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端到端失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立体视频,失真估计,错误隐藏,低复杂度
端到端失真论文文献综述
陈美子,王晓东,章联军,王腾飞,胡彬彬[1](2015)在《帧级低复杂度立体视频端到端失真估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估计立体视频传输中的失真,结合时空相关性和立体视频帧间拷贝的错误隐藏方法,提出了一种以视点内参考为主的帧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估计模型。该模型降低了立体视频左、右视点帧之间的依赖性,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的丢包率和缓慢运动的立体视频序列,该模型均能准确估计视点内和视点间错误扩散,进而快速估计出终端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张宏,景小荣,罗明敏[2](2014)在《H.264视频传输中一种改进的端到端失真估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传输中端到端失真的估计可为视频编码与传输过程采用更为有效的编码与传输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包含错误掩盖的H.264视频传输的端到端失真过程以及图像结构相似性估计(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ment,SSIM),给出了帧间错误继承系数估计值,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一种结合一阶矩的端到端失真估计的递归计算模型。该模型可由原始视频序列特性及编码参数、传输系数给出端到端失真估计值,而无需统计编码器编码信息,进一步,通过引入失真反馈,可获得更准确的失真估计值。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无反馈与结合反馈的情况下均能较准确地估计端到端失真。(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赵峰,仲丽媛,荆涛,霍炎[3](2010)在《基于端到端失真优化的无线视频联合编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视频传输环境端到端失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H.264视频流建立了一种新的端到端失真模型.在使用LDPC信道编码方式与该失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失真优化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该方案根据当前无线信道的信噪比与信道带宽等状态信息,自适应地调节信源编码量化参数和信道编码码率,使端到端失真最小.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码率编码相比,本文提出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可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显着提高视频传输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唐振华,刘文予,赵爽,韦耿[4](2008)在《基于视频编码流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信源量化、信道错误和差错隐藏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流结构的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采用帧间递归,以宏块为单位根据信道平均误比特率和视频编码信息在编码器端实时估算端到端失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绝大部分视频测试序列,在不同信道误比特率下,该方法模型估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小于8%,平均绝对偏差控制在0.9 dB以内,准确度高,为基于率失真或联合功率率失真优化中的失真估算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7期)
彭强,邓云,杨天武,诸昌钤[5](2006)在《一种通用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考虑差错扩散、差错掩盖策略及信道误码率的基础上,从像素级对端到端的视频传输差错扩散失真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帧间相关系数和掩盖比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时域差错掩盖方法的通用传输失真度估算模型。基于包丢失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近似估计出差错扩散失真情况,可以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时域掩盖方法。实验还显示,基于该模型的宏块编码模式的帧内更新选择,与传统的R-D模式帧内更新算法相比,达到了较好地抑制差错扩散的效果,可适用于多种时域掩盖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端到端失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视频传输中端到端失真的估计可为视频编码与传输过程采用更为有效的编码与传输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包含错误掩盖的H.264视频传输的端到端失真过程以及图像结构相似性估计(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ment,SSIM),给出了帧间错误继承系数估计值,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一种结合一阶矩的端到端失真估计的递归计算模型。该模型可由原始视频序列特性及编码参数、传输系数给出端到端失真估计值,而无需统计编码器编码信息,进一步,通过引入失真反馈,可获得更准确的失真估计值。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无反馈与结合反馈的情况下均能较准确地估计端到端失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端到端失真论文参考文献
[1].陈美子,王晓东,章联军,王腾飞,胡彬彬.帧级低复杂度立体视频端到端失真估计技术[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
[2].张宏,景小荣,罗明敏.H.264视频传输中一种改进的端到端失真估计模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赵峰,仲丽媛,荆涛,霍炎.基于端到端失真优化的无线视频联合编码方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
[4].唐振华,刘文予,赵爽,韦耿.基于视频编码流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彭强,邓云,杨天武,诸昌钤.一种通用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