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预测论文-周宇,黄旭炜,王树国,王璞

轨道预测论文-周宇,黄旭炜,王树国,王璞

导读:本文包含了轨道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轨,轮轨接触,滚动接触疲劳,磨耗

轨道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周宇,黄旭炜,王树国,王璞[1](2019)在《考虑轨道几何不平顺的钢轨裂纹萌生与磨耗共存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轨裂纹萌生和磨耗发展共存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轨道几何不平顺对轮轨接触位置分布、磨耗和疲劳损伤的影响,引入轮轨接触点在钢轨上的分布概率,分散了钢轨的磨耗和疲劳累积.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轨道几何不平顺的情况下,轮轨接触点的分布范围和概率随着磨耗和型面变化而变化,钢轨表面磨耗和内部疲劳损伤分布范围均加宽,而损伤速率降低.预测得到800 m曲线半径外轨在裂纹萌生前的平均磨耗发展率为3.813 1μm·万次~(-1),相较未考虑不平顺的结果降低了15.92%.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结果为318 292次,相较未考虑不平顺的预测结果增大了14.66%.裂纹萌生点的位置比未考虑不平顺时略远离钢轨中心.(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秀波,马帅,高利民,张博[2](2019)在《基于轨道几何和LSTM的车辆响应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几何与车辆响应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有效表征二者的关联关系,实现基于轨道几何的车辆响应准确预测,选取我国某高速铁路的轨道检测数据作为数据源,以高低、轨向、水平为输入,车体垂向、横向加速度为输出,提出基于轨道几何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车辆响应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对比。该模型能够有效拟合输入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任意长度数据进行动态逐点预测;不需要人工提取数据特征,实现了"端对端"的快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车体垂向加速度,LSTM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07、0.009、0.859,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的功率谱密度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能够有效预测10Hz以下的车体垂向振动,而且对于由简支梁跨度和轨道板长度引起的周期性振动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于车体横向加速度,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一般,仅能够预测1Hz以下的低频振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赵雪山,张勇,王亭,李欣[3](2019)在《轨道车辆碳钢点焊质量预测模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轨道车辆用Q345D为实验材料,在点焊时间固定的前提下进行点焊实验。分析点焊过程动态电阻曲线,找出能够表征点焊熔核生长过程的特征量,并以特征量为变量得到点焊质量预测模型。采用与预测模型相同的焊接时间进行点焊实验,并将点焊质量预测模型得到的拉伸强度与实验拉伸强度进行对比,点焊拉伸强度平均误差为3.3%,最大误差为6.05%,满足实际生产质量预测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9年10期)

夏荣斌,肖金山,吴永成[4](2019)在《基于改进新陈代谢GM(1,1)的ZPW-2000A型轨道电路故障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在我国铁路线路上应用广泛,随着铁路线路向高速化、重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电务"故障修"及"定时修"在保证线路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及经济性等方面劣态日显.引入PHM理论,通过改进GM(1,1)模型实现ZPW-2000A轨道电路的故障预测.首先,为选取更优的预测模型,分别对传统GM(1,1)进行两次改进,即新陈代谢GM(1,1)模型与改进新陈代谢GM(1,1)模型.其次,引入预测步长思想,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基于兰州西站轨道电路测试数据的算法验证表明改进新陈代谢GM(1,1)间接多步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最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轨道电路故障预测中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本刊编辑部[5](2019)在《一种预测轨道交通车辆用橡胶堆材料寿命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权公告号:CN 106404531B授权公告日:2019年6月21日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孙琳、林化强、林鹏等本发明采用双参数模型,根据橡胶堆材料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的状态确定拉伸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参数的阈值。将橡胶试样分为加速老化组和常温老化组,设定橡胶堆材料的老化试验温(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吴静[6](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实时预测与客运组织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作为交通枢纽,客流量较大,且线路较为复杂,使地铁管理机构组织客流及监测客流面临挑战。首先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特点,并分析换乘站客流,其次,探讨换乘站客流实时预测算法,最后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运组织方法,使换乘站客流有序流动,保障客运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曲建军[7](2019)在《基于大机捣固模式的轨道质量保质期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升大型捣固机械(以下简称大机)维修的经济化、效率化应用为目标,基于大量轨道几何历史检测和维修数据,提出一种预测不同捣固模式轨道质量保质期的方法。分析捣固前、后的大机捣固质量指数MTQI在不同大机捣固模式下的函数关系,得到系列捣固效果函数。利用灰色GM(1,1)预测技术建立MTQI随通过时间及通过总重发展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将其与捣固效果函数结合,可应用于不同大机捣固模式下轨道质量保质期的预测和捣固模式的比选。既有线及重载线路的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轨道质量保质期预测方法有助于轨道维修部门比选最佳捣固维修模式,可为我国有砟轨道捣固维修计划选择提供科学、经济的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谢红利,赵树鹏,王浩宇[8](2019)在《基于季节指数的重庆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的月度客流量预测需要抓住其趋势的波动性进行研究分析,而城市居民出行也较为符合季节性等特点。通过季节指数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月度客流量数据进行逆处理,用以调整季节性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且使用经过季节指数处理过的数据和没有处理过的原始数据,通过ARIMA模型对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月度进站客流进行预测。使用Eview软件对预测结果进行曲线趋势分析,得出通过季节指数调整过后的ARIMA模型误差更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方法可以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月度客流量预测。(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5期)

朱宏扬[9](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也达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城市交通压力急剧提升,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也越发的被城市建设规划者接受。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及建议,同时给出目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因素。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主要采用四阶段法,以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作为背景进行预测,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6期)

冯诚,杨静,周浪雅,张红亮[10](2019)在《基于GWO-WNN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与随机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与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GWO-WNN模型)。在构建小波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初始权值和小波因子进行全局搜索寻优,有效避免了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不稳定及极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结合案例分析,将单纯WNN模型预测结果与GWO-WNN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WO-WNN模型相比单纯的WNN模型,在绝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百分比方面有极大的提升,均方根误差也可以佐证优化后的WNN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输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轨道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轨道几何与车辆响应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有效表征二者的关联关系,实现基于轨道几何的车辆响应准确预测,选取我国某高速铁路的轨道检测数据作为数据源,以高低、轨向、水平为输入,车体垂向、横向加速度为输出,提出基于轨道几何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车辆响应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对比。该模型能够有效拟合输入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任意长度数据进行动态逐点预测;不需要人工提取数据特征,实现了"端对端"的快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车体垂向加速度,LSTM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07、0.009、0.859,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的功率谱密度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能够有效预测10Hz以下的车体垂向振动,而且对于由简支梁跨度和轨道板长度引起的周期性振动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于车体横向加速度,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一般,仅能够预测1Hz以下的低频振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轨道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宇,黄旭炜,王树国,王璞.考虑轨道几何不平顺的钢轨裂纹萌生与磨耗共存预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秀波,马帅,高利民,张博.基于轨道几何和LSTM的车辆响应预测模型[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3].赵雪山,张勇,王亭,李欣.轨道车辆碳钢点焊质量预测模型及分析[J].电焊机.2019

[4].夏荣斌,肖金山,吴永成.基于改进新陈代谢GM(1,1)的ZPW-2000A型轨道电路故障预测[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5].本刊编辑部.一种预测轨道交通车辆用橡胶堆材料寿命的方法[J].橡胶科技.2019

[6].吴静.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实时预测与客运组织应用与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7].曲建军.基于大机捣固模式的轨道质量保质期预测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9

[8].谢红利,赵树鹏,王浩宇.基于季节指数的重庆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分析[J].智能城市.2019

[9].朱宏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J].智库时代.2019

[10].冯诚,杨静,周浪雅,张红亮.基于GWO-WNN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进站客流预测[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

标签:;  ;  ;  ;  

轨道预测论文-周宇,黄旭炜,王树国,王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