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防性横结肠造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学,肠造口术,吻合口瘘
预防性横结肠造瘘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业,邓建武,苗永昌[1](2015)在《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末端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末端回肠造瘘应用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9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并预防性肠造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预防性横结肠造瘘33例,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4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造瘘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横结肠造瘘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6.06%),末端回肠造瘘组4例(8.7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结肠造瘘组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末端回肠造瘘组(P<0.05),其他造瘘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两组血清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横结肠造瘘组术后24、48、72 h血清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末端回肠造瘘组(均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术中,采用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防止吻合口瘘方面效果相似,但末端回肠造瘘术在减轻术后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横结肠造瘘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曹海生,任元满,彭文岗,蔺春芳[2](2010)在《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吻合口瘘(AL)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12例行直肠LAR的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对AL发生的影响。结果63例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的直肠LAR发生AL有2例(3.2%),249例未行该造瘘的发生AL有21例(8.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LAR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并不能有效地降低AL的发生率,且行预防性造瘘者,均需再次手术关瘘。(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预防性横结肠造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吻合口瘘(AL)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12例行直肠LAR的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对AL发生的影响。结果63例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的直肠LAR发生AL有2例(3.2%),249例未行该造瘘的发生AL有21例(8.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LAR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并不能有效地降低AL的发生率,且行预防性造瘘者,均需再次手术关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防性横结肠造瘘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业,邓建武,苗永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与末端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
[2].曹海生,任元满,彭文岗,蔺春芳.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