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出血论文-丁继岩,李艳琴,张明

脑梗死后出血论文-丁继岩,李艳琴,张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梗死后出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梗死,阿替普酶,剂量,出血

脑梗死后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丁继岩,李艳琴,张明[1](2019)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出血风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2组患者都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剂量为0.9mg/kg,观察组患者使用剂量为0.6 mg/kg,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2组患者出血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GCS、NIHSS、m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都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小剂量的阿替普酶能够有效降低溶栓治疗后出血的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使用。(本文来源于《淮海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张宇,孔令博,苗青,张华,郭楠[2](2019)在《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预估值、胱抑素C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预估值(eGFR)、胱抑素C(CysC)水平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其eGFR,并检测其血清CysC水平,所有患者入院2周内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确定有无CMBs,分析患者eGFR、CysC水平与CMBs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脑梗死患者中CMBs发生率为4083%,其中1级15例,2级18例,3级16例。CMBs组年龄、高血压史、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GFR、CysC水平与无CMB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子后,CMBs患者eGFR、CysC水平与无CMB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MBs分级患者eGFR水平为3级<2级<1级;CysC水平为3级>2级>1级(P<005)。CMBs分级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eGFR水平与Cys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水平eGFR和高水平CysC是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且CMBs级别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和CysC水平的升高而上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向道春,周庆,刘珏,王奕,邓艾平[3](2019)在《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的药学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1例67岁男性患者,因1 h前突发言语含糊、口角歪斜入院,入院后给予阿替普酶50 mg溶栓治疗,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在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临床药师从血压控制、溶栓、抗血小板药物调整、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提供合理化建议。患者梗死急性期血压维持在125~130/70 mm Hg,临床药师建议降低甘露醇用量以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中药注射剂与抗血小板联用出血风险增加,临床药师遂建议停用血栓通和丁苯酞;同时,建议将出血风险较大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换用为头孢他啶(2 g,q 12 h)行抗感染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干预,患者出血停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神志清楚,肌力较前明显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期刊2019年05期)

蒋俊,陈红,王红,蒋紫娟,凌晓辉[4](2019)在《肺癌术后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合并出血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脑卒中仍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类型,占全部卒中的70%~80%,早期血管再通,脑组织有效再灌注,改善缺血,缩小梗死核心已被广泛证实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2]。2018年美国卒中协会(ASA)更新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该指南明确指出大动脉闭塞取栓时间窗从6 h扩展至24 h,机械取栓能显着提高血管再通率,尤其是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3]。2018年8月19日,我科收(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于永华[5](201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18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出血转化的10例患者为出血组,未出现出血转化的170例患者为未出血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中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合并高脂血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溶栓前HINSS>22分、合并蛋白尿以及2型糖尿病例数明显高于未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静脉溶栓前HINSS>22分、2型糖尿病、蛋白尿视为自变量开展多因素回归分析,将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视为因变量,结果证实蛋白尿、2型糖尿病、溶栓前HINSS>22分为引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结论:溶栓前HINSS>22分、2型糖尿病、蛋白尿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应将其列为重点防范对象谨慎对患者开展治疗。(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小岗,邱钰芹,齐志伟,温前宽,张小燕[6](2019)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心脑梗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46岁,主因"呕血2.5h"于2019年1月11日14:40收入急诊抢救室。既往患2型糖尿病,未规律诊治;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压迫脾静脉致胃底静脉曲张,曾2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入抢时患者神清、精神弱,查体:体温36.8℃、心率117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3/85mm Hg。ECG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常规:Hb 33g/L、(本文来源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聪[7](2019)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少量脑微小出血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少量脑微小出血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伴少量脑微小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简式Fugl-Meyer量表得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式Fugl-Meyer量表得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少量脑微小出血效果好,且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黄亚男,张敏[8](2019)在《脑血管反应性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风险及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血管反应性(CVR)对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及预后转归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接受静脉溶栓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24小时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及混合气体吸入实验,混合气体吸入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加率即Vm增加率定义为CVR%。根据溶栓后影像学复查结果分为HT组和非HT组,根据改良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管反应性对溶栓患者出血性转化及预后的判断及临床价值。结果 HT组与非HT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脉动指数(PI)、Vm增加率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将以上因素及出血转化强相关因素逐一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R指标与溶栓后HT无独立相关性(OR=1.511;95%CI 0.695-3.347;P<0.219)。回归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CVR下降较预后良好组更显着且有显着性差异(OR=3.160;95%CI 1.077-9.249;P<0.001)。结论 CVR下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是预测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0期)

杨瑜辉,朱逍遥,黄绿艳,范兴恳[9](2019)在《脑梗死溶栓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急救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溶栓治疗给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了希望,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脑梗死溶栓后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包括皮下出血、颅内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溶栓后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隐匿,不易被察觉,增加了治疗难度。2016年2月我科成功救治因溶栓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l例,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于2016年2月13日19:10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口齿不清1.5小时急诊入院,神志清,对答切题,构音欠清,伸舌右偏。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卡托普利片血压控制良好。入科后遵医(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王佳博,郑连红[10](201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2018年~2019年住院的7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资料。通过核磁SWI序列检测到32例脑微出血,43例无脑微出血。所有均测定血清Cys C的水平。结果与无脑微出血组对比,脑微出血组血清Cys C水平显着升高,高于无脑微出血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年龄、高血压、Cys C水平是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且Cys C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脑梗死后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预估值(eGFR)、胱抑素C(CysC)水平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其eGFR,并检测其血清CysC水平,所有患者入院2周内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确定有无CMBs,分析患者eGFR、CysC水平与CMBs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脑梗死患者中CMBs发生率为4083%,其中1级15例,2级18例,3级16例。CMBs组年龄、高血压史、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GFR、CysC水平与无CMB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子后,CMBs患者eGFR、CysC水平与无CMB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MBs分级患者eGFR水平为3级<2级<1级;CysC水平为3级>2级>1级(P<005)。CMBs分级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eGFR水平与Cys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水平eGFR和高水平CysC是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且CMBs级别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和CysC水平的升高而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梗死后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1].丁继岩,李艳琴,张明.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出血风险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9

[2].张宇,孔令博,苗青,张华,郭楠.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预估值、胱抑素C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3].向道春,周庆,刘珏,王奕,邓艾平.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

[4].蒋俊,陈红,王红,蒋紫娟,凌晓辉.肺癌术后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合并出血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

[5].于永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J].吉林医学.2019

[6].王小岗,邱钰芹,齐志伟,温前宽,张小燕.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心脑梗死1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9

[7].刘聪.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少量脑微小出血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

[8].黄亚男,张敏.脑血管反应性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风险及预后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杨瑜辉,朱逍遥,黄绿艳,范兴恳.脑梗死溶栓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9

[10].王佳博,郑连红.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

标签:;  ;  ;  ;  

脑梗死后出血论文-丁继岩,李艳琴,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