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理论论文-刘媛

诺曼理论论文-刘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诺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感化理论,手绘插画,视觉传达

诺曼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1](2019)在《基于诺曼情感化理论设计方法在手绘插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人们在所处的生活中倍感压力和孤独,手绘插画作为一种可直观欣赏艺术的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机械性”、“规则性”、“普通性”的手绘插画往往会显得格外枯燥,一成不变的作品也让大家感觉到审美疲劳,因此在手绘插画的作品中,更应该具有原创性和情感性。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手绘插画中,激发人们对插画的情感交流。情感化设计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让用户感受到插画中独有的特性,感受到情感的流露。情感化理论在插画作品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手绘插画成为一种可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语言方式,体现情感的诉求。本课题通过对诺曼情感化理论研究,将“情感化设计”作为研究主旨,进一步着手于手绘插画的研究与理解中,深化手绘插画的含义,情感化理论与手绘插画概念相融合,为今后的手绘插画市场奠定更好的专业领域基础;第一章,分析国内外手绘插画与情感化理论的研究现状,明确探究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方向;第二章,以情感化理论的基础定义,分析不同因素下手绘插画,从行为、本能与反思叁个层面的角度进行理论设计;第叁章,分析手绘插画的要素和特性,了解插画艺术中的语言;第四章,插画设计在情感化理论中设计方法的形式。通过自身对诺曼情感化叁个情感层次的理解使手绘插画设计进行相互结合,使情感化的手绘插画设计作品赋予更为深刻的情感内涵,使作品更具情感化。(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胡深[2](2016)在《诺曼·布列逊的视觉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对诺曼·布列逊的视觉理论进行梳理。本文将强调两点:第一,视觉问题是贯穿布列逊整个艺术史思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第二,“符号之屏”在布列逊的视觉理论中发挥着一种核心的作用。第一章阐明了“绘画作为符号”的观点。布列逊认为,以贡布里希为代表的“知觉主义”把再现性绘画视为一种知觉记录的看法实际上是割断了艺术与文化的联姻,将图像制作置于了社会关系之外,而为了重建艺术与文化的关联,我们就需要承认“绘画作为符号”的事实。把绘画看成一种符号意味着它将被重新置入广阔的社会关系网之中,意味着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特征将会得到凸显。第二章探讨了绘画与视觉的关系问题。布列逊认为,西方传统绘画的笔触具有一种“泯除性”的特征,这种特征要求观者采取“凝视”的观看方式,而这种观看方式掩盖了“绘画作为符号”的事实。此外,本章还阐明了“视觉性”这一重要概念。布列逊认为,不应仅仅从生理层面上来认识视觉,还应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视觉,从而认识到视觉的诸多意识形态和社会特征。由此,他提出用“视觉性”来重建视觉和视觉实践的文化和历史语境。由于绘画作为一种符号的设想已经成立,因而在第叁章中,我们将主要从横向上来考察视觉图像与话语之间的关系问题。布列逊认为,视觉图像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或话语实践,是内在于整个社会构成的,并与社会构成中的政治实践和经济实践发生着广泛的相互作用。但与此同时,它并不是对一种先在的社会现实的被动的反映,相反,它对社会现实或社会构成起着一种积极的建构作用,而这种建构作用是通过图像与社会领域中的话语进行紧密的联结和互动、通过生产意义的识别活动来实现的。由此,布列逊为我们勾勒出了一种范围被大大扩展了的艺术史研究。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布列逊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将符号学的方法论系统地引入到了艺术史的研究之中。他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待视觉,看待绘画,从而突出了它们的文化和社会特征。然而,这种视角却忽视了视觉当中所包含的各种自然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01)

类芹[3](2015)在《诺曼·N·霍兰德阅读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开始经历一次新的范式的转移,文学理论转向读者成为世界性的趋势,读者接受理论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阅读理论的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人们在抛弃“作者中心”、“读者中心”之后,却又容易陷入“读者中心论”的泥潭。阅读的目的还是集中于寻找作品的意义所在。随着后现代主客体二元结构的瓦解,中心范式的消解,后现代批评话语更加关注“关系”“间性”“生成性”“建构性”“对话”等的研究。至此,阅读理论也应该反思、成长,超越非此即彼的意义追寻,探索新的阅读理论。诺曼·N·霍兰德(Norman N.Holland)是当代美国杰出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阅读批评理论即突破了非此即彼的局限性,对阅读理论的研究由封闭的静态考察转向开放的动态建构。诺曼·霍兰德的阅读理论聚焦作者、读者与文本、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将阅读行为看作互动交往活动,以具体的文学文本为着眼点,关注不同读者的“阅读本体”,分析读者与文本回环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利用其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微观探究读者阅读时DEFT的心理模式。文学阅读作为动态的建构活动,其目的重在感受阅读活动本身,阅读的感受源于读者与文本交流碰撞而产生的新的潜在空间。这一空间既不是读者的主观想象,也不是文本事先设定的,而是读者阅读本体、文本、作者意识、文化因素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阅读活动的研究实现了内部与外部、人本与理性、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对于文学的阅读效果的研究,不再仅仅关注文本意义的再创造,而是同时看到读者本身获得的提升与发展。诺曼·霍兰德的阅读理论有其独特的闪光之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不平衡,理论发展前后阶段衔接不够紧密等等。但霍兰德的阅读理论却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阅读之思。阅读作为不断的交流构建过程,文本相对固定,读者的阅读本体却因人而异,风格不同。如何确保阅读不是随意而解,如何更好地探究阅读理论引发我们的进一步思考。因此,透过诺曼·霍兰德的阅读理论,探索阅读活动,进而推动文学阅读批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张进蒙[4](2014)在《诺曼·莱文“马克思主义重构”的理论舛误》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曼·莱文在其专着《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中把自己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个人观点做了一个集中概况,其观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流派以及马克思主义必须接受重新黑格尔化叁个论点上。尽管莱文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历史考察和论证,但其论点没有任何确证的文本支撑。(本文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期刊2014年03期)

唐运冠[5](2013)在《16世纪中期法国诺曼底一个庄园主的游戏世界——兼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贝维尔老爷1549~1562年的日记,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游戏在中世纪晚期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当时无论是节庆游戏还是日常游戏,都具有重要的民间公共宗教仪式的功能,有着明显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并因此起到重温、确认和更新群体认同的作用。这些游戏也表明,当时人们并没有现代的身体和空间私密观念,休闲、信仰等诸多方面也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尽管贵族和教士阶层具有某种特殊性,但总体上说,当时的日常生活并非巴赫金所说的"两种生活"的截然对立。事实上,无论男女老少,所有阶层的人都生活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并共享同一种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信仰、观念等。然而,从游戏中也可以看出法国的近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社群内部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正在发生文化上的裂变,游戏正日趋世俗化,而群体认同的扩大化则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3年09期)

赵士发,杨清,周可[6](2013)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兼评诺曼·莱文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者诺曼·莱文揭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理论上的关系。首先,莱文揭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之间的连续性与差异性,指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时的不同视角。其次,莱文强调了法国大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市民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左派雅各宾主义的理论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了法国大革命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形成的影响。最后,莱文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傅如良[7](2012)在《马克思何以设想市民社会将取代国家?——兼评诺曼·莱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外思想家的关注。传统的看法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同一的。然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曼.莱文提出,国家消亡后的替代物,在马克思那里应该被理解为市民社会。莱文的判断并没有获得马克思文本的支持。用黑格尔代替马克思是莱文学术移位的隐性逻辑。(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玥[8](2011)在《诺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新闻报道中的偏差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60年代,研究舆论传播有40年积累的德国女传播学者诺曼出版了《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1](P120)。诺曼曾学习过新闻学、哲学、历史等科目,并且热爱旅行,游历过美国36个州,也曾造访过墨西哥、日本、朝鲜、中国东北、埃及等地,一直将自己投身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追根溯源。"沉默的螺旋"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研究所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进行了研究。在研(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1年06期)

李佃来[9](2010)在《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因缘的再考证——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定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解释逻辑。与此同时,莱文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去黑格尔化"的学术要求。莱文实现的是一种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再考证"。然而,他的话语却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和理论困难。(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齐嘉[10](2010)在《古罗斯起源问题中的反诺曼理论——评述以Б.Д.格列科夫为代表的“农业罗斯”说》一文中研究指出Б.Д.格列科夫是苏联时期着名的历史学家,他从古罗斯国家"怎样"建立的问题入手,将"罗斯人"的族属问题暂时搁置,并提出其国家的建立基础源于古罗斯地区农业的发展及成熟,驳斥了以В.О.克柳切夫斯基为代表的商业罗斯理论的种种观点。此理论研究上的变化,也为苏联时期历史学界对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反诺曼理论的基调,并一直影响至今。(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诺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旨在对诺曼·布列逊的视觉理论进行梳理。本文将强调两点:第一,视觉问题是贯穿布列逊整个艺术史思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第二,“符号之屏”在布列逊的视觉理论中发挥着一种核心的作用。第一章阐明了“绘画作为符号”的观点。布列逊认为,以贡布里希为代表的“知觉主义”把再现性绘画视为一种知觉记录的看法实际上是割断了艺术与文化的联姻,将图像制作置于了社会关系之外,而为了重建艺术与文化的关联,我们就需要承认“绘画作为符号”的事实。把绘画看成一种符号意味着它将被重新置入广阔的社会关系网之中,意味着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特征将会得到凸显。第二章探讨了绘画与视觉的关系问题。布列逊认为,西方传统绘画的笔触具有一种“泯除性”的特征,这种特征要求观者采取“凝视”的观看方式,而这种观看方式掩盖了“绘画作为符号”的事实。此外,本章还阐明了“视觉性”这一重要概念。布列逊认为,不应仅仅从生理层面上来认识视觉,还应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视觉,从而认识到视觉的诸多意识形态和社会特征。由此,他提出用“视觉性”来重建视觉和视觉实践的文化和历史语境。由于绘画作为一种符号的设想已经成立,因而在第叁章中,我们将主要从横向上来考察视觉图像与话语之间的关系问题。布列逊认为,视觉图像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或话语实践,是内在于整个社会构成的,并与社会构成中的政治实践和经济实践发生着广泛的相互作用。但与此同时,它并不是对一种先在的社会现实的被动的反映,相反,它对社会现实或社会构成起着一种积极的建构作用,而这种建构作用是通过图像与社会领域中的话语进行紧密的联结和互动、通过生产意义的识别活动来实现的。由此,布列逊为我们勾勒出了一种范围被大大扩展了的艺术史研究。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布列逊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将符号学的方法论系统地引入到了艺术史的研究之中。他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待视觉,看待绘画,从而突出了它们的文化和社会特征。然而,这种视角却忽视了视觉当中所包含的各种自然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诺曼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媛.基于诺曼情感化理论设计方法在手绘插画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胡深.诺曼·布列逊的视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6

[3].类芹.诺曼·N·霍兰德阅读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5

[4].张进蒙.诺曼·莱文“马克思主义重构”的理论舛误[J].科学社会主义.2014

[5].唐运冠.16世纪中期法国诺曼底一个庄园主的游戏世界——兼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J].史学月刊.2013

[6].赵士发,杨清,周可.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兼评诺曼·莱文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看法[J].江西社会科学.2013

[7].傅如良.马克思何以设想市民社会将取代国家?——兼评诺曼·莱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

[8].张玥.诺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新闻报道中的偏差现象[J].唐都学刊.2011

[9].李佃来.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因缘的再考证——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定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

[10].齐嘉.古罗斯起源问题中的反诺曼理论——评述以Б.Д.格列科夫为代表的“农业罗斯”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标签:;  ;  ;  

诺曼理论论文-刘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