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835100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阶段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煤气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在媒体生产及利用过程中有效的净化技术能显著提高媒体功能,提高煤气的利用价值。在煤气净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实施低温甲醇洗能将煤气中的硫物质及碳物质很好的消除,且对于酸性物质的吸收能力较强,还拥有较强的溶剂稳定性,选择性的吸收物质,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这项技术的原材料较为充足、成本低且使用较为便利。为了分析低温甲醇洗煤气净化技术的应用,笔者针对现阶段低温甲醇洗在煤气净化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温;甲醇洗;煤气净化技术
低温甲醇洗属于一种在物理吸收气体基础上的净化方式,吸收剂为甲醇,主要是通过原料中的各种气体组分在低温下的甲醇中不同的溶解度对混合气体进行分离,能将气体中的酸性组分、各种有机硫化物、水汽及胶质等,净化度较高。低温甲醇洗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促进者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1.现阶段低温甲醇洗在煤气净化中的问题
现阶段的低温甲醇洗在煤气净化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低温甲醇洗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生产过程中甲醇消耗量大,利用率不高,导致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且对于酸性物质的降低效果不佳,反而会增加酸性物质水平,对工作设备起到腐蚀作用,导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现象出现。其次,设备清洁程度不高,由于净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对设备产生腐蚀作用,若酸性物质与其他化合物混合后出现化学反应将会导致设备腐蚀现象的出现,容易引发设备故障,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1]。最后,工业生产过程中酸性气体含量超过正常范围,不但会大致人体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还会产生酸性气体过高的现象,影响工业的发展。
2.低温甲醇洗煤气净化技术的应用
2.1低温甲醇洗煤气净化技术的优点
低温甲醇洗媒体净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优势,首先能较强程度上吸收酸性气体,特别是对高压及低温环境下的酸性气体进行吸收,将有毒气体的排放减少,对于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缩短气体净化环节,节省净化所需时间,提高净化技术的运用效率。还能有效将有效气体的损失降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后,实施低温甲醇洗还能对环境进行保护,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现象,甲醇在参与净化的过程中能开展相应的反复利用吸收与再生的表现,实现循环利用的目标,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2]。
2.2低温甲醇洗煤气净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过程
2.2.1低温甲醇洗的两种类型流程分析
低温甲醇洗主要分成高压一段吸收及中压二段吸收,中压二段吸收一般情况下发生气在肺热锅炉中间接冷却后进入低温甲醇洗的第一段,在温度0摄氏度以下将H2S脱除,再给予热气体实施CO的变换,而后在低温甲醇洗第二段中将二氧化碳脱除。高压一段吸收主要是发生气直接性的用水冷却获取CO变换需要的蒸汽,在CO变换后单级低温甲醇洗装置中的硫化物与二氧化碳同时脱除。高压一段的原料气需要进行一次冷却的过程,流程具有简便及耗时短等特点,冷损不高。中压二段可以使用普通的Fe系变换触媒,高压一段必须使用价格不菲的耐硫变换触媒[3]。
2.2.2低温甲醇洗在煤气净化中的应用
煤气中含有大量的H2S、CO2及有机硫的硫化物、杂质等。甲醇洗工艺过程主要是在低温甲醇能够对煤气中的杂质进行吸收的基础上完全净化煤气。在对煤气进行净化的过程中甲醇洗主要包括三个工艺流程,甲醇的再生主要是在蒸馏及降压的过程中实现的,从各级闪蒸出来的和与再生塔出来的脱吸气应在向大气排放前实施相应的脱硫处理。
2.2.3低温甲醇洗在国内外的应用
自1954年德国创作第一套低温甲醇洗装置后,现阶段已经存在上百套低温甲醇洗装置投入使用。原料主要为煤和重油,最为常见的脱除酸性气体的工艺为低温甲醇洗这一工艺,煤在经过气化处理后将其中的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经过低温处理甲醇洗实现脱硫及脱碳的目标。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的进步,现阶段开发出了较多的多样化工艺流程,在设备及流程的改进过程中提高了这一技术的使用效率。在我国,1983年开始,实现了低温甲醇洗工艺两项专利的申请与研究,近年来,这一技术在制造设备过程中实现了对甲醇再生塔、变化气吸收塔、二氧化碳解析塔及硫化氢浓缩塔等关键的设备。
3.结语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进步,低温甲醇洗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创新及发展,能有效的对酸性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这一技术运用的经济效益,促进工业化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懿.煤气净化中低温甲醇洗技术的运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3,15(12):266-266.
[2]刘浪,吴润凤.低温甲醇洗在煤气净化中的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3,26(8):248-248.
[3]仇静昕,谭延泽,宁超.浅谈低温甲醇洗技术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33(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