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赵定中李芳梅陈静冯源胥琴胡霞(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眼科医院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诊治的最佳时机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78例(786眼)新生儿泪囊炎挤压、冲洗、探通注射药物。结果:672例(777眼)治愈。结论:合适的探通时机、精细、准确的操作,局部用药很重要。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61-01
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dacryocystitis)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造成,常见为鼻泪管下端被先天性残存膜所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因泪液和泪囊内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盲道中积贮和繁殖,遂形成泪囊炎,多数出生3天至10天内。我们回顾总结2002年1月—2010年1月678例(786眼)新生儿泪囊炎的门诊病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78例(786眼),男269例(297眼),女409例(489眼),右眼305眼,左眼481眼,剖腹生产663例,正常产道分娩15例,就诊时年龄最小6天,最大6个月。
一、临床表现体征
1、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均在父母或爷爷奶奶代诉,在出生后几天被发现流泪或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2、检查:挤压有脓性分泌物从下泪道点溢出,泪道冲洗不通,有脓性分泌物从下泪道返流。
二、治疗
1、一但确诊为先天性泪囊炎(1)按摩泪囊及冲洗泪道,用拇指沿上泪道按摩泪囊,并向鼻腔方向轻轻加压,每日进行5-6次,按摩后于结膜囊滴妥布霉素眼液。2、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一周两次。3、表面麻醉下用扩吸二用探针探通泪道(一般泪道冲洗二到三次仍不通,无或少许脓性分泌物冲出),用最小号扩吸两用泪道探针(针管内除生理盐水外加0.15ml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和0.15ml透明质酸钠)针由下泪小点垂直进入1mm在改为水平位缓慢前行直到鼻骨,在将针90°垂直缓缓向下推进直达下鼻道,保留针1-2分钟,边退针边推药缓缓拔出,术毕局部点眼药水一次性探通治愈占90%。
三、随访观察
泪道探通后一周复诊冲洗泪道662例(751眼)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间隔15天、30天、2个月、3个月、6个月未复发,有6例(9眼)8个月至1年后复发经X照片有鼻部发育异常。有16例(25眼)通过按摩冲洗泪道治愈无复发。
四、讨论
近年来新生儿泪囊炎已经成为小儿眼科门诊常见的小儿眼病,且逐年增多,是否与剖腹产胎儿出生时没有经过正常产道挤压生产有关,左眼发病明显多于右眼,原因也不清楚。新生儿泪囊炎的诊断不难,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局部体征[1]由于新生儿泪囊炎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所致。泪液和泪囊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盲道中积贮繁殖发展成新生儿泪囊炎。值得一提的是应与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相鉴别,笔者曾诊治3例,1例为双胞胎,产后3天就诊,此病传染性强,并发症严重,但有些年轻医生缺乏这方面的临床经验,应引起高度重视。[1]治疗时应首先采取按摩泪囊及冲洗泪道的治疗方法。对膜组织封闭者效果良好。本组有16例(25眼)未作泪道探通,通过按摩冲洗泪道的方法治愈。[2]选用扩吸两用探针,继可扩张,又可推吸,注射药物方便。[3]可在泪道冲洗时注入抗生素药液。[4]注射药物中典必殊黏稠度适中,在泪道中留置时间较长,作用持久,其成分为妥布霉素0.3%、地塞米松0.1%能有效的抑制泪道内细菌繁殖,减轻组织水肿修复泪道粘膜。[4]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到损伤出血点处,可压迫渗血的毛细血管而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透明质酸钠在管内还有扩张的作用,有限制炎症细胞游走的作用,可包裹、封闭炎性产物从而抑制炎症反应[5]。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五、小结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容易诊断,早治疗效果好,不宜等待。探通治疗,在出生6个月内应用一般收效[1]。探通法对婴儿操作困难,应特别细心,要得到家人的配合,门诊要具备专门训练有素的专科护士,固定头位及准备药械,探通术前要给家属讲清楚治疗的目的、方法、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可能不通、还需再次探通、出血、感染泪小管撕裂伤等问题,要求得到家属的同意和理解,应在治疗同意书上签字,特别是用表面麻醉后,注意保护角膜,术后局部卫生、点药定期复诊很重要。
参考文献
[1]《实用眼科学》刘家琦、李凤鸣主编.
[2]《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用扩吸二用探针治疗泪道阻塞118例,赵定中等,1993年第15卷4期.
[3]《眼科学七年制规划教材》主编:葛坚等.
[4]《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性病变的临床观察,王勤等,2005年7月27卷七期.
[5]《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透明质酸钠在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应用,扬君等,2005年27卷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