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冲突论文-王志丹

催眠冲突论文-王志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眠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催眠,催眠后暗示,Stroop冲突效应(SIE),催眠感受性

催眠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丹[1](2011)在《催眠后暗示对Stroop冲突效应的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催眠是一个人(被试)对来自另一个人(催眠师)的暗示做出回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有感知,记忆和自主行动改变等想象体验。催眠和暗示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直接研究认知过程的途径。其中最引人注目之一的研究就是使用催眠后暗示来抑制“Stroop效应”语义加工过程。然而,在催眠后暗示对Stroop冲突效应的削弱还是去除,以及催眠后暗示对双语者第二语言Stroop冲突效应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上却存在着非常不一致的结论。本文通过叁个实验来探讨在催眠与清醒两种状态下,催眠后暗示对高低暗示性被试Stroop冲突效应及其第二语言Stroop冲突效应的影响。实验操作的自变量分别是催眠感受性,意识状态和刺激材料。实验一使用的催眠后暗示语是当您醒来的时候,您将看到一些没有意义的符号,就好象您从来都不认识的外国文字一样。结果表明:高低暗示性被试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准确率和反应时指标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实验二使用的催眠后暗示语是在您醒来的时候只需要注意色词刺激的右下角而不需去过多的关注刺激。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感受性的被试在以准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的Stroop干扰测验中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的意识状态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刺激材料之间则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对于准确率来说,被试催眠感受性与被试的意识状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被试意识状态与刺激材料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催眠感受性和刺激材料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催眠感受性,被试意识状态和刺激材料叁者之间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对于反应时来说,被试催眠感受性与被试的意识状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被试意识状态与刺激材料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催眠感受性和刺激材料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催眠感受性,被试意识状态和刺激材料叁者之间也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实验叁使用了实验一中的暗示语来检验催眠后暗示对双语者第二语言的Stroop冲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感受性的被试在以准确率为指标的Stroop干扰测验中均不存在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对于反应时来说,不同的意识状态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刺激材料之间也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被试催眠感受性与被试的意识状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被试意识状态与刺激材料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催眠感受性和刺激材料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催眠感受性,被试意识状态和刺激材料叁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并不是所有的催眠后暗示语都可以成功的抑制Stroop冲突效应,Raz等(2006, 2002)的研究范式并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不同的刺激需要与其相对应的暗示语。2.只有恰当的催眠后暗示语才可以成功的抑制Stroop冲突效应,结果表明暗示语“在您醒来的时候只需要注意色词刺激的右下角而不需去过多的关注刺激”可以成功的抑制中文Stroop冲突效应。3.恰当的催眠后暗示语和催眠引导程序可以成功的去除Stroop冲突效应,而不仅仅是减小这种效应,这种效应的去除可能依赖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4.催眠后暗示可以成功的去除高暗示性被试的Stroop冲突效应,但对于低暗示性被试却没有影响,高低暗示性被试在认知特征上可能存在差异。5.双语者的母语和第二语言Stroop冲突效应的可以分别受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催眠后暗示语言的作用,而且这两种暗示语言可能分别起作用而不相互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单家银[2](2008)在《催眠冲突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催眠源远流长,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均有催眠治病的记载。催眠应用广泛,它不仅被用于医学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各领域,在诸如商务培训,市场调查,广告,教育,文体以及司法等领域均有应用。在心理学领域,近来也有学者利用催眠进行有关认知科学与脑科学的研究。催眠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在催眠诱导或者催眠治疗面谈中常常会出现种种催眠冲突,包括严重催眠副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催眠,必须管理好催眠冲突。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催眠冲突管理,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部分,通过系统回顾文献,阐述了催眠冲突的概念、提出催眠冲突的缘起、辨析催眠冲突与阻抗低及感受性的区别,并系统论述催眠冲突观念的发展史、催眠冲突的表现形式、影响催眠冲突的因素以及催眠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催眠冲突管理的技术。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共进行了叁项实验研究:第一项研究为质性研究,通过观察被试对标准诱导(SHSS)的催眠反应,并在催眠结束后的面谈中,发现高感受性被试也出现催眠冲突。催眠冲突的发生的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类似于个体维持自我同一性;第二项研究以ERP(事件相关电位)的MMN成分为工具,研究催眠对大脑信息自动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感受性被试大脑右前部MMN水平高于低感受性被试,催眠能够抑制而不是增强高感受性被试的MMN振幅,结合催眠前后情境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探讨了MMN水平改变的机制,认为是正式催眠诱导前的一系列事件预先设定了被试的催眠反应模式。第叁项研究以ERP的N400成分为工具,研究被试在催眠状态下对于语义歧义句的整合情况,研究发现,催眠可以显着缩短后脑部N400的潜伏期,降低歧义句引发的N400振幅。提示催眠有利于被试对物理特征信息的提取,同时又抑制了对歧义句的识别,可能与被试在语篇水平进行语义整合有关。第叁部分为总讨论部分。结合实验发现,作者就催眠管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催眠的主体是谁?指导语应该清晰还是模糊?辩证分析了管理催眠冲突时系统论与还原论、状态论与过程论之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应当以现象学的观点,以“认知失调理论”与自我理论来指导催眠冲突的管理。论文以“催眠冲突”为切入点探讨催眠,其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传统精神分析框架,首次在阻抗之外独立提出催眠冲突概念;首次以信息加工的方法探讨催眠冲突,以事件相关电位(ERP)指标研究催眠状态下大脑自动信息加工及语义歧义识别;围绕催眠冲突管理,辨析催眠理论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状态论与过程论的争论,并进行整合。(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催眠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催眠源远流长,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均有催眠治病的记载。催眠应用广泛,它不仅被用于医学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各领域,在诸如商务培训,市场调查,广告,教育,文体以及司法等领域均有应用。在心理学领域,近来也有学者利用催眠进行有关认知科学与脑科学的研究。催眠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在催眠诱导或者催眠治疗面谈中常常会出现种种催眠冲突,包括严重催眠副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催眠,必须管理好催眠冲突。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催眠冲突管理,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部分,通过系统回顾文献,阐述了催眠冲突的概念、提出催眠冲突的缘起、辨析催眠冲突与阻抗低及感受性的区别,并系统论述催眠冲突观念的发展史、催眠冲突的表现形式、影响催眠冲突的因素以及催眠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催眠冲突管理的技术。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共进行了叁项实验研究:第一项研究为质性研究,通过观察被试对标准诱导(SHSS)的催眠反应,并在催眠结束后的面谈中,发现高感受性被试也出现催眠冲突。催眠冲突的发生的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类似于个体维持自我同一性;第二项研究以ERP(事件相关电位)的MMN成分为工具,研究催眠对大脑信息自动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感受性被试大脑右前部MMN水平高于低感受性被试,催眠能够抑制而不是增强高感受性被试的MMN振幅,结合催眠前后情境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探讨了MMN水平改变的机制,认为是正式催眠诱导前的一系列事件预先设定了被试的催眠反应模式。第叁项研究以ERP的N400成分为工具,研究被试在催眠状态下对于语义歧义句的整合情况,研究发现,催眠可以显着缩短后脑部N400的潜伏期,降低歧义句引发的N400振幅。提示催眠有利于被试对物理特征信息的提取,同时又抑制了对歧义句的识别,可能与被试在语篇水平进行语义整合有关。第叁部分为总讨论部分。结合实验发现,作者就催眠管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催眠的主体是谁?指导语应该清晰还是模糊?辩证分析了管理催眠冲突时系统论与还原论、状态论与过程论之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应当以现象学的观点,以“认知失调理论”与自我理论来指导催眠冲突的管理。论文以“催眠冲突”为切入点探讨催眠,其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传统精神分析框架,首次在阻抗之外独立提出催眠冲突概念;首次以信息加工的方法探讨催眠冲突,以事件相关电位(ERP)指标研究催眠状态下大脑自动信息加工及语义歧义识别;围绕催眠冲突管理,辨析催眠理论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状态论与过程论的争论,并进行整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眠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丹.催眠后暗示对Stroop冲突效应的抑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2].单家银.催眠冲突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催眠冲突论文-王志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