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污染饮用水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水缸,生态环境,环境监察,水源保护,污水预处理,台州,长潭,水污染物,饮用水,废水处置
微污染饮用水源论文文献综述
汪秀君,晏利扬[1](2019)在《污染“大水缸” 后果很严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通讯员汪秀君 晏利扬台州报道“有人在长潭水库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水,希望环保部门管一管。”一接到群众举报,浙江省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经勘察,群众反映的是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一个水库工程土建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9-12-06)
朱芳瑶,常莎,陈尧,邴永鑫,虢清伟[2](2018)在《化学氧化法应急处理甲醛污染饮用水源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氧化法应急处理甲醛污染饮用水源,探讨H_2O_2、NaClO、Ca(ClO)_2、KMnO_4、K_2FeO_4这5种氧化剂在典型浓度下投加量、pH、时间、温度等反应条件对甲醛废水的去除效果并找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_2O_2、NaClO、Ca(ClO)_2可作为应急处理甲醛污染饮用水源的药剂,典型浓度下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常规pH条件下反应30 min,当水中甲醛浓度依次超标10、20、50、100、200、500、1 000倍时,0~20℃时分别投加20 g/L Ca(ClO)_2、100 mL/L NaClO(8%)、25g/L Ca(ClO)2、200 mL/L NaClO、100 g/L Ca(ClO)_2、300 mL/L NaClO、400 mL/L NaClO;20~35℃时适宜投加H2O2(30%),分别投加60、100、120、250、400、600、800 mL/L。经处理后甲醛浓度基本能降到标限以内,甲醛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09期)
刘宏远,邢岚英,朱海涛,沈伟民,田孝禾[3](2016)在《污染饮用水源预处理技术及其节能运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解决污染饮用水源(尤其是低温期氨氮)处理问题,进行了火山岩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技术及其节能运行研究。在气水比为1:1、进水氨氮为1.88~2.63 mg/L时,BAF采用间歇曝气方式能够和连续曝气方式一样使出水氨氮浓度小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0.5 mg/L的限值。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在常温期(水温≥10℃)最佳曝气方式为曝气0.5 h、停止曝气1 h,每天可以节约2/3的曝气量;在低温期(水温<10℃)最佳曝气方式为曝气0.5 h、停止曝气0.5 h,每天可以节约1/2的曝气量。此外,BAF对COD_(Mn)、亚硝酸盐氮和浊度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6年13期)
李彪[4](2016)在《3月公众举报75件环保案 部分企业被指污染饮用水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地水源面临企业违规排放污染风险。4月17日,环保部发布公报公布3月“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受理情况,当月,公众举报75件,其中反映大气污染最为集中,其次为水和噪声污染。值得注意的是,从公众举报的案件来看,相对于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本文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期刊2016-04-18)
冼晖[5](2015)在《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微污染饮用水源中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已经成为了重点的研究课题,并且各项措施也在积极落实,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微污染饮用水源中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准。(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5年15期)
曲旦泰来,梁巨大,王浩然,曹长春[6](2014)在《桂林微污染饮用水源预处理工艺有效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桂林漓江某河段水质数据表明,该段水源已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通过对该水质进行的可生化性试验,可生化降解部分达到34.9%。粉末活性炭吸附与高锰酸钾氧化预处理试验其CODCr去除率分别达52%、45%,生物接触法CODCr去除率45%,粉末活性炭吸附和高锰酸钾氧化在现有给水处理工艺基础上稍加改造即可实施,生物接触氧化需新建接触氧化反应池。(本文来源于《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唐慧[7](2014)在《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对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生活污水、养殖废水以及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许多饮用水源水中氨氮浓度偏高,对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和保障人体健康,研究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已成当前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对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的氨氮进行去除研究。该方法选择改性沸石作为滤池的生物载体,将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组合菌作为生物接种源,在改性沸石表面进行生物挂膜,挂膜成功后对模拟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沸石改性、表征和吸氨性能研究。对天然沸石先氯化钠溶液进行盐改性,再进行热改性,用以提高沸石的吸氨性能。将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用BET、SEM和XRD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比两种沸石的氨氮吸附性能。改性结果表明,当氯化钠溶液浓度为2.0mol/L时,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好。沸石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径增大,表面形貌结构变得疏松多孔,粗糙度大大提高。但改性前后晶体结构并未被破坏,与天然沸石相比,改性沸石中钠元素增加,钙元素明显减少。在相同条件下,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具有更好的氨氮吸附性能。改性使沸石的吸氨容量和吸氨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吸氨容量由0.56mg/g提高到0.79mg/g,平衡吸附时间由12.0h缩短至4.0h。研究了单纯的组合菌对氨氮的降解特性和改性沸石滤池生物挂膜培养方式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首先在曝气和不曝气条件下,考察了单纯的组合菌对模拟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总氮和CODMn的降解性能。然后,将组合菌作为改性沸石滤池的接种菌,考察了不同的曝气生物挂膜培养方式对氨氮的去除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曝气和不曝气条件下,单纯的组合菌都能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但曝气有利硝化反应,不曝气有利于反硝化反应;在改性沸石滤池生物挂膜培养中,与全程持续曝气方式相比,采用间歇曝气的生物挂膜培养方式,所得到的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对水中总氮的去除效果更好。研究了改性生物沸石滤池对氨氮去除效果及其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机制。考察了水力负荷、进水溶解氧及进水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去除氨氮和总氮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在不同进水溶解氧情况下改性沸石生物滤池中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9m3/(m2.h)、进水溶解氧为4.5~5mg/L和水温为15~30℃条件下,改性生物沸石滤池对水源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较好;当进水溶解氧为7.0~7.5mg/L时,滤池中前半段主要发生的是强硝化反应,后半段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较弱,总氮去除率稳定于60%左右;当进水溶解氧为4.5~5mg/L时,滤池中前半段仍然以较强的硝化反应为主,而后半段则以反硝化反应为主,此时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均较好,总氮去除率稳定于80%左右。对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在长期运行状况下的处理效果和高水力负荷下的自我调节修复能力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进水氨氮在3.71~5.46mg/L范围内时,室温下,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对模拟微污染饮用水源水的长期处理效果;探讨了在4m3/(m2.h)的水流下运行2h后,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对自我调节修复时间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沸石生物滤池长期运行中,氨氮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总氮去除率稳定于80%左右,CODMn去除率在30%左右,出水氨氮在0.01~0.41mg/L之间,满足我国饮用水水质对氨氮的要求;在4m3/(m2.h)的水力冲击下,通过停运2h,改性沸石生物滤池能够很好的自我调节修复,其对氨氮的去除基本能够恢复到水力冲击前的氨氮去除水平。(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4-06-30)
张郭男[8](2014)在《如何应对饮用水信任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段时间杭州自来水异味的“元凶”已被查明。其中水样经过多轮专家综合论证,基本认定引起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目前10家涉及该类物质的企业已被采取停产停排等控制性措施,自来水水质已持续稳定回复正常。 近些年,我国各地频频发生水污染事件,除了(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4-01-20)
韦珺[9](2013)在《建立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源预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期,广西水污染形势严峻,各类潜在环境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群众生命、生活和生态环境及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民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呼吁,尽快构建突发性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源预警机制。 民进广西区委建议,对城镇各类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3-07-22)
阮占江,刘亮,曹浪波[10](2013)在《湖南首例运输剧毒废水偷排案嫌疑人被批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节约运输成本,省事省时省钱,承运废水的槽罐车司机竟在运输途中,将剧毒废水偷排于株洲城市下水道,致使毒水流入湘江饮用水源。6月17日,《法制日报》从湖南省株洲市检察机关和环保部门了解到,今年5月6日,发生在株洲市石峰区境内的湖南首起运输剧毒废水偷排污(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3-06-19)
微污染饮用水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化学氧化法应急处理甲醛污染饮用水源,探讨H_2O_2、NaClO、Ca(ClO)_2、KMnO_4、K_2FeO_4这5种氧化剂在典型浓度下投加量、pH、时间、温度等反应条件对甲醛废水的去除效果并找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_2O_2、NaClO、Ca(ClO)_2可作为应急处理甲醛污染饮用水源的药剂,典型浓度下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常规pH条件下反应30 min,当水中甲醛浓度依次超标10、20、50、100、200、500、1 000倍时,0~20℃时分别投加20 g/L Ca(ClO)_2、100 mL/L NaClO(8%)、25g/L Ca(ClO)2、200 mL/L NaClO、100 g/L Ca(ClO)_2、300 mL/L NaClO、400 mL/L NaClO;20~35℃时适宜投加H2O2(30%),分别投加60、100、120、250、400、600、800 mL/L。经处理后甲醛浓度基本能降到标限以内,甲醛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污染饮用水源论文参考文献
[1].汪秀君,晏利扬.污染“大水缸”后果很严重[N].中国环境报.2019
[2].朱芳瑶,常莎,陈尧,邴永鑫,虢清伟.化学氧化法应急处理甲醛污染饮用水源的工艺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8
[3].刘宏远,邢岚英,朱海涛,沈伟民,田孝禾.污染饮用水源预处理技术及其节能运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6
[4].李彪.3月公众举报75件环保案部分企业被指污染饮用水源[N].每日经济新闻.2016
[5].冼晖.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研究[J].化工管理.2015
[6].曲旦泰来,梁巨大,王浩然,曹长春.桂林微污染饮用水源预处理工艺有效性试验[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
[7].唐慧.改性沸石生物滤池对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D].暨南大学.2014
[8].张郭男.如何应对饮用水信任危机?[N].科技日报.2014
[9].韦珺.建立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源预警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3
[10].阮占江,刘亮,曹浪波.湖南首例运输剧毒废水偷排案嫌疑人被批捕[N].法制日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