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传故事画论文-杜海军,侯慧明

佛传故事画论文-杜海军,侯慧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传故事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棡,崇善寺,佛传故事画,世俗化

佛传故事画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军,侯慧明[1](2019)在《崇善寺佛传故事画艺术风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崇善寺佛传故事画为明代山西佛传故事画中的精品,故事画共八十四幅,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历。故事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太子宫中生活的,这与朱棡对当朝太子朱标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崇善寺佛传故事画的榜题存在地名和人名的书写错误,这是因为明代许多画师在创作佛传故事画时,只知佛教名词的音而不知其形。崇善寺佛传故事画在构图、造型、设色以及建筑和山水的描绘等方面独具特色。崇善寺佛传故事画为佛教艺术画,然而它却表现出显着的世俗化倾向。崇善寺佛传故事画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宗教情感相融合,反映了明代"叁教合一"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伊家慧[2](2018)在《从印度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陀降生神话图像——从五台山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佛陀降生神话图像初创于古印度,一开始是没有佛陀形象的图像体系,最早有佛陀形象出现的犍陀罗艺术图像代表其典型原初形态。随着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在西域和汉地发展兴盛,现存佛传图像主要集中于中国。中国的佛传图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时间上,从魏晋南北朝绵延至明清时期,体现出以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亦反映出大乘佛教的发展对佛教各方面的影响。空间上,从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等,几乎遍布于佛教兴盛的各个地域。可以说,佛陀降生神话图像见证了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历程。(本文来源于《创意与设计》期刊2018年03期)

刘星辉,吕慧子[3](2013)在《造型元素“线”在佛传故事画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哪种造型艺术形式,追求其造型原理是非常重要的。敦煌佛传故事画运用视觉方式宣扬佛教的基本教义,这种直观的视觉效果有效地增强了佛经的感染力。对于故事画本身视觉造型原理的研究必须究其根本,应从构成造型形式的基本元素入手,从而全面、系统、深入地发掘造型的根本问题,因此对其基本元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敦煌众多题材的佛传故事画中,造型元素"线"的运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有效确定画面各种图形轮廓的同时增强了画面整体的情感表现力,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将各类人物及故事情节表现得生动真切。(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3年S1期)

胡潇泓[4](2012)在《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西壁绘制的佛传故事画,是我国金代现存为数不多的佛教壁画之一。壁画内容丰富,画技高超,在以往佛传故事画的基础上提炼和拓展,折射出许多金代的社会思想和民俗风尚,反映出极具北宋、乃至唐代以来写实、细腻等绘画特色。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的特征,为我们破译、全面熟习金代佛传故事画提供了很好的摹本,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金代社会背景和人文思想提供了图像依据。因此,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相释证,图像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拟从四个部分对岩山寺佛传故事画进行探究:第一部分对佛传故事画的源流、岩山寺佛传故事画及其画家作简要概述。第二部分对岩山寺佛传故事画中四幅主要图像的内容进行描述,分析推断其可能依据的经典,并对画面中其他较为特殊的内容加以阐释。第叁部分在题材上,将岩山寺佛传故事画与敦煌北周290窟、五代61窟以及明代版画“释氏源流”等佛传故事画进行对比,梳理总结出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的题材特点;在图像上,将岩山寺佛传故事画与唐、北宋时期的同类壁画及其他绘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的图像特征。第四部分针对岩山寺佛传故事画题材和图像所呈现的特征,进一步从金代当朝的社会背景和画家本人的特殊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力图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金代佛传故事画艺术特色形成之原因。(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2-06-01)

邢莉莉[5](2011)在《论古代绘画“粉本”的运用——以明代佛传故事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佛传故事画在明代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并且这些特点的形成与粉本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佛传故事画为我们考察古代绘画中粉本的运用提供了难得的视点。现存的明代佛传故事画中,觉苑寺佛传故事画以《释氏源流》插图为粉本,二者图像保持了较大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并非是酷肖原样,而是以明代特有粉本处理方式进行的。多福寺以崇善寺佛传故事画为粉本,但二者在画面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寺院级别差异以及画师主动的调整有关。崇善寺与瞿昙寺同为高级别的寺院,二者采用一些相同的图像程式来满足高级别寺院的要求,从而提示我们去关注粉本更为多元的使用机能和作用。(本文来源于《“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10-29)

邢莉莉[6](2011)在《论古代绘画“粉本”的运用——以明代佛传故事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美术中重要的现象——"粉本",在历代美术着述中虽偶有记述,但失之过简。受当代历史观念转变以及研究材料不断丰富等因素影响,学界对"粉本"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明代佛传故事画为例,尝试管窥历史上"粉本"的一些具体使用的细则,以期能丰富对该问题的认识。佛传故事为明代佛教美术中重要的题材,并形成了有别于以往的时代特(本文来源于《美术学研究(第2辑)》期刊2011-10-29)

邢莉莉[7](2011)在《五台山南山寺佛传故事画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五台山南山寺留存有两处佛传故事壁画。这两处壁画,对于研究历史上佛传故事画的发展,应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之少有讨论,①并对这两处壁画的认识上亦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对该寺建寺背景以及两处佛传故事壁画的绘制时间、内容、风格、粉本来源以及寺院背景与画作关系等问题作以考察。(本文来源于《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宋红[8](2010)在《论莫高窟第290窟中佛传故事画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从艺术欣赏和创作分析的角度,对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阐释,指出其是在形式语言上充分体现了艺术规律、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简淡而传神、富有中国绘画特征和艺术精神的经典之作,以期从美学角度对敦煌艺术传统中的具体作品进行再认识。(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李茹[9](2009)在《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图式艺术及其源流试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是早期壁画中佛经与绘画联姻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艺术成就、艺术源流。认为第290窟佛传叙事图式直接来源于北魏时期的墓室漆棺画,而且就其所开创的"首尾连接的叙事图式"代表了莫高窟故事画的最高水平。诞生于第290窟的这幅佛传故事画的图式对莫高窟后期洞窟壁画构图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敦煌学辑刊》期刊2009年03期)

宋红[10](2008)在《论莫高窟第290窟中佛传故事画的艺术特征和形成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艺术欣赏和创作分析的角度,对敦煌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的艺术特征进行重点分析和论证,研究其所涉及的美学问题,阐述其形成的背景和对后世的影响,指出其乃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在形式语言各方面充分体现了艺术规律的、简淡、传神、富有中国绘画精神的杰出作品,以此完成针对敦煌艺术伟大传统中的具体作品,从绘画专业的角度进行再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08-06-30)

佛传故事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佛陀降生神话图像初创于古印度,一开始是没有佛陀形象的图像体系,最早有佛陀形象出现的犍陀罗艺术图像代表其典型原初形态。随着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在西域和汉地发展兴盛,现存佛传图像主要集中于中国。中国的佛传图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时间上,从魏晋南北朝绵延至明清时期,体现出以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亦反映出大乘佛教的发展对佛教各方面的影响。空间上,从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等,几乎遍布于佛教兴盛的各个地域。可以说,佛陀降生神话图像见证了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历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传故事画论文参考文献

[1].杜海军,侯慧明.崇善寺佛传故事画艺术风格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9

[2].伊家慧.从印度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陀降生神话图像——从五台山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说开去[J].创意与设计.2018

[3].刘星辉,吕慧子.造型元素“线”在佛传故事画中的运用[J].学术交流.2013

[4].胡潇泓.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研究[D].山西大学.2012

[5].邢莉莉.论古代绘画“粉本”的运用——以明代佛传故事画为例[C].“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6].邢莉莉.论古代绘画“粉本”的运用——以明代佛传故事画为例[C].美术学研究(第2辑).2011

[7].邢莉莉.五台山南山寺佛传故事画考释[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

[8].宋红.论莫高窟第290窟中佛传故事画的艺术特征[J].美术研究.2010

[9].李茹.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图式艺术及其源流试释[J].敦煌学辑刊.2009

[10].宋红.论莫高窟第290窟中佛传故事画的艺术特征和形成背景[D].中国美术学院.2008

标签:;  ;  ;  ;  

佛传故事画论文-杜海军,侯慧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