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评估论文-陈若愚,林磊,胡忠宇

开源软件评估论文-陈若愚,林磊,胡忠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源软件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成熟度评估,开源软件,分布式协作,众包

开源软件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愚,林磊,胡忠宇[1](2018)在《基于成熟度的开源软件立项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软件.如何充分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从而减少软件项目的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各类软件项目中,开源软件项目的开发具有特殊性,体现在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多层次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面性和不稳定性等方面.在项目成熟度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源软件项目的立项评估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成熟度评估的方法及基于成熟度的开源软件项目立项评估流程,通过一个项目实例分析了在该模型基础上的立项评估过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09期)

何东杰,匡翔宇,王琪,刘为怀,蒋丹妮[2](2018)在《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漏洞风险评估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源软件获得广泛使用的背景下,金融企业对于开源软件仍持有保守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对开源软件安全性的担忧。开源软件经常会有漏洞曝光,为了准确评估漏洞带来的风险,需要建立准确、客观、可操作的开源软件漏洞风险的评估框架。提出建立评估模型,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带有校验功能的信息获取方案和单漏洞风险评估攻击图算法。以两个CVE漏洞为例,验证了漏洞风险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09期)

吴哲夫,朱天潼,宣琦,余跃[3](2018)在《基于贡献分配的开源软件核心开发者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源软件中如何真实评估所有开发者的贡献度并有效区分核心开发者和外围开发者,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通过设计开发文件的贡献度分配算法,以9个Apache项目为基础,分析了开发者对项目的贡献度,并以此有效地区分核心开发者和外围开发者.实验结果通过Apache官方主页公布的开发者地位名单进行考证,同时在真实名单的相似度上与传统评估方案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建立分类模型,结合不同影响开发者地位的关键因素,提升了开发者分类的精确度.(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翁琴[4](2017)在《基于变点的开源软件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源软件由于其开发周期短、上线版本多、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开源软件的可靠性分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源软件开发过程的本质是开发人员自愿进行的开发过程,软件发布时间的确定多为核心维护人员依据软件开发的情况决定,相比于传统的闭源软件,开源软件的调试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成员和用户,在新版本发布后会检测到的故障会发生一些巨大的波动。因此,针对这一开源软件排错特性本文在现有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变点问题,以实现更加准确的模型拟合和数据预测。目前在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中,变点问题主要分为参数型和非参数型(本文研究参数型控制图、算数均值、发布时间),本文对两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非参数型方法中,加入了小波分析方法来解决变点位置确定问题。并在具体开源软件失效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参数型和非参数型方法进行变点选择。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对多个开源软件数据集进行分析,结合最优模型选择策略,本文提出了开源软件变点选择方法。同时,针对变点前后变点失效检出率可能服从不同分布,失效检出过程呈现不同的变化的情况,本文根据不同失效数据检出特点,提出两种两模型组合模型,并在多个开源软件数据集上进行分析。通过并与变点前后模型相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使用组合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甘谊昂[5](2016)在《开源软件社区开发者的贡献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源社区和开源软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参与到开源项目中,众多的开发者在一个具体项目中的表现行为和担任的角色是不同的,开发者的行为包括代码活动和非代码层面的社交化活动,他们的活动行为推动着项目的发展,一个项目的演化过程是由所有开发者的贡献累积推动的。通过对开发者的贡献特征进行研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开发者对项目的具体影响,对开发者的贡献组成研究,能够指导项目拥有者理解不同开发者的开发偏好,从而合理地进行人员配置。本文给出一个通用的面向Github开源社区数据研究方法,包括数据爬取与特征变量的抽取,将异构数据源合并整理到结构化数据库,并发现一种高准确合并同一真实身份但是不同提交身份信息的算法。通过引入贡献能力雷达图、贡献演化年轮图和平行坐标线性图等多种可视化挖掘技术,降低了多维变量挖掘研究中的复杂度,在对个体贡献的演化分析中总结出开源项目中四大类角色,并发现长期开发者跨版本贡献的特性。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对开发者贡献指标进行深入挖掘和解释说明的研究很少,本文重点研究了开发者贡献评估所涉及的指标,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发者的各种活动与贡献的关系,对度量指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最终从众多观测指标中选择出了3个比较显着的变量用于评估贡献量,这叁个变量分别是开发者增加代码的行数、修复缺陷的数量和参与评论的次数,在研究过程也证实和发现了一些开发规律。本文利用软件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并结合多种可视化挖掘技术研究开源环境下开发者的贡献特性以及贡献演化规律。研究包括与贡献相关的度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排序,并在度量指标的基础上按照版本分割开发者贡献,研究个体开发者的贡献演化过程,并最终通过逐步回归技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贡献度量指标,最终对模型做了现实意义的解释,该模型适用在大型开源项目中对众多开发者的贡献评估。(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王大翊[6](2016)在《基于活力分析的开源软件轻量级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轻量级、易实施的开源软件评估方法。从实际评估手段角度将评估属性分为产品活力、功能及特性、软件质量3大类,并给出了基于互联网公开数据评估开源软件活力的具体指标。(本文来源于《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期刊2016年06期)

孙晓兰[7](2015)在《面向开源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模型评估与预测工具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商业软件的开发,信息技术和社会动态的改变都推动着闭源模式向一个分布式并行的模式进行着转变,而这种转变正促使着开源模式的软件不断增多。开源软件由于其开发周期短、上线版本多、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开源软件的可靠性分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于传统的闭源软件,开源软件的调试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成员和用户,开源软件在新版本发布后会,检测到的故障会发生一些巨大的波动,因此,针对这一开源软件排错特性本文建立了基于移动点的开源软件可靠性模型。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开源软件移动点分析法,该方法可以确定移动点的个数和位置。在移动点确定的前提下,不同移动点间的时间间隔采用不同的传统NHPP(Non-homogeneous Poisson Process)模型进行建模,并提出了相应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该模型在开源软件的评估和预测方面优于不含移动点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大多数开源软件采用构件复用的方式来进行开发,构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了软件整体的可靠性。本文针对软件中不同构件的排错特性分别进行了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再将不同构件的模型进行累加从而得到软件整体的可靠性模型。与传统的模型相比,基于构件分类方法的可靠性模型对于开源软件可靠性的拟合和预测方面表现得更好。本文实现了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和预测工具的开发。通过该工具可以查看数据库中开源软件的失效信息,并通过不同方法对失效数据进行趋势的分析。用户可以根据趋势分析结果选择不同的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同时该工具提供了叁次指数平滑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软件可靠性的分析,从而弥补了软件可靠性模型无法较好地预测近期版本可靠性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陆华[8](2013)在《面向互联网的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通用程序有关证据、面向对象程序有关证据、开源相关证据,引入了面向互联网的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即OSS-AEEF,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开源软件可信证据查询方法,以应对互联网的海量软件资源,以期实现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可信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数字化用户》期刊2013年10期)

袁霖,王怀民,尹刚,史殿习,朱沿旭[9](2013)在《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上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种类丰富的开源软件资源。如何准确、快速地判断一个开源项目的各种可信属性是否满足需求是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深入分析已有开源软件评估模型,总结互联网上软件质量相关的各种信息,提出了面向开源软件的可信评估证据框架,并基于该框架构建了一种开源软件可信证据查询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评估效率,用户可以准确、快速、全面地了解相关软件项目的各种信息。最后,以一个知名开源软件证实了该证据框架及证据查询平台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袁霖,王怀民,尹刚,史殿习,朱沿旭[10](2011)在《面向互联网的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从海量的、公共可获取的互联网资源中快速定位和获取高质量、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开源软件资源是当前软件开发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研究了互联网上开源软件各种可信证据的存在及分布形式,给出了相关数据的定位和自动化获取方法;提出了面向互联网的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用于解决互联网数据到软件可信证据的映射问题;提出面向互联网上海量软件资源的开源软件可信证据查询平台实现方法,用于解决软件可信证据的自动化获取及使用问题;基于该系统能够极大的提高评估效率,使得用户准确、快速、全面的了解相关软件项目的各种信息.最后,通过两个典型的开源软件实例证实了上述证据框架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1年11期)

开源软件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开源软件获得广泛使用的背景下,金融企业对于开源软件仍持有保守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对开源软件安全性的担忧。开源软件经常会有漏洞曝光,为了准确评估漏洞带来的风险,需要建立准确、客观、可操作的开源软件漏洞风险的评估框架。提出建立评估模型,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带有校验功能的信息获取方案和单漏洞风险评估攻击图算法。以两个CVE漏洞为例,验证了漏洞风险评估框架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源软件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陈若愚,林磊,胡忠宇.基于成熟度的开源软件立项评估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8

[2].何东杰,匡翔宇,王琪,刘为怀,蒋丹妮.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漏洞风险评估框架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

[3].吴哲夫,朱天潼,宣琦,余跃.基于贡献分配的开源软件核心开发者评估[J].软件学报.2018

[4].翁琴.基于变点的开源软件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5].甘谊昂.开源软件社区开发者的贡献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6].王大翊.基于活力分析的开源软件轻量级评估方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

[7].孙晓兰.面向开源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模型评估与预测工具的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8].陆华.面向互联网的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

[9].袁霖,王怀民,尹刚,史殿习,朱沿旭.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

[10].袁霖,王怀民,尹刚,史殿习,朱沿旭.面向互联网的开源软件自动化评估证据框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

标签:;  ;  ;  ;  

开源软件评估论文-陈若愚,林磊,胡忠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