排放包括有机物的还原和氧化吸收2个过程;N2O排放包括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2个过程。土壤微生物、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质地、施肥等均从不同角度影响着温室气体的释放与吸收。近些年,免耕、秸秆还田、地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免耕可以减少CO2和N2O的排放量,增加土壤对CH4的吸收量;秸秆还田和覆膜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尚未统一,但秸秆还田促进CO2排放抑制CH4吸收,而覆膜促进CH4吸收抑制CO2排放。加强且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应该作为今后重点研究领域,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09期)

张衍华,毕建杰,高珂歆[8](2014)在《投稿会场: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CO_2的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CO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排放量及其对气候变暖的贡献远超过其它气体。因其强烈的温室效应而倍受关注,尤其导致大气CO2浓度进一步增加的各种过程研究更是全球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统CO2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期刊2014-11-03)

叶娟[9](2013)在《黄土丘陵区旱地农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_2O是一种重要的具有温室效应的农业源气体,与CO2相比,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但增温潜势显着,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是全球N_2O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开展旱地农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研究对编制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制定减排对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依托兰州大学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系统试验站(36o02N,104o25E,平均海拔2400m),于2012年4月至9月,对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N_2O排放进行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玉米地不同管理方式和施肥水平下N_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估算了该区各处理方式的N_2O排放通量和总量及旱地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总量的贡献,并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N_2O减排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在玉米植株一个生长期内,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土壤温度季节变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水分含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与温度均高于不覆膜条件下。(2)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N_2O排放量具有时间滞后性,整体呈现出双峰的变化规律,玉米生长前期,双垄沟覆膜处理与施肥覆膜处理下N_2O通量高于其他处理,随着生长期的推移,所有处理下N_2O排放通量均呈现出逐渐波动下降的趋势,此后各处理下N_2O通量变化趋于一致,均于收获时出现N_2O的排放峰值,收获结束后,各处理N_2O通量均迅速下降,其中裸地下降最快。(3)对于施肥处理,在施肥初期,叁个处理N_2O浓度均高于两个不施肥处理以及裸地,N_2O排放通量表现为显着的季节变化。不施肥情况下,覆膜处理的农田N_2O排放量小于不覆膜处理,施肥情况下,覆膜处理的N_2O排放量明显高于覆膜不施肥处理。(4)通过对比叁次N_2O排放通量日变化特征,表明气象条件对N_2O排放的显着影响。晴朗气象条件下N_2O通量表现为较为规律的排放高峰,一次出现于中午12:00左右,另一次出现在夜间3:00左右,两次晴朗气象条件中,出现第一个N_2O排放峰值的时间点正好位于阴雨气象条件下N_2O排放的低谷。(5)氮肥的施用、覆膜条件下水分温度条件的改变、土壤硝态氮以及铵态氮的含量和作物本身是农田系统N_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减少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N_2O的排放量,要从减少氮肥施用量,大力推广施用长效氮肥与控释化肥,提高氮肥的有效利用率,以及改进水分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谷家川,查良松[10](2013)在《皖江城市带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业灌溉、农地翻耕、农机运用、农作物收割后残留根系分解7个主要碳源,测算皖江城市带1991~2010年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碳排放总量从1991年的273万t增加到2010年的535万t,年均增长率为10.35%,同时2010年其排放量约占安徽省碳总排放量的4.43%。1991~2010年研究区人均农业碳排放年均增幅2.6%,农业碳排放密度年均增幅5.84%,碳排放强度年均降幅376.9t/亿元。研究区农业碳排放以农作物收割后残留根系分解为主(占总排放量的59.87%),且化肥碳排放比重年均增长最快达16.18%。各市农业碳排放量六安最大,安庆较大,铜陵最小,其中平均增幅最大为六安2.98万t/a,最小为铜陵0.09万t/a;碳排放强度最大为六安,较大为滁州,最小为铜陵,平均降幅最大为滁州647.74t/(亿元.a),最小为铜陵197.60t/(亿元.a);人均农业碳排放量最大为滁州,最小为铜陵,人均增加量最大为六安4.60kg/a,最小为合肥0.39kg/a;碳排放密度年均增幅最大为芜湖8.36%,最小为马鞍山3.45%。最后根据该区农业碳源的构成特点和动态特征,为其降低农业碳排放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3年01期)

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开封市某县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农药使用和农用机械情况,并结合《2017年开封市统计年鉴》,利用排放因子法核算出各乡镇农田生态系统VOCs排放量,建立了开封市某县农田生态系统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7年该县农田生态系统VOCs总排放量为7 255. 81 t。其中VOCs排放量最高的是农药使用源,达到7 114. 20 t;农用机械柴油源VOCs排放量为141. 61 t。根据VOCs排放量及各乡镇地理坐标信息,利用Arc GIS对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可视化处理,建立了该县VOCs排放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图,发现各乡镇的VOCs排放强度差异较大,大部分乡镇的排放强度处于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大VOCs监管力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用机械柴油使用量等减排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参考文献

[1].苏艳霞,冯冬霞,徐冠君,唐晶晶,李阁.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以开封市某区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胡静懿,刘朵,邓志欣,王灏,闫豪杰.开封市某县农田生态系统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特征[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

[3].Abdul-Rauf,Malimanga,Alhassan.保护性耕作对西北半干旱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质量,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9

[4].刘欣铭,孙丽,王康,刘启龙,周嘉.中国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公平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

[5].肖乾颖,黄有胜,胡廷旭,朱波.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排放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

[6].郑志侠,翁建宇,汪水兵,胡淑恒,汪家权.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

[7].翟洋洋,程云湘,常生华,侯扶江.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J].中国农学通报.2015

[8].张衍华,毕建杰,高珂歆.投稿会场:S6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我国农田生态系统CO_2的排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展望[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2014

[9].叶娟.黄土丘陵区旱地农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0].谷家川,查良松.皖江城市带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动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

标签:;  ;  ;  ;  

农田生态系统排放论文-苏艳霞,冯冬霞,徐冠君,唐晶晶,李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