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负载控制论文-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

直接负载控制论文-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接负载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转永磁同步电机,不平衡负载,直接转矩控制,负载转矩观测器

直接负载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1](2019)在《严重不平衡负载下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对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其控制性能存在两个问题:①负载突变量较大时转子鲁棒性较差;②严重不平衡负载下从转子存在较大的转速脉动。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与负载转矩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对两转子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同时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器对两转子的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前馈补偿于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转子负载突变量较大时系统的鲁棒性,且在严重不平衡负载状态下,该电机的两转子能在基本无脉动的条件下同步跟随给定转速。(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赵兴国,董钺,郭培健,王祺,张旭明[2](2018)在《离网逆变器负载电流直接前馈控制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离网运行的逆变电压源,控制的目标是在任意类型的负载条件下保证输出电压的质量。在常见的滤波电容电压外环、滤波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电流直接前馈的控制方法,来有效抑制负载扰动及非线性负载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同时,在分析该控制结构离散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负载电流直接前馈环节中的微分参数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与试验波形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8年07期)

侯晓鑫[3](2017)在《无刷双馈电机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的交流电机,同时具有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特性。无刷双馈电机结构特殊,取消了滑环和电刷,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可靠性高,在交流调速和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无刷双馈电机在变速运行时所要求的变频装置容量较小,降低了调速系统的投入成本。然而,无刷双馈电机是一个高阶的,多变量的,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与双馈电机相比,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和运行机理都比较复杂,对于其数学模型的建立、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策略的设计都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无刷双馈电机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无刷双馈电机的建模方法,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总结国内外文献,介绍了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概括了国内外在结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电机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原理。接着,从无刷双馈电机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出发,推导了无刷双馈电机在转子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转子坐标下控制电机相关变量取负共轭的方法,使静态下功率电机和控制电机的相关变量相对于转子是同速度和同方向旋转的,给出了控制电机相关变量取负共轭变换后无刷双馈电机同步坐标系下和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前者的相关变量在静态时都是直流量,由此容易得到静态工作点满足的代数方程,用于对无刷双馈电机的带载能力进行研究,后者则用于对无刷双馈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随后,根据上述研究思路,通过同步坐标系下对静态方程的求解,得到了无刷双馈电机理论输出能力的上限和下限,进而分析了电机输出能力与磁链和转速的关系,这些结果对无刷双馈电机的本体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静态解的基础上,分析了无刷双馈电机的运行效率和转速、磁链和转矩的关系。最后,应用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推导的磁链和转矩关于时间的导数方程,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失控问题。针对失控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控制策略:扇区细分,同时增加电压矢量的合成矢量直接转矩控制和用磁链角差的反馈滞环控制代替转矩的反馈滞环控制的磁链角差反馈控制。对本文提出的两种改进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与传统的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两种改进控制策略都能很好的解决失控问题,改善了系统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同时又保留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不依赖于电机参数,实现简单,鲁棒性好的特点。搭建了基于dSPACE的无刷双馈电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顾鼎锡[4](2017)在《基于螺旋桨负载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技自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利研究,船舶推进从机械推进慢慢的向着电力推进发展,国内外都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内容。当前,船舶电力推进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开发控制系统及自主化设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于船舶电力推进各个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模型及控制方式的研究上尤其重要,这对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本课题对此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首先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性以及直接转矩控制的控制方法,并建立了各自的数学模型和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针对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开关频率不固定、转矩波动大等问题,继而分析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着重分析了参考电压矢量的确定与选择,同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显着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减小了永磁同步电机所产生的的转矩脉动、极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由于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阻力,例如船体摩擦阻力,涡流阻力、波浪阻力等。本文考虑船体的阻力和波浪阻力两方面,因波浪阻力不规则,且无法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故采用迭代学习控制。迭代学习控制是一种离线的学习过程,它不依赖于动态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对比输出值大小与给定值大小的差值来修复不稳定的信号,从而产生稳定的控制信号,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跟踪性。在本文中抑制波浪载荷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文章末端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船舶螺旋桨的原理及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中建立了船-桨仿真模型,并在螺旋桨的模型中加入波浪阻力,结合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建立了基于迭代学习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的的仿真得出,基于迭代学习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抑制波浪负载所带来的干扰,使船舶得以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7-06-15)

王艳霞[5](2016)在《基于模型预测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及负载角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和负载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容易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失步,限制了其在高速度、高精度领域的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及负载角限制方法。详细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可用于提高状态预测精度。阐述了电机预测过程,并设计了一种评价函数,包括性能评价函数和限制评价函数,前者可用于消除电机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幅值误差,以实现设定值跟踪;后者可用于限制负载角。为补偿测量和执行之间的延时,给出了一种延时补偿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可以提高直接转矩控制的控制性能,而且可以较好地限制电机的负载角。(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6年08期)

宁博文,程善美,秦忆[6](2015)在《基于负载转矩观测的PMSM直接转矩反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考虑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反步法控制策略设计转矩和磁链非线性控制器,使电机具有快速的速度和转矩响应性能,并且能有效减小转矩和电流脉动。针对负载转矩扰动的问题,设计了负载转矩Luenberger状态观测器以减小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对反馈增益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可以看出,所设计的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负载转矩观测器能准确估计负载变化,使系统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5年05期)

任俊杰,刘彦呈,赵友涛,郭昊昊[7](2012)在《螺旋桨负载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在螺旋桨负载特性下变频调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和螺旋桨负载特性理论的分析,结合螺旋桨敞水特性曲线,得到螺旋桨推力系数Kp和扭矩系数Km分别与进速比J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螺旋桨负载和永磁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永磁推进电机转速动态响应快,转速稳定后电磁转矩与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负载转矩相等。与实测电机运行数据比较可知,不同转速下仿真得到的电机转矩值与实测值相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汪金波[8](2012)在《基于DSP直接转矩控制负载模拟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力半导体技术,电机制造工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电力推进已经成为国内外现代船舶推进方式新的发展方向,其负载模拟系统为研发考核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在全面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对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研究和实验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DSP直接转矩控制的新型高性能负载模拟系统方案,对电力推进负载模拟系统的数学建模、系统仿真和物理实验平台的搭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研究了船用螺旋桨的工作机理和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船-机-桨仿真模型,并且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船-机-桨模型的正确性。2.本文研究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转矩伺服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研究和改善了直接转矩系统的低速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转矩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3.本文以飞思卡尔公司56F系列的16位定点DSP为控制核心进行了负载模拟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编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模拟船舶航行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负载模拟系统算法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2-05-08)

李明水[9](2011)在《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直接功率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PWM变换器以其电网侧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单位化、直流侧电压恒定可控、能量能双向流动等特点,应用于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对于改善接入电网点的电能质量、电机特殊工况下的节能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双PWM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PWM变换器的功率流动特性。建立PWM整流器功率数学模型,实现了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的空间矢量调制(SVM),以PI调节器、SVPWM调制取代传统直接功率控制中的滞环控制器、开关矢量表调制,整流器固定开关频率,利于网侧电感、直流侧电容等硬件电路设计,减小开关损耗。对功率控制环进行解耦控制,搭建仿真模型,实现了预期控制目标。对于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将逆变器与电机看作整体,确定负载功率计算方法。针对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本文在将电容功率、负载功率区别控制的外环电容功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带系数修正的负载功率前馈的控制策略,根据负载功率的变化快速修正PWM整流器向直流侧功率的传输,减小直流侧电压、网侧电流的波形畸变。仿真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对PWM整流器直接功率SVM控制和双PWM变换器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电网侧电流能实现正弦化,直流侧电压恒定。(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丁晨[10](2010)在《基于dSPACE的直接转矩控制电机动态负载实验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机动态负载实验系统作为研究设计城轨车辆传动系统的重要手段,对深入研究牵引传动系统构造、特性与参数设计,确定牵引变流器、控制策略与牵引电机间的参数的匹配特性与优化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系统分析城轨车辆牵引系统的负载特性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电机动态负载实验方案,详尽分析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负载实验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控制方案的可行性。针对系统方案中存在的磁链观测器性能的不足与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采用电压-速度模型改进定子磁链观测算法对观测器性能,同时引进空间矢量调制方式改善直接转矩控制负载系统的转矩脉动情况。通过仿真分析对比分析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基于电压-速度模型的磁链观测器对定子电阻偏差与转速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引入空间矢量调制方式,则能够使得转矩的调节过程更加柔和,降低转矩脉动程度。在理论分析以及离线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dSPACE动态负载实验系统的硬件设计,并实现了仿真模型的实时改造。制作了工程样机,对其进行了调试,在不同工况下测试了负载系统的稳态特性与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机动态负载实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实现动态加、减载,具有较快的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直接负载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离网运行的逆变电压源,控制的目标是在任意类型的负载条件下保证输出电压的质量。在常见的滤波电容电压外环、滤波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电流直接前馈的控制方法,来有效抑制负载扰动及非线性负载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同时,在分析该控制结构离散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负载电流直接前馈环节中的微分参数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与试验波形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接负载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严重不平衡负载下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赵兴国,董钺,郭培健,王祺,张旭明.离网逆变器负载电流直接前馈控制方法的研究[J].电气传动.2018

[3].侯晓鑫.无刷双馈电机静态负载能力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4].顾鼎锡.基于螺旋桨负载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7

[5].王艳霞.基于模型预测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及负载角限制[J].微特电机.2016

[6].宁博文,程善美,秦忆.基于负载转矩观测的PMSM直接转矩反步控制[J].电气传动.2015

[7].任俊杰,刘彦呈,赵友涛,郭昊昊.螺旋桨负载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

[8].汪金波.基于DSP直接转矩控制负载模拟系统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2

[9].李明水.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直接功率控制[D].天津大学.2011

[10].丁晨.基于dSPACE的直接转矩控制电机动态负载实验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标签:;  ;  ;  ;  

直接负载控制论文-罗德荣,苏欣,贺锐智,黄守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