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丽1郭雅娟2
(1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南山分院154104)
(2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富力分院154103)
【中图分类号】R6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170-02
【关键词】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治疗
临床上将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缺血性心脏病。由于无症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少主动到医院就诊,因此,医生见到的多数为有症状者。此外,虽然已知患者冠心病但目前无症状,如果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果不加以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其将来的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也会很高。在治疗上,由于无症状的患者感觉不出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一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148例,其中男99例,女49例;年龄58~91岁,平均68.7岁:病史7~41a,平均14.6a。
1.2临床表现
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
2临床治疗
2.1一般治疗
心肌缺血是心肌氧供需不平衡所致,治疗原则包括增加氧供,减少氧需。首先,心率是心肌需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必须控制心率。任何增加心率的方法对防止心肌缺血都是无益的。因此,在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强效血管扩张药物时,必须注意患者对心率和血压的反应,因为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引起反射性的心动过速。此外,在舒张期流入冠脉的血流最多,从理论上讲,心率越慢,舒张期越长,冠脉血流越多,心率越快,舒张期则越短,流入冠脉的血流则越少。其次,血压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血压升高时,左室壁张力升高,心肌需氧量增加。但血压是冠状动脉灌注的驱动压,为了保持血流通过冠脉狭窄的病变达到最佳程度,同时不过多地增加心肌的需氧,必须保持一个临界压力。对任何一个患者,维持一个什么样的血压水平对他(她)是最合适的是很难确定的,需要经过反复调整,以达到一个患者的最佳状态。积极治疗心肌缺血以致患者的血压低到不能维持冠脉的正常灌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对这些患者,停用某些药物可以改善症状。对一个心脏扩大的患者,应注意减少左室容量,但不能使血压下降太低或造成心动过速。
在临床上,增加氧耗量或减少冠脉血流的因素很多,在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所有的加重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此外,对每个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还应该强调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已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饮食调整在一定时间内未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应该积极考虑药物治疗,方可达到减少心脏事件的目的。还要鼓励患者运动、减轻体重、戒烟;每天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没有必要服用大量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因为临床试验未证明这些药物对患者有好处。
2.2药物治疗
β-阻滞剂β-阻滞剂有很好的预防心绞痛效果,能减少或消除心绞痛的发作,延长运动耐量。由于没有耐药性,它可以连续使用,不需要药效中断时间。β-阻滞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心肌收缩力来达到降低心肌氧需要量。同时,通过减慢心率,增加了心脏的舒张时间和冠脉灌注的血流量,增加心肌的氧供应。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多种,各种β-受体阻滞剂都有其特点,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这些药物的半衰期为4~18个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药代动力学的半衰期通常长于药物作用的半衰期,在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停药后数天仍可以检测出药物的作用。理想的β-受体阻滞剂应该调整到使心率不受运动的影响,运动时心率不加快为β-受体阻滞剂显著起效的标志。
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包括心动过缓、心脏阻滞、低血压以及在某些易感人群引起支气管痉挛。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引起支气管痉挛不多见,α-受体阻滞剂在有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可以加重跛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问题是它阻断低血糖的警报信号(出汗、心动过速等),对这类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低血糖反应。由于β-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在有显著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注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必须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心衰的改善情况逐渐增量。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在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胶原性脉管疾病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的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升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夹层,可引起冠状动脉口闭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房颤伴左房附壁血栓形成,菌栓或血栓脱落也可以引起冠状动脉栓塞;心脏的浸润性疾病如肿瘤转移也可以阻塞冠脉血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疾病通过阻塞冠状动脉,减少冠脉血流供应。在多数情况下,冠状动脉狭窄不足以造成静息心肌缺血。但是,当活动量增加时,心肌需氧增加,狭窄的冠脉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氧合血流,就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在某些情况下,由血栓或应激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也可以造成暂时性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一些非冠脉性病变,当增加左室负荷时,心肌需氧可以超过其正常冠状动脉供应氧合血液的能力,引起心肌缺血或梗死。例如,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左室明显肥厚,当患者运动时,左室压显著增加,即可引起心肌缺血。
参考文献
[1]高诚;冠状动脉正常的缺血性心脏病[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02期
[2]赵林阳;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予防[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01期
[3]赵宗礼;缺血性心脏病入院前的猝死[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