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赣州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简圣[1](2020)在《法治视阈下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赣州市城市管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城市问题愈加凸显,从而导致城市管理的综合难度进一步加大。党和国家始终强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管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强推进城市管理的法治,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城市管理势在必行。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坚持把法治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手段,有利于不断推动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城市管理的治理效能,提高城市管理执法的法治性,有效规避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红色革命摇篮的赣州市在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本文首先对城市管理的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随后对“城市管理”、“法治”以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相关法治理论作为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创新的理论基础,在法治视角下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进行论述,还对法治视阈下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创新的重大意义及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本论文以赣州市为例,重点调研了法治视阈下赣州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问题以及路径探索的历程,对当前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成因分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剖析和总结,最后针对《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实施后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难点,提出了法治视阈下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优化创新的对策建议。
富禹豪[2](2020)在《韧性城市视角下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科学技术与日俱增,这让人类开发大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使得本来就已经恶化的全球环境将由于更多的人类活动而充满变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这种变化使得降雨的时空分布受到了巨大影响。极端降雨天气发生频率上升,降水规模和时间的预测难度进一步上升,对于城市防洪建设来说这并非是个好消息。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聚集地,本来就因其人口众多、设施广布等原因而对区域气候、地理和环境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比如城市热岛效应,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气候预测难度增加,城市要面临更多由生态气候所带来的危害,这比以往要更具威胁性。此外,城市系统的复杂度也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加深,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国际区域内的枢纽城市,其城市系统的复杂度也更深。在这种背景下,昆明的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洪涝防控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公共管理领域也随着韧性城市理论的研究不断加深而将该理论作为复杂城市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韧性城市理论及相关概念为昆明市的城市管理提供建议是实现昆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和灾后城市恢复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对昆明市2008-2017年的洪灾情况和目前昆明市洪涝防控体系进行了梳理;其次,从韧性城市理论的角度对目前洪涝防控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再其次,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最后,通过对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的总结,结合昆明市目前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昆明市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在理论上为昆明市韧性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是防洪韧性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应用领域,为打造具有韧性理念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
陈顺林[3](2020)在《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山地开发水土流失及治理相关涵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和解决赣州市山地开发中水土流失现状、成因、治理状况及制度构建。旨在从法律制度层面出发,阐述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存在配套制度缺乏、行政监管与行政执法问责机制乏力、政府和市场及社会共同治理机制尚不完善的主要问题,陈述域内外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相关立法及特色对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立法的借鉴。针对赣州山地丘陵地貌特征,创造性地提出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立法中应遵循和确立规划与预防、规范行政许可、授权制订山地开发标准、建立横向与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山地开发水土保育许可与保证金制的相关基本原则制度。依法明确政府及职能部门山地开发的监管与执法责任中的政府及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对山坡地相关项目开展全程监管、完善执法机构职能和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大行政处罚与行政执法问责力度。完善山地开发水土流失共同治理制度设计中的多部门协同治理与激励共同治理、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相关制度、明确村委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水土保育责任、界定山地开发市场主体治理责任等,是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法律保护条文中须引入的具体措施的若干立法制度设想,从而对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所亟需解决的法律制度供给进行研究,为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立法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从而使得赣州市山地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能得到更好的治理,使得赣州市的地方立法内容和形式更趋于具体充实和完备有效。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徐着[5](2020)在《PPP融资模式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以上饶市三江导托渠项目为例》文中认为1978年改开以后,特别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资本不断发展壮大,PPP融资模式也愈发的常见。2014年以后,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PPP融资模式项目的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私人部门资金却缺少投资渠道。PPP融资模式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以此帮助市场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应,因此,我国对于PPP融资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力度。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个文件,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力推广这一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广泛推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投身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因此,无论是出于对公共服务供给和效率的提高,还是出于对私人部门投资渠道的延伸,或者是对民营企业扩展发展空间和进行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我们都应该探索我国应用PPP融资模式项目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从整体上提升PPP项目管理的水平,为公益性强但收益性低的项目找到新的融资办法。同时,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防洪工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也愈发重要。但是,城市防洪工程受限于自身公益性项目特性,在资本市场融资难,按照传统政府采购方式会对地方财政产生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与PPP融资模式理论与应用文献做了研究与梳理,选择了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改扩建PPP项目作研究案例。上饶市属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实力一般,用传统政府采购方式推动项目实施的难度很大,同时上饶市的状况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研究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改扩建PPP项目运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在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颁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等有关规定,该规定声明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项目均可推行PPP模式。但采用PPP融资模式需要项目本身具备一定的盈利性,而城市防洪工程类的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盈利能力非常弱。因此,本文选择对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改扩建项目采取PPP融资模式的优势、可行性、可操作性做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和代表性。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确定。随后介绍兴建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PPP项目的背景,然后对该案例物有所值量(VFM)及财政财政承受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紧接着,对案例的实施模式、运作方式等内容进行拆解。最后,本文对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PPP项目案例作出了总结,得出案例结论并提出了案例在运作PPP融资模式时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文章结论如下:城市防洪工程采用PPP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政府采购模式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城市防洪工程在运作PPP模式的对接建议:第一是简化PPP项目审批流程;第二是进一步强化契约精神;第三是强化项目协调机制;第四推进水利改革。
沈娟[6](2020)在《新时代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实施与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是党和国家为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而实施的重大政治战略。以往的对口支援注重“输血”的外源式驱动,容易造成受援地区的援助依赖症,从而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创新了支援方式,以提升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支援单位职能优势,给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力资本、市场理念、发展精神等要素,不断增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造血”功能,属于内源式驱动机制,驱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理论基础及现实需要进行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研究,阐述了实施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的现实需要。第二部分对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实施情况进行研究。运用实地调查法,了解国家部委对口支援战略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实施情况。第三部分对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在深入了解分析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国家部委对口支援驱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要素,总结出典型的发展模式,再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典型案例,对国家部委对口支援战略驱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实证检验,从而构建出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的驱动机制。总之,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深入实地调查,分析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的实施情况,并就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驱动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总结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脱贫攻坚、振兴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从而为全国其他革命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余长洪,刘小刚[7](2020)在《赣州古城理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赣州古城选址于章、贡二江合流处,"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凭借"江河为池""龟背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了"章、贡二江(环城段)-城壕-福寿沟-低洼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防洪御涝的一种传统模式。赣州古城水系的规划设计理念及营建经验,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统筹建设的"源头控制系统、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以及超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的系统组成,"灰绿互补"的雨水设施以及"蓄排结合"的雨洪控制理念高度吻合。剖析古代城市水系的营建智慧,总结值得当代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当前"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王舟凤[8](2019)在《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国内很多城市连续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城市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但对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困扰着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秩序的运转,也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内涝已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之一,但各城市间内涝防治的工作重点不尽相同。伴随着内涝的不断发生,城市排水系统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强排系统建设与现代化标准之间的矛盾、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滞后、防涝意识和防灾观念薄弱等问题不断出现,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同城市的地域特征差异较大,其内涝成因各不相同。本文前期通过文献综述的梳理,阐述了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内涝预防和治理经验,为后续的内涝防治研究奠定基石。以沿海城市浙江宁波为例,从历史内涝、城市排水工程、防涝工程、防灾体系等方面研究宁波防洪排涝的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内涝成因分析,发现其在内涝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提出一套以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为目标的内涝防治框架。因地制宜地确定内涝防治策略,是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防御能力的关键。宁波城市的内涝防治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与城市良好运行的重要工程。文章从城市管理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防涝排涝体系、加强防灾应急的城市管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宁波城市内涝,为类似地区的城市内涝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龚嘉荣[9](2019)在《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位于千里赣江第一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福寿沟排水系统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才得以形成和完善,现今遗留下来的排水系统因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所以被称为“福寿沟”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在赣州防洪方面贡献突出,可以说赣州城能够在三面环江的地理位置稳固至今,“福寿沟排水系统”功不可没。福寿沟排水系统有两大鲜明的特点,一个是防洪排涝成效显着;另一个就是历史悠久沿用至今。从北宋煕宁年间(1068—1077年)修建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赣州也因此被称为“不涝之城”。2016年李克强总理考察福寿沟时,称其为“造福百姓、延寿千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良心工程”,福寿沟排水系统穿越千年,如今受到总理这么高的评价,说明其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值得发掘,其经验值得借鉴。论文紧扣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如何能排水这一中心问题,介绍了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的形成与演变,揭示福寿沟能有效排水的原因,再通过与其他古城的排水系统的比较,进一步认识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的排水价值,总结福寿沟排水系统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福寿沟在北宋应运而生,福寿沟排水系统逐渐形成和完善,很好地解决了古城排水的困难,面对三面临江的巨大洪水倾城压力,孔宗翰带领赣州人民修筑了高大的砖城,以城为堤坝,从而解决了江水倾城的难题。但是孔宗翰没有解决好城内水外排和江水从排水口倒灌的问题,以刘彝为代表的水利设计师设计出了分区排水的方法,并在分区的基础上设计出主沟和支沟,主沟截面面积大,并设计有沉井,过滤排水孔等,能承受巨大的排水压力且保持水道不堵,支沟是负责把各个地方的雨水引入主沟,解决了由于地形复杂而排水不畅的问题。在面对雨季江水上涨雨水从福寿沟沟内灌城的难题之时,刘彝设计了视江水消涨而起闭的水窗。在江水漫过水窗,沟内水无法外排的形势之下又发挥了城内池塘的作用,实现了沟塘连通,以至于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能有效防洪御涝。福寿沟排水系统之所以能有效排水,是因为福寿沟排水系统顺应地势合理布局,建立了完善的防水排水系统和雨水调蓄系统而且在排水的各个过程中都注重了防淤,很好地减少了沟道的阻塞,正因为福寿沟排水系统有如此的严密性,赣州古城才能在这三面临江的地理位置中稳固下来。关于福寿沟排水系统在赣州城防洪贡献方面还有许多不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赣州城无内涝全靠福寿沟,有的认为福寿沟作用很小,发挥排涝作用的大多是后来修建的排水管道。我们认为福寿沟排水系统防洪排涝的设计是科学而严密的,其设计具有良好的防洪排涝效果。明清时期的福寿沟更多的是因为管理不当,缺乏足够的维修,导致部分沟段的排水功能得不到发挥所以赣州城内涝频繁,但这并不能否认福寿沟是一种科学的设计。通过文献记载、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多学科交叉研究、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将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的形成历程和能有效排水的奥秘揭示出来,给当代城市排水建设以更多借鉴。
王鑫[10](2018)在《大连庄河市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猛、规模日益扩展、城市空间持续蔓延,农林绿地越来越少,人工建设的不透水下垫面如硬化道路路面、屋顶等,逐渐代替了城市内的自然渗透性地表,严重的改变了城市内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等城市问题。我国政府对城市体制转型升级阶段的城市问题十分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总体布局的高度,将其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国各界学者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雨水污染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随着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建设,相关理论与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但在海绵城市规划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海绵城市认识片面、规划思路不清晰、实施性差、管理权责不明确、技术方法不达标等。产生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海绵城市规划与各级城市规划脱节、规划管控体系本身存在缺陷。论文研究目的在于梳理海绵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体系中总规宏观层面、控规中观层面及修规微观层面的衔接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规划管控措施,形成相对完整的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以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在各级规划中得以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可行、高效运转,保障海绵城市规划在空间上准确落实、发挥作用。现阶段,对海绵城市的规划管控研究多停留在制度管理层面,但明确海绵城市规划与传统规划体系的衔接内容,是保证海绵城市规划更具落地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升传统规划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应将规划管控体系的内容扩展,尝试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以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论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研究、案例研究和结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框架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田园城市理论、低影响开发理论、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的参考意义,总结分析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新加坡“两大计划”三个实际案例对大连庄河市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的借鉴意义。第三章从总体规划宏观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观层面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对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既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明确与海绵城市相关的内容,加以强调,并补充海绵城市新增的相关内容。在总规宏观层面,重点在于海绵理念的融入、建设目标的确定、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生态构建,提出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总体指标和近期建设重点。在控规中观层面,将总体规划层面的目标分解,细化海绵城市控制指标,提出地块控制指标,与控规的指标控制体系进行衔接,应协调道路、绿地和水系等各项内容,从而使海绵城市的建设走向常态化的管控。在修详微观层面,加强对规划用地的调研分析,分析用地内雨水径流量和路径,合理规划场地的布局、竖向设计、绿地设计等内容,科学布置海绵城市设施,进一步细化、落实总规、控规的相关控制指标,并加强海绵设施建设运营后期审查工作,以此指导具体的开发。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大连庄河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规划管控体系实例。在总规宏观层面充分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明确城市总体指标、提出用地总体布局及相关要求、落实城市海绵系统;控规中观层面分解总体指标,明确各地块海绵城市建设具体控制目标及要求、落实用地布局调整具体要求;修规微观层面进一步明确不同用地类型的规划建设引导内容、近期建设项目;针对性解决大连庄河市的特殊城市问题,如黑臭水体治理、土壤冻融、土壤盐碱化、海潮顶托等;提出包括体制建设、组织保障、技术标准体系、监测与绩效考核、资金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等内容的具体管控措施。论文扩展了海绵城市规划管控的内容,现阶段针对规划管控的研究多集中于管理措施,论文尝试从规划编制和管控措施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将各级城市规划与海绵城市衔接内容明确列入规划管控体系,总结出更加完善的规划管控体系内容。提出海绵城市规划对传统城市规划的反馈作用。解除海绵城市规划是完全的新生规划、增加城市建设难度且花销昂贵的误区;明确各级规划在新编及修编时,应如何衔接、落实海绵规划的相关要求和指标,并提出保障其具体实施的方法;为海绵城市规划在空间上准确落实、发挥作用提出方法策略,为今后的海绵城市规划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赣州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州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法治视阈下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赣州市城市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法治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
一、依法治国理论 |
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内涵和特征 |
(一)城市管理 |
(二)行政执法 |
(三)综合行政执法 |
(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
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法治发展历程 |
四、法治视阈下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意义 |
(一)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 |
(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
(三)维护市民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 |
第二章 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一、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 |
(一)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 |
(二)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式和成效 |
二、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地方性法规建设及其应用方面 |
(二)执法过程方面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治经验借鉴 |
一、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法治经验 |
二、杭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法治经验 |
三、美国城市管理执法中的法治经验 |
四、日本城市管理执法中的法治经验 |
第四章 以法治完善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及相关启示 |
一、以法治完善赣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
(一)建设高素质的执法人员队伍 |
(二)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问责制度 |
二、法治视阈下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启示 |
(一)建立健全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法律依据 |
(二)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执法程序 |
(三)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2)韧性城市视角下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现有问题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简述 |
第一节 基础概念 |
一、韧性 |
二、韧性城市 |
三、韧性社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昆明市洪灾及防控体系现状 |
第一节 昆明市地形气候概况 |
一、地理概况 |
二、气候条件 |
第二节 2008-2017年昆明市洪灾损失概况 |
一、2008-2017年昆明市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 |
二、2008-2017年昆明市房屋受灾情况 |
三、2008-2017年昆明市主要经济损失情况 |
四、2008-2017年昆明市主要经济损失情况 |
第三节 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现状 |
一、防洪工程规划 |
二、防洪管理规划 |
三、防洪管理规划 |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洪涝防控体系问题 |
第一节 城市防洪管理韧性不足 |
一、城市排洪管网系统管理混乱 |
二、城乡间防洪韧性建设不平衡 |
三、城区排洪河道冗余度不高 |
四、市政各部门间的协调问题 |
第二节 预警和预案系统存在不足 |
一、水文监测系统不足 |
二、灾害预案体系待完善 |
第三节 社区韧性不足 |
一、各社区间防洪韧性不平衡 |
二、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力量未得到有效利用 |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机制不完善 |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空间狭窄 |
第五节 防灾教育不到位,个体韧性发展受限 |
一、社区减灾防灾教育问题 |
二、城郊区域减灾防灾教育不充分 |
第四章 韧性视角下洪涝防控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韧性视角下防洪治理问题分析 |
一、政府部门治理目标异化 |
二、部门职能配置不到位,权力行使错位 |
三、行政体制外部主体的参与和协调存在不足 |
四、法治化程度不足,社会管理缺乏合力 |
第二节 城区排洪韧性问题分析 |
一、快速城市化 |
二、规划管理不到位 |
第三节 昆明市城郊地区防洪韧性问题分析 |
一、农村地区防洪建设不到位 |
二、城郊地区的防洪规划不够完善 |
第四节 多元治理机制问题分析 |
一、非政府组织合法地位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
二、非政府组织行动成绩评估有难度 |
三、社会治理理念落后 |
四、协同机制不完善 |
五、缺乏资金和人才 |
第五节 社区韧性分析 |
一、个体韧性不足 |
二、政府对社区自治的认识不足 |
三、政府对农村社区的支持力度不大 |
第六节 防灾减灾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
一、防洪教育供给效率低 |
二、防洪教育监督制度不完善 |
三、行政人员对于防灾教育认识不足 |
第五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防洪能力提升路径 |
第一节 国外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践及经验 |
一、美国提升城市韧性的探索 |
二、英国城市建设策略 |
三、日本韧性城市营造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提高政府防,洪韧性管理水平 |
一、从“九龙治水”到“攥拳出击” |
二、完善灾后的心理干预和救援工作 |
三、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管控 |
第三节 提高城郊地区防洪韧性 |
一、建立农村防洪基金 |
二、完善城郊地区的防洪规划 |
第四节 构建韧性社区 |
一、重视社区防洪建设,提高社区韧性水平 |
二、重视社区的社会主体地位 |
三、完善社区防洪设施和物资储备及相应管理制度 |
四、提高社区智能化应用水平 |
五、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五节 注重防洪知识教育,提高城市居民个体韧性 |
一、强化防灾教育的法律地位 |
二、明晰监督职责,提高防灾教育服务供给效率 |
三、完善社区内防灾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基本界说 |
一、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的涵义 |
二、赣州山地开发水土流失主要类型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及现状 |
(二)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
三、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制度供给现状 |
第二章 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配套制度供给不足 |
(一)缺乏专门性、系统性法律法规 |
(二)缺乏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
(三)山地矿山果林园治理、修复、保育机制单一 |
二、行政监管与行政执法问责机制乏力 |
(一) 监管执法和水土保持部门相关监督及审批程序待规范 |
(二) 监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和执法行为不规范 |
(三) 政府行政干预多且监管执法问责乏力的问题突出 |
三、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
第三章 国内外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立法的经验与启示 |
一、域外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立法经验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二、域内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立法现状 |
(一)中央层面立法 |
(二)其他省市立法 |
三、域内外立法对赣州市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的立法对策 |
一、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制度 |
(一)规划与预防 |
(二)规范行政许可 |
(三)授权制订山地开发标准 |
(四)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
(五)建立山地开发水土保育许可与保证金制度 |
二、明确政府及职能部门山地开发的监管与执法责任 |
(一)明细政府及职能部门监管职责 |
(二)完善执法机构职能和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
(三)加大行政处罚与行政执法问责力度 |
三、完善山地开发水土流失共同治理制度设计 |
(一)多部门协同治理 |
(二)公众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PPP融资模式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以上饶市三江导托渠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PPP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
2.2 我国对PPP模式的分类 |
2.2.1 外包类 |
2.2.2 特许经营类 |
2.2.3 私有化类 |
2.2.4 狭义PPP模式 |
2.3 PPP模式的投资回报方式 |
2.3.1 使用者付费方式 |
2.3.2 政府付费方式 |
2.3.3 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加使用者付费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改扩建PPP项目概况 |
3.1 上饶市水利基础设施概况 |
3.1.1 市情概况 |
3.1.2 上饶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3 上饶市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构成 |
3.2 上饶市三江导托渠改扩建工程PPP项目概况 |
3.2.1 项目概况 |
3.2.2 项目建设内容 |
3.2.3 项目投资估算 |
3.2.4 项目PPP程序进展 |
3.3 本章小结 |
4 上饶市三江导托渠改扩建工程PPP项目物有所值(VFM)及财政承受能力分析 |
4.1 基本思路 |
4.1.1 物有所值(VFM)评价基本思路 |
4.1.2 财政承受能力基本思路 |
4.2 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
4.2.1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
4.2.2 增加供给,节约成本 |
4.2.3 优化风险配置 |
4.2.4 提高运营效率 |
4.2.5 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 |
4.3 物有所值定量评价 |
4.3.1 假设条件 |
4.3.2 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方法 |
4.3.3 测算分析过程及结果 |
4.4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
4.4.1 财政责任识别 |
4.4.2 上饶市财政支出预测 |
4.4.3 政府财政承受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5 上饶市三江导托渠改扩建工程PPP项目实施运作分析 |
5.1 项目实施模式 |
5.1.1 项目结构 |
5.1.2 项目操作流程 |
5.1.3 项目招标流程 |
5.2 项目运作方式 |
5.2.1 项目采用PPP的依据 |
5.2.2 政府方的权利和义务 |
5.2.3 社会资本的权利和义务 |
5.2.4 项目公司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
5.2.5 项目公司治理结构 |
5.2.6 项目风险分配 |
5.2.7 项目收益分配以及效益 |
5.3 项目监管 |
5.4 本章小结 |
6 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改扩建PPP项目存在困难及原因分析 |
6.1 困难和问题 |
6.1.1 项目实施存在的困难 |
6.1.2 反映的问题 |
6.2 产生的深层原因 |
7 上饶市城市防洪工程三江导托渠改扩建PPP项目案例结论及相关建议 |
7.1 案例结论 |
7.2 对完善城市防洪项目PPP融资模式应用的建议 |
7.2.1 简化PPP项目审批流程 |
7.2.2 进一步强化契约精神 |
7.2.3 强化项目协调机制 |
7.2.4 推进水利改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代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实施与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研究 |
(二)关于对口支援的研究 |
(三)关于驱动机制的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原中央苏区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需要 |
一、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
(二)毛泽东区域均衡发展思想 |
(三)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 |
(四)江泽民区域协调发展思想 |
(五)胡锦涛区域统筹发展思想 |
(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 |
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现实需要 |
(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历史包袱沉重 |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偏低 |
第二章 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实施情况 |
一、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概况 |
(一)对口支援总体目标 |
(二)对口支援主要任务 |
(三)对口支援结对关系 |
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实施情况 |
(一)致力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夯实发展根基 |
(二)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 |
(三)加强技术支援,助推产业发展 |
(四)开展智力扶持,培养后备人才 |
(五)运用市场思维,助力脱贫攻坚 |
(六)贯彻发展精神,提升内生动力 |
第三章 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驱动机制 |
一、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驱动机制案例研究 |
(一)对口支援驱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要素分析 |
(二)要素驱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案例研究 |
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驱动机制模型 |
(一)驱动机制构建 |
(二)驱动机制作用机理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赣州古城理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海绵城市”的相关释义 |
2 中国古代城市水系营建的传统模式 |
3 赣州古城水系的营建解读 |
3.1 江河为池——城水相依的城壕体系 |
3.2 随形就势——“龟背形”的城市竖向系统 |
3.3 自然积存——微观尺度的城市“坑塘”水体 |
3.4 因势利导——“福寿沟”排水设施 |
3.5 巧妙衔接——城市雨洪调蓄的系统整合 |
4 结语 |
(8)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特色、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特色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内涝 |
2.1.2 生态城市 |
2.1.3 海绵城市 |
2.1.4 雨洪管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弹性城市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低影响开发理论 |
3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的现状 |
3.1 宁波城市内涝概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历史内涝统计 |
3.1.3 近期内涝情况 |
3.2 宁波内涝的影响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城市化因素 |
3.3 宁波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 |
3.3.1 城市排水工程 |
3.3.2 城市防涝工程 |
3.3.3 城市防灾体系 |
3.4 宁波城市内涝治理工作 |
3.4.1 防洪排涝建设 |
3.4.2 海绵城市建设 |
4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宁波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 |
4.1.1 城市排水系统与快速城市化相矛盾 |
4.1.2 强排系统建设与现代化标准不匹配 |
4.1.3 防洪排涝体系不完善 |
4.1.4 内涝防治工作缺乏公众参与 |
4.2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城市排水系统不适应城市化发展 |
4.2.2 强排系统建设与城市规划脱节 |
4.2.3 防洪排涝工作偏失 |
4.2.4 城市管理工作失衡 |
5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的改善对策 |
5.1 采用工程措施稳定城市排水系统 |
5.1.1 制定城市排水设计标准 |
5.1.2 构建良性城市排水系统 |
5.1.3 提高管网管理维护水平 |
5.2 采用生态综合措施推进城市规划与强排系统建设 |
5.2.1 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 |
5.2.2 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
5.2.3 适当提高排水系统设计参数 |
5.3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
5.3.1 加强海绵城市发展建设 |
5.3.2 建立城市调蓄工程体系 |
5.3.3 加强防洪排涝风险管理 |
5.4 加强防灾应急的城市管理工作 |
5.4.1 引导并鼓励公众有序参与内涝防治工作 |
5.4.2 健全内涝防治工程管理与监督机制 |
5.4.3 加强预警应急的防灾体系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的形成 |
第一节 福寿沟排水系统的形成条件 |
第二节 北宋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的形成与完善 |
第三节 福寿沟排水系统形成后的排水效果 |
第二章 福寿沟排水系统能有效排水的原因 |
第一节 顺应地势,合理布局 |
第二节 巧妙防水,避水入城 |
第三节 沟塘连通,调蓄洪水 |
第四节 防淤设计,减少阻塞 |
第三章 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与紫禁城排水系统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福寿沟与紫禁城排水系统形成条件的比较 |
第二节 福寿沟与紫禁城排水系统能有效排水的原因比较 |
第四章 福寿沟排水系统的保护利用与启示 |
第一节 福寿沟沿用至今的原因 |
第二节 福寿沟的保护和利用 |
第三节 对当代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连庄河市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背景 |
1.1.2 海绵城市规划现存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内容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研究范围界定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田园城市理论 |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案例借鉴 |
2.2.1 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2.2.2 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2.2.3 新加坡“两大计划”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研究 |
3.1 总规宏观层面管控 |
3.1.1 理念方法衔接 |
3.1.2 城市总体目标及指标衔接 |
3.1.3 空间落实 |
3.1.4 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管控 |
3.1.5 规划管控措施 |
3.2 控规中观层面管控 |
3.2.1 规划目标衔接 |
3.2.2 控规指标衔接 |
3.2.3 空间落实 |
3.2.4 规划管控措施 |
3.3 修规微观层面管控 |
3.3.1 用地基础条件分析 |
3.3.2 指标衔接管控 |
3.3.3 用地空间布局管控 |
3.3.4 规划管控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研究 |
4.1 大连庄河市城市概况及问题分析 |
4.1.1 城市概况及基础分析 |
4.1.2 城市问题分析 |
4.1.3 各层面研究范围划定 |
4.2 总规宏观规划管控 |
4.2.1 总规宏观层面理念衔接 |
4.2.2 规划指标衔接管控 |
4.2.3 庄河海绵城市空间落实 |
4.2.4 专项规划衔接 |
4.3 控规中观规划管控 |
4.3.1 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区问题分析 |
4.3.2 规划指标衔接管控 |
4.3.3 空间落实管控 |
4.4 修规微观规划管控 |
4.4.1 第三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
4.4.2 典型用地类型规划建设管控 |
4.4.3 近期建设项目分布 |
4.4.4 规划管控措施研究 |
4.5 庄河市特殊问题管控 |
4.5.1 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分析 |
4.5.2 冬季土壤冻融、融雪剂污染解决措施分析 |
4.5.3 土壤盐碱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
4.5.4 海潮顶托、内涝解决措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赣州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法治视阈下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赣州市城市管理为例[D]. 简圣.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2]韧性城市视角下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优化研究[D]. 富禹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赣州市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地方立法研究[D]. 陈顺林.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PPP融资模式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以上饶市三江导托渠项目为例[D]. 徐着.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实施与驱动机制研究[D]. 沈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赣州古城理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余长洪,刘小刚. 城市规划, 2020(03)
- [8]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D]. 王舟凤.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研究[D]. 龚嘉荣. 郑州大学, 2019(08)
- [10]大连庄河市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研究[D]. 王鑫.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标签:海绵城市论文; 福寿沟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排水系统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