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庭院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文化,庭院式民居,儒家观念,道家
庭院式民居论文文献综述
李瑜[1](2013)在《中国传统文化在庭院式民居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单介绍了庭院式民居的外在特点,分析了庭院式民居中的意境美,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儒家观念和道家思想这两种传统文化在庭院式民居中的体现,对今后建筑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3年01期)
伍国正,吴越[2](2011)在《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以湖南传统庭院式民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文化审美可以从建筑生成环境系统、建筑文化传统和建筑的审美特征等叁个层面展开。该文结合对湖南传统民居庭院的布局方式、人文精神、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从文化审美的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在体现"礼乐"和鸣的宗法伦理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阴阳有序的"四象"时空观、审美特征等方面的文化审美意蕴。指出庭院式布局具有诸多优势和潜能,从文化审美角度观照传统民居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征,有助于扩大传统民居研究的视野。(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1年01期)
施慰[3](2008)在《庭院式民居日照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民居是数千年来我国居住经验的结晶,是住宅和自然气候良好结合的典范。因此,对民居进行研究,发现其适应自然环境的方法对现今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吉林、北京、晋中、皖南、江苏、闽南六个不同纬度地区庭院式民居利用日照的方式进行调查、罗列以及分析各方式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六个地点共有的日照利用方式,提取这些方式中对应的变量,如庭院高宽比、庭院长宽比等。随后,对变量进行统计,寻找各地民居之间存在的差异。确定各地民居中变量的取值范围。通过对多个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汇总,从而描述各地民居在不同日照情况下所体现出的形制特征,即各地民居基本体。然后,综合各地区气温、日照情况推导出民居对日照的需求程度。接着,将日照需求程度与民居形制变化的情况综合考虑,得到以日照需求度变化为参照的民居形制变化情况,通过这些变化情况进一步推出由于日照需求度不同而引起的民居变化趋势。这些趋势与民居基本体共同构成了民居日照适应性。最后,找出民居日照适应性的特点,并与现今住宅的日照适应情况做比较,从对比中发现民居日照适应性中可以借鉴的方面,并对完善现今住宅的日照适应性工作和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8-03-01)
余剑峰[4](2007)在《中国传统庭院式民居空间对当代住宅空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当代中国传统的居住模式越来越多地被西方概念所取代,表现在居住形式的逐渐更替以及居住理念的变化。面对房地产市场中居住同质现象的加剧以及城市大建设高潮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破坏,本土建筑师在不断探索、挖掘传统民居富有人文内涵的居住空间形态,使之适应当代居住生活模式。庭院式民居是汉族、回族、满族等居民长期采用的民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使用范围极广,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主流。传统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观和民居空间特点等对当代住宅模式的延续和定型有着一定的影响,当前住宅从开始对传统民居的符号的引用,上升到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的体现,体现在对传统庭院式民居空间的传承表达,突出了建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房地产业正刮起一股“中国风”,众多楼盘都力图营造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意境,体现中式情结的住宅空间模式。本论文针对当代住宅建设中对传统庭院式民居空间中“中国意和中国情”的营造为切入点,对传统庭院式民居空间进行空间解读,并分析其对当代住宅空间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具备在当代应用的可能性;通过结合当前住宅实例分析当代住宅继承庭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可行途径,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为以后的住宅空间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07-06-01)
赵敬源,刘加平,李国华[5](2001)在《庭院式民居夏季热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庭院式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主体和精华 ,具备良好的自然采暖和空调效应 .但因种种原因 ,对庭院这种“冬暖夏凉”热工性能的研究依然处于定性阶段 .在系统地分析了庭院夏季的动态热过程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了庭院空气温度分布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给出了定量化分析并通过实测予以验证 .(本文来源于《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1期)
庭院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文化审美可以从建筑生成环境系统、建筑文化传统和建筑的审美特征等叁个层面展开。该文结合对湖南传统民居庭院的布局方式、人文精神、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从文化审美的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在体现"礼乐"和鸣的宗法伦理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阴阳有序的"四象"时空观、审美特征等方面的文化审美意蕴。指出庭院式布局具有诸多优势和潜能,从文化审美角度观照传统民居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征,有助于扩大传统民居研究的视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庭院式民居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瑜.中国传统文化在庭院式民居中的体现[J].山西建筑.2013
[2].伍国正,吴越.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以湖南传统庭院式民居为例[J].华中建筑.2011
[3].施慰.庭院式民居日照适应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
[4].余剑峰.中国传统庭院式民居空间对当代住宅空间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7
[5].赵敬源,刘加平,李国华.庭院式民居夏季热环境研究[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