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区服务供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工,AB,社区服务,入户走访,社保,保险政策,工作制度,计生管理,腰鼓队,业务线
社区服务供给论文文献综述
陈松[1](2019)在《专职社工AB岗 社区服务多面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在柯桥区华舍街道龙城社区,来自东北、刚落户不久的新柯桥人朴先生,前来咨询社保办理业务。当时,社保业务线的社工孟余正在入户走访,户籍业务线的社工马雅琴接待了他。马雅琴向朴先生介绍了“农保”和“社保”的办理流程、保险政策等,其中涉及是否迁移户口(本文来源于《绍兴日报》期刊2019-11-27)
康之国[2](2019)在《“互联网+”时代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升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细化服务项目,实现资源深度融合,提高服务供给的效率,从社区医疗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等不同领域推进了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更加精准地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但在推进"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还存在诸如政策支持不够、供给内容碎片化、信息共享缺乏长效机制、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问题,需要完善供给模式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拓展"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学评估机制等。(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丹,欧绍华[3](2019)在《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以株洲市天元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居民对社区文化服务产生的全新需求使社区文化朝着参与形式多样、边界持续延展、主体日趋多元的方向发展。文章对株洲市天元区进行调查后发现居民对社区文化服务供给存在满意度低、参与感差、供需错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通过调成本、去库存、去产能和补短板的方式重新塑造多元化文化共建模式以调整好供需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33期)
马蕊,贾志强[4](2019)在《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逻辑与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优先发展,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完善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及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格局"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已明确指出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发展的价值导向、目标及政府、市场、社会、居民等主体供给的治理逻辑。因此,基于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借助多主体治理逻辑演绎分析框架,研究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中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宏观层面的制度规划与微观层面的行动路径,解读政府、市场、社区体育组织的多重治理逻辑关系及效果,为建构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寻求实践突破点与基础保障。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调研法。研究结果:1)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多重治理逻辑与行为主要包括基于普惠性、均等化为供给目标的行政型政府逻辑;基于共生共在性、利益最大化为供给起点的经济型市场逻辑;以公民健身权利、文化需求为基点的民主型社区体育组织逻辑。2)多元供给主体间的治理逻辑关系及效果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中,政府-市场-社区体育组织叁大基本治理主体,彼此之间形成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彼此的关系决定了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模式。叁者间的逻辑关系与博弈作用不同程度影响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格局。但供给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官僚体制依赖下的独立性侵蚀与治理效率低下问题;竞争协同机制缺失下的供需脱节与权责模糊窘境;联合性协调机制缺失下的公共伦理缺失,迭绎循环困厄。3)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a)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的生成逻辑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是当代社会深刻变革、健身服务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及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逻辑结果。该模式体现了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服务目标的一体化与服务过程的协作化特征。b)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要素及特征(1)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治理要素构建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安排最基本的治理要素,必须以公共理性为轴线进行相关治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步骤的计划行为。主要包括:治理主体、治理规则、治理事项、治理机制。(2)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特征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公共理性、主体多元化、行动协调性、持续互动性。c)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良好的制度是实现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供给协同治理模式成功的载体、关键与保障,而创新又是实现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供给协同治理持久健康发展的灵魂。鉴于充分发挥多主体供给协同治理模式的效能与决定该治理模式的最终成效的因素,在公共理性前提下,以影响该模式治理效应的关键变量—参与程度、民主、适度、责任为基本要素做相应的制度创新。保持参与是协同治理的基础,民主是协同治理的核心理念,适度是协同治理的安全阀门,责任是协同治理效能的体现。d)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的运行机理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中,居民的健身文化需求是该模式的逻辑基础、动力源泉、核心价值诉求。以公共理性为轴线,"参与、民主、适度、责任"为运行规则,健全制度为保障。其运行机理主要表现在:以自由平等参与为基础的协同互动,协商民主理念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适度协调为保障的协同行动,以权力分享为中心的责任重构。研究结论: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公民等多主体协同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基本问题。传统科层制模式下,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公共理性的缺失,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体系中多主体形成了非合作博弈关系,并带来官僚体制依赖下独立性侵蚀与治理效率低、竞争协同机制缺失下供需脱节与权责模糊、联合性协调机制缺失下公共伦理缺失、迭绎循环的困境。立足政府、市场、社区体育组织等主体的行动逻辑及关系,以公共理性为引导构建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主体协同供给治理模式,参与程度、民主、适度、责任为基本要素做相应的制度创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高效性、持久性,实现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邝良锋,程同顺,陈书羲[5](2019)在《公共服务供给与既有混合社区融合研究——基于成都、常州、沈阳叁市的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既有混合社区融合的分析不能仅从社区内部入手,因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也会影响社区融合。根据社区融合内涵将混合社区融合划分为社区互动、社区规范、社区榜样和社区依恋四个维度,然后根据文献研究提出公共服务内容、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主体影响四个维度的理论假设和关系模型。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社区互动、社区规范、社区榜样和社区依恋均受公共服务内容影响;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主体也均对社区互动和社区规范有明显影响;但公共服务效率对社区榜样和社区依恋没有明显影响以及公共服务主体也对社区依恋没有明显影响。最后,就既有混合社区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金鹏,林风谦[6](2019)在《走向协同:社区图书馆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图书馆具有便利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能满足各类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图书馆服务供给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以青岛市李沧区"悦读书房"项目为例,从多元参与主体的资源、利益、行动等方面描述了社区图书馆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的协同结构,从服务提供创新、社区公共性构建、经济成本降低叁个方面总结了协同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社区图书馆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的影响因素、即协同环境、驱动因素、关键行动者推动、组织依赖、挖掘核心需求,以期对其他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期刊2019年10期)
张洪东,宋玉莉[7](2019)在《创新驱动“互联网+社区”背景下山东省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化模式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一切动力。"互联网+社区"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必将发展创新。本文基于山东省内城市社区的网络调研和实地访谈,获得了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形式、使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应用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化模式,进而优化了传统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改善了社区居民邻里关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李文成[8](2019)在《养老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第叁部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服务应及时改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多元化,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不仅仅在于帮扶和医疗救助,同时也需要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完善,社区养老被大力提倡。但社区养老服务由于资金的不足和人员的短缺,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而为第叁部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契机,清楚的界定与政府的关系,增加资金渠道,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中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和更好地应对老龄化问题。(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0期)
龚勤[9](2019)在《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供给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别对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和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供给路径:建立"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有效体育资源;建立"家庭—高校—社区"一体化发展体系,强化终身体育行为;建立高校-社区双向参与模式,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互惠共赢;建立"高校—企业—政府"联动机制,打造社区体育服务品牌。(本文来源于《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戴思航,张功翠[10](2019)在《老年人潜在需求视角下的嘉兴市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供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生活消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增长。本文通过对嘉兴市典型养老型社区的调查走访,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嘉兴市典型养老型社区的文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从老年人潜在文化养老需求的角度提出完善社区文化养老服务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8期)
社区服务供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互联网+"时代,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升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细化服务项目,实现资源深度融合,提高服务供给的效率,从社区医疗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等不同领域推进了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更加精准地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但在推进"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还存在诸如政策支持不够、供给内容碎片化、信息共享缺乏长效机制、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问题,需要完善供给模式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拓展"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学评估机制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区服务供给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松.专职社工AB岗社区服务多面手[N].绍兴日报.2019
[2].康之国.“互联网+”时代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
[3].王丹,欧绍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以株洲市天元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9
[4].马蕊,贾志强.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治理逻辑与模式选择[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邝良锋,程同顺,陈书羲.公共服务供给与既有混合社区融合研究——基于成都、常州、沈阳叁市的数据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
[6].吴金鹏,林风谦.走向协同:社区图书馆服务供给机制创新[J].图书馆.2019
[7].张洪东,宋玉莉.创新驱动“互联网+社区”背景下山东省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化模式的构建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8].李文成.养老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第叁部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研究[J].智库时代.2019
[9].龚勤.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供给路径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戴思航,张功翠.老年人潜在需求视角下的嘉兴市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供给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