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运行计划编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空序路径,动态客流
运行计划编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星[1](2019)在《网络化动态客流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计划协同编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凭借着运输能力强、旅行速度快、安全、低能耗等优点,迅速发展,并成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随着城市道路交通愈发拥堵,许多城市开始规划并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并逐步由单线运营转向网络化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后,各线路通过换乘站实现互联、互通,进而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跨线出行需求。同时,相比于单线轨道交通,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丰富了乘客出行选择。这不仅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点分析难度增加,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计划编制的复杂性大大提高。本文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出站刷卡记录为动态客流需求数据,深入分析网络客流特点,进而以需求为导向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划,研究内容包含以下方面:(1)以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拓扑结构基础,结合列车实际运行时刻信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服务网络,并在此之上引入序的概念,用于描述高峰时段乘客站台留乘情况,进而提出时空序服务网络的定义与内涵。深入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的所有出行行为及其时间分布函数,并以乘客进出站刷卡信息为约束条件,构建乘客出行时空序路径描述模型,进而将乘客出行路径选择问题转换为网路节点间路径搜索问题。通过设计迭代优化算法,为乘客寻找在已知进出站信息条件下的最可能出行路径。为了避免车站走行时间参数及高峰时滞留参数造成的较大误差,提出极大似然估计模型,实现对车站各类参数的估计。本研究从微观层面分析路网客流时空分布特点,为后续研究内容(2)、(3)、(4)提供研究基础。(2)以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 System)记录的全天时变客流需求为基础,结合内容(1)中得到的换乘客流需求,分析车站客流需求与线路区间客流需求间的关系,阐述线路区间累计客流需求和区间累计完成客流运输量的概念,进而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车站客流的目的转换成满足线路区间客流需求。提出列车的车站到发事件的0-1变量描述模型,以乘客站台总候车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列车行车时分标准和动车组载客容量限制为约束,构建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划编制模型。本研究利用研究内容(1)中客流数据研究了需求导向的列车运行计划编制以及为研究内容(3)中线间协调优化提供研究基础。(3)以换乘站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换乘数据为基础,构建换乘站和换乘方向权重体系,确定关键换乘车站与关键换乘方向。以单线编制列车运行计划为数据基础,分析经过同一换乘站的不同线路间列车衔接关系,给出有效换乘衔接的0-1描述方法以及换乘衔接等待时间计算方法,以路网层换乘客流总的换乘衔接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换乘衔接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划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本研究内容为考虑线间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划协同优化以及为研究内容(4)中考虑客流运输供需匹配关系的车站限流方案编制提供研究基础。(4)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划和线路动态客流需求为数据基础,利用车站客流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区间客流映射关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区间运输能力与客流需求间供需时空匹配关系。以消除高峰时车站站台留乘现象和乘客站台候车与站外候车总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列车载客容量和车站最小进站客流量为约束,构建车站进站客流控制模型。本研究内容为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条件下的车站客流控制方案编制提供了有效求解方法。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上,本研究内容可有效地调整研究内容(1)中的网络客流时空分布,并与研究内容(2)、(3)相结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更加安全、高效。(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9-16)
陈井军,张贺,倪文强[2](2019)在《成品油管道不定分支运行计划编制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定分支成品油管道运行方式多样,工况调整频繁,对运行计划编制要求较高的问题,结合成品油管道运行计划编制经验,从工艺和优化两个方面提出了运行计划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工艺方面,要注意流量和压力的限制条件;在优化方面,要注意混油量的控制,合理安排油品输送顺序,控制好混油流速,作好运行能耗的控制以及市场与油库的匹配。提出了轮流运行、提前调整分输比例以及更换铺底油品的运行计划编制的思路和一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输送计划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石油库与加油站》期刊2019年04期)
周妍[3](2018)在《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协同编制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对铁路行车组织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列车运行图和车站作业计划的资源协调优化关系为入手点,构建带有车站径路约束的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系统编制模型,设计协同模型全局"满表"初始算法与局部资源协调优化算法组成的状态转移整体优化方法,并通过原型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证了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系统编制模型的合理性及优化算法的可行性,为列车运行图计算机自动编制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谭唯薇,杨东,张欢,李深奇,刘俸[4](2018)在《基于厂内经济运行的水电站发电日计划编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利用水资源,保障电站发电收益,建立了一种厂内经济运行与日发电计划编制相耦合的模型。模型以发电耗水率最小为目标,兼顾电网调峰容量编制电站日发电负荷过程。将模型应用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并将优化结果与不考虑厂内经济运行条件下的负荷过程相对比;实例计算表明模型能有效降低耗水率,满足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的需求,为指导电站运行、提高电站收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四川水利》期刊2018年04期)
陈然[5](2018)在《多场景下高速铁路运行图与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与调整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十叁五”发展规划》提出了 2020年铁路发展目标: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潮流将会持续带来铁路新线的开通运营,结合先期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基于多运营场景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计划与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与调整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运行图和动车组运用计划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新线开通运营初期、列车开行密度增加的运营中期、铁路稳定运营成熟期以及紧急运营条件四种场景下的运行图和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与调整,其中在运营初期和运营中期以铁路公司为研究视角,以运行鲁棒性最大和运行成本最小为研究目标;在运营成熟期和紧急条件下以旅客服务为研究重点,研究目标为最大化满足旅客的出行服务需求。相对应的,除了绪论和结论部分,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章节,分别包括:(1)新线开通时运营初期场景下的运行图和动车组运用计划一体化编制。在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初期,各行车、机辆、客运等多部门需要协调“磨合”,保证列车运营安全、可靠、正点。此阶段以铁路公司为研究视角,以列车运行、接续鲁棒性最大和动车组购置成本最小为目标,把运行图编制和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作为一个整体问题一体化编制。构建运行图动车组运用计划一体化编制模型,设计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一体化求解运行图和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问题。(2)铁路运营中期场景下的网络化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随着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高速铁路线路逐步成网运营激发更多潜在客流,铁路部门对此加开更多运行线满足客流需求,此时初期购置的动车组的使用与检修将会愈发紧张。本章以动车组使用数量最少为第一目标,动车组检修次数最少为第二目标,构建了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模型。引入了人工编制经验引导最大最小蚁群算法寻优机制,更好的求解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问题。同时也为以后基于机器学习的AI编制计划做前期研究。算例以京沪高速铁路通道为例,求解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动车组运用计划。(3)铁路运营成熟期场景下旅客-服务-动车组的叁维稳定分配。当铁路运营进入成熟期后,晚点率、故障率明显减少,此时可以把关注点从铁路公司运营角度适当向为旅客提供精细化、优质化的出行需求服务角度转变。首先铁路公司根据历史客流数据提出候选的服务(即运行线,服务的含义在第四章阐述),供旅客选择搭乘以及供动车组选择担当运输任务,最终在最大化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和最小化动车组走行成本之间达到稳定分配,被选中的服务即是在运行图中需要实际开行的运行线。本章基于稳定匹配问题构建了旅客-服务-动车组叁维分配数学模型,基于DW分解算法将原问题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再用GAMS求解。以长叁角铁路网为研究算例,求解旅客-服务-动车组稳定匹配方案,把选中的服务作为运行图中实际开行的运行线,把其中的服务-动车组匹配方案作为动车组分配计划施行。(4)紧急条件场景下基于旅客服务需求的运行调整。在紧急条件场景下,传统的调度方式以铁路的正常运转为目标,采用停运、推迟运行等方式恢复到计划图运行,但这种调度方式却容易造成旅客出行需求受到影响。在安全运营的前提下,本章参考VRP问题的思路,提出了最小化影响旅客需求的调度调整理论上的新思路:根据受故障影响的旅客出行OD信息和动车组目前位置信息,使用邻近的动车组搭载最多的旅客以提供最大化的出行需求服务新方案。必要时候可以采用动车组临时重联和调整少部分旅客的出行需求以适应大部分旅客需求的目的。生成的新的服务方案作为运行图的调整,动车组的调配作为动车组分配计划的调整。本章构建了基于旅客服务的运行调整模型,并用列生成算法求解,其中模型中的子问题采用前向动态规划求解。最后以长叁角铁路网为算例,求解调整后的运行图和动车组分配计划。在中国铁路公司化改革进程中,本文内容可以作为总公司或铁路局分公司在不同运营场景中采用不同运营策略的决策参考,在运营成本和服务旅客质量间依据具体实际情况权衡决策。(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3)
陈楠[6](2018)在《市域轨道交通多级快慢车运行计划编制及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发展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大都市布局对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公共交通属性的市域轨道交通不仅需要解决市郊间长距离出行时间过长的问题,还需要满足早晚高峰客流的通勤需求。本文依托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功能定位和区位特性,通过分析客流的时空分布特性,总结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需要提供的服务特性,针对现有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级快慢车组合运行的列车开行模式。为了得到更加可靠的市域轨道交通多级快慢车编制依据,本文在重力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了考虑时滞性的双约束重力模型用于短时OD客流分布反推。通过合理的基本假设,将市域轨道交通乘客乘车流程与列车运行流程结合抽象为精细化的动态列车载客流程,以乘客总出行时间节约程度最优化与列车平均满载率最合理化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多级快慢车运行计划编制方法及优化模型。本文根据列车之间越行关系确定了列车分级方法,提出了多级快慢车初始运行计划的编制方法,编制方法中考虑了相关的列车运行约束条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多级快慢车运行计划优化过程。依照本文提出的多级快慢车运行计划编制方法及优化算法,以衔接卫星城与城市中心区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展开案例分析,分别得到了多级快慢车初始运行计划与优化运行计划。初始运行计划中的快车停站方案以及优化目标效用皆验证了编制方法的有效性。优化运行计划在初始运行计划的基础上得到了更优的目标效用,进一步体现了所设计算法的优越性。同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列车开行模式,多级快慢车开行模式能够提供更高的目标效用,说明了多级快慢车列车开行模式能够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杨硕[7](2018)在《ETC交通咨询公司将编制波罗的海铁路运行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波罗的海铁路项目的推动方RB铁路公司日前授予ETC交通咨询公司一份合同,用于编制未来连接波罗的海各国标准轨距铁路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运营计划。该计划需要考虑铁路方面、技术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以及组织方面的因素,优化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成本,将运输走廊上的铁路市场份额最大化。根据计划,最终的报告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2月22日授予这家德国咨询公司的合同价值49.9340万欧元,经过了符合拉脱维亚法律的招标程序,(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潘振兴,杨宇伟[8](2017)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计划智能编制系统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运行计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面向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计划智能化编制系统的框架,并对系统构建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上海市松江公交公司营运管理中心的实际运用中,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区间段客流及行车特征提取和公交运行计划自动编制、评价与优化得到了验证,证明了核心算法输出结果的合理性与系统的可用性,也在实践中证明了该技术对提高运行计划编制的效率,降低运行计划的错误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减少运营成本的投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1-22)
张宁[9](2016)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协同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计划都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织文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列车在整个高速铁路网中的活动;动车组交路计划,规定了动车组在高速铁路网中的检修及列车在车站的接续关系。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编制及优化一直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理论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研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的协同编制及优化。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研究理论,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其次根据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按照协同学相变理论将二者编制过程分为叁种情况,并分别进行了简略分析。针对其中紧张相编制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计划协同优化思路。最后针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的协同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系统符合协同学特征;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计划是高速铁路行车组织中的子系统,二者之间具有协同效应;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协同编制思路可以分为两种,即综合协同优化和分层协同优化;可以通过编制基于紧交路的动车组接续方案实现动车组运用数量的节省。(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李效贤[10](2015)在《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编制的研究和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编制工作的需求,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并列举了一些新旧交替计划的编制实例。(本文来源于《太原铁道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运行计划编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不定分支成品油管道运行方式多样,工况调整频繁,对运行计划编制要求较高的问题,结合成品油管道运行计划编制经验,从工艺和优化两个方面提出了运行计划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工艺方面,要注意流量和压力的限制条件;在优化方面,要注意混油量的控制,合理安排油品输送顺序,控制好混油流速,作好运行能耗的控制以及市场与油库的匹配。提出了轮流运行、提前调整分输比例以及更换铺底油品的运行计划编制的思路和一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输送计划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行计划编制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星.网络化动态客流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计划协同编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陈井军,张贺,倪文强.成品油管道不定分支运行计划编制方法的探讨[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9
[3].周妍.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协同编制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8
[4].谭唯薇,杨东,张欢,李深奇,刘俸.基于厂内经济运行的水电站发电日计划编制研究[J].四川水利.2018
[5].陈然.多场景下高速铁路运行图与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与调整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6].陈楠.市域轨道交通多级快慢车运行计划编制及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7].杨硕.ETC交通咨询公司将编制波罗的海铁路运行计划[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8
[8].潘振兴,杨宇伟.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计划智能编制系统研究及应用[C].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2017
[9].张宁.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协同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10].李效贤.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编制的研究和建议[J].太原铁道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