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型物流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利益渠道
生态型物流园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秦东[1](2018)在《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物流信息平台不断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以寻求新的盈利点,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创新模式,从物流的供与需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其参与主体、运营模式及利益渠道,构建了其利益计算模型,并以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发现:(1)生态型物流生态平台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较为可观的预期收益;(2)在平台的所有收益中,卡车后市场服务和金融服务收益占绝大部分比例,其原因在于,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壮大和用户习惯的逐步养成,加盟平台的卡车数量将达到数百万甚至更多,从而产生流量经济。本文的研究既弥补了现有理论研究的空缺,又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8年10期)
秦东[2](2018)在《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与分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整体上实现健康、稳速发展,但卡车运行效率低下和车货信息不对称仍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是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在市场竞争的愈渐激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政府大力推动物流生态体系建设的叁重背景下,传统物流信息平台逐步衍生为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平台的服务对象、功能、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和公平合理地分配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利益,既有助于决策者了解平台的规模、制定科学合理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引入社会资本的加盟,又有利于促进平台上各参与主体合作共进,从而推动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及分配机制进行研究。(1)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概念及运营模式分析。基于商业生态系统思想和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内涵,指出了其发展目标。与传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在平台性质、参与主体、运营模式、利益渠道四个方面的特点。根据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参与主体及其所提供功能的关联关系,分析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并结合现有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参与主体和核心业务,考虑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刻画了依托卡车运输业务的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框架图。(2)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分析及利益计算模型构建。对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上物流服务、卡车后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采购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六条产业链上主体间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根据其业务模式和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的流向,归纳出物流信息服务、卡车后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采购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六类收益渠道的来源及组成。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调研数据,构建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已有的四类利益渠道的九个利益计算模型。根据利益渠道的分析结果,确定了金融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合作主体间存在利益分配问题,为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指明研究对象。(3)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根据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上合作主体的合作模式以及业务特征,设立共赢、公平以及结构最优叁大利益分配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投资、贡献、风险、可合作性以及创新性五大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因素。将主体间的合作看作动态过程,引入创新激励策略,首先运用比例分配法确定了合作实施前仅考虑投资额的初始利益分配方案;再运用ShapelyANP法,综合考虑投资额、贡献、风险、可合作性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基于Shapely-ANP法的利益分配方案;最后考虑创新性对利益分配的影响,对基于Shapely-ANP法的利益分配方案进行修正,得到了最终的利益分配方案。(4)以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为例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各产业链上主体间的合作模式,归纳其利益渠道。运用本文构建的利益计算和利益分配模型,结合数据拟合方法,计算并预测了平台运营管理方的各类收益,发现平台运营管理方的各类收益均呈指数型增长,到2020年,平台管理方总收益预计达247亿元;所有收益中,金融服务收益和卡车后市场服务收益占比较高,平均分别占总收益的49.0%和48.8%。最后对模型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欣欣[3](2017)在《“双11”后看菜鸟:生态型物流平台对快递集群升级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双11”可谓是破纪录的一年,各家快递物流企业也纷纷再创战绩新高,销售额、订单量、发货量再度迈上新台阶,而在“双11”快递物流企业背后的物流生态型平台企业表现值得梳理。菜鸟网络的四大亮点配送速度更快业务量更可观(本文来源于《现代物流报》期刊2017-12-06)
丁德波[4](2014)在《生态型物流评价体系架构与指标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同生态型物流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扩大物流领域的利润,就需要对生态学基础原理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型物流评价体系架构及指标要求,从评价方法、指标、制度、机构和标准等不同角度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4年49期)
张季平,刘媛华[5](2014)在《耗散结构视角下生态型物流园区进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生态型物流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化机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生态型物流园区已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logistic生长曲线的进化模型,发现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发展经历了物种植入期、种群发展期、郁闭稳定期和种群蜕变期4个阶段,并循环往复、不断演进,进而形成了进化的复合logistic生长曲线.研究表明,生态型物流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园区内部的不断集成与优化引入负熵流,从而减缓总熵的增加速度;二是通过对园区内外部要素的调控,使得园区功能不断升级,从而进入新的演化周期.(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朱伟[6](2013)在《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日益加快。特别是伴随着国家将物流产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各个地区的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政策的出台,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规划的物流园区多而运营少,园区的经营管理不佳、空置率过高,废弃物的排放超标和重复建设等。本文分析了构建生态型物流园区的理论基础,并且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叁者协调发展的角度阐释了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内涵,接着分析了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应该从叁个方面构建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别是运营管理模式分析,运用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管理模式;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园区入驻企业的选择模式,以此来评价企业是否有入驻园区的资质;在盈利增值模式方面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盈利增值模式。最后以构建烟台国际综合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模式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来验证构建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3-06-01)
张世斌[7](2012)在《打造生态型物流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宝钢原料场是世界大型原料场之一,年作业能力超过1.2亿吨。在这里进行中转及处理的物料主要有块状矿石、粉状矿石、煤以及各种副原料,这些处于露天堆放的大量粉状、矿状物料不断进行周转及简单的预处理,很容易造成空气中粉尘污染。但该原料场自从确立了建设生态型物流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报》期刊2012-01-19)
程璧晖,江勇,吴佳铖[8](2010)在《龙门:建设生态型物流商贸重镇》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栏的话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大事连连,捷报频传,取得不平凡业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隆重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各级(本文来源于《闽西日报》期刊2010-01-20)
赖容,江勇,谢柳春[9](2009)在《全力打造闽粤赣边生态型物流商贸重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赖容 通讯员 江勇 谢柳春) 连日来,新罗区龙门镇干部积极深入龙潭村、考塘村,抓紧做好海西龙门物流园区二期入户测量工作,至目前,该园区累计投入各项建设资金1.3亿多元,引进的8家汽车4S店和3家汽车专营店陆续开工建设。 该镇在开展深入学(本文来源于《闽西日报》期刊2009-11-12)
梁春燕[10](2009)在《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出发,同时引入其他领域一些相关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与生态型物流园服务功能相关的指标。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在借鉴国外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生态型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选择。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在我国的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开发中应当对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等进行综合使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商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生态型物流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整体上实现健康、稳速发展,但卡车运行效率低下和车货信息不对称仍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是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在市场竞争的愈渐激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政府大力推动物流生态体系建设的叁重背景下,传统物流信息平台逐步衍生为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平台的服务对象、功能、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和公平合理地分配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利益,既有助于决策者了解平台的规模、制定科学合理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引入社会资本的加盟,又有利于促进平台上各参与主体合作共进,从而推动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及分配机制进行研究。(1)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概念及运营模式分析。基于商业生态系统思想和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内涵,指出了其发展目标。与传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在平台性质、参与主体、运营模式、利益渠道四个方面的特点。根据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参与主体及其所提供功能的关联关系,分析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并结合现有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参与主体和核心业务,考虑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刻画了依托卡车运输业务的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框架图。(2)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分析及利益计算模型构建。对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上物流服务、卡车后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采购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六条产业链上主体间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根据其业务模式和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的流向,归纳出物流信息服务、卡车后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采购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六类收益渠道的来源及组成。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调研数据,构建了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已有的四类利益渠道的九个利益计算模型。根据利益渠道的分析结果,确定了金融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合作主体间存在利益分配问题,为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指明研究对象。(3)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根据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上合作主体的合作模式以及业务特征,设立共赢、公平以及结构最优叁大利益分配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投资、贡献、风险、可合作性以及创新性五大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因素。将主体间的合作看作动态过程,引入创新激励策略,首先运用比例分配法确定了合作实施前仅考虑投资额的初始利益分配方案;再运用ShapelyANP法,综合考虑投资额、贡献、风险、可合作性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基于Shapely-ANP法的利益分配方案;最后考虑创新性对利益分配的影响,对基于Shapely-ANP法的利益分配方案进行修正,得到了最终的利益分配方案。(4)以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为例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各产业链上主体间的合作模式,归纳其利益渠道。运用本文构建的利益计算和利益分配模型,结合数据拟合方法,计算并预测了平台运营管理方的各类收益,发现平台运营管理方的各类收益均呈指数型增长,到2020年,平台管理方总收益预计达247亿元;所有收益中,金融服务收益和卡车后市场服务收益占比较高,平均分别占总收益的49.0%和48.8%。最后对模型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型物流园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锦,秦东.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研究[J].综合运输.2018
[2].秦东.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与分配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王欣欣.“双11”后看菜鸟:生态型物流平台对快递集群升级价值[N].现代物流报.2017
[4].丁德波.生态型物流评价体系架构与指标要求[J].中国市场.2014
[5].张季平,刘媛华.耗散结构视角下生态型物流园区进化模型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4
[6].朱伟.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烟台大学.2013
[7].张世斌.打造生态型物流中心[N].中国冶金报.2012
[8].程璧晖,江勇,吴佳铖.龙门:建设生态型物流商贸重镇[N].闽西日报.2010
[9].赖容,江勇,谢柳春.全力打造闽粤赣边生态型物流商贸重镇[N].闽西日报.2009
[10].梁春燕.生态型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