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单侧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比较

经伤椎单侧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比较

江油市人民医院621700

【摘要】目的比较经伤椎单侧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n=34例)以及实验组组(n=34例)。前者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后者接受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实验组的Cobb角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Cobb角,提高机体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经伤椎单侧固定;跨伤椎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比较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发生原因多与交通事故、钝器打击、高空坠落等因素有关。该种疾病发病后需给予有效的手术治疗,促进脊柱位置恢复,防止脊髓损伤,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比较经伤椎单侧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n=34例)以及实验组组(n=34例)。其中,男患者48名,女患者40名,年龄区间为23到73岁,平均年龄为47.3(s=9.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0.05),可以用做对比实验。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麻操作,指导患者在脊柱托架上保持俯卧状态,使腹部保持悬空状态,从后正中纵向入路,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将椎旁肌剥离,以充分显露伤椎和周围肌肉[1]。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取4枚椎弓根钉在患者的伤椎上下进行放置,并用纵向连接杆对伤椎进行连接,将伤椎两侧撑开后进行固定,对后凸畸形进行矫正。

1.2.2实验组

实验组给予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置钉的基础上,取2枚螺钉,将其置入于患者伤椎完整侧,且保证螺钉的大小要比邻近椎体的螺钉短5-10mm;同时,对两套纵向连杆进行安装,将螺帽为支点,将复位撑开,对畸形进行矫正;在针对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时,还需要通过推板开窗术减压,并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确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L”型复位棒对伤椎后源骨折块进行推压,以提高复位效果[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Cobb角度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种资料经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资料比中的全部出现的数据都采用卡方检验,而在处理数据时,对资料比通过t检验开展分析,描述用百分比(%)表示,如果检验的结果显示P<0.05,那么就说明本次研究中数据资料的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Cobb角度变化情况

如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感染1例,皮下血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感染4例,皮下血肿3例,内固定断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中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跨伤椎固定术,该种方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相邻椎体椎弓根螺钉的撑开力在韧带、小关节、椎间盘等部位的受力传递作用,促进伤椎复位,但是由于该种方式经过的均为弹性组织,且会对后纵韧带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因此无法实现理想的复位效果。

而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方式不仅鞥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将与伤椎相应的椎体撑开,同时在螺钉的分布中也展现出合理性,从而充分发挥伤椎前柱的支撑作用,促进轴向载荷与屈曲负荷以及抗扭转载荷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在跨伤椎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的2枚螺钉,也能够有效的帮助伤椎向前顶压。另外,应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治疗,还能够在患者椎体松质骨压缩组织复位的复位,椎间隙变窄问题消除以及凸畸形情况的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3]。此次研究中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的Cobb角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与跨伤椎固定治疗方式相比,经伤椎单侧固定方式,在机体功能的改善,伤椎固定复位效果的提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等方面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贤友,路绪超,吴威,等.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6):19-21.

[2]刘晓峰,海拉提·瓦提别克,李文强,等.经后路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4(1):11-13.

[3]赵晓龙,秦超,李志浩,等.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65-66.

标签:;  ;  ;  

经伤椎单侧固定及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