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砌体墙,协同工作
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薛建阳,罗峥,翟磊,黄小刚,高亮[1](2018)在《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砌体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砌体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机制,进行了1榀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与1榀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砌体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通过分析其试验现象、破坏机理、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表明砌体墙在框架的约束下能显着提高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Perform-3D对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得到了结构协同工作时框架与墙体各自的受力状态.在此基础上对该结构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轴压比、宽高比、配钢率和砌体墙厚度4个参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砌体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加,框架-砌体墙承载力先升高后降低;随宽高比的增大,框架-砌体墙承载力显着提高;增大配钢率,框架的承载能力有所增强;随砌体墙厚度的增大,砌体墙部分的承载力和刚度显着增大,但框架部分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很小.(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杜宁军,白国良,赵金全,赵欣刚[2](2018)在《大型电厂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汽机主厂房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用于核电厂常规岛汽机主厂房的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是一种新型主厂房结构体系;由于工艺的要求,其在结构布置、荷载大小与分布等方面与传统火电厂"叁列式"主厂房有较大差异。对该种结构体系电厂汽机主厂房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作为后续确定模型结构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加载比的依据,同时也是解决工程共振、结构抗震计算、判断建筑结构累积损伤的基础;以某1 400 MW电厂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汽机主厂房为原型结构,选取含有汽机跨、除氧间两跨叁榀子结构,按照1/7缩尺比制作试验模型,并通过锤击法获得模型结构的周期、振型、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实测开始之前,采用ABAQUS建立了试验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预估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试验后通过对比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法与动力特性试验的正确性;建立了12榀原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验证了模型结构与原型结构相似关系的正确性,研究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结构基本周期与阻尼的变化规律。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汽机主厂房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2期)
马利平[3](2017)在《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长,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抗震问题由于未经强震检测,目前研究还不充分。本文针对一30层的型钢混凝土(SRC)框架-钢筋混凝土(RC)筒体结构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验证了纤维梁柱单元模型分析简支梁构件的可行性。建立SRC框架-RC筒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其中型钢混凝土框架柱采用纤维柱单元,型钢梁及剪力墙分别采用MIDAS/GEN软件中提供的叁维梁单元和叁维剪力墙宏观单元。通过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并对该典型计算模型的抗震性能水平及对应的极限状态进行划分,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不同性能状态的量化指标,进而确定其量化指标限值。通过PUSHOVER分析获得结构的能力谱曲线、地震需求谱曲线以及性能控制点,根据有限元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结构的易损性分析。通过改变混合结构外部SRC框架刚度及内部RC核心筒刚度,对9个混合结构模型进行易损性分析,建立不同刚度体系下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并将9个计算模型不同极限状态的超越概率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下,对比分析发现:结构各极限状态超越概率均随着结构刚度特征值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外部框架尺寸的改变相对核心筒剪力墙的改变对其刚度特征值影响较大,同时超越概率也发生较明显变化,结构整体趋于安全的概率增加较明显。再通过改变结构楼面活荷载达到改变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的目的,获得4个计算模型的易损性曲线,并将4个计算模型不同极限状态的超越概率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结构在逐渐趋于危险的过程中,轴压比的影响对于结构易损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且随着轴压比的增加结构整体趋于安全的概率减小,趋于危险的概率增加,即其易损性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杜文学,张令心[4](2016)在《SRC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中采用的钢梁SRC柱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并完成了一幢17层的1∶10模型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不同地震工况下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该结构体系固有动力特性以及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水准的地震动输入下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及破坏机理;研究了布置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内的型钢框架对结构整体抗侧能力及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地震动作用下,该结构体系的破坏始于型钢混凝土核心筒与外部钢梁SRC柱框架连接节点处,而后向核心筒体内部连梁发展,最终扩展到核心筒体。在核心筒体混凝土局部出现严重开裂破坏后,内置的型钢框架及外部的SRC钢梁框架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表明该结构体系可实现多道防线的抗震设计目的且传力途径明确,抗震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于猛,毛伟中,张俏,张国庆[5](2016)在《某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外围框架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及型钢混凝土梁,核心筒为混凝土核心筒,楼面梁采用钢梁,楼板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对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给出的一些做法和思路供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同类工程时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7-14)
刘梦海[6](2016)在《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提出了SRC在各个国家的不同发展,以及梁承载能力及构造要求,通过我国现有两部型钢混凝土规程的设计进行对比,总结出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设计方法,希望对此类工程提供相应作用。(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6年18期)
黄大千[7](2016)在《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损伤破坏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广泛运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此种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在地震设防区的抗震损伤破坏机制和过程的研究不充分。以往研究采用梁单元简化模拟梁、柱,无法准确了解地震作用过程中构件或局部区域的损伤发展破坏过程。若采用全局粗网格模型进行分析,则局部区域的计算精度不高;若采用全局细网格模型进行分析,则单元数目巨大,设备要求高,计算成本巨大。鉴于此,本文参考某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建立实体单元简化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利用子模型技术对局部重点区域进行精细化分析,对结构整体和局部构件损伤破坏机制和过程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参考某40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立简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叁维模型和简化模型在等效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响应,验证简化模型合理可行。其次,通过结构弹性时程分析,获得结构整体模型在地震作用作用下响应。并对th4波后期地震加速度减小但位移突然增加的现象进行分析。将整体模型得到的位移边界条件运用到子模型中得到相对应的地震作用响应。通过对比子模型和整体模型相关指标,包括层位移、层间位移、应力及趋势,验证子模型技术能够运用到结构分析中并以小代价获得高精度结果,子模型技术合理可行。再次,采用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对结构整体模型进行7度和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响应之间的差异;研究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特性、损伤区域、损伤演化过程等。最后,通过子模型技术对整体结构中的关键部位(结构底部10层区域)、部分剪力墙、梁-柱节点等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区域、构件应力分布特征、裂缝形成发展、损伤和屈服机制等。结果表明:结构在7度和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构件的损伤破坏顺序始于连梁端部,发展于主梁端部,其次剪力墙底部和中上部,柱基本完好。结构构件的损伤破坏严重程度为:连梁-主梁-剪力墙-柱。结构通过部分构件自身的损伤为代价换得整体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连梁和主梁在地震过程中形成塑性铰,其形成塑性铰机制;剪力墙底部损伤严重,出现大量水平裂纹并且剪力墙左右侧裂缝有贯通的趋势,剪力墙中的型钢能够抑制裂缝向剪力墙内部的延伸,但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损伤程度和范围有差异性;框架柱底部出现细微的损伤,外框架能够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结构能够实现第一道抗震防线即部分梁或连梁在梁端一定范围出现塑性铰。从梁端塑性铰发生较大转动到外框柱底部(剪力墙底部)破坏为特征的第二道抗震防线尚未形成。在形成第二道抗震防线过程中,结构消耗大量地震能量,以此抵抗地震作用。从本文分析研究中,加深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整体弹塑性分析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结构损伤破坏过程的了解,以及通过运用子模型技术避免因单元过多、耗时耗材的问题,从而实现小代价高精度的分析方法,望对实际工程前期分析提供一定程度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01)
郑超[8](2015)在《试论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关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发展,加之在多年来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经验的积累,建筑物也修建得越来越多,高层与超高层也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先后介绍了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结构体系的设计构造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混合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29期)
陈勤,张伟,曾德光[9](2015)在《新型型钢混凝土框架-四角筒-双向钢桁架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海油(深圳)大厦裙房是总高度为24.5m的大跨结构,位于两栋超高层塔楼之间。为满足市政规划及建筑功能提出的结构内部需具备33.6m无柱空间、结构周边双向需分别提供50.4m及27.6m大跨空间的要求,结构设计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框架-四角筒-双向钢桁架混合结构体系,其中剪力墙筒体和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作为竖向抗侧力构件,跨层钢桁架实现了竖向抗侧力构件之间的水平力传递,并为梁、楼板的合理布置提供了条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此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型型钢混凝土框架-四角筒-双向钢桁架混合结构体系的结构位移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四角筒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连梁处,大跨桁架保持不屈服,混凝土梁及钢梁的损坏有效耗散了地震输入能量,证明了此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5年07期)
刘洋,史庆轩,王秋维,王斌[10](2014)在《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增量动力分析(IDA)是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IDA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提出用其进行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具体步骤;将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性能水平划分为5档,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各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并进一步建立SRC框架梁柱和混凝土剪力墙的单元模型。采用IDA方法对一规则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进行分析,以PGA和Sa作为地震强度参数得到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表明,结构超越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的概率较小,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4年06期)
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适用于核电厂常规岛汽机主厂房的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是一种新型主厂房结构体系;由于工艺的要求,其在结构布置、荷载大小与分布等方面与传统火电厂"叁列式"主厂房有较大差异。对该种结构体系电厂汽机主厂房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作为后续确定模型结构抗震性能拟动力试验加载比的依据,同时也是解决工程共振、结构抗震计算、判断建筑结构累积损伤的基础;以某1 400 MW电厂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汽机主厂房为原型结构,选取含有汽机跨、除氧间两跨叁榀子结构,按照1/7缩尺比制作试验模型,并通过锤击法获得模型结构的周期、振型、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实测开始之前,采用ABAQUS建立了试验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预估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试验后通过对比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法与动力特性试验的正确性;建立了12榀原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验证了模型结构与原型结构相似关系的正确性,研究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结构基本周期与阻尼的变化规律。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汽机主厂房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薛建阳,罗峥,翟磊,黄小刚,高亮.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砌体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8
[2].杜宁军,白国良,赵金全,赵欣刚.大型电厂型钢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结构汽机主厂房动力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3].马利平.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7
[4].杜文学,张令心.SRC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
[5].于猛,毛伟中,张俏,张国庆.某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讨论[C].第五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16
[6].刘梦海.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设计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6
[7].黄大千.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损伤破坏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6
[8].郑超.试论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关键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9].陈勤,张伟,曾德光.新型型钢混凝土框架-四角筒-双向钢桁架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15
[10].刘洋,史庆轩,王秋维,王斌.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