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平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533906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被人们所接受的、延续至今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文化是一个民族品格的折射,因此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语文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且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072-0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方面,语文是一个具有显著民族性的学科,其不仅涉及到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特点,还受民族传统文化及心理特点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民族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与发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延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语文素养不仅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更从其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中体现出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各地风俗人情等,这些均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诗词歌赋、古代文学作品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价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拓展教学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因此,老师要以教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拓展,以开阔学生眼界,使其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承者。比如在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诗词的含义,然后针对“城阙辅三秦”中的“三秦”地区进行拓展,先用故事的形式讲解三秦的历史由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预留课下作业:利用网络搜索、图书查询等方式搜集“三秦”的相关资料,比较古代的“三秦”与现代的“三秦”有什么区别?通过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学生可以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从中领悟到诗人的豁达品质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活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起到主导的作用,学生掌握着实际的主动权与支配权,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指导性、规范性作用,开设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专题活动,使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专题活动:古代举人制度研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古代的科举制度,再通过进一步探究对我国古代文人影响至深的儒家文化,分析其精髓与糟粕,使学生辨证的看待儒家文化及古代科举制度,从而培养其质疑精神。完成资料的收集后,再要求学生将资料通过PPT展示出来,向其它同学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变化历程。整个专题活动包括资料收集、PPT制作及上台演示,老师可以将其设计成不同的小任务,用任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中国科举制度发展脉络的研究,最终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三)搭建传统文化的学习平台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只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极少极具代表的一部分,要扩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老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传统文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活动中,老师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展示中外戏剧的相关图片,再向学生讲解戏剧与戏剧文学的不同、戏剧的语言、戏剧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当学生对戏剧产生初步印象后,老师再结合学生的需求对知识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扩大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外戏剧知识竞赛活动中,知识内容包括戏剧简史、戏剧的种类、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著名戏曲家、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及中国古典十大喜剧等,通过竞赛学生不仅可以丰富戏剧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其对于中国戏剧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国家、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崔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索[J].写作(下旬刊),2017(01):87-89.
[2]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