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价值论文-徐洪振,张吉岗,郑沛

碳价值论文-徐洪振,张吉岗,郑沛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固碳价值

碳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徐洪振,张吉岗,郑沛[1](2019)在《基于碳交易市场的云南省森林生态固碳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固碳和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重要的措施,文章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启动,运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面积进行预测,结合试点省份的碳交易价格对云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固碳作用进行价值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15年内,云南省竹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森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及净经济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各类林木净森林面积将以6.67%的固有速率增长。(2)森林固碳价值与森林面积规模、森林林种的环境适应程度、储存固碳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3)2017—2032年,平均每年云南省森林固碳价值预计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93%,成为拉动云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龙克启[2](2018)在《基于固碳价值的多用途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还能够保持水土,塑造适合动植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还能够调节气候变化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森林的生态价值对所有者的效率与对社会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之间产生裂痕,即森林所有者的"负外部性"与社会的"正外部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森林用途的固碳价值,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12期)

吴海东,崔丽娟,王金枝,颜亮,张骁栋[3](2018)在《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特征及固碳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总体表现为CO_2的汇和CH_4的源,年净固定CO_2的量为2 922 kg CO_2/hm~2,年CH_4排放量约为48 kg CH_4/hm~2,换算成CO_2当量约为1 163 kg CO_2/hm~2。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总CO_2的排放量为23 375.6 kg CO_2/hm~2,其中CH_4排放的CO_2当量仅占到了总CO_2排放的5%。将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吸收CO_2的正效应减去CH_4排放的负效应,得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年净固碳量为1759.4 kg CO_2/hm~2,总体表现出较强的碳汇功能。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净吸收CO_2的价值为11.50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_4的价值为4.58亿元(负效应价值)。将正负效应进行整合,得到整个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总固碳价值为6.92亿元。(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梅倩[4](2018)在《湖北省农业碳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6月,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我国政府结合国家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016年12月,在《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的通知中,指出将碳减排作为评价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2017年12月19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意义重大。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农业既是碳源也是碳汇。由于碳排放权是一种商品,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量既能实现生态效益,同时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农业碳价值以货币的形式恰好可以客观的反映农业碳效益的大小。湖北省是农业大省,素称“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总量大,研究湖北省农业碳价值问题的意义重大而深远。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农业碳价值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显性农业碳价值、隐性农业碳价值和农业碳价值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解释,强调减少碳排放同样可以带来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给定农业碳价值的计算公式。接着通过分析湖北省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与其他碳市场相比,其一直处于低水平,且差距较大。为了更加保守更加合理的估算农业碳价值的大小,需要选择一个能以长远视角合理估算农业碳价值的碳价格。于是利用Alasso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粗略确定碳价为47.92元。然后估算湖北省农业碳价值并分析其特征,得出如下结论。时序特征:湖北省农业碳价值总体来看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具体可以分为碳价值和比值急剧减少——碳价值量快速上升,比值摇摆不定——碳价值和比值稳步上升叁个阶段。空间特征:通过显性碳价值与隐性碳价值的比值和碳价值两个指标利用SPSS对各地市州做聚类分析,襄阳市属于“高-高”型,宜昌市和恩施自治州属于“高-低”型,荆州市和黄冈市属于“低-高”型,武汉市、黄石市、孝感市等七个地市州属于“低-低”型。分布演进特征:与2008年比较,2011年地区之间的差异变小,但是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与2011年比较,2014年地区碳价值的动态趋势基本不变,但是地区差距有扩大的倾向。最后提出湖北省农业碳价值的实现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3-12)

田原[5](2018)在《我国制造业低碳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低碳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究制造业低碳价值的创造与贡献,分析其所产生的各项价值效能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制造业的低碳价值是我国乃至全球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思维导向,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给制造业的低碳价值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低碳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低碳价值,能让我国在制造业发展里,摆脱曾经高碳排放、低产能的困境,同时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碳排放领域里的地位,脱离曾经处于劣势地位的窘境,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携手创造更高的低碳价值。从制造业低碳价值所涉及的叁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详细论述了经济的贡献、生态的保护、社会的贡献。政府应全力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在制造业领域里为低碳生产创造更高的价值,通过技术的研发,解决现有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与问题。低碳价值为全球的经济、生态以及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理念,打破了地域所带来的局限性,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在制造业领域里,以低碳的方式,为本国家带来了正向的转变,在制造业低碳的发展下创造出人类社会新的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以后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条件。最后从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这叁个角度给制造业的低碳领域提出一些相关的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田子凡[6](2017)在《苏北杨树产业碳库系统及碳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们的地球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考虑如何加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发展碳汇经济的重要措施。对于江苏省苏北地区,杨树产业是这个区域标志性也是支柱性的森林产业,同时苏北地区的杨树产业对于整个江苏的林业甚至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南方型杨树是苏北地区的典型树种,对于整个江苏地区的生态也有着深远的积极作用,这个巨大的碳库能够通过碳汇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本文苏北地区杨树产业这样的背景意义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林业碳库理论,初步构建出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的碳库,定义出苏北地区杨树碳库的构成部分;其次,根据搜集到的江苏省杨树树种的生物量和林产品的相关数据,采用CO2FIX模型软件,将相关参数输入到模型中,运行模拟出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的生物量碳汇以及林产品碳储;再次,引入世界上目前主流的碳价格,取其中较为常用的价格的平均值,定量评估出苏北杨树碳库的经济价值;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分析模型,将选出的几项影响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碳库碳价值的因素与碳汇碳储量之间的相关性紧密程度定量计算,并将最终结果进行排序,基于此结果对苏北杨树产业碳库碳价值的经济管理政策建议。本文得出四点结论。第一,苏北地区杨树生物量碳汇到2040年将会达到35.06MgC/ha;第二,苏北地区杨树产业林产品碳储到2040年将会达到11.49MgC/ha;第叁,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碳库碳价值为6766309千万元;第四,在本文讨论的几个影响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碳库碳价值的经济因素中,对碳价值影响关联度由大到小分别是:江苏林业利用外资情况、江苏林业产业总产值、江苏木材产品销售平均价格、江苏GDP、江苏林业投资完成额。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提高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碳库碳价值的经济管理政策建议。政府需要通过招商引资,扶优扶强来带领当地杨树人工林产业的发展;在发展全省GDP的同时不忘带动苏北地区林业产业生产总值的发展;通过森林保险制度来保证森林经营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加强对森林病虫害以及火灾的管理,提高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易思亮[7](2017)在《中国海岸带蓝碳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工业化以来,大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已增加了 40%,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从而对全球粮食生产以及人类的生活和生计造成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显示全球自然系统封存的生物碳中,超过一半是由海洋生态系统所捕获,被海洋生态系统捕获并封存的碳称为蓝碳。维持和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封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海洋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被长期忽略,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赋予蓝碳适宜的价值。本文在对蓝碳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滨海植物生境、河口、浮游植物、养殖贝类的碳封存能力的评估方法,利用InVES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我国滨海湿地、河口、浮游植物、养殖贝类的碳封存量、固碳价值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论文对我国滨海植物生境、河口、浮游植物以及养殖贝类四个碳汇的碳储量、碳封存及各个碳汇的碳封存效率进行了系统估算。研究显示,我国四个碳汇每年从大气中捕获并封存的碳达到315万吨,相当于每年实现了 115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这一数量可以抵消我国铁路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浮游植物碳封存量最多,达到117.22万吨每年,占蓝碳总封存量37.16%;其次是养殖贝类,养殖贝类碳封存76.38万吨每年,占蓝碳总封存量24.21%;河口和植物生境的碳封存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0.54%和18.08%。尽管植物生境碳封存总量最小,但是其碳封存效率最高,达到383.14 t/(km2·a),其次是河口,其单位面积碳封存量77.65 t/(km2·a),浮游植物碳封存效率最低,只有4.50t/(km2·a)。考虑到植物生境和养殖贝类碳封存的高效率,以及这两个碳汇是可以由人类活动控制的,湿地修复和增加养殖贝类产量可以作为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2)论文对我国滨海植物生境、河口、浮游植物以及养殖贝类蓝碳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显示,我国四个海洋碳汇蓝碳价值高达522.37百万美元每年,其中浮游植物蓝碳价值最高,为175.83百万美元每年,所占比例达到33.66%;其次是河口,蓝碳价值为123.38百万美元每年,所占比例达23.62%。养殖贝类和植物生境的蓝碳价值分别为114.57百万美元每年、108.59百万美元每年,所占比例分别为21.93%、20.79%。3)论文对“南红北柳”计划及养殖贝类对蓝碳的贡献进行了系统评估。实施了“南红北柳”计划后,植物生境碳封存量达到74.39万吨每年,增加了 17.35万吨每年,增长率为30.41%,蓝碳价值增加至141.61百万美元每年。到2020年,我国养殖贝类产量增加每年使碳封存量增加18.86万吨,养殖贝类蓝碳价值每年增加10.93百万美元,增长率为24.69%。“南红北柳”实施完成后可以完成我国正在履行的《国家湿地保护公约行动计划》要求每年增加的碳捕获量。将本论文关于滨海植物生境、河口、浮游植物、养殖贝类碳封存能力及蓝碳价值评估的结果,综合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其他服务的价值信息后,可以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王林[8](2016)在《加拿大CCUS挖掘碳价值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22日,加拿大使馆举办了“对话加拿大——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展望”活动,加拿大使馆副大使杜欣丽、萨斯喀彻温省省长Brad Wall、萨斯喀电力集团(SaskPower)副总裁兼国际碳捕捉和封存知识中心总裁墨镍出席了此次活动,与中国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6-10-10)

康晓明,崔丽娟,赵欣胜,李伟,张曼胤[9](2016)在《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固碳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总面积为30 815 hm~2,大约占到了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其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_2)量为13 320 kg/hm~2,年甲烷(CH_4)排放的CO_2当量为3 330.3kg/hm~2。将芦苇湿地固定CO_2的正效应减去CH_4排放的负效应,得到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年固碳量为9 989.7 kg CO_2/hm~2,具有较强的碳汇,其总固碳价值为2.37亿元,其中净吸收CO_2的价值为3.16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_4的价值为0.79亿元(负效应价值)。(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6年02期)

邓瑞山,舒巍,吴云峰,扶巧梅[10](2016)在《蓝山县乔木林碳贮量及固碳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蓝山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数据依据,对蓝山县不同类型乔木林碳贮量及固碳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山县乔木林的总碳贮量为169.37×104t,固碳价值为203 244万元。杉木的碳贮量最大,占乔木林总碳贮量的67.58%。阔叶林的碳密度普遍大于针叶林的碳密度。幼龄林碳贮量最大,不同龄组碳密度符合近、成、过熟林大于中、幼龄林的规律。人工林的碳贮量占绝对优势,天然林的碳密度大于人工林。(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碳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还能够保持水土,塑造适合动植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还能够调节气候变化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森林的生态价值对所有者的效率与对社会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之间产生裂痕,即森林所有者的"负外部性"与社会的"正外部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森林用途的固碳价值,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徐洪振,张吉岗,郑沛.基于碳交易市场的云南省森林生态固碳价值评估[J].生态经济.2019

[2].龙克启.基于固碳价值的多用途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3].吴海东,崔丽娟,王金枝,颜亮,张骁栋.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特征及固碳价值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8

[4].梅倩.湖北省农业碳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5].田原.我国制造业低碳价值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6].田子凡.苏北杨树产业碳库系统及碳价值评估[D].南京林业大学.2017

[7].易思亮.中国海岸带蓝碳价值评估[D].厦门大学.2017

[8].王林.加拿大CCUS挖掘碳价值优势[N].中国能源报.2016

[9].康晓明,崔丽娟,赵欣胜,李伟,张曼胤.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固碳价值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

[10].邓瑞山,舒巍,吴云峰,扶巧梅.蓝山县乔木林碳贮量及固碳价值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6

标签:;  ;  ;  ;  

碳价值论文-徐洪振,张吉岗,郑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